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鞏固和記憶所讀的內(nèi)容,提高閱讀的效果和收獲,讀后感是讀者對書中內(nèi)容的深入思考和理解,能夠引發(fā)讀者對書籍背后故事的好奇和探索欲望,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讀給孩子的信讀后感通用8篇,供大家參考。
讀給孩子的信讀后感篇1
以前對龍應臺的作品看的不多,只知道她的文字犀利,總能從另一個角度將那些在我們眼里已經(jīng)習以為常的事情變的那么不可理喻。據(jù)說無論她走到哪里都會在當?shù)毓纹瘕埮_風。在我的印象里,她應該是個愛攪局的不安定分子。總是用手中的筆揭露人性中的丑惡。
但是看了《孩子你慢慢來》之后,完全反轉對她的印象。《孩》用一種平實,優(yōu)美,充滿溫情的文字寫成,讀者能直觀的體驗了為人父母的在小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經(jīng)歷的幸福,喜樂和艱難。尤其體會到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感受最深的是對童話故事和中國名著《水滸傳》的探討角度真是另辟蹊徑。我幼年也看了大量的童話、神話故事,卻從來沒有注意到這些故事有這么兇殘、血腥的一面。白雪公主的故事里面充滿著因嫉妒而產(chǎn)生的謀殺。這些會給好似一張白紙的小孩子帶來什么影響呢?不禁讓我想到格林兄弟都經(jīng)歷了些什么艱難?《水滸傳》更是充滿著血腥的殺戮,好漢象地痞,官府象惡棍??。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些作品真是不寒而栗呀。曾經(jīng)我喜歡的《一千零一夜》就是因為一個愛聽故事的國王要把講完故事的女人都殺了,所以才催生出一千零一夜的漫長故事。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雖然這個世界可能是殘酷的,但真的不急于讓孩子們?nèi)チ私馑鼈儼伞?/p>
另一個感受很深的方面是西方的性教育。我自認為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給了很好的性教育,但比起作者筆下所寫的真是不值得一提了。孩子大概四歲的時候就和媽媽一起去醫(yī)院陪伴媽媽做胎兒的檢查。媽媽大大方方的允許孩子進入檢查室。母親在好奇的孩子面前并不隱藏什么,敞開的讓孩子去了解他們想知道的一切。孩子小小的時候就知道女人會來月經(jīng),是因為成熟的卵要排出來。媽媽也不避諱的告訴孩子,男人的不叫蛋,而是叫睪丸。能做到這些真是很了不起,讓孩子在幼年已經(jīng)對身體有了很多了解,不再有神秘感,使青春期也過的相對平穩(wěn)些。相反中國的父母的做法是盡量不讓孩子們了解到這些,致使孩子們很多的探索是在青春期開始——越神秘越有吸引力,在懵懵懂懂的情況下更容易受傷害。
可以說龍應臺的文字引導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生活。也渴望成為一個大奶牛樣的母親,溫情的,向孩子傳授來自上帝的對生活的知識和見地。
讀給孩子的信讀后感篇2
“熹熹,快來吃飯!都叫你五遍了!”媽媽大喊。那時,我還沉浸在書的海洋中。是哪本書令我如此陶醉呢?沒錯,就是它——《我要做好孩子》。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金鈴的女孩,她活潑可愛,心地善良,可是成績卻馬馬虎虎,她希望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她決心要做一個老師、家長眼中的好孩子。她做出了種種努力,不斷克服困難,最后,她成為了一位大人們眼中的好孩子。
金鈴這樣的決心讓我想到了自己。在上個學期期中考后的一節(jié)課上,大家都滿懷期待想要知道自己的成績,由于我平時成績還算穩(wěn)定,所以信心滿滿,并沒有特別在意。但是當老師走進來,不經(jīng)意地瞟了我一眼后,我的心一下子“呯呯呯”地跳了起來了,完了,我不會考差了吧!
果然,報到我名字時,老師頓時拉下臉來,重重地拍了一下講臺:“孫彥熹,你這次和第一名相差了十二分,要注意了!”面對同學們驚訝的眼神和幸災樂禍的表情,我紅著臉羞愧地走向講臺,那一刻,我暗自決定這樣的事情絕不容許再發(fā)生!下一次的期末考試我必須要考好!
有了這個決心,我每天都努力復習,一點都不敢松懈。終于到了期末考試時,我認真地看著試卷,一筆一畫認真地寫著,仔細地檢查每一道題目。不出所料,期末考試的成績在我的預料中,也讓我體會到“有付出才有收獲”的道理。
?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對我影響太大了。我覺得是金鈴讓我學到了學習的竅門:用心、認真、努力地對待每一件事,就一定會有收獲。讓我們和金鈴一起做個好孩子吧!
讀給孩子的信讀后感篇3
讀完畢淑敏這篇文章之后,我情不自禁的想到了小時候,因為過于頑皮和任性沒少被父母修理過。最刻骨銘心的就是挨揍了,到現(xiàn)在還能清清楚楚記得當時的情形。挨過揍之后,我拒絕吃飯。是為了證明自己的任性和無理是對的。我并沒有犯下什么錯誤,你們這樣不分青紅皂白的打我,我感受很委屈。事后我才從姐姐那里聽說,爸爸媽媽那天因為這件事非常的傷心,爸爸甚至都沒有去工作。
如今的自己也已經(jīng)身為人母。對于當初父母在我的任性上面的無奈和執(zhí)著,我現(xiàn)在也有了更深刻的體會。這種頑強的品質似乎有超強的基因遺傳,現(xiàn)在沒有任何意外的體現(xiàn)在了孩子的身上,而他詮釋的似乎比我更加淋漓盡致。
生活中的一幕幕好像又在重復著我的小時候,最終也體會到了當初給父母帶來了多大的困擾。有主見是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太過堅持,就會顯得過于的自我,過于任性,甚至會養(yǎng)成獨斷專行的習慣。無論是對孩子的學習還是將來的社會生活都會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當我忍無可忍的時候,也會掄起巴掌或者身邊的一些小東西,準備好好地教訓他一頓,但大部分的時候右巴掌都是落在了自己的左手上,發(fā)出響亮的共鳴。
氣到深處時,也會想狠狠的揍一頓,讓他每當這樣的時候就會想到屁股上面的那個火紅的掌印??墒菍Υ蚝⒆舆@件事情但是看得并不清晰:孩子不明白挨揍的原因是什么,這個原因是讓他必須受到懲罰的。如果讓孩子錯誤的認為:僅僅是父母的憤怒或者是因為父母的不喜歡,自己才被懲罰的,這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恰恰相反,而是讓孩子明白:因為愛你,所以才要打你,因為希望所有美好的事物能夠伴隨在你的左右,所有邪惡和錯誤的東西都對你敬而遠之,所以打你。
孩子,打和不打都是愛,你可懂得?
讀給孩子的信讀后感篇4
本來,我并不知道這本書的作者—龍應臺是個什么樣的人,而當我看完了這本上《孩子你慢慢來》以后我漸漸有些了解并喜歡她了,同時我又特別羨慕華安有這么一位既是母親,又是朋友的媽媽。
在《孩子你慢慢來》中,龍應臺有了一份偉大的職業(yè)—母親。這本書的開篇有些嚇人:在龍應臺讀書的那個年代,孩子們在學校里沒有尊嚴可言,有的因為頑皮只得頭頂一盆水被老師罰站;有的因為考試成績差,所以必須帶著“我是笨蛋”的牌子在操場跑一圈;甚至更有同學因家境貧困交不起補習費而受到老師的反復刁難與體罰…在這種冷酷的環(huán)境中艱難地生活著。于是,深受其害的龍應臺,在做了母親后,十分愛自己的孩子,以一種耐心、平等、潛移默化的方式,竭盡全力為她的孩子創(chuàng)造溫馨自由的成長空間,把自己的兒子教育成一個“像小樹一樣正直的人”。
我多么羨慕龍應臺的孩子??!他們的媽媽總是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他們相處,而且相處的十分融洽。無論孩子有多少個無知的要求,比如說媽媽要很溫柔、要媽媽不打人不罵人、要媽媽不逼自己做不想做的事…龍應臺全做到了,她希望她的孩子順其自然慢慢來,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但愿天下所有的媽媽都能和龍應臺一樣,平等對待自己的孩子,多點耐心、多點時間,讓我們慢慢來,那該有多好。這樣我們就都會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讀給孩子的信讀后感篇5
龍應臺女士的《孩子,你慢慢來》給我的感覺就是這么的溫馨。從他生下安安,記錄的有關安安的一點一滴到生下了弟弟華飛,記錄下安安因為母親對華飛的愛而出現(xiàn)不平衡心里的種種表現(xiàn),直至最后安安接受了華飛后與朋友間的小故事。里面都包含了龍應臺女士對安安、對華飛的愛。
而其中,我最感同身受的就是安安與華飛爭寵的小故事。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妹妹寄住在我家,媽媽總因為我沒看好妹妹、因為我和妹妹爭一個漂亮的碗、爭一把小小的勺子而對我發(fā)脾氣的樣子。那時候我的媽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做姐姐,要讓著妹妹一點。”可是,也才6、7歲我怎么會有這么大度的想法呢?我只知道,妹妹出現(xiàn)以后,爸爸媽媽也總是抱她卻不抱我;每個晚上媽媽總是抱著妹妹入睡,而我卻只能和奶奶擠一張床,最后甚至連奶奶我都要跟妹妹分享;就連每次吃好吃的我也不再享有優(yōu)先權了。這時的我總是覺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愛妹妹勝過愛我。于是,我討厭妹妹、我討厭她住到我家里、討厭要跟她分享一切屬于我的東西、更討厭每次大家都因為她的哭鬧而指責我。直到我長大后,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妹妹有的這些我也曾擁有過,原來我也有這么幼稚的時候,原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是最愛我的,只是醒悟這一點時我已不再需要什么都跟妹妹爭、什么都跟妹妹搶了。
當然龍應臺女士也發(fā)現(xiàn)了安安這一個心結,她從另一個角度讓安安知道“安安現(xiàn)在有的.,弟弟卻沒有;而弟弟現(xiàn)在有的,安安在小時候也曾享有過。”與其喝止安安不許對弟弟這樣、不許對弟弟那樣,不如讓安安換位思考,引導他知道每個人每個時期的需要和經(jīng)歷都是不一樣的,爸爸媽媽也不會因為多抱弟弟、多親弟弟就不愛自己??赡苡袝r候孩子的一些行為會讓大人氣的跳腳,以至于大聲喝令孩子。但是如果真這樣做了,只會讓孩子的內(nèi)心更加孤獨、更加悲傷,若我們大人也能換個位置、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這一問題,用我們溫暖的懷抱去讓他感受我們是愛他的、我們是包容他,在理解孩子的行為的基礎上去讓孩子明白一些道理,孩子就能在一個有愛的環(huán)境下更容易接受一些現(xiàn)實,從而使孩子生活得更加健康、快樂。
我們成人之間的交往也一樣,往往總是會從人的某個行為去判定某個人的好壞,但是卻從不想想他為什么會這么做、為什么會這么想,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聽聽對方的真實想法、多點耐心和寬容,可能你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身邊有這么多在乎自己的人。
讀給孩子的信讀后感篇6
在暑假里,讀了了《我想搞好小孩》這本書。這本書敘述了一個活潑開朗、善解人意童真的小姑娘——金鈴的小故事。
金鈴的考試成績盡管并不是遙遙領先,但從來不灰心喪氣,歷經(jīng)自身的勤奮,總算考來到九十七分的高分數(shù)。我每一次考不太好的情況下都垂頭喪氣,當我們想起毫不氣餒的金鈴時,我突然明白:如果你自信滿滿的情況下,取得成功或許就被你的那股堅毅勁頭給吸引住過來了,便是這類信心,讓我頻繁得到 優(yōu)異成績。每一次產(chǎn)生在金鈴的身上的事情,全是再平時但是的事,卻讓我忘不掉,在其中,幫我印像最刻骨銘心的是輔導班的事:由于邢老師給同學們補課的信息表露了,學員愈來愈多,只能遷移到張靈靈家大客廳里,李小鵑引起了“扔軟墊對決”,邢老師卻冤枉金鈴和尚海是肇事者,金鈴并沒有依靠父母的能量,只是憑著自身的工作能力提自身洗清了冤屈。
這讓我十分驚詫,一個不久十歲左右的小女孩,竟沒有被冤屈擊倒,還能憑自身的能量把事情的實情表明給不堅信自己的老師,我不由自主打心里暗自欽佩。而我平時碰到被他人冤枉的事,遭受憋屈,都僅僅在心中暗暗抱怨他人沒去搞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總是悄悄的難過,卻沒有勇氣動向他人辯駁、說搞清楚。事實上,那樣是沒有一切用途的,你務必站出去,跟他人基礎理論、表述,表明自身的清白,無論你應對的是老師或是是父母。不必認為他人全是崇高,都是把事情實情看得一清二楚,由于他人也是人,并不可以猜出你內(nèi)心的念頭,更不必去擔心他人會駁斥你的話,假如他人真的是不問青紅皂白地指責你,那你就更要大聲說出來,為何不用說呢,不用說只有證實你是一個弱者,也不可以在社會發(fā)展上存活!因此,我更改了之前的性情,不容易再默默地承擔冤屈,學好表述,學會了堅持不懈自身的念頭,性情越來越頑強起來。
這本書盡管僅僅勾勒了一個很一般的小姑娘學習培訓與生活的小故事,但一件事的危害確是十分極大的。之前的我軟弱,膽怯,但現(xiàn)在的我英勇、太陽。將來的我能一直堅持不懈那樣,要不管碰到哪些事情,必須堅忍不拔,不氣餒,做好自己想干的事,走自身想走的路。
讀給孩子的信讀后感篇7
這是年前讀的一本書,把當時寫的讀后感分享在這里。方便日后查閱。
最近一段時間,我把《陪孩子長大》這本書讀完了。因為之前讀過李子勛的一些關于親子教育的文章,感覺很受益。所以,對這個作者還是比較喜歡的。再加上這本書讀起來也不難,每部分內(nèi)容也不算多。
讀完這部分內(nèi)容之后,我比較深刻的感受就是,作者能用非常正向、積極的態(tài)度看待家長和孩子面臨的各種問題,總是能從問題中找到轉機,讓當事人在黑暗中看到光,看到希望。而且,作者還在回復問題的過程中把心理學的內(nèi)容穿插進去,讓家長了解到,這是孩子在心理發(fā)展過程中必經(jīng)的階段,從而減少家長的擔憂和焦慮。
等我讀完這親子關系的36講,看最后結語的時候,看到作者提到的親子教育的三原則。我很感慨,我個人覺得,前面的那些內(nèi)容,作者也基本是圍繞這樣的原則來展開論述的。
這三個原則如下:
第一個原則,關系大于教育,良好的親子關系是教育孩子的根本。
第二個原則,用成長、發(fā)展的眼光而不能用凝固的眼光看孩子。
第三個原則,教育方式大于教育的內(nèi)容。教育的正確或錯誤不重要,有效才重要。
第一個原則讓我想到了,我常聽到,自己也常說的“關系大于一切”。有了關系,就有了信任,有了愛,有了這些,自然也就有了影響力。第二個原則,讓我很受啟發(f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就像文中提到的,犯錯也是孩子必須經(jīng)歷的體驗。我們也常常說試錯體驗,孩子很多時候是從錯誤中成長。成長中規(guī)律性的東西,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與其讓孩子未來到社會上試錯,自己無法應對,父母無法協(xié)助,倒不如讓孩子早點去試錯,這樣也能更早的成長。當然,這個也不是說,就一定要去刻意進行挫折教育,或者說,孩子現(xiàn)在試錯了,未來到社會上就不會犯錯了。第三個原則中提到的一點,讓我印象比較深刻。文中是這樣說的:“社會并不像教育家所認為的那樣理性和單純,很多人寫教育孩子的書不是真心為每個孩子和父母想,而是宣傳一種他喜歡的教育理念、一種觀點,為了維護這個觀點,他會故意地把事情說得很簡單明了。如果家長把教育專家的話太當真,可能會得不償失,這里也包含我這本書談到的教育理念,家長最好也不要太當真,最好只當作一種可選的方式,而非教育的全部。”我在這里看到了作者開放的心態(tài),無論是對待其他教育者的理論,還是自己的理論,都是持有開放的態(tài)度。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你自己才是自己孩子的教育專家”,也就是說,任何其他人都沒有父母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在教育這件事上,沒有可以奉為圣經(jīng)的“教條”,只有需要把握的原則和方向。畢竟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對這個家庭有效的東西,對那個家庭真不一定有效。
不管怎么說,教育孩子也是成長自己的一個機會。陪孩子長大的過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長的過程。這樣的機會不多,且陪且珍惜!
讀給孩子的信讀后感篇8
作為家長,我每天都要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對孩子說話?。吭搶⒆诱f什么樣的話???怎樣才能把話說到孩子心里,使孩子樂于接受,從而聽話?——這些看似平常的問題,實際上是我每天都頭疼的事,我想這應該是很多父母很棘手的難題吧。
而《把話說到孩子心里去》這本書,就是通過一小個一小個通俗易懂的故事,總結了與孩子說話的各種有效技巧,以幫助父母們實現(xiàn)成功的家庭教育。讀完之后,你可以發(fā)現(xiàn),寫的很實在,很多教育理念比較接地氣,與孩子溝通中,好多都是我們忽略掉的細節(jié)和經(jīng)常范的禁忌,讓人有很多的反思,我讀完之后,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是久久不能平靜的,對待孩子如何正確地聽、說、做,我能做好其中哪些,很顯然我并沒有做好。剛巧我可以有幸接觸到這本書,因為讀了這本,我有了很大的感悟,我有愿意去改變自己。我由衷的推介這本書給每一位家長朋友,不管你的孩子現(xiàn)在多大,這本書都值得你去認真感悟其中的每一個道理。
總的是這本書教會了我該怎么說好每一句話,尤其在孩子面前,父母的話,是植入孩子們心中的一粒種子,會深深影響孩子的一生,不要說你的孩子怎么怎么的不聽話,你孩子學習成績是在怎么的怎么的不好,甚至有的家長直接當著孩子的面說;“我家孩子是怎么的怎么的笨”這些都不可取,我認為,老師是孩子們最好的引路者,而作為孩子的家長的我們,應該是孩子成才路上最好的一位陪伴者,可以是他學習上的一名老師,可以是他生活中的一位好伙伴,想成為這樣的家長,先要學會與他溝通。
溝通是一種教育方式:父母要卓有成效地和孩子進行溝通,就要掌握與孩子說話的藝術,善于把話說到孩子心里去。
聽,是因為有人說。作為父母,在指責孩子不聽話之前,應該反躬自?。耗闶侨绾胃⒆诱f話的?你在說話之前考慮了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了嗎?
說,是因為想讓人聽。如何保證自己說話的效果,把話真正說到孩子心里去。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和談話的技巧。因為和孩子說話,實在是一門藝術。
記得之前有看過一本書,書上一位老師告訴我們,如果孩子不聽你的話,多半是因為你說話的方式不對,換個說法,他就會聽,的的確確實這樣。一句話中,語言只占15%,表情占30%,人的狀態(tài)占55%??梢?,家長本質上是一種狀態(tài),一個家長達到了一種較好的狀態(tài)后,隨意說說,就是最好的教育。我們在與孩子談話是,應當有一個好的狀態(tài),化嘮叨為精簡,用優(yōu)美的語言打動人,用生動表情感染人,用好的狀態(tài)帶動孩子的狀態(tài),忌平淡、忌裝深沉、忌一直嚴肅、忌苦口婆心……
接下來我將整理自己,鼓勵自己,讓自己做個更親切更理性的家長,讓我們一起,一起伴隨孩子共同成長,給孩子一個快樂的回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