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圓柱的教案5篇

時間:2024-04-14 作者:dopmitopy 備課教案

一個科學合理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通過認真對待每次寫教案的機會,我們能夠提高教學的準備和組織能力,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六年級下冊圓柱的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六年級下冊圓柱的教案5篇

六年級下冊圓柱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認識圓柱展開圖和探索表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

2.認識圓柱展開圖,掌握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

3.積極參加數(shù)學活動,建立展開圖與圓柱側(cè)面、底面的聯(lián)系,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圓柱體表面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難點

運用表面積公式計算實際圖形的表面積。

教具準備

圓柱表面展開示意圖。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1.齊讀課題。

師: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想到了哪些與之相關的知識。

生: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圓柱的底面和側(cè)面。

2.復習相關知識

(1)什么是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它們是怎么計算的?

二、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圓柱,揭示圓柱的表面積公式

師:根據(jù)剛才的討論,你能說說應該要求出圓住的表面積,必須哪些條件嗎?并說說理由。

生:因為圓柱的表面有一個側(cè)面和兩個底面。所以用一個側(cè)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

2.教學圓柱的表面積

(1)師:(課件出示上堂課中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上堂課,我們研究了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以及圓柱側(cè)面積的計算方法,今天我們來進一步討論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誰還記得圓柱側(cè)面積的計算公式。

學生: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周長高

(3)拿一個圓柱形的紙盒,指出它的.側(cè)面和兩個底面。然后展開,使學生直觀看到圓柱展開圖是兩個同樣大的圓和一個長方形。

(4)議一議:怎樣求圓柱的表面積?學生討論。

學生:圓柱的表面積就是用圓柱的側(cè)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

(4)教學例題:

出示教材中圓柱示意圖,讓學生了解圓柱的高和半徑,鼓勵學生自己嘗試計算。

(5)交流學生計算的方法和結(jié)果。如果出現(xiàn)列綜合算式的,要給予表揚。如果沒有。提出兔博士的話,鼓勵學生嘗試,老師可進行必要的指導。

三、練習

試一試

(1)提出試一試的問題,讓學生嘗試計算。

(2)交流計算的過程和結(jié)果。重點說說計算的過程和方法,注意本題中給出已知條件是圓柱的底直徑。

四、鞏固

練一練1:則由學生獨立完成。

練一練2:此題是一個半圓柱體,應該怎樣理解它的表面積,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后再讓學生自己來完成。

練一練3:先指導學生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再自主解答。

五、家庭作業(yè)

自己找一個圓柱體的物體,來測量它的數(shù)據(jù)并計算出它的表面積。

六年級下冊圓柱的教案篇2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4~5頁例2、例3和練一練及練習一。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根據(jù)實際情況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yǎng)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認識取近似值的進一法。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一個圓柱模型(表面要有可揭下各個部分的一層紙);學生準備一個圓柱體。

教學重點:

掌握圓柱側(c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實際情況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復習圓柱的特征。提問:圓柱有什么特征?

2.計算下面圓柱的側(cè)面積(口頭列式):

(1)底面周長4.2厘米,高2厘米。

(2)底面直徑3厘米,高4厘米。

(3)底面半徑1厘米,高3.5厘米。

3.提問:圓柱的一個底面面積怎樣計算?

4.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jīng)會計算圓柱的側(cè)面積,那么怎樣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呢?這節(jié)課就學習圓柱的'表面積計算,(板書課題)

二、自主研究:

1.認識表面積計算方法。

(1) 請同學們拿出圓柱來看一看,想一想圓柱的表面包括哪幾個部分,然后告訴大家。指名學生拿出圓柱,邊指邊說明它的表面包括哪幾個部分。

(2)教師演示。

出示教具,說明把表面全部展開,看一看得到什么圖形,和大家說的對不對。揭下圓柱表面的紙,貼在黑板上,再與圓柱對比說明各個部分,明確圓柱表面包括一個側(cè)面和兩個相等的圓。

(3)得出公式。

請同學們看著表面展開的圖形說一說,圓柱的表面積應該怎樣計算?(板書:圓柱的表面積:側(cè)面積+兩個底面積)追問:圓柱的側(cè)面積怎樣算?圓柱的一個底面積怎樣算?

2.教學例2。

出示例2,學生讀題。提問:這道題分哪幾步來算?你們會做嗎?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每一步的具體含義,是怎樣算的。

3.組織練習。

做練一練。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說說這兩題計算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為什么?指出:計算圓柱的表面積,要注意題里的條件,正確列出算式計算。

4.教學例3。

出示例3,學生讀題。提問:這道題實際是求什么?這里求表面積與例2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只要用側(cè)面積加一個底面積)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追問為什么只加一個底面積。

5.組織練習。

(1)第七頁第四題(2)。先小組合作討論,再書面練習,然后集體訂正。

六年級下冊圓柱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了解圓柱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圓柱的特征。

2、使學生懂得圓柱側(cè)面展開圖的形狀,理解展開圖(長方形)的長、寬與圓柱的關系。

3、使學生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

教學重點:

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

理解展開圖(長方形)的長、寬與圓柱的關系。

教學關鍵:

利用學具充分演示,使學生自主感悟。

教具準備:

圓柱實物,側(cè)面展開教具,長方形小旗等。

教學方法:

情景引入法、講解法等。

教學過程

揭示課題

1、呈現(xiàn)課本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形的特征。

問:你見過這些形狀的物體嗎?這類物體的名稱叫什么?

2、揭示并板書課題。(圓柱體)

3、你還見過哪些圓柱形的物體?

(電池、柱子、水杯等)

探索新知1、教學例1.

(1)觀察圓柱體實物。

問:圓柱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a、看一看,摸一摸。

b、教師介紹:底面、側(cè)面、高。

c、利用實物指出底面、側(cè)面、高。

(2)觀察立體圖形。

a、教師現(xiàn)場作畫。

b、引導學生觀察,找出圖中的底面、側(cè)面、高,教師板書注明。

(3)圓柱的特征。

問:圓柱有什么特征?

(學生觀察、討論、匯報、)

(4)演示學具。

a、猜一猜,轉(zhuǎn)動長方形小旗后,會是什么形狀?

b、學生演示學具。

c、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其他同學演示的結(jié)果和你一樣嗎?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為什么?

2、教學例2.

(1)猜一猜,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后,會是什么形狀?

(2)教具演示。

a、側(cè)面剪開,展開成長方形。

b、把長方形圍起來,形成圓柱。

(3)說一說: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什么有關?有什么關系?

(學生再操作、觀察、討論、匯報、)

3、“做一做”。

完成課本第11、12頁的“做一做”。

4、課堂。

結(jié)合教具、學具說一說對圓柱的認識。

鞏固練習完成練習2的第1~4題。

第1題。

(1)指出圓柱,同座交流。

(2)全班交流,說一說你還見過哪些圓柱形物體?

第2題。

(1)判斷哪些是圓柱。

(2)說想法。

第3題。

(1)觀察圖形,想象能折成什么形狀的物體。

(2)折一折。

第4題。

(1)想一想,猜一猜。

(2)互相交流。

布置作業(yè)完成補充練習。

六年級下冊圓柱的教案篇4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15~16頁的例4和第16頁的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和實踐活動,了解圓柱體積(包括容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含義。

2.經(jīng)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的進程,掌握圓柱體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體積,并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引導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滲透、體驗知識間相互轉(zhuǎn)化的思想方法。

重點難點:

掌握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資源:

ppt課件 圓柱等分模型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舊知,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呈現(xiàn)例4中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直觀圖。

2.提問:這幾種立體的體積你都會求嗎?你會求其中哪些立體的體積?

啟發(fā):大家想不想知道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猜想一下:圓柱體積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怎么算?

3.引入: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一下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教學例4

1.觀察比較

引導學生觀察例4的三個立體,提問

⑴這三個立體的`底面積和高都相等,它們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⑵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定相等嗎?為什么?

⑶圓柱的體積與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可能相等嗎?為什么?

2.實驗操作

⑴談話:大家都認為圓柱的體積與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可能是相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積乘高。那用什么辦法驗證呢?讓學生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想法。

提醒:圓的面積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我們能不能將圓柱轉(zhuǎn)化成長方體呢?

⑵提出要求:你能想辦法把圓柱轉(zhuǎn)化成長方體嗎?各小組說出自己的想法,有條件的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圓柱,操作一下。

⑶討論交流:如果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開后能否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操作教具,讓學生觀察。

引導想像: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來越多,結(jié)果會怎么樣?

演示一組動畫(將圓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課件演示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拼成的立體會越來越接近長方體。

3.推出公式

⑴提問:拼成的長方體與原來的圓柱有什么關系?

指出:長方體的體積與圓柱的體積相等;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等于圓柱的高。

⑵想一想:怎樣求圓柱的體積?為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小結(jié)并板書圓柱的體積公式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⑶引導用字母公式表示圓柱的體積公式:v=sh

長方體的體積 = 底面積 高

圓柱的體積 = 底面積 高

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v= sh

三、分層練習,發(fā)散思維,教學試一試

⑴讓學生列式解答后交流算法。

⑵討論:知道什么條件就一定能算出圓柱的體積了?分別怎么算?

(s和h,r和h,d和h,c和h)

四、鞏固拓展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⑴說一說:這兩個圓柱中都是已知什么?能算出圓柱的體積嗎?

⑵各自練習,并指名板演。

⑶對照板演,說說計算過程。

2.做練一練第2題。

已知底面周長和高,該怎么求它的體積呢?引導學生根據(jù)底面周長求出底面積。

五、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六、作業(yè)

練習三第1~3題。

六年級下冊圓柱的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底面、側(cè)面和高,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

(二)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圓柱基本特征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過學生自主研究,使學生掌握研究立體幾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精神,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高的認識。

三、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長方體模型,圓柱模型。

學生:每生自帶一個圓柱形物體,草稿紙。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出課題

1.師:同學們,我們學過哪些立體圖形?它們各有幾個面?這些面是什么形狀?生回答。(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研究方法)動手操作:畫、剪、比、量。

2.(課件出示)師:那下面的這些物體你認識嗎?它們是什么形狀?如果把這些物體的形狀畫下來會是什么樣子的呢?課件演示:從實物圖抽象出圓柱圖形。

3.小結(jié):上面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柱體。揭題: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研究圓柱。(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學生仔細觀察手中的圓柱模型,邊看書邊思考:

①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什么?

②用手摸一摸圓柱周圍的面,你發(fā)現(xiàn)什么?

③圓柱一共有幾個面?是哪幾個面?

④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什么?在哪里?

及時練習(課件出示):讓學生根據(jù)圓柱的特點判斷下面的圖形。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初步了解圓柱的特征,為后面突破難點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