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應當有合理的教學步驟和過程,幫助學生逐步提升學習能力,教案的編寫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神奇的云教案推薦5篇,供大家參考。
神奇的云教案篇1
活動目標:
初步認識常用的中草藥,知道它們可以用來泡茶治病強身健體。
感受中國傳統中醫(yī)文化的神奇。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了一些常見的植物材料準備:中草藥圖片重點:在植物中對中草藥進行分類過程情境表演“醫(yī)院”
教師飾“病人”因咳嗽去看病,“病人”不能吃西藥所以幼兒飾“醫(yī)生”開了一貼中草藥“川貝止咳露”,“病人”吃后好多了。
小朋友,你們知道醫(yī)生給我開的是什么?
感知了解多虧醫(yī)生給我開了中草藥治好了我的病。今天還來了許多中草藥朋友,大家用自己的好辦法也去認識認識它們嗎?
討論講述誰能告訴大家你認識哪些中草藥朋友?(幼兒講述,教師出示圖片或實物)。
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幼兒討論,講述)還有一些中草藥我還不認識,它們又是誰?(教師出示幼兒沒有講到的,如金銀花、天麻等)。
原來,靈芝、人參、川貝、金銀花等等這些神奇的中草藥有的可以治病,有的可以滋補身體,用處真不小!
這些中草藥朋友還能泡成茶水,在日常生活中起到強身健體的功效哦。
你們在家里有沒有看到過這些中草藥茶?
這是用什么中草藥泡出來的,喝了有什么功效?
我們來選擇一些適合家里人喝的中草藥。
釋疑延伸:這么有趣的中草藥,大家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嗎?(幼兒提問,討論解決)那我也要考考大家,你們知道什么人最早發(fā)現中草藥?中草藥還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下面讓我們來聽聽醫(yī)生的介紹吧!
神奇的云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fā)現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種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
2、通過各種操作活動,初步感知不同物體下落是與物體重力和空氣浮力有關。
3、嘗試改變物體下落的速度,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幼兒動手試驗和觀察的能力。
活動準備:白紙、小沙包、雪花片、每組一杯水。
輔助材料:透明膠、夾子、橡皮筋、雙面膠、泥工、彩帶。
1、引導幼兒感知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
(1) 師:“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東西,請你們來玩一玩(小沙包、白紙),把這些沙包往上扔,看看你會發(fā)現什么。”
(2)你扔這些東西都怎么樣了???(掉下來、落在桌子上)
它落下來的速度是什么樣的?(這一位看不見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力”?!傲Α蹦苁刮矬w落下來。
2、再一次拋接物體,發(fā)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啟發(fā)幼兒任意選兩樣材料同時拋接,發(fā)現物體下落速度不同。
(2)引導幼兒兩兩相伴,同時拋接物體,發(fā)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3、啟發(fā)幼兒探索改變物體下落速度的方法。(教師并在黑板上做好記錄)
(1)教師出示兩張相同的紙,啟發(fā)幼兒能讓我們以不同的速度落下來。
夾子夾住紙使紙落得快。探究把紙折疊了會怎么樣:到底怎么折疊,教師不告訴幼兒,而是讓幼兒自己去探究,去實踐。幼兒在探究和實踐中發(fā)現了,把紙簡單折疊成飛機、帽子等和另一張比較落得快。把一張紙對折、對折、再對折后變成了長方形,和另一張紙比較落得更快。
(2)幼兒嘗試探索:
如嘗試將紙團成一團后再落下(分組探究把紙變成紙團會怎么樣:首先幼兒把同樣的兩張紙,一張揉成紙團一張不變,發(fā)現紙團落得快。)教師請幼兒進行演示。把一張紙用水打濕后紙的重量增加了,和另一張紙比較也落得更快;把一張紙用透明膠貼上其他的重的東西也落得更快。
(3)我們的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物體落下速度變快的這么多方法。
4、為什么物體都會往下落?
師:“扔上去的物體為什么會落下來呢?”(是由于地球的引力。)
5、小結: “今天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知道物體由于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后都會下落。輕而大的物體扔不高,落下來也慢;重而小的物體扔的高,落下來也快。但通過改變,也會改變它的速度。力”真神奇,真是“神奇的力”。
6、組織幼兒觀看人在太空中的錄象。
神奇的云教案篇3
設計意圖:
一天,一個孩子突然問我:“老師,屋頂滴下的水你怎么用拖帕一帚就干了呢?還有植物沒有嘴巴,為什么可以和人一樣慢慢長高呢!”針對幼兒的質疑,我查閱了有關資料,原來這就是毛細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只是往往被我們忽略了,于是我便設計了這一科學活動《神奇的小細管》。
總目標:
1、有好奇心和初步的科學態(tài)度,愿意自己動手探究問題。
2、獲得探究解決問題的感性認識。
3、獲得有關周圍事物及其關系的經驗,并有使用傾向。這三點來設計,我將教育目標和內容蘊含在操作活動中,并運用啟發(fā)、引導、直觀形象法、討論法,表揚鼓勵等教學方法激勵孩子們去操作探索。
活動目標:
1、幼兒有主動探究的欲望,體驗成功的喜悅。
2、通過活動,使幼兒直觀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細現象。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并在實驗中能主動與人合作。
教案準備:
一、場地布置:10張桌子40張凳子一幅標語《藍貓城》一幅藍貓畫像一幅淘氣畫像學生40名
二、:《幫水搬家》
1、大塑料盆10個小塑料盆10個(盛適量水)
2、拖帕五把
3、天藍色塑料筐8個:毛巾8張海綿15個(用兩個筐裝)棉布2張紗布3張毛線團7個醫(yī)用脫脂棉5個啞鈴5個
三、《蔬菜、吸管吸水》
1、紅色長方形塑料筐10個裝蔬菜,每一個筐五種蔬菜有:白菜、萵筍、青菜、冬人菜、菌類等。
2、20個燒杯裝紅墨水,每桌兩個。
3、細管共40根,其中滴管20根,采血管10根,玻璃管10根。
4、紅墨水三瓶。
5、毛巾10張,一桌一張。
四、《紙樹吸水》。
1、廣告色紅、黃、藍、綠四瓶,塑料杯子共40個,其中紅色10杯,黃色10杯,藍色10杯,綠色10杯。
2、塑料小碗40個,每桌4個。
3、粉紅色小筐10個,其中2個小筐皺紋紙8疊,2個小筐餐巾紙8疊,2個小筐粉筆8支,2個小筐向日葵花8朵(生宣紙做的),2個小筐郁金香8朵(水粉畫紙做的)。
4、毛巾10張。
五、課件《藍貓城》
1、音樂《藍貓》、古箏音樂。
2、圖片
3、現場演示解說,廖紅戴上藍貓頭飾。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入場解說:廖紅說:“小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大家來到神秘的藍貓城,這兒有許多大自然的奧秘,希望大家盡情地去探索吧!”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現場演示解說:(廖紅)一是酒精燈燃燒,二是鋼筆吸水,三是餐巾紙吸菜油,四是毛巾吸茶水,五是植物的根吸收水和養(yǎng)分供給生長。
最后結束,廖紅說:“小朋友們,再見!歡迎下次來玩!”
六、其他工作。
音響,話筒。
教案過程:
一、播放音樂幼兒入場。
師:孩子們,今天徐老師要帶大家去藍貓城玩,大家跟我來吧!
(入場音樂響起)
藍貓城的阿姨說:“小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大家來到神秘的藍貓城,這兒有許多大自然的奧秘,希望大家盡情地去探索吧!”(配樂說)
師:孩子們,瞧!今天的藍貓城好熱鬧呀!我們一起來玩吧!
二、《幫水寶寶搬家》。
1、師:第一個《幫水寶寶搬家》,先來瞧瞧有哪些搬水的工具。(師分別引導幼兒認識筐里裝的搬水工具)
2、師介紹規(guī)則:孩子們只能將小房子(盆)里的水寶寶搬到大房子(盆)里,不許用倒的辦法,要注意不要把水灑在地上,防止地滑,小心摔倒喲!好了,大家挽起袖子,自由地分組,自己去拿搬水的工具,開始行動吧!
3、幼兒拿好搬水的工具分組開始給水寶寶搬家。(音樂古箏聲響起)
4、在搬水的過程中,師引導幼兒說出哪些工具可以吸水?哪些工具不可以吸水?師:“你用什么工具給水寶寶搬家,它能吸水嗎?吸的水多嗎?“
5、(音樂停)孩子回到座位上,師:孩子們,玩得高興嗎?這些工具都能幫水寶寶搬家嗎?(能)因為它們都可以吸水,它們的本領可真不小啊!
6師:孩子們,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吸水呢?
三、《蔬菜吸水》。
1、師:白菜可以吸水嗎?我們來試試。(老師示范把白菜放入紅墨水中,等兩分鐘再來觀察)
2、師:孩子們,現在我們一起來拿起桌上的細管,放入燒杯內的.顏色水中,看看管內是否有顏色水呢?(生說:細管內都有顏色水。)
3、師:現在我們來看白菜能吸水嗎?白菜內有小細管嗎?(師掰開白菜的菜梆,引導幼兒觀察里面是否有小細管)你看到了什么?
4、師鼓勵幼兒自由實驗,蔬菜吸水。(師:請孩子們用桌上的蔬菜來試試,看它們里面有小細管嗎?)
5、幼兒一邊實驗一邊討論。師:原來蔬菜里面都有小細管,所以它們才可以吸收水分和營養(yǎng)供自己生長。
6、教師小結。師:當把一個物體放進水里以后,物體里面都有水,說明物體內都有小細管,有的小細管很小很細,不太容易看見,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小細管,毛巾,海綿,棉布等才可以吸水,我們才可以給水寶寶搬家。
四、《紙樹吸水》
1、師:孩子們,我們再一起來玩?zhèn)€白色變彩色的證實一下吧!
2、介紹規(guī)則:請孩子們拿起小碗,把小筐里的物體先放在小碗里,再任意選用桌上的一種顏色水取少量倒入物體的底部,觀察顏色水會慢慢地沿著物體上升嗎?
3、鼓勵幼兒自由實驗觀察顏色水上升的過程,讓幼兒體會物體是怎么吸水的。
4、教師檢查幼兒實驗的效果,并表揚敢于表達和嘗試的幼兒。
五、現場演示解說。
1、師:孩子們,現在我們有請藍貓阿姨給大家現場演示,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神奇的小細管在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吧!
2、現場演示:
(一)、酒精燈燃燒。
(二)、鋼筆吸水。
(三)、餐巾紙吸菜油。
(四)、毛巾吸茶水。
(五)、植物的根吸收水和養(yǎng)分供給生長。
3、師:孩子們,讓我們一起拍拍手感謝藍貓阿姨吧!
六、教師總結,幼兒出活動室。
1、師:孩子們,今天玩得高興嗎?今天呀!我們學到了好多好多的科學知識,知道了小細管可以吸水,小細管在生活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呢!孩子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當一名科學家喲!
2、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出活動室。
師:好了,我們向藍貓城的阿姨說再見吧!
注意事項
1、材料投放時要有層次性,最先投放毛巾、海綿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紅墨水和顏色水以及細管可先放在場地周圍的桌子上。其次是大白菜,最后是紙樹。
2、圖片和吸了紅墨水的蘿卜、花菜、生菜、萵筍、大白菜要提前準備好,放在活動區(qū)(或由配班教師在幼兒做紙樹變彩樹實驗時投放),并注意在活動前和活動中不讓幼兒看到。
3、幼兒實驗用的大白菜葉,要在活動中從新鮮的大白菜上取下,取下后立即放入紅色的墨水里。約兩分鐘,就可以看到大白菜變紅。蘿卜要選擇白色的,實驗效果明顯。
4、要注意選擇特別細的采血管。
5、盛顏色水的杯子可用小號燒杯,若用普通杯子,則應準備些毛巾,以便擦拭,防止弄臟孩子的衣服。
神奇的云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探索紙不同的折法與承受積木重量的關系。
2、能主動參與討論,表達自己在操作中的發(fā)現。
3、能與同伴合作,較細致地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 、鉛畫紙若干(教師多備一些,用廢舊的紙,但要平整)。
2、 積木多塊、小組記錄表、粘紙小標記(貼在全班放積木最多的格中)。
3、 每人四張紙:
第一張:嘗試讓紙站起來。(試過后大部分是不能再放住積木的)用于猜測:紙折疊后可擺放積木嗎
第二張:折起來嘗試放積木。(有人能放多,有人少)用于分析比較:怎么樣才能放得多。
第三張:用折兩折的方法把紙折好。用于猜測:折疊后可擺放積木的數量。
第四張:備用。
——科學活動的材料準備非常重要,教師既要考慮到幼兒的使用情況,準備充足的材料,同時也要養(yǎng)成節(jié)約材料的好習慣,因此,在準備材料時要進行推理和測算。
活動過程
一、設置問題情景,引出“讓紙站起來”的話題
——幼兒坐桌邊,四人為一桌,兩人為一個小組。既讓幼兒都能看到教師的操作臺,也便于后面活動時,幼兒能方便地分組,快速找到同伴。
1、 出示紙,了解幼兒生活經驗。
師:這是什么紙有什么用
師:你們能不能讓紙站起來呢每個人從桌上拿一張紙,想想辦法,讓紙能自己站起來。
——紙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這個話題兼顧了幼兒的日常經驗,同時又給了孩子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紙”的機會,引出了探索主題。
2、 幼兒每人一張紙,嘗試折、卷等方法,自由探索著讓紙站起來的不同方法。
師:噢,你讓紙站起來了。你是用折的方法。你折了幾下啊兩下。你呢。數不過來了。你是用卷的方法。
3、小結讓紙站起來的不同方法。
師:剛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讓紙站起來了,看看誰的紙站得最穩(wěn)
——教師在指導中有意識地把個別孩子的操作法傳遞給全體幼兒,與此同時,教師的指導語中也透露出鼓勵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法讓紙站起來,哪怕只是折的次數的不同,這也為后面的活動打下了伏筆。
二、再次設置問題情景,引導幼兒探索
1、 引導幼兒猜測紙折疊后能擺放積木。師:站起來的紙上能擺放積木嗎
2、 幼兒猜測后,教師拿一塊積木嘗試,全體幼兒發(fā)現紙上是可以放積木的。
3、 進一步引導幼兒猜測紙折疊后可擺放積木的數量。
——教師每一個提問之后,都不急于動作,而是留給幼兒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4、 鼓勵幼兒嘗試。
師:確實紙上能放積木。紙的哪種變化能讓放的積木又穩(wěn)又多呢我們每個人可以用紙試試,看看用你的方法。可以放幾塊積木。
——用兩種最常見的實驗材料,讓孩子有機會去發(fā)現并驚奇,與其說這是實驗,還不如說更是游戲。
5、 教師出示記錄表,提出規(guī)則和要求。
師:兩人一組試一試,每組一張表格。讓我們把紙折的樣子畫在這個格中,猜的數量都記在“”號的格子中。兩人商量一下,一個記,一個放,也可以輪流放。
6、 幼兒將自己的猜測記在格子里,
7/ 分組嘗試將紙折疊后可放多少塊積木。
——探索性的科學教育就是讓孩子像科學家一樣去研究,而記錄正是這種活動的標志。通過記錄,可以了解孩子的原有經驗和真實想法。讓孩子對實驗前后的記錄做個對比。更加有沖擊力。
三、討論,再次進行實驗
1、 幼兒搬椅子轉成半圓坐。一起參與討論。
——通過前面的游戲,孩子們已經感受到了神奇和驚訝,他們現在還不知道。討論后的活動會使他們的實驗更精彩。
2、 出示不同幼兒折的紙,引導觀察比較。
師:怎樣才能放更多的積木
——這次的討論對后面的實驗以及實驗會給幼兒帶來的驚喜,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排除不必的干擾,形成討論的氛圍,從而將個體的經驗轉化為集體的經驗,讓孩子獲得新信息,修正自己的操作方法。
師:通過交流,我們發(fā)現紙折的次數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要把紙對齊折;先讓紙自己能站穩(wěn),再小心地輕放積木,不能碰桌子。
——教師的小結語也是經過提煉的,不僅僅是大家的發(fā)現,更是對下一步實驗的規(guī)則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的實驗更具科學性。
3、 設置挑戰(zhàn),再次嘗試。
師:剛才,我們在紙上放得最多的是14塊積木,現在大家換張紙重新折,再試一次,比一比哪組小朋友放得最多。
4、 教師出示記錄表,提出第二次記錄的要求。
師:兩人一組一張表格。選擇一種方法進行實驗。
——提出記錄的要求,培養(yǎng)記錄的習慣,對實驗很重要。
四、交流
1、細心地用自己的方法對結果進行記錄。
師:把紙的折法記下來,把放積木的結果也記下來。
——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孩子總是希望自己的猜測是對的,一旦發(fā)現自己的猜測出錯,往往不愿意面對,因此在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素養(yǎng)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2、 表達自己的實驗結果與發(fā)現。
師:你和好朋友在實驗的時候用了什么方法放了幾塊積木說給我們聽聽。
——在活動中,孩子感受到哪些內容是值得記錄下來的。
神奇的云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溫度計,了解其用途。
2、幫助幼兒獲取溫度計指示溫度的粗淺知識,初步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及測量、記錄的簡單技能。
3、激發(fā)幼兒測量溫度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水溫計,記錄卡,筆。
2、每組提供冷水、熱水人手一份。
3、溫度計模型,氣溫計、體溫計若干。詞卡:溫度計、熱脹冷縮。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認識水溫計,并知道它是測量水的溫度的。
2、請幼兒仔細觀察水溫計,說出它的特征:玻璃管子、紅柱子、數字。
3、出示溫度計模型,認讀記錄溫度。
出示溫度計模型,問:"溫度計里的紅柱子和數字有什么用?"告訴幼兒:紅柱子指的數字就是溫度,我們可以用"0c"來記錄,讀作攝氏幾度。出示卡片oc。)并且移動模型中的紅柱子,指導幼兒記錄溫度,第一次可由老師記錄,接下來可由幼兒上來記錄。
(二)幼兒操作活動:測量并記錄水溫。
1、孩子們,你們覺得測量有趣嗎?現在桌上有許多的水,請你們去把它的溫度測量出來,并記錄在小卡片上。
2、在測量前提幾個小要求:
(1)溫度計是用玻璃制作的,特別容易碎,請小心使用;
(2)碰到困難,請仔細想一想,或與好朋友商量,想出解決的辦法。
(3)結束后,請與好朋友說說,你是怎么測量的?
幼兒第一次操作,教師觀察,了解孩子碰到的是什么困難?是否想辦法解決了困難。
3、幼兒交流。
"你是怎么使用溫度計的?怎樣觀察的?怎樣記錄的?碰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么解決的?"
(三)繼續(xù)指導幼兒測量熱水溫度并記錄。
1、第二次操作。
2、提問:"剛才我們測量了冷水和熱水的溫度,發(fā)現了什么?"(幼兒交流,溫度計中的紅柱子的長度會發(fā)生變化),是怎么變化的呢?從冷水到熱水怎么變?從熱水到冷水又會怎么變呢?
3、老師小結:熱脹冷縮。
(四)游戲:熱脹冷縮。
"小朋友,老師有個提議,我們來玩?zhèn)€"熱脹冷縮"的游戲,好嗎?那這個"熱脹"怎樣來做出來?這個"冷縮"怎么來做?想出來后,師幼一起做游戲兩遍。
(五)認識其他的溫度計;了解其用途。
小朋友,老師這兒有三個小問題,請你們動腦筋告訴我答案。
(1)有位小朋友生病了,我們怎么知道他是不是發(fā)燒了呢?
(2)我們怎么知道今天的氣溫有幾度呢?
(3)我們怎么知道水的溫度呢?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溫度計,并告訴幼兒它們的名字:測量體溫的叫體溫計;測量天氣情況的叫氣溫計;測量水的溫度的叫水溫計。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溫度計"(出示卡片"溫度計")
1、請幼兒比較三種溫度計相同的地方。
2、提問:"溫度計還有什么作用?你在哪里見過?"請了解后與好朋友或老師來交流。
【活動反思】
1、利用其他科目知識調動課堂氣氛
在課題導入部分,我用地理知識中,“中國處在什么地帶”引入,讓學生思考“我們生活在溫帶,能經歷春天的溫暖,夏天的炎熱,秋天的涼爽,冬天的寒冷”中炎熱和寒冷是對物體的冷熱程度形象的描述,由此引入和溫度有關的第四章——《物態(tài)變化》,這樣就引出了“溫度”。全過程耗時少,過渡自然,課堂氣氛也活躍。
2、大膽處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學活動
教材安排了“自制溫度計”的演示實驗來說明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規(guī)律制成的。我考慮到我們物理教學要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后,本應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但想到在前年曾經讓學生自制溫度計,效果不好,可視性極差。自然地想到何不利用我們教室中就有多媒體設備,網上搜索一段自制溫度計的視頻,豈不是又方便有直觀。而且也能促使學生想到該怎樣改進自制的溫度計等許多深層次問題,這正是科學探究的具體應用。這些問題由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辦法解決,正是我們物理教學所要達到的要求,其效果是不進行教材特殊處理時所無法達到的,我自認為這是本堂課的亮點之一。
再就是在學生用實驗室用溫度計測量完水的溫度后,自然地引導到我們的晨檢,因為甲流,體溫計脫銷,價格上漲很厲害,能不能用實驗用溫度計測體溫呢?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如何改進?由此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很自然地進入了體溫計的學習。也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又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3、控制實驗器材,集中學生注意力
這堂課上,桌上實驗器材比較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課堂紀律很難保證。我課前先把實驗室溫度計、體溫計交由小組長保管,讓其他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有效的預防了學生走神。
4、合作探究,討論交流,以學生為主體
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為4人的合作小組進行學習。提問回答以指定每組內固定位置的學生回答加分形式進行。以保證學生在合作交流時能互幫互助,它以小組內組員之間的合作研究為主要學習手段。通過同學們在小組有序地開展實驗活動,更加明確了實驗的目的,使實驗效果十分明顯。做到了人人動手參與實驗,并在互相和諧合作的前提下達到了實驗效果的最優(yōu)化。從一開始的溫度的引出,學生們在疑問、在思考、在討論、在實踐、在驗證、在總結……學生們的在積極參與主動探究,我只是整個活動的引領者、組織者,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了學生。
5、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教育理念
整堂課教學效率高,思路清晰明了,重點突出。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目標達成。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
6、攝氏溫標教學草率
對于攝氏溫標定標這一內容處理草率,直接通過視頻“灌”給了學生,學生沒有動手操作。
7、時間分配有些不好,以致“達標檢測?”這個環(huán)節(jié)顯得有點草率。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在同組教師的幫助下,我將更好的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