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的乘法教案5篇

時間:2022-10-03 作者:Mute 備課教案

在認真分析了自己教學任務后,我們就可以動筆制定教案了,憑借準備好教案,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實際狀態(tài)對課堂進度有合理安排,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6的乘法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6的乘法教案5篇

6的乘法教案篇1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22~24頁例4,課堂活動第1~2題和練習五第1題。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情境中探索發(fā)現(xiàn)乘法分配律的過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3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中培養(yǎng)學生一題多解的發(fā)散思維能力,通過發(fā)現(xiàn)運算律培養(yǎng)探索、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探索發(fā)現(xiàn)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對乘法分配律進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探索新知

出示例4。

(1)出示問題情景,解決問題。

你從情景圖中獲取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要解決"養(yǎng)雞場共有多少只雞"該怎樣列式計算(學生口答信息,然后獨立列式計算)

全班匯報解題思路和方法。

教師板書:

(50+30)×75 50×75+30×75

=80×75 =3750+2250

=6000(只) =6000(只)

(2)比較兩種解法,發(fā)現(xiàn)兩種解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舉出生活中的類似例子。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板書:(50+30)×75=50×75+30×75

(3)在計算中比較并發(fā)現(xiàn)乘法分配律。

算一算,比一比。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比較每排的兩個算式有什么關系每排的兩個算式的計算結果相等嗎

學生獨立計算驗證自己的猜想。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板書: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教師:誰還能舉出符合這個規(guī)律的例子(學生舉例)

教師: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表達這幾組算式所反映的規(guī)律(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把這兩個數(shù)分別與這個數(shù)相乘,再將兩個積相加,這叫乘法分配律。

(4)如果用a,b,c表示3個數(shù),可以用怎樣的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呢

(學生獨立寫出,然后全班交流)

教師整理并板書:(a+b)×c=a×c+b×c或a×c+b×c=(a+b)×c

二、課堂活動

1課堂活動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算一算,對有困難的也可先在小組中議一議。

最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說明乘法分配律嗎

2課堂活動第2題:先讓學生討論,找出錯誤的原因,再匯報,最后讓學生改正。

4練習五中第1題:學生獨立做在書上,訂正時讓學生說說運用的`是什么運算律

先做,再議一議,最后與全班同學交流。

三、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都有些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問題

6的乘法教案篇2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能利用乘法法則正確進行有理數(shù)乘法運算。

2、 能力與過程目標

經(jīng)歷探索、歸納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的過程,發(fā)展學生觀察、歸納、猜測、驗證等能力。

3、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出法則,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正確進行計算。

難點: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的探索過程,符號法則及對法則的理解。

三、 教學過程

1、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導入新課。

教師:由于長期干旱,水庫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經(jīng)放了3天,現(xiàn)在水深20米,問放水抗旱前水庫水深多少米?

學生:26米。

教師:能寫出算式嗎?學生:……

教師:這涉及有理數(shù)乘法運算法則,正是我們今天需要討論的問題

2、 小組探索、歸納法則

(1)教師出示以下問題,學生以組為單位探索。

以原點為起點,規(guī)定向東的方向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為負方向。

① 2 ×3

2看作向東運動2米,×3看作向原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② -2 ×3

-2看作向西運動2米,×3看作向原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③ 2 ×(-3)

2看作向東運動2米,×(-3)看作向反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④ (-2) ×(-3)

-2看作向西運動2米,×(-3)看作向反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2)學生歸納法則

①符號:在上述4個式子中,我們只看符號,有什么規(guī)律?

(+)×(+)=( ) 同號得

(-)×(+)=( ) 異號得

(+)×(-)=( ) 異號得

(-)×(-)=( ) 同號得

②積的絕對值等于 。

③任何數(shù)與零相乘,積仍為 。

(3)師生共同用文字敘述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

3、 運用法則計算,鞏固法則。

(1)教師按課本p75 例1板書,要求學生述說每一步理由。

(2)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例子中兩因數(shù)的關系,得出兩個有理數(shù)互為倒數(shù),它們的積為 。

(3)學生做練習,教師評析。

(4)教師引導學生做例題,讓學生說出每步法則,使之進一步熟悉法則,同時讓學生總結出多因數(shù)相乘的符號法則。

6的乘法教案篇3

教學內(nèi)容:

教材74-75頁例1、“做一做”,練習十六的1-4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經(jīng)歷筆算乘法的整個過程,運用知識的遷移,最終掌握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熟練計算不進位的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日常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教學重難點:

理解列豎式計算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算理,掌握列豎式計算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1、復習舊知識

口算:10×4 20×3 40×7 2×70

2、導入新課

教師:新年很快要到了,小新、小紅、小雪都想親手畫一張畫送給他尊敬的老師,大家請看圖:(學生觀察課本中的插圖,說說都看到了什么。)

3、學習新課

①教師提問:圖中3個小朋友共準備了幾包彩筆?每包彩筆是幾枝?(讓學生觀察后,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教師提示:圖中小精靈有一個問題——怎么樣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筆呢?同學們能不能幫上忙?試著列式。(讓學生充分思考后列式,教師可到各組檢查,并匯報列式情況,同時要求說說自己的想法,可能出現(xiàn)情況:12+12+12;(理由:3個12共多少就列加法)

教師板書:12×3

(引導學生說理由:幾個幾的簡便算法,可以列乘法算式)

②教師:讓我們來探究12×3的結果是多少?也許有些同學們有了自己的想法,請同學分組交流下自己的想法好嗎?(讓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可到各組了解同學們的想法,最后匯報)

第一、12×3就是3個12啊,加起來就知道結果是多少了;

第二、12×3可以看做10×3與2×3的和。

③教師:經(jīng)過討論、交流后,讓我們來列豎式看看如何計算出12×3的積:(教師板書示范)

1 2

× 3

—————

3 6

教師強調(diào)列豎式時要注意以的問題:

1、相同數(shù)位的數(shù)一定要寫對齊;

2、,用一條分隔線把兩個因數(shù)與積分開;

引導學生小結計算方法:

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豎式的計算方法:用第二個因數(shù)與第一個因數(shù)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分別相乘;一般從個位開始。

我們先算2×3;再算1×3;

教師提示:根據(jù)上面的分析,應該是10×3,而這里怎么變成了1×3了?其實,只要大家認真觀察下現(xiàn)在的1的位置大家就明白了。(十位上的1就是10)在橫線下面該如何寫下計算的結果呢?

讓同學們練著寫寫,并說說算式。

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豎式的計算方法:用第二個因數(shù)與第一個因數(shù)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分別相乘;一般從個位開始。

4、鞏固練習:

①比一比誰做得又準又快:

12×4 21×3 14×4

②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學校買來3筒羽毛球,每筒有15個,一共有多少個?

5、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豎式計算方法,這是我們今后計算乘法算式很好的方法。希望大家回去好好練練,做到能熟練、規(guī)范的列豎式計算出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結果。

6、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十六的第2—4題。

板書設計

1 2

× 3

—————

3 6 用第二個因數(shù)與第一個因數(shù)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

分別相乘;一般從個位開始。

6的乘法教案篇4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0~11頁上的例4、例5及“做一做”中的題目,練習三中的第1~2題。

教學目的:

l.使學生初步掌握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師生各準備小棒6捆(每捆10根)零12根。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教科書第10頁的復習題。

2.學生板演(與口算同時進行):

共同訂正,指名學生說說算式的意義及計算過程。

提問:筆算一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乘的順序是怎樣的?

二、新課

1.教學例4。

出示例4:3乘24該怎樣計算?先用小棒擺擺看。

師生一起擺小棒。第一行擺24根(2捆又4根),再擺同樣的兩行小棒,每行都是24根。

提問:(1)每行有多少根小棒?有幾行?

(2)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樣列式?

(3)要求3個24根是多少根,怎樣算?

讓學生說出不同的算法后提問:

這幾種算法哪一種比較好?

然后教師邊演示邊說明,要算3個24根一共是多少根,先算3個4根是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另外2根放一邊),再算3個2捆是6捆,加上前面的1捆合起來是7捆,一共是7捆零2根,即72根。所以3乘24等于72。

教師列出豎式。

提問:根據(jù)擺小棍的過程,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說計算過程,教師板書成如下形式:

說明:豎式的寫法可以簡化。教師邊寫出簡化的豎式,邊引導學生口述計算過程:先用3乘被乘數(shù)個位上的4得12,向十位進1,在積的個位上寫2;再用3乘被乘數(shù)十位上的2得6個十,再加上進上來的1個十是7個十,在積的十位上寫7。

2.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

讓全班學生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同時指名四人板演。教師巡視,注意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集體訂正。

集體訂正時,教師結合試算題提問:

(1)用乘數(shù)乘被乘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積滿十,向十位進一;積滿二十,應向十位進幾?積滿三十呢?

……

(2)用乘數(shù)乘被乘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積滿十,向哪一位進?為什么?

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概括:

計算乘法時,哪一位上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3.教學例5。

由示例5:192×4。教師列出豎式,然后邊將1遮住邊提問:這道題應按怎樣的順序乘?先乘什么?(教師在積的個位寫8)再乘什么?教師板書。乘到第二步時,提問:

4×90得多少?該怎樣寫?

教師指出:4乘90得360,在積的十位上寫6,向百位進3。同時將遮住的l露出來。因乘數(shù)4還要乘被乘數(shù)百位上的1,所以進到百位的3應記在橫線上。

下面的部分讓學生自己接著算完,并說出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4.做例5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

指名四人板演,集體訂正。學生練習時,教師要注意學生做的情況,可將有代表性的錯誤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討論。

三、小結

引導學生小結乘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的計算方法,說明乘的順序及進位法則。

四、課堂練習

1.讓學生做練習三的第1題。學生獨立做完后。集體訂正,指名說出乘的順序及過程。

2.讓學生做練習三的第2題。學生獨立做完后,指名說一說,哪道題的計算有錯。

6的乘法教案篇5

教學目標和要求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

2、進一步鞏固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3、能解決簡單的分數(shù)與整數(shù)相乘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的解答方法。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理解并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的解答方法。

1、出示教科書第5頁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了解到的信息。然后同桌同學互相討論,如何求(1)淘氣有多少個蘋果?

可能會出現(xiàn)兩種解法:6÷2=3(個)6×1/2=3(個)

教師引導學生說說算式的意義,讓學生明白這兩個算式都表示求6的1/2是多少。

繼續(xù)讓學生求出(2)笑笑有多少個蘋果?

讓學生理解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用乘法計算。

2、練習:

(1)教科書第5頁“試一試”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講評。

(2)教科書第6頁“試一試”第2題。

先說說“九折”是什么意思?然后獨立計算。

二、課堂練習。

1、教科書第6頁“練一練”第2題。

學生在課本上計算,指名板演,集體講評。強調(diào)“先約分再計算”。

2、教科書第6頁“練一練”第1、3題。

提醒學生認真讀題。學生完成后再講評。

3、教科書第6頁“練一練”第4題。

先讓學生完成,在說說解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