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級數學數與形教案推薦7篇

時間:2022-11-17 作者:Lonesome 備課教案

教案在制訂的時候,我們肯定要強調文字表述規(guī)范,在寫教案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專注的態(tài)度,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6年級數學數與形教案推薦7篇,感謝您的參閱。

6年級數學數與形教案推薦7篇

6年級數學數與形教案篇1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估算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01頁例2,課堂活動以及練習十九第5~8題。

【教學目標】

1.掌握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估算方法,并能熟練進行相關估算。

2.在嘗試練習中掌握兩位數的估算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掌握具體的數量關系。

3.在解決問題中學會用數學眼光看待生活現象,并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對數學的認識。

【教具學具準備】

主題圖片、視頻展示臺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回顧知識

1.口算:80÷490÷30800÷20 120÷4540÷903200÷802.

2.求下面各數的近似數。23866721(省略千位、百位后面的尾數)

3.估算:79÷459×42 183÷6310×194.

提問: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該怎樣估算?

教師:今天我們繼續(xù)探討估算除法。

(板書:估算除法)

[點評: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估算經驗,做好知識的孕伏工作;同時為分散本節(jié)課的知識難點做好鋪墊工作。]

二、獨立嘗試、合作研究

1.出示例2主題圖:從重慶出發(fā),普通客船每時行20km,大約( )時可以行207km。口頭列式并解答,說一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要點:將207km看作200km,200÷20=10(時)

2.出示例2第一組信息。提出問題,連貫的說一說條件和問題。

從重慶到三峽大壩全長624km,如果乘坐普通客船每時行23km,去三峽大壩大約需要多少時?

(1)列式并說一說為什么用除法?要點:624里有幾個23就要行幾時(為小結數量關系“路程÷速度=時間”作好鋪墊)。

(2)說一說你是怎樣估算的?要點:可以把624看成600,把23看成20,再口算。也可以把624看成620,把23看成20,再口算。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梳理并板書。624÷23≈30(時) 624÷23≈31(時) 600÷20=30620÷20=31

3.獨立嘗試練習,例2第二組信息。

從三峽大壩到重慶全長624km,如果乘坐高速快船每時行52km,回重慶大約需要多少時?

(1)列式并估算。

(2)說一說你是怎樣估算的?若有不會的同學,可以請教同桌、同組同學或老師。

(3)集體交流——分兩個方面。

第一,為什么用除法?(624里有幾個52就要行幾時)

第二,你是怎樣估算的?(把624看成600,把52看成50,再口算) 624÷52≈12(時) 600÷50=12

[點評:讓學生在猜測中學會遷移能力,并在與同學的交流中達成對猜測能力的認同感,在不斷地觀察和交流中,從具體逐步過渡到抽象。學生在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中逐步上升為估算知識的理性思考。]

三、小結提升、完成板書

小結:(1)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怎樣估算?被除數看作整百數(或幾百幾十數),除數看作整十數,再相除。

(2)從解決上面的問題中你發(fā)現了怎樣的數量關系?路程÷速度=時間。

四、練習鞏固、熟練估算

1.第102頁課堂活動。

(1)180÷90=2(時)為什么這樣列式?路程÷速度=時間。

(2)581÷7=83(千米)又能發(fā)現怎樣的數量關系?路程÷時間=速度。

(3)762÷75≈10(時)怎樣估算的?

2.教科書第103頁5~8題

6年級數學數與形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切割圓柱體,拼成近似的長方體,從而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這一教學過程,向學生滲透轉化思想。

2.通過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

教學重點:

圓柱體體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用具:

圓柱體學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求下面各圓的面積(回答)。

(1)r=1厘米; (2)d=4分米; (3)c=6.28米。

要求說出解題思路。

2.想一想:學習計算圓的面積時,是怎樣得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 指出:把一個圓等分成若干等份,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圓的面積。

3.提問:什么叫體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4.已知長方體的底面積s和高h,怎樣計算長方體的體積?(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二、探索新知

1.根據學過的體積概念,說說什么是圓柱的體積。(板書課題)

2.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呢?我們能不能根據圓柱的底面可以像上面說的轉化成一個長方形,通過切、拼的方法,把圓柱轉化為已學過的立體圖形來計算呢,現在我們大家一起來討論。

3.公式推導。(可分小組進行)

(1)請同學指出圓柱體的底面積和高。

(2)回顧圓面積公式的推導。(切拼轉化)

(3)探索求圓柱體積的公式。

根據圓面積剪、拼轉化成長方形的思路,我們也可以運用切拼轉化的方法把圓柱體變成學過的幾何形體來推導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你能想出怎樣切、拼轉化嗎?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以下實驗,邊觀察邊思考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與拼成的幾何形體之間的關系。教師演示圓柱體積公式推導演示教具:把圓柱的底面分成許多相等的扇形(數量一般為16個),然后把圓柱切開,照下圖拼起來,(圖見教材)就近似于一個長方體。可以想象,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體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體。

(4)討論并得出結果。

你能根據這個實驗得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嗎? 為什么? 讓學生再討論:圓柱體通過切拼,圓柱體轉化成近似的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底面積與圓柱體的底面積相等,這個長方體的高與圓柱體的高相等。因為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高,所以,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是: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板書: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

(板書:v=sh)

(5)小結。

圓柱的體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計算圓柱的體積必須知道哪些條件?

4.教學算一算

審題。提問:你能獨立完成這題嗎?指名一同學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列式依據是什么?應注意哪些問題?最后結果用什么單位?

5. 教學“試一試”

小結:求圓柱的體積,必須知道底面積和高。如果不知道底面積,只知道半徑r,通過什么途徑求出圓柱的體積? 如果知道d呢? 知道c呢? 知道r、d、c,都要先求出底面積再求體積。

三、鞏固練習

練習冊練習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 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這個公式是怎樣得到的? 指出: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轉化,把圓柱體切拼轉化成長方體,(在課題下板書:圓柱轉化為長方體)得出了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v=sh。

五、隨堂反思:

6年級數學數與形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 通過動手、操作、推斷、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培養(yǎng)識圖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能力

2. 在具體情境中了解鄰補角、對頂角,能找出圖形中的一個角的鄰補角和對頂角,理解對頂角相等,并能運用它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鄰補角與對頂角的概念.對頂角性質與應用

難點:理解對頂角相等的性質的探索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激發(fā)好奇 觀察剪刀剪布的過程,引入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

在我們的生活的世界中,蘊涵著大量的相交線和平行線,本章要研究相交線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觀察剪刀剪布的過程,引入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

學生觀察、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出示一塊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過程,提出問題:剪布時,用力握緊把手,兩個把手之間的的角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剪刀張開的口又怎么變化?

教師點評:如果把剪刀的構造看作是兩條相交的直線,以上就關系到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角的問題,

二.認識鄰補角和對頂角,探索對頂角性質

1.學生畫直線ab、cd相交于點o,并說出圖中4個角,兩兩相配

共能組成幾對角?根據不同的位置怎么將它們分類?

學生思考并在小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當學生直觀地感知角有“相鄰”、“對頂”關系時,教師引導學生用

幾何語言準確表達;

有公共的頂點o,而且 的兩邊分別是 兩邊的反向延長線

2.學生用量角器分別量一量各角的度數,發(fā)現各類角的度數有什么關系?

(學生得出結論:相鄰關系的兩個角互補,對頂的兩個角相等)

3學生根據觀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兩條直線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類 位置關系 數量關系

教師提問:如果改變 的大小,會改變它與其它角的位置關系和數量關系嗎?

4.概括形成鄰補角、對頂角概念和對頂角的性質

三.初步應用

練習:

下列說法對不對

(1) 鄰補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過它頂點的一條射線分成的兩個角

(2) 鄰補角是互補的兩個角,互補的兩個角是鄰補角

(3) 對頂角相等,相等的兩個角是對頂角

學生利用對頂角相等的性質解釋剪刀剪布過程中所看到的現象

四.鞏固運用例題:如圖,直線a,b相交, ,求 的度數。

[鞏固練習](教科書5頁練習)已知,如圖, ,求: 的度數

[小結]

鄰補角、對頂角.

[作業(yè)]課本p9-1,2p10-7,8

6年級數學數與形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對單元知識進行概括,建立知識結構;

2、會解決實際問題;

3、歸納整理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積極探索、團結協作的精神,獲得收獲的成功感。

教學重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歸納整理,形成知識脈絡。

教學方法:引發(fā)矛盾,引入課題小組合作,歸納整理多元評價,建構知識應用實際,解決問題強化總結,拓展遷移。

教學過程:

一、引發(fā)矛盾,引入課題

猜一猜:老師今年多少歲了?

[投影]老師年齡數的十位上是最小的奇數型質數,個位上的數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你們說老師今年多少歲了?

猜這個謎語,我們需要哪些數學知識呢?

說得有理,我們學過有關數的知識很多,就像剛才我們在猜謎時就用到了數的整除中的一些知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整理復習數的整除,板書:數的整除復習

齊讀課題,你想到什么?

那好吧,我們就開始復習。

二、梳理知識,形成脈絡

1、 集中呈現

現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學習單位,按照你們的想法,把學過的數

的整除這部分知識整理在下發(fā)的紙上。(請大家認真討論商量,并由組長記錄)待會兒我們要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整理的既完整,又科學合理。巡視

2、 逐個梳理

1)小組活動:請大家在小組中,每人挑1至2個名詞說說意思。

2)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發(fā)言提示隨意在黑板上貼出各個名詞)

3)整理完善知識結構

在數的整除這部分首先學習的是整除,這是為什么?請大家討論一下,再推薦代表發(fā)言。(巡視,參與學生討論。)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討論。

提示:整除是基礎,整除前提下產生了約數與倍數,它們是相互依存的關系。(逐步引出公倍數、公約數、最小公倍數、最大公約數、互質數、合數、質數、質因數、分解質因數、奇數、偶數等。)

說得真好!這些知識之間是有密切聯系的。

對于今天整理出來的數的整除脈絡圖,大家有什么想法?

通過整理,可以使這部分知識更加條理化、系統化。

3、 自學課本,看一看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問題?

三、應用、解決問題

1、填空題

在1----20的自然數中,有( )個奇數,有( )個偶數,有( )個質數,有( )個合數,奇數中的( )是合數,偶數中的( )是質數,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的數是( )。

2、能同時被2、5、3整除的最小兩位數是( ),最大三位數是( )。

3、選擇題

(1)一個合數的約數有( )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2)如果a 和 b 是互質數,那么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是( )

a) a b) b c) a b d) 1

4、判斷題

(1)整除一定是除盡,除盡不一定整除。 ( )

(2)相鄰的兩個自然數一定互質。 ( )

(3)所有偶數都是合數。 ( )

(4)24分解質因數 24 = 22231 。 ( )

(5)一個自然數的最大約數一定等于它的最小公倍數。 ( )

5、把下面的數按照不同的標準分成兩類,你能想到幾種?

2 15 8 17 20

四、強化總結,拓展遷移

今天我們共同上了一節(jié)數的整除的整理與復習課,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覺得大家特別聰明、好學,老師很高興與大家共同渡過了這美好的40分鐘,而且我們已經是 多次合作,所以我想與大家做好朋友,你們愿意嗎?

老師想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告訴大家,大家以后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和我聯系,好嗎?

老師的手機號碼是11位數字,每一位數字依次是:

1)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2)最小奇數與最小質數的和;

3)最小的自然數;

4)質數中最小的兩個數的和;

5)既是質數,又是偶數;

6)最小質數與最小合數的積;

7)有約數2 和3 的一位數;

8)自然數中最小的奇數;

9)最大約數與最小倍數都是 7 的數;

10)所有自然數的約數;

11)最大的一位數 。

同學們以后有事需要老師幫忙,隨時call我。

這節(jié)課上到這里可以嗎?

6年級數學數與形教案篇5

教學內容:

教材第72~7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能辨認生活中的簡單圖案是由一個圖形經過軸對稱或平移等運動得到的。能在正方形中拼貼或設計圖形,將所設計的基本圖形通過軸對稱、平移等運動創(chuàng)造出自己喜歡的圖案。

2.會將相同的圖案拼在一起,并根據實際確定所觀察成果的基本圖形,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的運動。

3.經歷觀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過程,獲得對圖形的運動設計圖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圖形運動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在欣賞美麗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軸對稱、平移和旋轉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的美妙,體會數學的價值。

目標解析:

這是一節(jié)“綜合與實踐”的活動課。在學生學習了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操作活動,能運用所學的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等圖形運動的知識,欣賞并創(chuàng)造圖案,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的運動,逐步發(fā)展空間觀念,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能運用圖形運動的知識設計圖案。

教學難點:

發(fā)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剪刀、固體膠、手工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設疑自探

(一)呈現素材,感受數學美

1.課件出示教材第72頁的圖案,學生欣賞。

2.觀察感悟,發(fā)現規(guī)律。

(二)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

設計師們正是將一個圖形通過軸對稱、平移等變換設計出美麗的圖案,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小小設計師。(板書課題)

二、動手實踐,解疑合探

(一)觀察想象,認識一個圖形的運動

1.找基本圖形

(1)這些美麗的圖案分別由哪個圖形運動而來的呢?請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幅圖找一找。

(2)學生反饋,教師在黑板上貼出基本圖形。

2.體驗一個圖形的運動

(1)想象:這些基本圖形通過怎樣運動得到原來的圖案?

(2)操作:將課前剪下教材123頁附頁2中的圖形,用一個基本圖形模擬運動。

(3)描述:這些圖案分別是怎樣設計出來的?

(二)動手操作,理解一個圖形的運動方法

1.小組合作,動手拼擺

小組先討論選擇一個基本圖形和圖形運動的方式,想象圖形運動后拼出的圖案,再在正方形中貼出美麗的圖案。

2.匯報展示,對比分析

討論:(1)你設計的圖形是怎樣運動的?

(2)你操作前想象的圖案和你操作后實際的圖案一樣嗎?

(3)同一個基本圖形運動設計出的作品為什么會不一樣?

(三)自主設計,創(chuàng)造美麗的圖案

1.提出要求,想象設計

(1)提出操作的要求。

在上圖左上角的方格中設計一個新的圖案,并畫出來,再將它作軸對稱、平移或旋轉運動,創(chuàng)造一個美麗的圖案。

(2)想象設計好的圖案。

2.動手實踐,嘗試設計

將自己設計的圖案畫在正方形格子紙中。

3.匯報交流,鼓勵創(chuàng)新

(1)說一說:你設計了一個什么基本圖形,怎樣運動的?

(2)比一比:設計好的圖案和你之前想象的一樣嗎?

(3)賞一賞:誰設計的圖案最美麗,誰設計的圖案更有新意?

三、質疑再探

1.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用到了我們學過的哪些知識?

2.走進生活,欣賞生活中利用圖形的運動設計出的美麗圖案。

四、運用拓展

(一)合作學習,感受一組圖案的運動

1.相互比較,想象一組圖形的運動。

小組里有哪些同學設計的圖案是一樣的,想一想,如果把這些相同的圖案拼在一起會怎樣呢?

2.小組合作,感受一組圖案的運動。

在小組內將相同的一組圖案拼在一起,再全班交流,互相欣賞。

(二)聯系舊知,鞏固有余數除法的知識

1. 是由( )組 組成的。

(1)用什么方法計算?根據學生會回答教師板書:8÷4=2(組)

(2)出示學具,學生擺一擺、圈一圈。

2.9幅 ,可以組成( )組 。

(1)學生說想法,教師板書:9÷4=2(組)……1(幅)

(2)學生用學具驗證。

(3)學生回答:算式中的9、4、2、1分別表示圖中的哪部分?

3.15幅 ,能拼出( )組 ,若拼成4組,還需要再增加( )幅 。

6年級數學數與形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特征進行分類。

2、從整體到局部觀察物體的細節(jié)特征,并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

3、感受參與分類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書一本、影子水果、透明水果、課件、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看看后面的老師,看看自己的小椅子,再看看李老師,小眼睛看到李老師了嗎?(教師手指自己后,指向旁邊的大書)

師:這里有一本大書,名字叫捉迷藏。(教師手指依次指大書上的捉迷藏三個字),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這本大書里面誰來和我們捉迷藏了?

二、基本部分。

(一)根據形狀分類

1、看大書,長著大嘴巴的笑臉。

教師翻書,翻書的時候提醒幼兒要抓著頁腳一頁一頁的翻。翻開第一頁后

提問:這是什么呀?

幼兒:太陽……

師:太陽,圓圓的,還像什么?(幼兒回答)

師:對,大大的笑臉,這個笑臉張著大大的嘴巴,好像有話要對我們說,我們來聽聽他說什么吧。

(1)放音樂。(我們是你們的老朋友,蘋果、梨、香蕉,我們的影子想和你們玩游戲呢,他們早就在桌子上藏好了,快來找出我們的影子吧。)

師:它說今天誰來和我們捉迷藏了?(幼兒回答)快找找看,水果寶寶的影子藏在哪里呢?(椅子下)

師:說說看,你找到的是哪個水果寶寶的影子呀?你怎么知道這個影子是蘋果的呢?(幼兒回答)

師小結:蘋果的形狀是圓圓的。

(2)有誰找到梨寶寶的影子?你怎么知道這個影子是蘋果的呢?(幼兒回答)

師小結:梨寶寶上面是小小的,下面大大的。

(3)有誰找到香蕉寶寶的影子?你怎么知道這個影子是香蕉的呢?(幼兒回答)

師小結:香蕉寶寶的形狀是彎彎的有點像月亮還有點像船。

2、幼兒去找水果的影子。

師檢查后小結:這次我們是從形狀來找到水果寶寶的,我們接著往下看,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捏住書角輕輕翻。

(二)根據顏色分類

1、翻書,看笑瞇瞇的笑臉。

師:這個笑臉笑瞇瞇的,它會對我們說什么呢?請一個小朋友幫我叮咚一下。(請一個幼兒來到集體前面,在笑臉的臉上按一下。)

(1)聽音樂。(沒想到那么那么厲害,一下子就找到了我的影子,我們再來玩一次吧,你們準備好了嗎?)

師:剛才找影子好像有點太簡單了,難不倒你們,這次他們更調皮了,那難度要加大,如果蘋果、梨、香蕉把自己好看的衣服脫下了,他們都躲在這里面(去口袋里拿),它們把自己的衣服都變不見了,看它們都變成什么樣子的了,還有顏色嗎?翻書,這次請你們來找找它們衣服的顏色,(翻開書,有什么顏色?)

(2)給水果找顏色。

教師把口袋里的水果寶寶分別放在兩張桌子上,師:像剛才一樣,等一會兒請你們找一找它到底該穿什么顏色的衣服,就把它送到那個顏色的家里去。

(3)教師用實物圖片驗證。

①用實物圖片驗證綠色的梨。

師:這是誰貼的,綠色的梨?你們看到過綠色的梨嗎?(幼兒回答)

師:有的梨真的是綠色的,可能是它還沒有成熟,還有的梨就是綠色的,叫做香梨,你們相不相信李老師的話?請出我的百寶箱,看看百寶箱里有什么顏色的梨?(播放課件)

②小結。

師:真的是綠色的梨,原來你可能覺得梨師黃的,其實梨也有綠色的,一種水果可能有不一樣的顏色。

③用實物圖片驗證蘋果的三種顏色。

師:蘋果也會有不同的顏色,你們都看到過什么顏色的蘋果?在那里看到過?(幼兒回答)

師:請你把紅色的蘋果換到綠色的家里,把紅色的蘋果換到黃色,蘋果真的是又有紅、又有黃、又有綠嗎?請出我的百寶箱,我的百寶箱里有很多蘋果,我們一起說出魔語:紅蘋果紅蘋果請出來!黃蘋果請出來、綠蘋果請出來?。úシ耪n件)

④小結,原來蘋果真的有三種顏色,所以,下次不要先急著下結論說沒有,你可以到外面找一找,看一看,說不定就會有不一樣的發(fā)現。

3、看做鬼臉的笑臉。

原來同一種水果可以有不一樣的顏色,這次又沒有難倒你們,想不想知道接下來會有一些什么好的事情,請一個幼兒幫忙翻書,師:翻書的時候要抓住頁腳輕輕的翻,提問:誰呀,這次她的表情是什么樣的?誰來學一學它的樣子?教師示范學一學,師:它跟你們玩的高興了,這次聽聽他想說什么呢?請一幼兒來叮咚一下。聽音樂。(你們一會兒就找到了我的衣服顏色了,我還沒有玩夠呢?有出去了,哈哈,這次你們找不到了吧?)

(三)觀察有共同特征的水果

(1)具有共同特征的水果都有哪些。

師:你們有信心找到它們嗎?那我們看看這次又躲到哪里去了,教師翻開一點,然后全翻開,這次它們多的更加隱蔽了,只留了一個圓圓的圓圈,一片小小的黃色,還有身體里的一點點,一小部分,這里面都躲著誰呢?

①看圓形的水果都有哪些。

師:我們先從最上面看好嗎?這里面會是什么呢?(幼兒回答)

師:想一想圓形里可能是誰呢?(幼兒回答)教師驗證,依次出示許多都是圓形水果的圖片。師小結,原來同一種形狀可以有那么多不同品種的水果。

②看黃色的水果都有哪些。

師:想一想黃色的水果都有哪些?(幼兒回答)教師驗證,依次出示許多都是黃色的水果圖片。師小結,同一種顏色的水果原來也會有許多。原來,不一樣的水果也可以有同一種顏色,真神奇!

③有柄的水果都有哪些。

師:最后一個我覺得難度好像最大,這一根細細長長的會是什么?想一想有柄的水果都有哪些?(幼兒回答)教師驗證,依次出示許多都有柄的水果圖片。師小結,原來有柄的水果也有這么多。

三、結束部分。

1、翻書,看出示大拇指圖片的笑臉。翻開書,出示一個大拇指,師:聽聽它想說什么呢?

2、聽音樂。(你們眼睛可真厲害,我們只露出一點點還是被你們區(qū)分不同的我們了,其實在我們的水果樂園里有更多的水果想跟你們一起玩呢?一起到教室里去看看吧。

3、小結。師:它夸你們呢,你們真厲害!原來呀,各種各樣的水果有的顏色不同,有的形狀不同,有的身體上面有一些細小的不同,水果寶寶有這么多的秘密,你們想不想去發(fā)現更多的秘密呀,咱們一起去教室里找找看吧。

活動反思:

本次數學活動共分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尋找蘋果、梨、香蕉的影子。幼兒對操作性較強的游戲活動比較感興趣,尋找水果影子的環(huán)節(jié)為幼兒提供了直觀生動的操作機會,使幼兒在找一找的過程中將影子形狀與水果形狀一一對應,以外形特征為依據區(qū)分蘋果、梨、香蕉。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尋找蘋果、梨、香蕉的顏色。中班幼兒在思考問題時缺乏全面性,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為蘋果、梨、香蕉尋找顏色的過程中喚醒已有經驗,搭建有效的交流平臺使他們在充分互動中產生認知沖突。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尋找躲在門后的水果。這個游戲是在幼兒對水果的形狀、顏色有了一定的認知經驗后進行的,具有挑戰(zhàn)性。三扇門中分別出示三種水果的局部,讓幼兒通過推理猜測是什么水果,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來解決問題。

通過本次活動我發(fā)現了自己在課堂中的一些問題:

一、要不斷提高數學活動中的課堂語言藝術。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化發(fā)展和教學的高標準要求,課堂教學的語言愈來愈被廣大教師所重視。上好一堂課,教師的語言至關重要,形象生動、邏輯嚴密的教學語言,能始終緊扣幼兒的心弦,吸引幼兒課堂注意力,調動幼兒學習興趣,引發(fā)幼兒聯想,豐富幼兒想象,對提高課堂效率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斷錘煉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努力提高語言藝術。

二、開發(fā)自身潛能,做創(chuàng)新型教師。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世紀,是創(chuàng)造的世紀。在我們努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幼兒的同時,也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做一個創(chuàng)新型教師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的挑戰(zhàn)。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開展工作的'過程?!边@就要求我們在關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幼兒的同時,認識到創(chuàng)新型教師的作用不可替代,倡導創(chuàng)新教育,就是要把孩子從傳統教育的束縛和壓抑中解放出來,恢復他們的天性,挖掘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使其學會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并具有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那么學習是創(chuàng)新型老師成長的關鍵,從別人那里獲得信息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就是在學習、從別人的經驗中啟發(fā)和創(chuàng)造自己的做法也是種學習、老師思考和嘗試新的探索,即使沒有成功也是在學習。創(chuàng)造是艱難的,創(chuàng)造是快樂的,創(chuàng)造更是無止境的。因此,做一個創(chuàng)新性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我要學會創(chuàng)新性學習,并自覺將幼兒園的發(fā)展目標與個人奮斗目標結合起來,發(fā)揮自身的最大潛能。

6年級數學數與形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比較、溝通等活動中理解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確運用乘法對整除與帶余數的除法進行驗算。

3.培養(yǎng)良好的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經歷觀察、填寫、思考等學生活動,感知乘、除法的關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來驗算除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聽算20題。

2.通過觀察比較初步得出驗算方法。

出示:18x6=108 46x7+3=325

108^6= 325^7

3.比較一下,上下兩個算式之間有什么聯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根據學生得結論教帥板書:商x除數二被乘數

商x除數+余數二被乘數

二、新授

1.驗證用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指板書問:是這樣嗎?我們來驗證一下:出示例4。

教帥巡視指導。

你們驗證的結果怎樣?

2.驗證帶余數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樣驗算的?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教帥要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除數商的一種還可以:100 — 2 = 98 984-7=14

3.小結。通過上面題目的聯系,請同學們說說除法驗算的方法和驗算時要注意的問題。

三、練習

1.課本第25頁做一?做。你們驗算了嗎?我們要養(yǎng)成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

2.課本第26頁第3題。

你們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題目要求的這兩類?

一般學生:算出結果再分類。

好學生:看末尾。如果是?;?能被5整除,沒有余數,反之帶余數。

練習內容:26-27頁第4—7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