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教案6篇

時間:2023-07-18 作者:Indulgence 備課教案

教案可以幫助老師更好的分清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和結果導向,通過制定教案我們可以梳理好自己的教學流程,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北師大版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北師大版教案6篇

北師大版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課文,激發(fā)、鼓勵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

2、能夠用“誰從什么地方怎么樣”說一句話。

3、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為實現(xiàn)理想而不懈追求的渴望。

教學重難點:

激發(fā)、鼓勵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

教具準備:

烏龜、小鳥的圖片“想飛的烏龜”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打個謎語大家猜猜吧

身穿破殼袍,縮頭又縮腦。

水里四腳劃,岸上慢慢爬。

知道是一種什么動物嗎?

板書:烏龜(出示課件:烏龜在草地上的圖)

2、誰家養(yǎng)烏龜了,你了解哪些烏龜?shù)闹R?

3、還想多了解烏龜嗎?丁丁啊,向大家推薦了一篇短文,是專門介紹烏龜?shù)?,請讀p74面。

4、你們又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課外可以看看《十萬個為什么》。

5、(點擊,出現(xiàn)藍天中小鳥飛的畫面)師描述:看,烏龜伸長脖子在看啥呢?多可愛的小鳥呀,它們在藍天上自由自在地飛翔,可以看到清清的河水,綠茵茵的草地,五顏六色的花兒,真令人羨慕呀!小烏龜這時會想些什么呢?

完成課題:想飛的烏龜

6、它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非常有趣的童話。(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讀準讀暢

1、認讀識字條中的字,說說你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生:①以前學過;②拼讀;③猜的。)

2、在文中圈出這些字。

3、試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辦法解決。

4、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5、學生自由讀,分自然段讀。學生評價、正音。

6、讀全文,注意按標點停頓。

三、細讀課文,入情入境。

(一)圖文結合,學習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一自然段,(看讀或指讀)

2、看圖,烏龜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說些什么呢?

3、齊讀。

(二)小組合作,學習2—6自然段。

1、過渡

烏龜每天仰望長空,時而幻想著自己飛起來的情景,時而嘆息著自己少了兩只翅膀。同學們,這時你們最想知道什么呢?(烏龜飛上天了嗎?它怎樣飛上天的?結果怎樣)

2、指名分別讀2—6自然段。(點擊出示圖2)其余學生評議:讀得怎么樣?

3、回顧金鑰匙:“把自己當作故事中的人物去想、去說,就能讀得好?!敝笇ёx出烏龜問話的語氣。

4、烏龜這么傷心,你們能幫幫他嗎?有什么好辦法嗎?小組之間討論。

5、交流、辯論。

他的方法好嗎?你有什么意見或建議?

生1:可以把烏龜?shù)乃闹荒_用繩子系好,把繩子的另一頭拴在風箏上。

生2:我認為這個辦法不好,風箏失去了平衡,會栽下來。

生3:最簡單的辦法是在熱氣球下掛個籃子,烏龜就在籃子里坐著。

生4:用個泡沫紙盒,挖幾個很小的孔,讓烏龜在盒子里伸出頭透氣、看地上。用繩子把盒子對穿起來,把繩子兩端系在兩只小鳥的腳上。

過渡:你們一個個都是智多星,一下子就說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那么,課文中的小鳥有沒有大家聰明呢?

(三)演示想像,學習7—9自然段。

1、自由讀7自然段,討論:讀懂了什么?

2、指名表演、演示,其余學生觀察:說說小鳥是怎樣帶著烏龜飛的?

3、此時你想對小鳥或烏龜說些什么?

(小鳥,你們真是樂于助人,真聰明!)

(小烏龜,你高興嗎?感覺怎么樣?)

4、同學們這么愛讀,老師也想讀讀。師范讀8自然段,學生聽讀,想像:讓我們和烏龜一塊飛上天,去看看。

5、(點擊,出示圖3。)交流

小烏龜看見什么了?

你們還看見了什么了?

(生:①老鷹……②小鳥的伙伴……③氣球……

④風箏……)

5、小烏龜和我們一樣眼睛都不知看哪了,你們有什么感覺?小烏龜會說什么呢?

6、書中告訴我們它說什么了?你們想怎么讀就怎么讀。

(生1:“啊”是烏龜?shù)粝聛頃r發(fā)出的尖叫,所以要讀得尖尖的。同時,出現(xiàn)動畫圖4)

(生2:“啊”是小烏龜覺得美,發(fā)出的贊嘆,所以讀得輕輕的)……

(換出示圖5),快瞧瞧小烏龜怎樣了?受傷了沒有?

7、師生齊讀第9—10自然段。

8、想想,此時烏龜會想些什么?(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師相機點撥,激勵學生不怕困難,開動腦筋)

9、全文表演讀。

四、遷移拓展,課外延伸

1、小組合作,再編故事。

①為什么烏龜?shù)臍ど嫌辛鸭y?②烏龜?shù)诙物w上天;③與烏龜相關的故事??煞抡照n文配幾幅插圖。

2、典型范說,評議、發(fā)獎。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

2、說說你會寫幾個字,描議后,上臺演示。

3、你認為哪幾個字難寫?集中學習:前再做語文天地(一)鞏固字形、筆順。

4、生字開花。

六、作業(yè)

1、繼續(xù)分角色表演讀。

2、完成自編故事。

3、做課后語文天地中的習題。

北師大版教案篇2

一、說教材

我的教學內容是《兒童樂園》,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數(shù)一數(shù)與乘法”的學習內容。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數(shù)一數(shù)與乘法”。

主要內容有

1.乘法的意義。

2.根據(jù)具體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解決相關的簡單的實際問題。在后續(xù)的學習中孩子們還會學習乘法口訣;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及其應用;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及其應用;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乘法。

第一課時《有多少塊糖》讓學生經歷相同加數(shù)連加的抽象過程,為學習乘法積累活動經驗。體會到生活中有許多需要把相同數(shù)連加的問題。

第二課時《兒童樂園》是學生充分認識感知到加法和乘法的密切聯(lián)系。在后面的《有多少個點子》一課中,則是讓學生在充分的動手操作中進一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

第四課時《動物聚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筆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本課的學習學中,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豐富且熟悉的研究情境。在情境圖中,有著豐富的相同加數(shù)連加的素材,這是學生認識乘法的生長點。在豐富的情景中,讓學生感受到相同加數(shù)比較多時用乘法比較簡便。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結合“兒童樂園”的具體情境,培養(yǎng)學生提出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意識與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經歷把相同加數(shù)的連加算式抽象為乘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體會乘法與加法的聯(lián)系,體會用乘法算式表示連加算式的簡便性

3.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乘法算式法。能運用加法計算簡單的乘法算式的結果。

二、說學生

我校屬于市區(qū)學校,硬件設施較好,有多媒體教室,可以隨時使用。學生的年齡集中在7歲半。家長素質相對較高,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視,并能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提前的輔導。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初步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信息和提出簡單問題,能用數(shù)學語言將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

三、說教法

學習興趣對于掌握數(shù)學知識非常重要。要我學與我要學效果截然不同。所以激趣很重要,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對具體的形象比較感興趣。所以在教學時我引用了教材上“兒童樂園”這福圖。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在教學中,通過動靜交替,講練結合,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學生的大腦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所以本節(jié)課我讓學生看,說,聽,寫,找。以求達到“高效率”的課堂。

四、說教學程序

本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主要讓學生發(fā)現(xiàn)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問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自主探究,感悟新知。我主要采取了“扶”,“放”,“動”,“做”“說”,聚焦情境一,感受加法與乘法的內在聯(lián)系。在這里,我巧妙的設計了通過計算“一共有多少人乘坐小飛機?”給學生以沖擊,使學生感受到加法算式相同加數(shù)比較多時用乘法比較簡便。接下來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相對開放的空間。使學生大膽嘗試用剛接觸的乘法解決情境圖中中剩下的幾個數(shù)學問題。在開放的情境中鞏固了新知。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這一特點,我特意安排了這個“拍手游戲。讓學生放松并再一次集中注意力。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拓展思維。我校強調“效率課堂”,我認為就是減輕學生負擔,向課堂要質量。所以這節(jié)課,我把課后作業(yè)融進了課堂中,以求達到“講練結合”的完美效果。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乘法。大家交流,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第五個環(huán)節(jié),全課小節(jié)。我用一個乘法問題結束了本節(jié)課,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五、說教學效果。

我預測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應該可以掌握教學目標。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北師大版教案篇3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學會根據(jù)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把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以及解答"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

教學重點:名數(shù)之間的互化。

教學難點:名數(shù)之間的互化的實質理解。

教學課型:新授課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鋪墊復習,導入新知

1,用分數(shù)表示下面各式的商。[課件1]

5÷6 14÷25 12÷12 18÷35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或字母。[課件2]

12÷35=( )/( ) ( )÷( )=4/7

( )÷( )=a/b 8÷( )=( )/9

( )÷17=7/( ) 1÷( )=( )/d

3,把5個餅分給9孩子吃,每個孩子分得多少個[課件3]

4,小新家養(yǎng)雞30只,養(yǎng)鴨10只。養(yǎng)的雞是鴨的幾倍

5,填空。[課件4]

30分米=( )米180分=( )小時

二,變式類推,深化理解

1,教學p91 。例4: (1)3分米是幾分之幾米

(2)17分是幾分之幾時

思考:a,這兩題與復習題有什么區(qū)別有什么相同

b,第(1)題要把分米數(shù)改寫成米數(shù)應該怎么辦怎樣計算

板書: 3÷10=3/10(米)

c,第(2)小題是要將什么改寫成什么怎樣求得

板書: 17÷60=17/60(時)

※ p91 。做一做

2,教學p92 。例5:小新家養(yǎng)鵝7只,養(yǎng)鴨10只。養(yǎng)的鵝是鴨的幾分之幾

(1)提問:a,用誰作標準該怎樣計算

b,與復習題對比,有哪些不同點和相同點

(2)歸納。

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與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都用除法計算,除數(shù)都作標準數(shù),得到的商都表示兩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都不能寫單位名稱。

※ p92 。做一做

習前提問:說說用什么作標準數(shù)

三,加強練習,深化概念

1,p93 。4

§要求說說題目的思路和單位之間的進率。

2,p93 。6

提問:這兩個問題中的標準量相同嗎請說說標準量分別是什么

3,p93 。7

四,全課小結,抽象概括

1,本節(jié)課所學的兩個內容分別是什么

2,你還有問題要問嗎

五,家作。

p93 。5,8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為大家?guī)淼?篇《北師大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希望可以對您的寫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北師大版教案篇4

教學內容:教材第14~15頁。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奇數(shù)和偶數(shù) ,了解奇偶性的規(guī)律。

2、探索并掌握數(shù)的奇偶性,并能應用數(shù)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3、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結合學習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和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探索并理解數(shù)的奇偶性

教學難點:能應用數(shù)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受奇偶性

1、游戲:換座位

首先將全班39個學生分成6組,人數(shù)分別為4、5、6、7、8、9。我們大家來做個換位置的游戲:要求是只能在本組內交換,而且每人只能與任意一個人交換一次座位。

(游戲后學生發(fā)現(xiàn)4人、6人、8人一組的均能按要求換座位,而5人、7人、9人一組的卻有一人無法跟別人換座位)

2、討論: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

學生能很直觀的找出原因,并說清這是由于4、6、8恰好是雙數(shù),都是2的倍數(shù);而5、7、9是單數(shù),不是2的倍數(shù)。

(此時學生議論紛紛,正是引出偶數(shù)、奇數(shù)的時機)

3、小結:交換位置時兩兩交換,有的小組剛好都能換位置,像4、6、8、10……是2的倍數(shù),這樣的數(shù)就叫做偶數(shù);而有的小組有人不能與別人換位置,像5、7、9……不是2的倍數(shù),這樣的數(shù)就叫做奇數(shù)。

學生相互舉例說說怎樣的數(shù)是奇數(shù),怎樣的數(shù)是偶數(shù)。

二、猜想驗證,認識奇偶性

活動1

(1)出示題目和情景圖:小船最初在南岸,從南岸駛向北岸,再從北岸駛向南岸,不斷往返。

(2)提出問題:小船擺渡11次后,船在南岸還是北岸?為什么?

(3)探究活動

學生可能會運用數(shù)的方法得出結果,不一定正確。

師:小船擺渡100次后,船在南岸還是北岸?你會怎樣做?能保證正確嗎?

引導學生運用策略:①列表法;②畫示意圖法。

三、實踐操作、應用奇偶性

我們已經知道了奇偶數(shù)的一些特性,現(xiàn)在要用這些特性解決我們身邊經常發(fā)生的問題。

1、試一試

(1)一個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一次,杯口朝下。翻動兩次,杯口朝上……翻動10次呢?翻動19次?105次?請嘗試說明理由。

學生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奇數(shù)次朝下,偶數(shù)次朝上。

師:把杯子換成硬幣,你能提出類似的問題嗎?

(2)有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兩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個杯子怎么辦?(學生:小組合作)

學生開始動手操作。

反饋:有一小部分學生說能,但是上臺展示,要么違反規(guī)則,要么無法進行下去。

引導感受:如果我們分析一下每次翻轉后杯口朝上的杯子數(shù)的奇偶性,就會發(fā)現(xiàn)問題的所在。

學生動手操作,嘗試發(fā)現(xiàn)

交流:一開始杯口朝上的杯子是3只,是奇數(shù);第一次翻轉后,杯口朝上的變?yōu)?只,仍是奇數(shù);再繼續(xù)翻轉,因為只能翻轉兩只杯子,即只有兩只杯子改變了上、下方向,所以杯口朝上的杯子數(shù)仍是奇數(shù)。由此可知:無論翻轉多少次,杯口朝上的杯子數(shù)永遠是奇數(shù),不可能是偶數(shù)。也就是說,不可能使3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學生再次操作,感受過程,體驗結論。

2、活動2

出示兩組數(shù):圓中的數(shù)有什么特點?正方形中的數(shù)有什么特點?

(1)學生獨立猜想,完成“試一試”,小組內匯報交流,然后統(tǒng)一意見進行驗證(要求:驗證時多選幾組進行證明)。

如果兩個數(shù)相減呢?如果是連加或連減呢?

匯報成果:

(1)奇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 (2)奇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 (3)奇數(shù)+奇數(shù)+……+奇數(shù)=奇數(shù)(奇數(shù)個)

偶數(shù)+偶數(shù)=偶數(shù) 偶數(shù)-偶數(shù)=偶數(shù) 奇數(shù)+奇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偶數(shù)個)

奇數(shù)+偶數(shù)=奇數(shù) 奇數(shù)-偶數(shù)=奇數(shù) 偶數(shù)+偶數(shù)+……+偶數(shù)=偶數(shù)

你能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嗎?

(學生的舉例可以引導從正反兩個角度進行)

(2)運用判斷下列算式的結果是奇數(shù)還是偶數(shù)。

10389 + 2004:_____ 46786-5787: _____ 11231+2557+3379+105:

11387 + 131: _____ 60075-997: _____ 335+7757+223+66789+73:

268 + 1024: _____ 9876-5432: _____ 2+4+6+8+10……+998+1000:

3、游戲。規(guī)則如下:用骰子擲一次,得到一個點數(shù),以a點為起點,連續(xù)走兩次,轉到哪一格,那一格的獎品就歸你。誰想上來參加?

學生躍躍欲試……如果繼續(xù)玩下去有中獎的可能嗎?誰不想?yún)⒓幽?為什么?

生:骰子始終在偶數(shù)區(qū)內,不管擲的是幾,加起來總是偶數(shù),不可能得到獎品。

是呀,這是老師在街上看到的一個,他就是利用了數(shù)的奇偶性專門騙小孩子上當,現(xiàn)在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自由說。

四、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1、說說我們這節(jié)課探索了什么?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那如果是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幾次?

教學反思:

踏入七中育才(東區(qū)),心情就像這九月的天氣一樣時陰時晴。教學的壓力,學生的現(xiàn)狀,迫使我不得不放下我原有的教學模式,改進教學策略,盡快適應這所學校緊張的氛圍。

聽說學校要組織青年教師公開課比賽,我第一個報了名,旨在讓其他老師給我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提高我的課堂教學能力。最后定于第三周完成我的展示。

我上的是五年級數(shù)學“數(shù)的奇偶性”一節(jié)內容。報名后,我便積極的著手準備,鉆研教材,查閱資料,設計程式,制作課件,并虛心請教了同教研組的余加秋老師和劉紅敏老師,征求了他們的意見。

我的設計思路是:多給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全方位參與學習;要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的探索方法;體現(xiàn)數(shù)學的生活化和趣味性。為此,我的教學目標定格為:1、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奇數(shù)和偶數(shù),了解奇偶性的規(guī)律。2、探索并掌握數(shù)的奇偶性,并能應用數(shù)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3、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結合學習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和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在此基礎上,我對教學過程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游戲導入,感受奇偶性

通過兩兩結對入座的游戲引出數(shù)的奇偶性

二、猜想驗證,認識奇偶性

教學“活動1”,引導學生運用策略:應用列表法和畫示意圖法探索數(shù)的奇偶性。

三、實踐操作、應用奇偶性

1、翻杯子游戲。

2、探索整數(shù)加減法得數(shù)的奇偶性,通過學生獨立猜想,小組內交流,統(tǒng)一驗證,鞏固練習,讓學生自主獲取新知。

3、游戲“開心樂”,運用數(shù)的奇偶性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

四、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課后,教研組組織了所有老師評課。老師們各抒己見,既肯定了我的教學風格,又提出了寶貴的意見,讓我受益非淺。我也及時的自省,在不同層面上進行了思考。

1、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不能沒有目的性的為了游戲而游戲,應該在游戲中給學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啟發(fā)。本節(jié)課,我一共設計了兩兩結對入座的游戲、翻杯子游戲、“開心樂”等三個游戲,都是結合了教學內容而安排的,第一個游戲重在感受數(shù)的奇偶性,第二個游戲重在應用數(shù)的奇偶性,第三個游戲重在解釋數(shù)的奇偶性,游戲的重心最后都落到了“數(shù)的奇偶性”上,因此起到了預想的效果。

2、現(xiàn)行的教材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挖掘空間,課前的準備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容量。本節(jié)課,教材上僅有兩個活動和兩個“試一試”,練習幾乎沒有,兩個活動的探索過程也非常簡單,學生稍作思考就能得到正確的答案。課前,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將“翻杯子游戲”和“探索整數(shù)加減法得數(shù)的奇偶性”進一步拓展,并增加了一些練習,使內容更加豐滿,但是練習的典型性、層次性仍然不夠,還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3、新課后的應用新知,不能單純的是例題的改版,還應該有所變化,有所突破,注入新的元素,這樣才能讓學生靈活牢固的掌握所學知識。這節(jié)課中,我所設計的練習就過于程式化,沒有跳出固有的“圈”,順向思維練得多,逆向思維練得少,學生很難推陳出新。

4、數(shù)學課上的板書必須要能詮釋重點,疏通難點。我在這堂課上的板書做到了前者,而疏漏了后者?!疤剿髡麛?shù)加減法得數(shù)的奇偶性”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我特意將探索結果板書羅列了出來;探索的過程,是一個不完全歸納的思維過程,本是難點,但我沒有把算式板書出來,就有點“空對空”的感覺了。

以上僅是我現(xiàn)有的一點感觸,我想,隨著教學工作的不斷深入,我和學生的不斷磨合,教學過程中還有許多的問題等著我去解決,我會以的狀態(tài)去迎接每一次的挑戰(zhàn)。

北師大版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會估算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

2、掌握幾種估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學過程:

一、新知:

1、教師出示課件與問題:小華出生時,腳印的面積約是多少?

2、學生自己先獨立進行估計,然后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推薦人員進行全班交流。

小組1:我們是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來進行計算的,我先數(shù)了數(shù)整個格子的大約是11個,其他不夠一個格子的我進行了拼補,這樣大約是17cm2。

小組2:我們的方法也是這樣的,我們把不滿一格的按照一格進行計算,這樣大約是18cm2。

3、師:歸納一下同學們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利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進行估計的。同學們還有沒有其他的做法?

生1:我把這個腳印看成了近似的長方形,長6厘米,寬3厘米,所以面積是3×6=18(cm2)。(學生在實物投影前畫出他看的近似圖形,學生們表示認可)

生2:我有個不同的方法,我是看成了近似的梯形,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3厘米,高是7厘米,根據(jù)梯形的面積公式,即(2+3)×7÷2=17.5(cm2)。這樣和生1的差不多。

師:回顧一下剛才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

生1:我們用了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

生2:我們把這個腳印看成一個近似圖形進行計算。

二、練習

1、用練習紙估計自己的腳印有多大,同桌互相檢查。

2、p78的練一練

先獨立估計,在交流方法。

3、實踐活動:怎樣計算出樹葉的面積?

先討論,在交流做法,回家之后獨立完成。

三、小結。

北師大版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圖象特征,并能根據(jù)圖象解決相關簡單問題。

2、通過練習,鞏固對正比例意義的認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初步滲透函數(shù)思想。

重點難點:

能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式或圖象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教學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新課講授

教學第46頁內容。

教師出示表格(見書),依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描點。(見書)

師:從圖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這些點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看圖回答問題

①如果鉛筆的數(shù)量是7支,那么鉛筆的總價是多少?②總價是4.0的鉛筆,數(shù)量是多少?③鉛筆的數(shù)量是3支,那么鉛筆的總價是多少?描出這一對應的點,它們是否在同一直線上?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有什么體會?

組織學生分小組匯報,學生匯報時可能會說出

①正比例關系的圖象是一條經過原點的直線。

②利用正比例圖象不用計算,可以由一個量的值,直接找到對應的另一個量的值。

二、練習講授

1、基本練習。

(1)投影出示教材第49頁第1題。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正比例的意義及判斷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教師要求學生從兩個方面說明為什么成正比例。a.電是隨著用電量的增加而增加;b.電費與用電量的比值總是相等的。

師生共同訂正。

(2)投影出示:一列火車1小時行駛90km,2小時行駛180km,3小時行駛270km,4小時行駛360km,5小時行駛450km,6小時行駛540km,7小時行駛630km,8小時行駛720km……

①出示下表,填表。

一列火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

②填表并思考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③教師點撥:隨著時間的變化,路程也在變化,我們就說時間和路程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板書: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④教師:根據(jù)計算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指出: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比值固定不變,在數(shù)學上叫做一定。

⑤用式子表示它們的關系: 路程÷時間 =速度(一定)。

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成正比例的量,下面我們繼續(xù)學習和練習。

2、指導練習。

(1)完成教材第49頁第2題。

(2)完成教材第49頁第3題,先由學生獨立做,后由老師抽查。在抽查第(1)小題時,多讓不同的學生回答。做第(2)小題時應多讓學生們交流。第(3)小題匯報時要求說出,你是怎樣估計的,上臺在投影儀上展示估計的思維過程。

(3)解決教材49頁第4題:①投影出示書中的表格,引導學生觀察表中的數(shù)據(jù)。

②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合作探究。a.動手畫一畫,指名匯報圖象特點。b.組織學生說一說,相互交流。

提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先要判斷它們是不是相關聯(lián)的量,再判斷它們的比值是否一定。

三、課堂作業(yè)

1、根據(jù)x和y成正比例關系,填寫表中的空格。

2、看圖回答問題。

(1)在這一過程中,哪個量沒變?

(2)路程和時間有什么關系?

(3)不計算,從圖中看出4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4)7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課堂小結:

教師:判斷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成正比例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板書設計:

正比例圖像

圖像:一條過原點的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