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數與形教案優(yōu)秀8篇

時間:2022-11-06 作者:dopmitopy 備課教案

老師們在上課之前都是要花費一段時間來寫教案的,教案在擬訂的過程中,你們務必要考慮講授內容要點,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小學數學數與形教案優(yōu)秀8篇,感謝您的參閱。

小學數學數與形教案優(yōu)秀8篇

小學數學數與形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經歷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本方法;

2.根據具體情境,會正確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熟練運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

運用已有知識與經驗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學教法:

學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教學本課時,我采用“鞏固舊知、導入新課——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自主發(fā)現、方法探究——趣味游戲、強化練習”的教學方法,在師生交流互動中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我看下哈,咱們同學今天的精神氣十足啊,怎么丁老師給你們上課很高興???生興奮答道:是!聽你們這么說,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還要甜!我聽說人在心情好的時候記憶力是最好的,我們要不要借這個高興勁發(fā)揮下我們的聰明呢?

2.背誦九九乘法口??

集體背誦乘法口訣,看誰背的好!完后我會說:我發(fā)現同學們背誦的都非常棒,只有個別同學還不是很熟練,下去一定要熟背乘法口訣,倒背如流。為什么一定要背熟呢?因為它不僅可以幫我們解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還能幫我們解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3.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今天我們就繼續(xù)接著學習“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復習計算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二、引導發(fā)現,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37頁主題圖。

談話:快要過六一兒童節(jié)了,我們大家預想一下怎么裝扮教室,在裝扮的過程當中也會有許多的數學問題?,F在仔細觀察“快樂的節(jié)日”這幅圖,看看你能發(fā)現了什么?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收集數學信息。)

交流反饋

第一組做了一些紅旗,要掛在教室里。

第二組做了49顆星,分給7個小組。

第三組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

談話: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讓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可做適當提示或引導。)

(1)第二組做了49顆星,分給7個小組,平均每組有幾顆?

(2)第三組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可以擺幾行?

2.出示例1。

課件出示小旗,先出示一行,讓學生看清每行有7面小旗,知道一行是一個7,接著一行一行的出示,共出示8行,也就是8個7,問共有多少面小旗?也就是求8個 7是多少?這個可以用乘法解決7×8=56(面)。然后同桌討論:看圖編應用題,引導學生說出 “有56面小旗,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幾面?”

(1)談話:求“平均每行掛幾面?”用什么方法計算?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展示課件例1圖。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并列出算式。

師: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像這種求平均分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列式是56÷8。

(3)引導學生得出算式的商。問:你是怎么計算的?并板書(想7×8=56,口訣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4)學生獨立解決:要是掛7行呢?你能夠解決嗎?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結果,并把求商的過程根大家說一說,師板書。

56÷7=8 口訣:七八五十六。

(5)剛才我們計算56÷7和56÷8時都是用的哪句口訣?(七八五十六)

發(fā)現:除數是幾,就想關于幾的乘法口訣。

3.小結:算除法想乘法,除數是幾就想關于幾的乘法口訣,一句口訣可以計算兩道除法算式。

三、趣味練習,鞏固新知

裝扮教室的問題我們已經解決了,那么下面這些練習題對我們來說就應該不是問題了。這部分設計了4個練習題

1.小小接力賽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1題。

2.填方框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2題。

引導學生認真讀題感受方程思想。填空并說說思路,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師均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3.吹泡泡游戲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3題。

4.分一分

課件出示課本第40頁練習八第2題。

(三道題都是幫助學生鞏固用口訣求商的方法,同時第一個練習還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形成了一句口訣可以計算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的認知結構。最后一題是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進一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四、總結歸納,交流體會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本節(jié)課大家的表現很不錯,在解決裝扮教室的時候學會了知識,走出教室又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了。希望大家在以后多觀察,多思考,其實許多的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

板書設計:

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56÷8=7(面) 56÷7=8(面)

口訣:七八五十六 口訣:七八五十六

答:平均每行掛7面。 答:平均每行掛8面。

小學數學數與形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在前面所學得成軸對稱的平面圖形的基礎上,教學認識圓的對稱軸。

2、使學生認識到圓是軸對稱圖形,且對稱軸有無數條。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對所學平面圖形的對稱軸的認識

教學重點:圓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畫對稱軸的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課件出示)

1、舉例說出軸對稱的物體。

如:蝴蝶 、飛機、門窗、圓中的鐘面、月餅等。想一想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

2、觀察、概括。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直線叫做對稱軸。

二、教學認識圓的對稱軸

1、出示例3: 你能分別畫出下面兩個圓的對稱軸嗎?你能畫出幾條?

2、學生嘗試畫出圓的對稱軸,觀察、再動手折一折,你發(fā)現了什么?

3、小結:圓有無數條對稱軸。每一條直徑所在的位置都是它的對稱軸。

三、課堂提高。

1、在方格上畫對稱軸,并量出對稱軸兩邊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

2、小結:對稱軸兩側相對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3、從上面的圖形可以看出,正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圓都是軸對稱圖形,這些對稱圖形各有幾條對稱軸?畫出來。

4、下面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長方形 等邊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正方形 圓 環(huán)形

四、當堂測評

練習十四弟5、6、7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查看,幫助學困生理解每道題。

小組內講評,充分發(fā)揮組長的作用,以“兵強兵、兵練兵’。

五、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學生暢所欲言。

設計意圖

本堂課是對圓的初步認識,概念較多,也可會較乏味。為了避免學生學得枯燥、沒興趣,我采用課件與動手操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以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和發(fā)現圓的有關特性。在教學“畫圓”時,我不講授而是讓學生自己來講述、演示畫圓的步驟。當堂測評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讓優(yōu)秀的學生帶動學困生,共同進步。

小學數學數與形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計算一日以內經過的時間。

2、能夠認識時間與時刻的區(qū)別。

教學重點

區(qū)別時間與時刻。

教學難點

計算一日以內經過的時間。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答。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時?

(2)17時是下午幾時?22時40分是晚上幾時幾分?

2、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面的時刻。

晚上11時是()時中午12時是()時

上午8時是()時下午3時是()時

二、探究新知

1、創(chuàng)設談話情景。

(1)了解學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張火車票和汽車票。

(3)觀察車票上的時間,你發(fā)現了什么?

2、學習教材第84頁例3.

(1)觀察情景,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還想了解哪些信息?

(2)說明:火車9:00出發(fā),下午6點到達奶奶家。

(3)提問:你能回答中途經過多長時間嗎?

教師:怎樣來計算經過的時間呢?

探究方法。

(1)直接在鐘表上數一數。

用鐘表來表示兩個時間。

通過說一說,可以知道坐火車到奶奶家要用9小時。

(2)用計算的方法。

教師:這兩個時間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計算嗎?

引導學生回答。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計算,要把時間都轉化成24時計時法。

將下午6點轉化成24時計時法,即18時,用到達時刻減去開車時刻就是所經過的時間。

18-9=9(小時)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教材第85頁練習十八的第3題。

(1)讀題,理解題意。

(2)提問:題中給我們的是什么計時法?

(3)集體交流解題思路。

(4)教師鼓勵不同的解題思路。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1)陽陽晚上9時睡覺,第二天早上6時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時。

(2)課外小組14:30開始活動,經過1小時20分結束,結束時間是()時()分。

3、觀察下表,計算出火車運行的時間并填在表中。

車次始發(fā)站開點終點站到點運行時間

711北京10:22沈陽北當天19:29

721北京18:00上海第二天8:00

t42西安17:48北京第二天7:23

4、一場排球賽,從19時30分開始,進行了155分鐘。比賽什么時候結束?

(1)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數量關系。

(3)提問:怎樣看著155分鐘?(要先把經過時間155分鐘改寫成2時35分)

(4)學生獨立解答。

四、思維訓練

教材第85頁練習十八的第4題。

(1)課件演示,出示春風飯館的營業(yè)時間。

(2)提問:營業(yè)牌上用的是什么計時法?

(3)小組交流解題策略。

(4)集體交流,課件演示。

小學數學數與形教案篇4

一、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周長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測量和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建立周長的概念,理解周長的含義。會測量計算以長方形和正方形為主的常見平面圖形的周長,并拓展研究不規(guī)則平面圖形的周長的測量計算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建立周長的概念,能指出各種平面圖形的周長并會測量計算常見平面圖形的周長是教學重點;正確、深刻地理解周長的含義是教學難點。注意設計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質疑問難、小組討論等學習形式來強化對周長的理解,讓難點在不經意中獲得突破。

三、教學意圖和教學思路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體現做數學、玩數學的活動性和趣味性,感知先行,凸現探究過程。具體做到兩個拓寬:拓寬周長概念的外延,拓寬周長的測量計算方法。教學過程中盡力把繡球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爭、去辯,在悟中得法。教學思路:從生活情境中引出周長概念+通過指和描理解周長概念十通過測量計算三角形和一般四邊形的周長鞏固周長概念并鋪墊測量計算周長的一般方法+探究測量、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一般方法+探究測量計算不規(guī)則平面圖形周長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師生沿著操場的邊線繞操場跑步一圈。

1.體驗中引出周長。沿著操場的邊線繞操場跑步一圈(板書一圈、邊線)、讓學生比劃路線,描述多少是一圈、什么是邊線、貼平面圖,讓學生用粉筆畫跑步的路線,強調起點、終點、操場一圈邊線的總長度、操場的周長。(板書周長)

[評析: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學知識,賦予《周長這一知識點以現實意義。這樣學生的學習得到了感性材料的支撐,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學生也很容易進入角色。此外,本節(jié)課把《周長》描述為一圈邊線的總長度,簡明易懂,充分體現了周長這一數學問題的現實性?!?/p>

2.操作中理解周長。

(1)指導學生找出身邊物體的周長、指出課本封面的周長。(電腦顯示給予確認)

(2)讓學生指出下面圖形的周長。(多媒體隨后顯示)

?評析:采用學生身邊的、熟悉的或感興趣的材料作為研究素材,增強學習的親切感。通過指、描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輕松的操作中理解周長,而多媒體的效果使周長是什么更加清晰明朗。〕

3.測量計算中深化對周長的認識。

(1)(多媒體顯示老鼠和兔子分別繞三角形、四邊形的草坪跑步一圈)

提問:誰跑得多?比什么?怎么能知道它們各自的周長呢?(板書:測量計算)

[評析:多媒體的動態(tài)顯示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上的數學問題很快變成學生自覺探索的問題。]

(2)在作業(yè)紙上測量計算三角形、四邊形的周長,再組織小組匯報。(強調:所有邊長的總和)

[評析:通過練習獲得測量計算平面圖形周長的一般方法,為探索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方法奠定基礎。]

(3)測量更多邊形的周長,總結強調周長即一周邊線的總長度。

4.引導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1)出示方格紙上的正方形、長方形,要求測量計算并展示不同的計算方法。

(2)鞏固練習。正方形的邊長為2分米,計算一個正方形的周長和由這兩個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強調:計算的應是有關圖形一周的總長度。

[評析:通過這一變式練習,使周長即一周的總長度得以鞏固,進一步強化了對周長含義的理解。]

(3)測量并計算周長。(出示下面的圖形)

5.合作解決問題。測量計算出硬幣和樹葉的周長。

[評析:對周長的理解不局限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等規(guī)則平面圖形中,避免了學生生搬硬套,產生思維定勢。把周長拓展到不規(guī)則平面圖形中,使學生對周長的認識更加深刻,并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小學數學數與形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認識一些常見的百分率,理解這些百分率的含義,并通過自主探究,掌握求百分率的一般方法,會正確地求生活中常見的百分率,依據分數與百分數應用題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數學的應用意識。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發(fā)現、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過程,自主建構知識,歸納出求百分率的方法。

3、數學思考:使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認識世界,逐步形成“數學的思維”習慣。

4、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會百分率的用處及必要性,感受百分率來源于生活,體驗百分率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百分率的含義,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探究百分率的含義。

教學用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8分)

1、出示口算題,1分鐘,并校正題目。

2、小結學生所提問題,并指名口頭列式。

3、將問題中的“幾分之幾”改為“百分之幾”,引學生分析、解答。

4、小結:算法相同,但計算結果的表示方法不同。

5、說明:我們把做對題目占總題數的百分之幾叫做正確率;那么做錯的題目占總題數的百分之幾叫做錯誤率。這些統(tǒng)稱為百分率。導入新課,揭示目標。

6、口算比賽:(1分鐘)(見課件)

7、根據口算情況,提出數學問題。(做對的題目占總題數的幾分之幾?做錯的題目占總題數的幾分之幾?)

8、嘗試解答修改后的問題。

9、比較:“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10、舉一些生活中的百分率,明確目標,進入新課的學習:(1)知道達標率、發(fā)芽率、合格率等百分率的含義。(2)學習求百分率的方法,會解決求百分率的問題。

二、設問導讀(9分)

1、說明達標率的含義。

2、板書達標率的計算公式,并說明除法為什么寫成分數的形式?

3、組織學生以4人小組討論。

4、巡回指導書寫格式。閱讀例題,思考下面的問題

(1)什么叫做達標率?

(2)怎樣計算達標率?

(3)思考:公式中為什么要“_100%”呢?

(4)嘗試計算例1的達標率。

三、質疑探究(5分)

1、在展示臺上展示學生寫出的百分率計算公式。

2、要求學生認真計算,并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①生活中還有哪些百分率?它們的含義是什么?怎樣求這些百分率?

②求例1(2)中的發(fā)芽率。

四、鞏固練習(14分)

1、指名口答,組織集體評議,再次引學生鞏固百分率的含義。

2、對每一道題都要讓學生分析、理解透徹,并找出錯誤原因。

3、出示問題,指導學生書寫格式,并強調

4、解決問題要注意:看清求什么率?找出對應的量。

5、引學生比較、發(fā)現:這些百分率和100%比較,大小怎樣?哪些百分率可能超過100%?

6、引學生觀察、發(fā)現:出勤率+缺勤率=1.

五、加強鞏固

1、說說下面百分率各表示什么意思。(1顆星)

(1)學校栽了200棵樹苗,成活率是90%。

(2)六(1)班同學的近視率達14%。

(3)海水的出鹽率是20%。

2、判斷。(2顆星)

(1)學校上學期種的105棵樹苗現在全部成活,這批樹苗的成活率為105%。()

(2)六年級共有54名學生,今天全部到校,今天六年級學生的出勤率為54%。()

(3)把25克鹽放入100克水中,鹽水的含鹽率為25%。()

(4)一批零件的合格率為85%,那么這批零件的不合格率一定是15%。()

3、解決問題(3顆星)

(1)我班有27名同學,上學期期末測試中,有24人優(yōu)秀,那么我們班成績的優(yōu)秀率是多少?27名同學全部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2)六(1)班今天有48人到校,有2人缺席,求出勤率。

(3)要求,以2人小組互查,每人練習一道題,口頭列式。1、王大爺在荒山上植樹,一共植了125棵,有115棵成活。這批樹的成活率約是多少?

(4)王師傅加工的300個零件中有298個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小學數學數與形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學會用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幫助學生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解決有關“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能解決有關“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數學課我們一起來研究百分數的應用。(板書:百分數)什么是百分數?你能說一個生活中的百分數嗎?你怎么理解這個百分數?

2、師:因為百分數的意義使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今天要研究的主題就是百分數的應用(補充板書:百分數的應用)

二、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新知

1、師:同學們,在炎熱的天氣里人們常常用冰塊來消暑降溫。你們制作過冰塊嗎?水結成冰之后體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課件出示情境,引導學生觀察

師:有一位同學把他制作冰塊的過程記錄了下來,(大屏幕出示實驗記錄)請看:

45立方厘米的水,結成冰后,冰的體積約為50立方厘米。

3、師: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提問,師選擇板書。

(1)、冰的體積是原來水的體積的百分之幾?

(2)、原來水的體積是冰的體積的百分之幾?

(3)、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增加百分之幾?

4、在這些問題中,我們能解決哪些問題?

師生共同解決,并將解決的問題擦掉。

活動二:理解“增加百分之幾”。

1、師:今天我們重點解決“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約增加百分之幾?”這個問題,一起讀題,你覺得哪句話最難理解?

2、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幾”的意思。

3、全班匯報,由口頭理解的不清晰,引出線段草圖。

4、對比書中的線段圖和學生的線段草圖,引導學生思考“增加了……”這個省略號背后所隱含的意義,從圖上看出,冰的體積比水的體積增加了,增加了百分之幾指的增加了誰的百分之幾?

通得討論得出:冰的體積比水的體積增加的部分是水的體積的百分之幾。

5、列式計算,數形結合,說出兩個列式的含義

6、課件演示,小結兩種解題思路?!霸黾影俜种畮住敝傅氖窃黾拥牟糠质菃挝弧?”的百分之幾。

可以先求出增加的部分再除以單位“1”;也可以先求出增加后是單位“1”的百分之幾再減去單位“1”。

三、訓練鞏固

1、根據問句,說出誰和誰比,誰是單位“1”的量。

①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百分之幾?

②梨的質量是蘋果質量的百分之幾?

③降價了百分之幾?

④增產了百分之幾?

2、消費寶典

電飯煲降價,原價220元,現價160元,價格降低了百分之幾?(百分號前保留一位小數)

(引導學生先理解“降低百分之幾”再列式計算。)

3、建設新農村

選一選:

光明村今年每百戶擁有彩電121臺,比去年增加66臺,今年比去年增長了百分之幾?

(1).(121-66)÷121

(2). 66÷121

(3). 66÷(121-66)

(讓學生說出選擇的依據。)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我們理解并掌握了“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解題的重點是理解題意,關鍵是正確地找到單位“1”。

小學數學數與形教案篇7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是后面學習統(tǒng)計圖的重要基礎。這節(jié)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關注了以下幾點:

1.重視學生知識體系的形成。

統(tǒng)計的相關知識是一個體系,前后的知識關聯(lián)性比較緊密,所以在復習時必須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清晰的知識體系,從而更深刻地理解統(tǒng)計是為生活服務的,通過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可以有效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廣泛收集各種類型的習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答,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親身經歷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全過程,讓學生懂得只有經過調查才有發(fā)言權。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整理復習

1.復習根據給定的標準或者自己選定的標準對事物和數據進行分類。

師: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標準把全班同學分成兩組,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學生小組內交流分類標準,確定分類標準和記錄數據的方法后進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師巡視指導。

小組長匯報:

一組:我們小組是按性別來進行分類的,男生一組,女生一組。使用畫“正”字的方法對數據進行記錄,我們班共有45人,其中男生有20人,女生有25人。

二組:我們小組是按同學們的出生年月來進行分類的。使用畫“○”的方法對數據進行記錄,我們班上半年出生的有18人,下半年出生的有27人。

三組:我們小組是按同學們的身高來進行分類的。使用畫“△”的方法對數據進行記錄,我們班同學身高在140厘米以上的有16人,身高在140厘米及140厘米以下的有29人。

四組:我們小組是把同學們按喜歡足球運動和不喜歡足球運動兩類來進行分類的。使用畫點線圖的方法對數據進行記錄,喜歡足球運動的有15人,不喜歡足球運動的有30人。

五組:……

集體評議。

2.復習根據統(tǒng)計的結果,并參照數據進行分析,感受數據中蘊涵的信息。

師:誰能說一說從我們整理的這些數據中你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

預設:

生1:從男生和女生統(tǒng)計的結果來看,我知道了我們班的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少。

生2:從同學們喜不喜歡足球運動這份數據來看,我發(fā)現班級里喜歡足球的人數不多。

生3:……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確定分類的標準,同時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過程,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數學數與形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合理利用各種信息(直觀的、文字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初步的抽象思維的能力。

3、創(chuàng)設情景,在樂學中感知數學,在用數學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合理使用各種信息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難點:是文字信息的處理。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揭題

小朋友們,這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許多數學知識,會用數學知識來解決身邊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用數學

二、情景導入正題

1、出示停車場情景圖,一個小朋友說:又開來了6輛。

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同桌討論匯報。

3、教師指導。要求現在有幾輛車?,就是把停著的汽車和開來的汽車合并起來,用加法計算。

[進一步開放教學活動,讓學生有話可說,有問題可回答,激發(fā)學習興趣,并為逐步形成抽象思維搭橋鋪路。]

三、操作演示新題

1、元旦那天,幼兒園的小明分到了又香又甜的巧克力餅干,后來老師又分給他,小明一共有幾塊餅干?

問:這道題能算嗎?為什么?

教師把9個圓片貼在黑板上,圓片右邊貼上又分給他----塊和小明一共有幾塊餅干?的卡片,誰來把條件補上去?

[通過操作演示、補條件等學習活動,加深了對文字信息的理解,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逐步形成應用題雛形意識。]

四、鞏固練習新題

1、出示堆雪人圖(第121頁第11題)

(1)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誰來說說圖中提出了什么問題?

(2)請把你的解答填在書上。(指名反饋)

2、出示對話圖(第121頁第12題)

(1)圖中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2)根據對話,提一個問題。

(3)反饋。

五、回顧總結課題

從你們身邊的事物找一找,根據9+5的算式,提出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來。想一想,怎么編?可以與同伴討論,可以與老師、與爸爸媽媽討論,看誰編的問題好。

[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和應用數學的能力,通過編題練習,深化所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