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學(xué)習(xí)到方方面面的知識,在閱讀之后的讀后感也很是重要,在寫讀后感之前,我們要把握好寫作的思路。以下是范文社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guān)于散文集《我們仨》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4篇,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散文集《我們仨》讀后感1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楊絳
楊絳的《我們仨》這本書主要是對“我們仨”的回憶。這本書的開頭寫了錢鍾書和錢媛生病住院,最后去世了。楊絳開始對“我們仨”那個家的重溫和回憶,更多的是表達了對丈夫和女兒的思念。她的語言樸素、平實卻感動人心。
《我們仨》里,作者提到他們一家三口給對方起了很多名字,隨便叫。其實我們家也是。我那個“無敵老媽”也給我和老爸起了一堆的名號,高興叫什么就叫什么。就說我吧:兒子、小伙子、小朋友、蛾子等等一大堆。高興的時候叫“親愛的”,不高興的時候就會大聲叫我“臭小子”!我想,我應(yīng)該是世界上別稱最多的人了。
在這本書里,作者描繪了一家三口溫暖的生活畫面,而如今,這個“我們仨”已經(jīng)走散了,作者有一些悲傷。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要珍惜一家三口在一起走過的每一天。
散文集《我們仨》讀后感2
楊絳先生走了,但留下了我們仨。
知道我們仨這本書,是在楊絳先生走后。知道楊絳是在錢鐘書先生走后。這時候我想起了魯先生的為了忘卻的紀念。
沒看此書,一直覺得我們仨寫的是和朋友圈一樣秀恩愛,秀家庭溫暖和諧的回憶小說。書的封面是古樸的,內(nèi)容也是古樸的。而最讓內(nèi)心感覺凄涼的卻是封面背后的那句話__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赐陞s發(fā)現(xiàn),里面有溫暖有恩愛,但卻生生通篇是流水賬,一個敘述得不行云流水的依舊是家長里短的流水賬。內(nèi)容平實低調(diào)得如述家長里短,鄰里鄉(xiāng)外。里面沒有凄涼,沒有抱怨,沒有吵鬧,沒有哀傷,仿佛是一個食人間煙火,卻沒有人情五味的世界。但里面有愛情,有親情,有道德,有禮儀。更有呵護,有尊重,有思念,有擔(dān)當(dāng)。有家國的選擇,有忠孝的抉擇。
楊絳的流水賬又似乎是不同的,里面是豁達的,對社會的豁達,對國家的豁達,對家人的豁達,對遭受的一切不平事的豁達。
散文集《我們仨》讀后感3
囫圇吞棗似的讀完了《我們仨》,其實好多內(nèi)容我讀不太懂,留學(xué)生涯,“三反”運動,改造、各種開會等,這些都是我不曾經(jīng)歷過的,我也不理解。但我對書中描述的溫暖的家庭生活印象很深刻。我只能談?wù)劷o我留下觸動的幾點。
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想這種相似,就是央視主持人撒貝寧說的“精神上的門當(dāng)戶對”吧,高山流水琴瑟和鳴需要一個詞“懂得”?!段覀冐怼分杏幸欢挝易隽藰俗R: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nèi)齻€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鐘書總和我一同承當(dāng),困難就不復(fù)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么苦澀艱辛的事,都會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鞓?,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這一段是最讓我感動的,看似樸素簡單的描述,可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家庭真的是很難得?!巴崎_家門,把世事紛擾關(guān)在門外”,盡管也會遇到各種的難題和麻煩,但這一家人聚在一起總是開心快樂的,彼此關(guān)心,一起玩樂,其樂融融。
楊絳在《我們仨》中講到: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郁,人間也沒有永遠。是啊,這一家人也面臨好多苦惱,政治、疾病的襲擊,可是一家人在一起,相依相伴。擁有溫暖家庭生活的人始終是會更經(jīng)得起生活的打壓的。
記得我準備結(jié)婚時,我身邊的一些大姐就開始傳授馴夫秘訣:“婚姻生活,不是東風(fēng)壓倒西風(fēng),就是西風(fēng)壓倒東風(fēng),你一定先拿住他,首先要沒收他的工資,每個月給一點零花錢,從經(jīng)濟上管死他?!?,聽得我心驚膽戰(zhàn),怎么感覺要上戰(zhàn)場似的。但我確實不懂這些招數(shù)。當(dāng)時新婚的我感覺自己在智商情商上都被老公碾壓,很多社會上遇到的困惑我都很依靠他給我來解,所以我真的很戰(zhàn)戰(zhàn)兢兢我怎么有能力管死對方,一想到“婚姻生活,不是東風(fēng)壓倒西風(fēng),就是西風(fēng)壓倒東風(fēng)”這句話,我就趕緊想點別的。
這次讀完《我們仨》,我終于找到了新的體會,“好的婚姻生活,不是戰(zhàn)場,而是游樂場?!?
錢鐘書和女兒在家玩得不亦樂乎,“阿瑗站在床和書桌間的夾道理,把爸爸攔在書桌和鋼琴之間,阿瑗得意的說“當(dāng)場拿獲”””
八十四歲的錢鐘書要去“開會”,女兒還會編兒歌來給他壯膽“呼嚕呼嚕毛,我們的爸爸嚇不著”。
二、好的婚姻,夫妻會懂對方的不容易。
如果說糟糕的婚姻,夫妻是彼此的差評師。比如我曾坐一對夫妻的順風(fēng)車,那一對夫妻真是互不欣賞、互相打擊的高手,用盡全力做彼此的差評師。男的車開的快了,女的就在一旁提高聲量吼道:“這車是這么開嗎?神經(jīng)病”,那男的不甘示弱:“我一個市橋人,竟然娶個石樓的,還要住在石樓,搞得每天那么早起”,聽得我目瞪口呆:市橋和石樓有很大區(qū)別嗎?又不是北京的找個越南的。
每個人都有短板,錢鐘書在生活自理方面很糟糕,連楊絳坐月子期間,他都不能照顧自己,經(jīng)常打壞東西,但楊絳總是安撫他,從不埋怨。
“鐘書這段時期只一個人過日子,每天都產(chǎn)院探望,??嘀樥f:我做壞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我說:“不要緊,我會洗”。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壞事了,把臺燈砸了,我問明是怎樣的等,我說:“不要緊,我會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滿面憂愁,說是把門軸弄壞了,門不能關(guān)了,我說:“不要緊,我會修”。他又放心回去。我住產(chǎn)院時他做的種種“壞事”,我回寓后,真的全部修好。
也就是楊絳吧,能把這些繁瑣的事情變成如此浪漫有趣的事情,換做別人,月子期間遇到這些,早開口罵人了。《幸福三重奏》里面蔣勤勤和陳建斌的相處模式,引發(fā)網(wǎng)友熱烈地討論,有些網(wǎng)友對陳建斌口誅筆伐,原因就是陳建斌不會做家務(wù),懷孕八個月的蔣勤勤又要做飯又要清潔,于是網(wǎng)友們就一邊倒地同情蔣勤勤,大罵陳建斌是“渣男”,批判陳建斌在生活中也把自己當(dāng)“皇帝”。其實我覺得夫妻之間,只要雙方能適應(yīng)彼此的相處模式就行,外人那么多批判干什么,因為不愛做家務(wù)就“渣男”啦,一點事就上綱上線,腦補各種劇情,也是“受迫害妄想”癥,蔣勤勤需要被同情嗎,人家的生活不知比普通人優(yōu)越多少呢。(貌似又扯遠啦)
錢鐘書雖然不善家事,但是對楊絳也很關(guān)愛。楊絳因為工作忙碌,覺得自己對家務(wù)事潦草塞責(zé),沒有盡心盡力,心里愧疚,于是對丈夫和女兒說:“等我退休了,我補課,我還債,給你們一頓一頓燒好吃的菜”
錢鐘書說:“為什么就該你做菜呢?你退了,能休嗎?”
三、夫妻之間,別為小事抓狂
如此恩愛夫妻,也有吵架的時候,不是為重大抉擇的分歧,而是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小事情。
“我和鐘書在出國的輪船上曾吵過一架。原因只為一個法文“bon的發(fā)音。我說他的口音帶有鄉(xiāng)音,他不服,說了許多傷感情的話,我也盡力傷他。然后我請同船一位能說英語的法國夫人公斷。她說我對、他錯。我雖然贏了,卻覺得無趣,很不開心。鐘書輸了,當(dāng)然也不開心””
事后,夫妻一起反思:我們覺得吵架很無聊,爭來爭去,改變不了讀音的定規(guī)。我們靜定,以后不妨各持異議,不必求同。
這樣的糗事我們也有過,有一次我老公給孩子講英文繪本,我馬上跳起來,大聲糾正他的英語發(fā)音,并指責(zé)他不負責(zé)任,教壞孩子。他也氣急敗壞起來,罵我懶惰,給孩子買一堆英文繪本,結(jié)果自己從來不講,全推給他,還反問我:“你除了英語比我好一點之外,還有哪一點比我強”,于是又引發(fā)一場口水戰(zhàn),一個周末不歡而散。
讀到《我們仨》吵架這一段,我忍不住笑了起來,原來名人、大師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不過楊絳錢鐘書的反思很好:發(fā)音無所謂,不必求同。推廣一下:既不要為小事抓狂,很多事都沒有爭吵的必要,和諧為主。
散文集《我們仨》讀后感4
自古以來,緬懷逝者的文章多如牛毛,從向秀的《思舊賦》到潘岳的《悼亡詩》,從“貧賤夫妻百事哀”的沉痛到“當(dāng)時只道是尋?!钡陌瘢梦锼既恕⒂|景生情,每一篇都以它自己的方式宣泄了悲傷,每一篇都有它自己的動人之處。而我從未見過一篇像《我們仨》這樣的祭文,如此渺茫,如此凄美,如此痛徹心扉,如此地特殊而驚艷。
作者沒有睹物思人,沒有觸景傷情,只是用平淡質(zhì)樸的語調(diào)講述了一個平淡的夢、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
夢,本該荒誕而不合邏輯的,而這個夢中逝者的言行舉止卻如此正常,和生前一樣,這是因為作者對逝者太過了解,連在思緒紊亂的夢中,都知道他會如何說、如何做嗎?夢,本該是模糊不清的,而這個夢中逝者的一怒一笑都如此真實,這是由于作者對他太過熟悉,在頭腦混沌的夢中都能如此清楚地勾勒出他的臉龐嗎?夢,本該是很快會被遺忘的,而夢醒之后,作者都能如此如此清晰地回憶起逝者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每一聲語調(diào),這是因為思念太深,連夢中出現(xiàn)的幻覺也不愿放過嗎?思念,是得要多厚重,才能讓人做夢都在念想;思念是要有多么痛入骨髓,才能讓夢的麻醉都沒有效果,讓逝者的音容在夢中都如此清晰!
作者通篇未提思念,而這個夢卻讓思念顯得如此宏大。思念的境界,不是行也思量、坐也思量,而是做了一個如此清晰明了的夢。
對逝者離去的痛,為什么必須要哭天搶地、長篇大段的回憶才能展現(xiàn)?作者只用平淡的語言,便寫出了她尋尋覓覓的茫然。夢像一層輕紗,遮住了意識,也的話了痛苦,留下滿滿的絕望與不知所措。潛意識透過薄紗,預(yù)示了結(jié)局的悲痛,而恍惚知道結(jié)局的夢中人卻只能無助地在夢中的夢中看著女兒一天天消瘦,無助地跟著丈夫的船一天天走遠。迷茫覆蓋了整個夢境。也許,喪親帶來最多的不是嚎啕大哭,而是這種不知所措。太習(xí)慣了有他們的生活,太習(xí)慣了他們的一言一語,而他們逝去了,未亡之人卻久久不能接受這個現(xiàn)實,在這個她不能理解的、沒有他們的世界里彷徨。
作者通篇未寫自己的心理,卻將喪親的感受如此精確地呈現(xiàn)出來。
作者夢到的是驛站。這是多么絕妙的暗喻!人生在世,孑然一身,哪里才是家?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只有家人,能給予我們安定與幸福,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存在于世。而當(dāng)作者的家人離去時,她就失去依靠于安寧。從此,家不再是家,而只是她的驛站了。她也不再存在于世,只是寄居在人世間、漂浮不定的旅客,像一片枯葉,沒了大樹的根系,從枝頭滑下,孤獨地飄在空中。
作者通篇未寫自己的孤獨,而這個夢卻奏出了孤獨的絕響。
夢的清澈寫出來思念,夢的平淡寫出了渺茫,夢的內(nèi)容寫出了孤獨絕望。作者僅僅描寫了一個夢,而它卻驚人地展現(xiàn)了作者對逝者無限的愛與思念,展現(xiàn)了這人世間做真實、最深切的情感。
“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币粋€夢,竟能如此凄涼哀婉;一種愛,竟能如此偉大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