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教案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結束教學工作后,教師們可以對教案進行反思和總結,以便對今后的教學有所借鑒,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浮力初中物理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浮力初中物理教案篇1
?設計理念】
1、通過實驗引發(fā)討論,培養(yǎng)學生探索事物現(xiàn)象的能力。
2、通過觀察實驗,培養(yǎng)學生從現(xiàn)象到本質的認識能力。
3、通過討論,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道一切物體在液體或氣體中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
2、會用彈簧秤法測浮力。
3、知道浮力產生的原因是液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
4、知道物體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決定的。會判斷物體浮沉。
5、會對物體進行簡單的受力分析,并知道漂浮的物體浮力大小等于物重。
?教學器材】
彈簧測力計、墨水瓶、燒杯、水、乒乓球(3個)、溶液。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是力?
2、力的測量工具是什么?(測力計)
3、出示彈簧測力計下掛空墨水瓶。墨水瓶受幾個力?(兩個)
4、兩個力是什么關系?(一對平衡力)
5、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什么?
二、導入新課
(一)演示實驗
1、用手托住空墨水瓶。分析受力情況,看到什么現(xiàn)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小了。)
2、分析變化原因,手對空墨水瓶的托力多大?如何求得?
學生實驗:
將彈簧測力計吊著空墨水瓶,放入水中浸沒,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小了。)
問:這個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現(xiàn)象?(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受到水對它向上托的力。)物體在其他液體中是否也受到向上托的力呢?
演示實驗:
將吊著的空墨水瓶放入溶液中,看到什么現(xiàn)象?分析變化原因。
問:漂浮的物體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托力呢?
學生實驗:
將乒乓球投入水中,設法將它按入水中,有何感受?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說明:(一切浸入液體中的物體,都要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托力,這就是浮力。)
(二)板書
一、一切浸入液體中的物體都要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浮力
↓↓↓
(受力物體)(施力物體)(方向)
分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任何一個都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浮力的施力物體是液體,受力物體是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另外對浸入的理解,它包含兩種情況:①部分浸入;②浸沒。
討論:
1、給你彈簧測力計、水、燒杯、鉤碼,如何測出鉤碼浸入水中的浮力?
(1)先測鉤碼在空氣中的重力g。
(2)物體浸入水中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拉。
(3)求浮力
2、浸在液體中物體一定受到浮力嗎?(有各種意見)
演示實驗:
圖1
(1)取一只去底的礦泉水透明塑料瓶,瓶口朝下,瓶口略小于乒乓球。放入乒乓球。
問:如果我往里面注水,乒乓球會浮起嗎?(會。因為要受到水的浮力)
(2)往塑料瓶里面注水。現(xiàn)象:乒乓球被水壓在瓶底,同時有水從塑料瓶口漏出。
(說明浸在水中的物體不一定受到浮力。為什么呢?)
板書:二、浮力產生的原因
(3)用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注意觀察乒乓球下面積滿水時有何現(xiàn)象發(fā)生?
(現(xiàn)象:乒乓球下積滿水時乒乓球會上浮。)
(4)將水倒回燒杯,分析原因。
第一次乒乓球只受到水給它向下的壓力。
第二次乒乓球下積滿了水,即受到水對它向下的壓力,而且受到水對它向上的壓力。乒乓球上浮說明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這就是壓力產生的原因。>
圖2
我們舉特例來分析:立方體浸沒在液體中的受力情況
立方體浸沒在水中,其左右兩個側面和前后兩個側面和面積相等,并且對應部位距水面的深度相同。
問:水給它們的壓強是否相等?(相等)
問:水給它們的壓力是否相等?(讓學生討論)(壓力相等并且方向相反)
分析:(p=ρghp=f/ss一定,f=ps)但是,上下兩表面處的深度不同,下表面處的深度更深,壓強更大,而上下兩表面的表面積相同,據(jù)p=f/sf=ps,所以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壓力比上表面受到的壓力更大。即>這就是浮力產生的原因。
板書:原因:>
而根據(jù)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這就是浮力。
板書:實質:=—,方向豎直向上。
總結說明:浸入液體中的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
問:既然一切浸入液體中的物體都要受浮力,那么為什么有的物體在水中下沉,有的在水中上浮呢?下面我們就來討論物體的浮沉條件。
板書:三、物體的浮沉
演示實驗:將三個乒乓球浸沒水中(一個充滿沙;一個中空;一個有部分沙,用蠟封?。?,松手后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分析討論。
圖3
問:浸入水中的物體受到哪幾個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它們的施力物體是誰?(地球、水)
一個物體在受到兩個或兩個以上力的作用時,它的運動狀態(tài)由它們共同決定。
(1)當=g時,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將處于什么狀態(tài)?(靜止)(懸?。?/p>
(2)當>g時,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將處于什么狀態(tài)?(上升)(上浮)
(3)當<g時,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將處于什么狀態(tài)?(下沉)
板書:
問:沉的物體最終處于什么狀態(tài)?(靜止)為什么?(另外受到容器底對它的支持力。)()
問:那么上浮的物體最終處于什么狀態(tài)?(靜止)我們就說物體漂浮在液面上,那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三、總結擴展
(一)本書主要學習三個知識點:
1、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如何,以及如何用實驗法測浮力?
2、浮力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3、物體的浮沉條件。
我們要理解、記憶,并且借助實驗,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
(二)思考:上浮的物體(),上浮至漂浮在液面上()
討論:物體的重力怎樣變化?浮力怎樣變化?浸沒在水的體積能怎樣變化?說說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有關系?
四、布置作業(yè)
浮力初中物理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一切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
2、能認識浮力產生的原因。
3、認識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二)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實驗證明一切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
2、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經歷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認識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揭示隱藏在生活中的物理規(guī)律,糾正對浮力一些片面的認識。
2、通過參與實驗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yǎng)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內容是在小學自然課和生活經驗中已經熟悉的浮起的物體受到浮力,并結合前幾節(jié)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應用液體的壓強、壓力、二力平衡等知識來展開的。這一節(jié)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對浮力的研究和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礎。浮力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著廣泛的現(xiàn)實意義。它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內容,也是初中生走向社會的必備知識。對浮力產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綜合應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因而對理論分析和推理論證能力要求提高了。但是,初中生側重于對直觀現(xiàn)象進行具體、形象的思維來獲得知識,因此這個知識點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重點: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難點:浮力產生的原因。
三、教學策略
首先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用實驗手段讓學生認識下沉的物體也受浮力。然后在學生動手實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jù)生活經驗對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提出有根據(jù)的猜想。教師安排學生通過討論并在動手實驗的基礎上去驗證猜想,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歸納的方法提出物體所受的浮力跟它浸入液體中的體積和液體密度的關系等的假設。
最后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去檢驗這一假設。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促進學生主動地思考并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機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利用學習性評價方法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行評價。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乒乓球、礦泉水瓶(剪去底部)、大水杯、水槽、彈簧測力計、石塊、鹽、酒精等。
浮力初中物理教案篇3
(一)教材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二)教學要求:
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
3.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
4.會用彈簧測力計測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
(三)教具
演示實驗器材:正方形木塊、乒乓球、玻璃水槽、水,鐵塊、小藥瓶、注射器,細砂。
學生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石塊、細線、燒杯、水和酒精。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船可以浮在水面,潛水艇能潛入水下航行,節(jié)日放飛的氣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魚可以輕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動等等是一些有關浮力的問題。從本節(jié)起學習新的一章“浮力”。
板書:“第十二章浮力
一、浮力”
二、進行新課: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實驗:放入水中的木塊放手后,木塊從水里浮上來,最后浮在水面上靜止不動。
提問:在水里浮上來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塊受幾個力的作用?施力物體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學生回答后小結:從水里浮上來的木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還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體是水。上浮過程中木塊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木塊浮在水面靜止不動時,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木塊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tài)??梢?,從水里浮上來的物體和浮在水面上的物體都受到浮力。
(2)演示實驗:把石塊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塊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問:下沉的石塊受浮力作用嗎?
教師指出,為研究這個問題,同學們分組完成課本12-2的實驗。(兩人一組進行實驗)
要求:①明確實驗目的是判斷浸沒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塊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石塊要用細線拴牢。讀取石塊浸沒在水中彈簧秤的讀數(shù)時,石塊不要觸及杯底或杯壁。
學生實驗時,教師巡回指導。
實驗完畢,組織討論,教師總結。
①掛在彈簧秤上的石塊在空氣中靜止不動,受幾個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體是什么?這幾個力的關系是怎樣的?說出石塊在空氣中重多少牛。
小結:石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拉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體是細線。二力的關系是彼此平衡。此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就是石塊所受的重力。
②掛在彈簧秤上的石塊浸沒在水中的讀數(shù)是多少牛?此時,浸沒在水中的靜止石塊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體是多少?這幾個力的關系如何?兩次彈簧秤的讀數(shù)之差說明了什么?
小結:石塊此時受到三個力的作用,一個是豎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一個是豎直向上的拉力,施力物體細線;另一個是豎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體是水。石塊靜止不動說明:石塊受到的重力=石塊受到的拉力 石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于石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所以石塊受到的重力=石塊在水中秤的讀數(shù)浮力。彈簧秤兩次讀數(shù)的差就是浸沒在水中的石塊受到的浮力。浮力=石塊重-石塊在水中秤的讀數(shù)(也可叫做石塊在水中時的視重)。以上實驗,說明浸入水中的石塊也受到浮力。
教師總結講解時,邊講邊畫出石塊受力分析圖(見圖12-1)。
總結、板書:
1.什么是浮力
(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液體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一切浸在液體里的物體都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
(3)浮力=物體重-物體在液體中的彈簧秤讀數(shù)。f浮=g-f'
2.浮力產生的原因
(1)提問:浸沒在水中的正方形木塊,放手后豎直向上浮,它為什么不向左或向右,向前或向后運動?
復習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啟發(fā)學生答出:立方體木塊浸沒在水中,左右兩個側面和前后兩個側面相對應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水對它們的壓強相等。因而它的左右兩側面和前后兩側面,受到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木塊不向前后、左右運動。以上講解可結合圖12-2進行。
(2)提問:浸沒在水中的立方體(木塊)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壓強是否相等?哪個大?為什么?立方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如何計算?是否相等?哪個大?為什么?
啟發(fā)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并結合畫圖講解。說明浸沒在水中的立方體,由于上表面跟液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所以它們受到水的壓強不同。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強。上下表面面積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水的豎直向上的壓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豎直向下的壓力(見圖12-2)。上下表面的壓力差就是浮力。
板書:“2.浮力產生的原因
(1)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就是液體對物體的浮力
即f浮=f'-f。
(2)物體在氣體中也受到浮力。”
物體在氣體中也受到浮力,可啟發(fā)學生舉例答出。
3.物體的浮沉
提問:既然一切浸入液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浮力,為什么物體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還可停留在液體中的任何地方?
演示:提示同學觀察物體在水中運動情況。
把鐵塊浸沒在水中,放手后鐵塊下沉。
把木塊浸沒在水中,放手后木塊上浮。
把裝有少量水并用膠蓋蓋嚴的小瓶(可用裝青霉素的小藥瓶,用注射器仔細調整瓶內水量或調整裝入的細砂,直至可懸浮在水中為止)浸沒在水中,放手后小瓶可懸浮在水中。
學生討論:浸沒在水中下沉的鐵塊、上浮的木塊、懸浮的小瓶各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大小關系如何?說明力的方向。
教師結合實驗,邊講邊畫出浸沒在水中下沉的鐵塊、上浮的木塊和懸浮的小瓶受力分析示意圖,總結出浮沉條件。
讓學生觀察實驗:浸沒在水中的木塊放手后上浮,最后浮出水面,漂在水面不動。教師指出,木塊漂在水面上時,只有一部分浸入水中,叫做漂浮。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塊受幾個力的作用?它們的關系如何?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物體的浮沉條件并板書:
板書:“3.物體的浮沉
(4)漂?。篺浮=g——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中”
教師說明:
(1)物體上浮、下沉是運動過程,此時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結果是沉到液體底部,上浮的結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
(2)漂浮與懸浮的共同點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靜止不動。但漂浮是物體在液面的平衡狀態(tài),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中。懸浮是物體浸沒在液體內部的平衡狀態(tài),整個物體浸沒在液體中。
(3)完成課本圖12-3中的填空題。
三、布置作業(yè)
1.完成本節(jié)課文練習1~5題。
2.思考題:本節(jié)后面的“想想議議”。
浮力教案示例之??
浮力初中物理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浮力概念貫穿本章始末,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對物體浮沉和浮力產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綜合應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因而對理論分析和推理論證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側重于對直觀現(xiàn)象進行具體、形象的思維來獲得知識。因此這兩個知識點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與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2)知道浮力的方向。
(3)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4)知道浮力的應用。
2、過程和方法
(1)通過觀察,了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2)通過收集,了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3)通過實驗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初步認識浮力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2)初步建立應用浮力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意識。
三、學情分析
浮力現(xiàn)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fā)生興趣的現(xiàn)象。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fā)揮演示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fā)展抽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托,可以借助實驗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
四、教學方法
作為自然科學的規(guī)律課,教材的編寫思路一般是無論從方法論的角度還是對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獲得信息的分析,都表明這種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本課的教法主要是“開放情境、引導探究”,而學法主要是讓學生“親身體驗,在探究中學習”。這節(jié)課綜合應用目標導學、分組實驗、直觀演示實驗、講授和討論并輔以電教多媒體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這已列為《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初中物理教學目的之一,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學中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讓學生參與實驗設計,邊動手邊思考。從實驗數(shù)據(jù)總結出結論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浮力初中物理教案篇5
一、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浮力》一課處于科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浮與沉》中的第五課。前四課對初步認識了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為本科對浮力的認識與測量打下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浮與沉》中物體在水中是浮還是沉、浮沉與什么因素有關、橡皮泥在水中的浮沉、造一艘小船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認識到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現(xiàn)象。對定義物體在水中受到浮力做好了鋪墊,并能促使學生探索浮力的大小。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說明
本課將以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激起學生對浮力學習的興趣。通過問答引導學生自覺組織觀察、實驗、解決問題。經多次多種實驗,與學生一起總結實驗得出的結果。
(四)技術準備
實驗材料:水槽、燒杯、量筒、測力計、小木塊、泡沫塊、小滑輪、細線
演示材料:課件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到在水中的物體都會受到浮力的作用,通過實驗測量出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二)能力目標
通過對浮力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通過實驗與實踐體驗,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分析數(shù)據(jù)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浮力的學習與實驗測量,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浮力的存在,通過實驗測量不同物體在水中所收到的浮力。
難點:理解下沉的物體在水中也收到浮力,通過物體下沉的排水量分析物體下沉過程中浮力的變化。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曹沖稱象的故事引出曹沖利用水中的浮力稱象。提問:什么是浮力?
(二)學習新知
1、感受浮力
把泡沫塊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觀察泡沫塊在水中的位置,用手指輕輕地慢慢地往下壓,感受水通過泡沫塊傳來的阻礙。(小組學生輪流試驗)
學生回答:什么是浮力?(引導學生回答)
總結:水阻止物體下沉的力是浮力。
2、測量浮力的大小
1)學生思考:怎樣測量浮力的大小?(每個實驗小組提供滑輪、水槽、測力計、量筒、細線等實驗器材)學生猜想用什么方法測量浮力。
2)總結學生給出的方法,與原設計的方法結合,引導學生進行測量實驗。
a)先用測力計測量泡沫塊受到的重力大小并記錄。
b)然后,將滑輪固定在燒杯底,細線通過滑輪連接泡沫塊和測力計(如圖1)。
c)接著,輕輕拉動測力計,讓泡沫塊分別處于小部分沒入水中、大部分沒入水中、全
部沒入水中三個狀態(tài)。當泡沫塊處于任一狀態(tài)時,分別記錄測力計的度數(shù)和量筒量得的泡沫塊入水排開的水量。
圖1
3)根據(jù)課本給出的圖示(圖2),列出浮力的計算方法:浮力=重力+拉力。學生根據(jù)記錄表中的數(shù)據(jù)對泡沫塊處于不同狀態(tài)所受的浮力的大小進行計算。得出浮力的大小。
圖2
4)實驗小組測量小木塊各個沉沒狀態(tài)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實驗結束,各小組報告測量和計算所得的浮力大小。
5)提問:物體沉沒過程中,排水量的變化是怎樣的?(物體逐漸下沉,排水量越來越多,物體完全沒入水中后,繼續(xù)下沉,排水量沒有繼續(xù)增加。)
6)總結:物體浸入水中部分越多,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當物體完全浸入水中后,浮力大小不再改變。
(三)鞏固新知
學生課下測量大小不一的泡沫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并記錄下來。
三、板書設計
浮力
浮力:水阻止物體下沉的力是浮力
浮力初中物理教案篇6
一、復習提問:二力平衡條件是什么?
物體位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如圖1所示,當物體受力f1>f2時,這個物體還能保持平衡嗎?學生們很快答出:“不能”。教師接著提問:“物體將要向哪個方向運動?”(學生答):“向f1方向運動”。接著,教師小結:“當f1>f2或f1t;f2時,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遭到破壞,物體將要向力大的方向運動?!?/p>
二、新課引入:
演示:木塊浮在水面;用手將乒乓球壓入水中,放手后乒乓球能浮上來,這是為什么?(學生答):“這是因為它們都受到了水的浮力?!蹦敲丛谒锵鲁恋氖瘔K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第一節(jié)浮力
三、講授新課
演示:用細線拴住石塊掛在彈簧秤上,彈簧秤讀數(shù)表示石塊的重力。此時我用手向上托一下石塊,并向學生發(fā)問:彈簧秤的讀數(shù)如何變化?學生答:“減少”。教師追問:減少的原因是什么?學生:石塊受到手向上托的力。
演示:課本12-2實驗,學生觀察彈簧秤的讀數(shù)有何變化?學生觀察后回答:“減少”,減少的原因是:石塊受到了水向上托的力,這個托的力也就是水對石塊的浮力,所以在水中的物體要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重g減去物體在水中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f。
f浮=g-f(板書)
演示:將燒杯中的水換成酒精或煤油,重做上面實驗。實驗表明了石塊在酒精或煤油中也受到了浮力作用,由此我們可以得出:
(一)浮力:一切浸入液體內的物體,都受到了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浮力。(板書)
既然浸在水中的物體都受浮力。為什么有的物體在水中下沉;有的物體在水中上浮呢?
(二)物體的浮沉條件(板書)
讓學生思考:在水中下沉的石塊受到哪幾個力的作用?學生答:“受浮力和重力兩個力的作用”。石塊下沉說明了浮力小于重力,所以浸入液體的物體當浮力小于重力時,物體下沉。由此對于浸入液體的物體得出結論
當浮力小于重力,物體下沉(板書)
再讓學生思考:浸入水中的木塊受到哪幾個力的作用?學生答:“受浮力和重力這兩個力的作用”。木塊上浮說明了浮力大于重力,所以
浮力大于重力,物體上浮(板書)
演示:將雞蛋放入已配好的鹽水中,使它懸浮在鹽水中不動時,讓同學們自己分析:雞蛋受哪幾個力的作用?雞蛋不動說明這兩個力大小如何關系?學生答:“受浮力和重力作用,這兩個力大小相等?!彼詫τ趹腋≡谝后w中的物體得出結論
懸浮在液體中的物體,浮力等于重力(板書)
演示:繼續(xù)往鹽水中加鹽,觀察現(xiàn)象,物理教案《物理教案-浮力教案示例》。雞蛋將漂浮在液面上,同學們思考:雞蛋受哪些力的作用?學生答:“受浮力和重力這兩個力的作用?!边@兩個力的大小如何?學生答:“大小相等。”所以對于漂浮在液面上的物體得出以下結論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體,浮力等于重力(板書)
由此可知:判斷一個物體在液體中是上浮還是下沉取決于它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
[學生練習一]第141頁圖12-3(寫在小黑板上)
通過前面學習我們知道,只要物體在液體中,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浮力是怎樣產生呢?
三、浮力產生的原因(板書)
演示浮力產生的原因:
演示一:用一個兩端開口的透明圓筒,兩端扎上橡皮膜,先將圓筒水平浸沒入水中(如圖2),橡皮膜受到水的壓力向里凹,可以看到兩邊橡皮膜凹進程度比上端明顯(如圖3),這說明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不相等,這個壓力差就是物體受到的浮力。
下面我們根據(jù)壓強知識,分析浮力產生的原因:
設想有一個立方體的浸沒在水中它的六個表面都受到壓力(圖4)。它的左右兩側受到的壓力有何關系?學生答:“受到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前后兩側面受到的壓力有何關系?(學生答):“是一對平衡力”。它的上、下面受到的壓力是否也相等?(學生答):“不相等”。哪個表面受到的壓力大?為什么?(學生答):“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大,因為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大,受到的壓強大,壓力就大?!鄙媳砻媸艿降膲毫π。@兩個壓力的差,就是液體對物體的浮力。
f浮=f'-f(板書)
因為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所以,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浮力方向;豎直向上(板書)
演示二把表面很光滑的石蠟塊緊貼在玻璃片上,將玻璃片及蠟塊放入水槽,讓蠟塊與水槽底部緊密結合,蠟塊并不上?。ㄈ鐖D5),輕輕撥動蠟塊,讓水進入蠟塊底部。蠟塊就會上?。ǚ治鼋忉屵@個現(xiàn)象可使學生加深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是液體對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
所以,要判斷一個物體在液體中是否受浮力,關鍵是看清這個物體是否受到來自液體向上的壓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這個壓力差方向是否豎直向上。
[學生練習二]
如圖6示,兩個正方體物體分別與容器底部和側壁緊密接觸,往容器中倒水,兩物體是否受到浮力作用?學生回答:“側壁上的物體受浮力、底部物體不受浮力。”
物體不僅在液體中受浮力,在氣體中也受浮力。
演示:氫氣球脫手后上升,就是因為受到空氣對它的浮力。
讓學生思考:吹了空氣的氣球是否受浮力?(學生答):“受浮力”,為什么氣球不上升呢?學生答:“因為受到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p>
四、課堂小結:(1)浮力;(2)物體的浮沉條件;(3)浮力產生的原因。
五、課堂練習:第142頁1、3、4題。
[想想議議]從水中浮上來的皮球,從它剛露出水面到最后漂在水面上不動的'過程中,皮球受到的重力始終不變,皮球上浮的過程中,浮力大于重力;當皮球漂浮在水面上不動時,皮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可見浮力是逐漸減少的,皮球浸在水中的體積也在逐漸減少,所以浮力的大小跟浸在水中的體積有關,有何關系呢?同學們根據(jù)本節(jié)所學知識想一想,下節(jié)課我們再研究。
六、布置作業(yè):第142頁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