初二數學下冊教案5篇

時間:2023-12-10 作者:Youaremine 備課教案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計劃課程的連貫性和遞進性,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適應教育政策變化, ,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初二數學下冊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初二數學下冊教案5篇

初二數學下冊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操作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會用求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概念。

教學重難點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工具

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剪刀,投影儀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什么是長方體的長、寬、高?什么是正方體的`棱長?

2.指出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并說出長方體的特征。指出正方體的棱長,并說出正方體的特征。

?新課講授】

1.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1)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紙盒,在上面分另標出“上”、“下”、“前”、“后”、“左”、“右”六個面。

師生共同復習長方形的特征。請同學們沿著長方體紙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開,得到右面這幅展開圖。

(2)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紙盒,分別標出“上、下、前、后、左、右”六個面,然后師生共同復習正方體的特征。讓學生分別沿著正方體的棱剪開。得到右面正方體展開圖。

(3)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的展開圖,看看哪些面的面積相等,長方體中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觀察后,小組議一議。引導學生總結長方體的表面積概念。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2.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經常需要計算哪些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2)出示教材第24頁例1。

理解分析,做一個包裝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實際上是求什么?(這個長方體飯包裝箱的表面積)

先確定每個面的長和寬,再分別計算出每個面的面積,最后把每個面的面積合起來就是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

(3)嘗試獨立解答。

(4)集體交流反饋。

老師根據學生的解題思路進行板書。

方法一:長方體的表面積=6個面的面積和

0.7×0.4+0.7×0.4+0.5×0.4+0.5×0.4+0.7×0.5+0.7×0.5=0.28+0.28+0.2+0.2+0.35+0.35=1.66(m2)

方法二:長方體的表面積=上、下兩個面的面積+前、后兩個面的面積+左、右兩個面的面積

0.7×0.4×2+0.5×0.4×2+0.7×0.5×2=0.7+0.56+0.4=1.66(m2)

方法三:(上面的面積+前面的面積+左面的面積)×2

(0.7×0.4+0.5×0.4+0.7×0.5)×2=0.83×2=1.66(m2)

(5)比較三種方法,你認為求長方體的表面積關鍵是找什么?這三種方法你喜歡哪種方法?

(6)請同學們嘗試自己解答教材第24頁例2,集體交流算法,請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解答計算正方體表面積的。

課后小結

今天我們又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并掌握了長方休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學習,你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課后習題

1、填空。

(1)一個正方體棱長5厘米,它的棱長和是( ),表面積是( ),體積是( )。

(2)一個長方體木箱的長是6分米,寬是5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棱長和是( ),占地面積是( ),表面積是( ),體積是( )。

(3)一個長方體方鋼,橫截面積是12平方厘米,長2分米,體積是( )立方厘米。

(4)一個長方體水箱,從里面量,底面積是25平方米,水深1.6米,這個水箱能裝水( )升。

(5)一塊正方體的鋼錠,棱長是10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的鋼重7.8千克,這塊鋼錠重( )千克。

(6)正方體的棱長擴大3倍,棱長和擴大( )倍,表面積擴大( )倍,體積擴大( )倍。

(7)用棱長5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成一個大正方體,至少需這樣的小正方體( )塊。

(8)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a米、b米、h米。如果高增加2米,體積比原來增加( )立方米。

2、判斷。(正確的在括號內打“√”,錯的在括號內打“×”)

(1)正方體是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組成的圖形。( )

(2)棱長6厘米的正方體,它的表面積和體積相等。( )

(3)a?表示 a×3 。( )

(4)一個長方體(不含正方體),最多有兩個面面積相等。( )

(5)一個長方體(不含正方體),最少有兩個面面積相等。

板書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 ×2

正方體的表面積=邊長×邊長×6

初二數學下冊教案篇2

一、知識回顧

1.命題與證明

2.平行線性質定理與判定定理

3.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推論

4.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

5.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

6.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

二、例題講解

例1.如圖,直線ab,cd分別與直線ac相交于點a,c,與直線bd相交于點b,d.若∠1=∠2,∠3=75°,求∠4的度數.

例2.如圖,△aob和△cod均為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d在ab上。

(1)求證:△aoc≌△bod;

(2)若ad=1,bd=2,求cd的長。

例3.如圖,等邊△abc中,ao是∠bac的角平分線,d為ao上一點,以cd為一邊且在cd下方作等邊△cde,連結be.

(1) 求證:△acd≌△bce;

(2) 延長be至q, p為bq上一點,連結cp、cq使cp=cq=5, 若bc=8時,求pq的長.

例4.如圖,點d,e在△abc的邊bc上,連接ad,ae. ①ab=ac;②ad=ae;③bd=ce.以此三個等式中的兩個作為命題的題設,另一個作為命題的結論,構成三個命題:①② ③;①③ ②;②③ ①.

(1)以上三個命題是真命題的為(直接作答)

(2)請選擇一個真命題進行證明(先寫出所選命題,然后證明).

例5.如圖,△abc中,ab=ac,ad、ae分別是∠bac和∠bac和外角的平分線,be⊥ae.

(1)求證:da⊥ae;

(2)試判斷ab與de是否相等?并證明你的結論.

三、隨堂練習

1.如圖,直線l1∥l2, ∠1=40°,∠2=75°,則∠3等于 ( )

a.55° b .60° c.65° d .70°

2.如果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是5cm和6cm,那么此三角形的周長是 ( )

a.15cm b.16cm c.17cm d.16cm或17cm

3.如圖,邊長為4的等邊△abc中,de為中位線,則四邊形bced的面積為 ( )

a. b. c. d.

4.矩形的一內角平分線把矩形的一條邊分成3和5兩部分,則該矩形的周長是 ( )

a. 16 b. 22 c. 26 d. 22或26

5.平行四邊形內角平分線能夠圍成的四邊形是 ( )

a.梯形 b.矩形 c.正方形 d.不是平行四邊形

6.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質是 ( )

a.對角線互相平分;b.對角線相等;c.對角線互相垂直;d.對角線平分對角。

7.寫出命題“同角的余角相等”的條件: ,結論: .

8.寫出命題“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的逆命題: ,它是 命題(填“真”或“假”).

9.邊長為6cm的等邊三角形中,其一邊上高的長度為________,面積是________.

10.在等腰rt△abc中,∠c=90°,ac=1,過點c作直線l∥ab,f是l上的一點,且ab=af,則點f到直線bc的距離為 .

1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點p(2,2),點q在y軸上,△pqo是等腰三角形,則滿足條件的點q的坐標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若等腰梯形的周長為80cm, 高為12cm,中位線長與腰長相等, 則它的面積為____________cm2.

13.已知等邊△abc中,點d,e分別在邊ab,bc上,把△bde沿直線de翻折,使點b落在點b?處,db?,eb?分別交邊ac于點f,g,若∠adf=80 ,則∠egc的度數為 .

14.將邊長為8cm的正方形紙片abcd折疊,使點d落在bc邊中點e處,點a落在點f處,折痕為mn,則線段cn的長是 .

15.已知三條不同的直線a,b,c在同一平面內,下列四個命題:

①如果a∥b,a⊥c,那么b⊥c; ②如果b∥a,c∥a,那么b∥c;

③如果b⊥a,c⊥a,那么b⊥c; ④如果b⊥a,c⊥a,那么b∥c.

其中真命題的是 .(填寫所有真命題的序號)

16.在菱形 中,對角線 與 相交于點 , .過點 作 交 的延長線于點 .

(1)求 的周長;

(2)點 為線段 上的點,連接 并延長交 于點 .

求證: .

17. 如圖,在正方形abcd中,△pbc、△qcd是兩個等邊三角形,pb與dq交于m,bp與cq交于e,cp與dq交于f.求證:pm = qm.

四、課后作業(yè)

1.如圖,平行四邊形abcd中,ef為邊ad、bc上的點,且ae=cf,連結af、ec、be、df交于m、n,試判斷mf與ne的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2.如圖,在△abc中,d是bc邊的中點,e、f分別在ad及其延長線上, ce∥bf,連接be、cf.

(1)求證:△bdf≌△cde;

(2)若ab=ac,求證:四邊形bfce是菱形.

3.如圖,等腰梯形abcd中,ad∥bc,點m,n分別是ad、bc邊的中點,點e、f分別是bm、cm的中點,若要使四邊形emfn是正方形,mn與bc需滿足怎樣的關系?寫出這一關系并證明。

4.如圖1,在等腰梯形 中, , 是 的中點,過點 作 交 于點 . , .

(1)求點 到 的距離;

(2)點 為線段 上的一個動點,過 作 交 于點 ,過 作 交折線 于點 ,連結 ,設 .

①當點 在線段 上時(如圖2), 的形狀是否發(fā)生改變?若不變,求出 的周長;若改變,請說明理由;

②當點 在線段 上時(如圖3),是否存在點 ,使 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請求出所有滿足要求的 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初二數學下冊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驟。

2、會用配方法解二次項系數為1的一元二次方程。

3、進一步體會化歸的思想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會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難點:使一元二次方程中含未知數的項在一個完全平方式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用配方法解方程x2+x-1=0,學生練習后再完成課本p.13的“做一做”.

2、用配方法解二次項系數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二)創(chuàng)設情境

現在我們已經會用配方法解二次項系數為1的一元二次方程,而對于二次項系數不為1的一元二次方程能不能用配方法解?

怎樣解這類方程:2x2-4x-6=0

(三)探究新知

讓學生議一議解方程2x2-4x-6=0的方法,然后總結得出:對于二次項系數不為1的一元二次方程,可將方程兩邊同除以二次項的系數,把二次項系數化為1,然后按上一節(jié)課所學的方法來解。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化歸的思想。

(四)講解例題

1、展示課本p.14例8,按課本方式講解。

2、引導學生完成課本p.14例9的填空。

3、歸納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驟:首先將方程化為二次項系數是1的一般形式;其次加上一次項系數的一半的平方,再減去這個數,使得含未知數的項在一個完全平方式里;最后將配方后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開平方法來解。

(五)應用新知

課本p.15,練習。

(六)課堂小結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2、配方法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方法,它的重要性不僅僅表現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在今后學習二次函數,高中學習二次曲線時都要經常用到。

3、配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但是由于配方的過程要進行較繁瑣的運算,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時,實際運用較少。

4、按圖1—l的框圖小結前面所學解

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

(七)思考與拓展

不解方程,只通過配方判定下列方程解的

情況。

(1)4x2+4x+1=0;(2)x2-2x-5=0;

(3)–x2+2x-5=0;

[解]把各方程分別配方得

(1)(x+)2=0;

(2)(x-1)2=6;

(3)(x-1)2=-4

由此可得方程(1)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方程(2)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方程(3)沒有實數根。

點評:通過解答這三個問題,使學生能靈活運用“配方法”,并強化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解的三種情況的認識。

初二數學下冊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

2、通過分數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分數就在我們身邊,運用分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單位“1”和概括分數的意義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師:三年級上學期我們已初步學習了分數,誰能說出幾個分數哪?

生:

師:誰能說出分數各部分的名稱:生說師板書。

師總結引入新課:從以上看來同學們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關于分數的知識還有很多,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進一步研究分數。

二、探究新知

(一)分數的產生

1、出示米尺:同學們這是什么?(生:米尺)知道干什么用的嗎?(生:測量用的)好我們一起測量我們的黑板(或人的身高),老師量時要認真觀察,看會遇到什么問題,想一想應如何解決?(生:最后測量時不夠一米了)

師:(出示情景圖)其實古人也發(fā)現類似的情況:他們用打了結的繩子來測量石頭的長度,每兩個結之間表示一個單位長度。發(fā)現這塊石頭長3段多一點。這時旁邊記錄人提出疑問:剩下的不足一段怎么記哪?

2、(出示一個西紅柿圖:)同學們,把1個西紅柿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能分得一個完整的西紅柿嗎?

3、教師小結:生活中 在進行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要想準確表示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這樣分數就產生了。(出示并板書:分數的產生)

t:小結:我們通過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是一些物體等都可以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得

3、教師總結:課件出示圖,像這樣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是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像這樣的一個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這個1在數學上通常叫做單位“1”。

板書: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我們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齊讀)

誰能說說自然數1與單位“1”有什么不同嗎? 生:………

我們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分,就是把單位“1” 平均分成若干分,所以分數的意義是: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其中一份或幾份的數就叫分數,齊讀一遍

(同學們表現得非常棒,同學們看看看生活中的單位“1”。出示圖)

四、鞏固訓練大闖關(看誰反應快、回答得對):

(出示練習題見課件)

1、填空:

2、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練習十一1、2、3題。

五、總結:通過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什么叫分數也就是分數的意義,還知道分數單位及單位“1”的概念,整節(jié)課同學們表現的都非常太棒,就請大家為自己的精彩表現鼓鼓掌!關于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呢!今后我們進一步進行探究。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兒,同學們再見!

初二數學下冊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1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學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并能利用公式正確進行計算。

1.2過程與方法:

在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提出問題的意識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且服務于生活,產生熱愛數學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2.1 教學重點:

2掌握長、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2.2 教學難點:

長、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一個長方體拼制模型(長4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每組24個邊長1立方厘米的小木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下列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長:8厘米 長:6分米 長:8厘米 長:12米

寬:4厘米 寬:2.5分米 寬:4厘米 寬:10米

高:5厘米 高:10分米 高:4厘米 高:1.5米

2、下列圖形是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搭成的。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3、怎樣知道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二、新知探究

1、長方體的體積。

(1)活動一:

師:鄭老師在每個4人小組都放了12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和一張學習單,下面我們將以四人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首先請看活動要求(課件出示):

a、四人小組合作用12個小正方體擺形狀不同的長方體;

b、每擺出一種請在學習單上做好記錄,然后再擺下一種;

c、擺完后想想你發(fā)現了什么,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d、每組選出一位代表進行匯報。

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反饋,學生匯報

生每匯報出一種情況,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板書:

師:觀察表格,你發(fā)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得出:只要用每行的個數乘以行數,得到一層所含的體積單位數,再乘以層數,就能得到這個長方體所含的體積單位數。

板書:體積=每行個數×行數×層數

師:剛才同學們用12個小正方體擺出的長方體體積都是12平方厘米的,鄭老師剛才也擺了兩個,不過體積比你們大多了,但是要看懂鄭老師的長方體必須發(fā)揮一下你們的空間想象能力。(課件出示)

你知道這兩個長方體的體積嗎?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說,師填表)

(2)活動二:

師:四人小組合作,你們能擺出一個體積更大的長方體嗎?

預設:長5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

師:你發(fā)現了什么?每排個數、排數、層數相當于長方體的什么?

生:長寬高,因為每一個小正方體的棱長是1厘米,所以,每行擺幾個小正方體,長正好是幾厘米;擺幾行,寬正好是幾厘米;擺幾層,高也正好是幾厘米。

2、下面的長方體,看它包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并指出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2)觀察上面?zhèn)€部分之間的關系,可以得出:

第一個:5=5×1×1

第二個:15=5×3×1

第三個:12=3×2×2

通過上面的關系式,可以得出: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如果用字母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c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那么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可以寫成:v=a×b×c。

根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你能想出正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嗎?

3、正方體的體積。

因為正方體的性質,所有的棱長都相等,所以,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如果用字母v表示正方體的體積,用a表示正方體的棱長,那么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可以寫成:v=a·a·a。

a·a·a也可以寫作a ?,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

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一般寫成v=a3。

三、鞏固提升

1、計算下面圖形的體積。

v=abh=7×3×3=63(cm?)

v=a3=4×4×4=64(cm)

2、求下列長方體的體積。

8×4×5=160(cm3) 6×2.5×10=15(dm3) 8×4×4=128 (cm3) 1.5×10×12=180(m3)

3、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矗立在天安門廣場上,石碑的高是14.7米,寬是2.9米,厚1米。這塊巨大的花崗巖石碑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解:v=abh

=2.9×1×14.7

=42.63(m?)

答:這塊石碑的體積是42.63立方米。

4、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1)0.23=0.2×0.2×0.2。( √ )

(2)5x3=10x。( × )

(3)一個正方體棱長4分米,它的體積是:43=12(立方分米)。( × )

( 4 )一個長方體,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60分米。( × )

5、一個長方體的體積是48立方分米,長8分米、寬4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48÷8÷4=1.5(分米)

答:它的高是1.5分米。

6、一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96厘米。它的長10厘米,寬8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96÷4=24(厘米) 24-10-8=6(厘米)

10×8×6=480(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480立方厘米。

7、一個無蓋的長方體魚缸,長8分米,寬6分米,高7分米,制作這個魚缸共需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這個魚缸的體積是多少?

(8×6)+(8×7+6×7)×2=244(平方分米)

8×6×7=336(立方分米)

答:制作這個魚缸共需玻璃244平方分米。這個魚缸的體積是336立方分米。

課后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我們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a3

板書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