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總是像是一場心靈的交流,讓我們更加豐富和深刻地思考,讀后感是我們內心情感的抒發(fā),是情緒在文字中的映射,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政治類的讀后感8篇,感謝您的參閱。
政治類的讀后感篇1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所選篇目力求突出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本原理。這里主要選編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有關著作、文章。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恶R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就是為廣大研究生的需要而選編的。收入《選讀》的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的一些主要的著述。《〈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導讀》則以收入《選讀》的著述為主體,從理論、歷史和現(xiàn)實三個方面及其相互結合上,作了一些必要的梳理和解說。
讀了此書,對馬克思主義有了一點了解,切實感受到了他思想的博大、深邃。粗略縱覽了共產黨的歷史進程,對現(xiàn)實更有了切實的體會。對于幾個偉人,也深感佩服。
讀了此書,我受益匪淺。讓我且思且行。
政治類的讀后感篇2
李嘉誠的巨大成功,要歸結與他的人視野,人胸懷,人境界,而在這一切的背后,是一套“富與貴”的哲學?“貴為天子,未必是貴,但是,賤如匹夫,不為賤也。”正如李嘉誠所說:“財富不是單單用金錢來比擬的。衡量財富就是我所講的,內心的富貴才是財富。如果讓我講一句,‘富貴’兩個字,它們不是連在一起的,這句話可能得罪了人,但是,其實有不少人,‘富’而不‘貴’。真正的‘富貴’,是作為社會的‘分子,能用你的會錢,讓這個社會更好、更進步、更多的人受到關懷?!蔽镔|財富是有限的,文化附加值卻是無限的。李嘉誠的“富與貴的哲學”將啟迪人們快樂地創(chuàng)造財富,快樂地生活。
當你在工作上有特別表現(xiàn)而受到肯定時,千萬要記住李嘉誠給我們的忠告——別獨享榮耀,否則這份榮耀會給你的人際關系帶來障礙。當你獲得榮耀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與人分享。即使是口頭上的感謝也是一種分享,而且你也可以擴大這種“分享”的對象,反正“禮多人不怪”。當然別人倒并不是非得要分你一杯羹,但你主動與人分享,這讓旁人有受尊重的感覺,如果你的榮耀事實上是眾人協(xié)力完成,那你更不應該忘記這一點。
2、 感謝他人。要感謝同仁的協(xié)助,不要認為這都是自己的功勞。尤其要感謝上司,感謝他的提拔、指導、授權。如果實情也是如此,那么你更應該如此感謝;如果同仁的協(xié)助有限,上司也不值得恭維,你的感謝也有必要,雖然顯得有點虛偽,但卻可以使你避免成為他人的箭靶。為什么很多人上臺領獎時,他們首先要說的話就是:“我很高興。但我要感謝……”道理就是如此。這種“口惠而實不至”的感謝雖然缺乏“實質”意義,但聽到的人心里都很愉快,也就不會妒忌你了。
3、為人謙卑。有些人一旦獲得榮耀,就容易忘了自己是誰,開始自我膨脹。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旁人就遭殃了,他們要忍受你的傲慢,又不敢出聲,因為你正在風頭上。可是慢慢的,他們會在工作上有意無意地抵制你,讓你碰釘子。因此有了榮耀時,要更加謙卑。不卑不亢不容易,但“卑”絕對勝過“亢”,就算“卑”得過分,別人看到你如此謙卑,當然不會找你麻煩,和你作對了。謙卑地做人并不會讓人看不起,反而會為你贏得尊重。就連被尊為“超人”的李嘉誠都能夠做到謙卑,更何況奮斗在商界的凡人呢?感悟和別人分享成功,你所擁有的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多。不要獨享榮耀,否則這份榮耀會給你的人際關系帶來障礙。一個有志成功的人,需要懂得感謝、分享和謙卑。
我的理想是經商,而且我一直在為理想儲備著知識和經驗,通過閱讀此書我有很大感想,我要向李嘉誠學習,把人格修養(yǎng)運用到經商之到,所以我要時刻培養(yǎng)自己的個人修養(yǎng),以便以后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政治類的讀后感篇3
本周繼續(xù)閱讀羅素《西方哲學史》,并對如下的兩個問題進行思考。
首先,“一個判斷雖然不見得比另一個判斷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后果這一意義來說,它卻可以比另一個判斷更好。這就暗示了實用主義?!?/p>
讀到這句話,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學》中學習第六章決策時,講到行為決策理論時提到了西蒙的“滿意性原則”。所謂“滿意性”是指決策時,個體并不考慮所有可能的選項及其可能的結果,而是僅僅考慮幾個選項,一旦感到滿意,就會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們買電腦,電腦的品牌多種多樣,我們會綜合自身的用途、預期價位、實用性等來進行選擇,在這個范圍內挑選自己滿意的電腦并作出決策。
前兩天聽老師的錄音講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該呆的那個位置上。那怎么就不失位?靈活。其實“滿意性原則”就是一種靈活,不應該在難以抉擇的時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滿意的選項,在一定范圍內學會適度的降低目標,也會是最優(yōu)的結果。
第二,亞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學說所主張的是,適度的資產才最能夠與德行結合在一起:“人類并不借助于外在的財貨才能獲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財富要借助于德行;幸福無論是存在于快樂,還是存在于德行,還是兼存于這兩者,往往總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靈上與性格上有著最高度的教養(yǎng)卻只有適度的身外財富的人們的身上才能夠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無用的身外財貨卻缺少高尚品質的人們的身上找到的”。
拋開亞里士多德不信仰“平等”的觀念不談,我同意以上的觀點。身外財貨是需和德行、品質相稱的,比如醫(yī)生要有“醫(yī)德”。醫(yī)生需要有過硬和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要有“救死扶傷”的高尚品質,只有“德”“才”兼?zhèn)鋼Q來的“自身財貨”才是最有價值和最有意義的。但是我認為當今社會風氣過多的抬高了“身外財貨”的價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義,即鄉(xiāng)下財大氣粗、沒什么品味的有錢人。讀后感·所以一些商販會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圖,卻早已對“誠信”置之不理。還有一些現(xiàn)代的偶像劇,動輒就是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在北京或者上海這樣的城市里,租的起一套豪華單身公寓?;蛘哂龅揭粋€“霸道總裁”,從此咸魚翻身。
針對這些虛構的偶像劇,我們可以一笑而過,但是對于正處于追偶像劇而又沒有形成穩(wěn)固的價值觀的青少年而言,他們會對這樣的生活抱有幻想,這就是在傳播一種錯誤的社會風氣,傳達一種不勞而獲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財富是要借助于德行的,需要與德行、高尚的品質相稱的。
政治類的讀后感篇4
在家放暑假的這段時間里,我抽出一些時間零星的時間閱讀了《馬克思傳》的部分內容,而之后的內容也只是大致的瀏覽了一部分。整個過程雖是走馬觀花,且過程極為枯燥,但只要耐著性子讀下去便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妙??傊麄€過程是一個痛苦的旅行,但也有苦中作樂,也是回味無窮。
從書中我了解到了馬克思一生的坎坷,仔細想想我平常碰到倒霉事情總是喜歡抱怨,覺得老天爺不公平。然而馬克思卻在坎坷中堅持追尋著自己的真理,他的那種精神不僅給我?guī)砹诵撵`上的震驚,還有精神上的鼓舞,這種堅持真理的精神是每個偉人特有的,時代將改革的力量交給了他們,不僅是因為他們的驚天才華,更是他們敢于面對地獄的勇氣,正所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困乏其身?!?/p>
我挺喜歡馬克思在《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的選擇》中的一句話:“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謀福利而勞動的職業(yè),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么我們所感受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將默默的,但是永恒發(fā)揮作用的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將灑下熱淚?!边@是馬克思17歲時寫下的話,那我們呢?
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在大學里的自由時間要多少有多少,沒有了老師和家長的嚴管。面對安逸的氛圍,自由的氣氛,原本心懷夢想的我們也之間變得懶散起來,同時許多大學生沉迷于網絡,荒廢了學業(yè),變得迷茫。當然,也包括我自己,沒有明確的目標,在大學里混日子,那么大學四年后我又將何去何從,我不禁捫心自問。我也感受到了危機,再不去努力,再不去奮斗,我的人生將走向毀滅。
雖然沒有讀完全部的《馬克思傳》,也沒能理解透徹每一章每一節(jié),也沒有完全領悟到馬克思一生中偉大的理想,但卻也從中學到了一些東西,思想上也得到了一點升華,對生活多了一些思考。了解了馬克思艱難坎坷的一生,我也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又多了一些理解。所以《馬克思傳》,這本記載著偉人傳奇人生的書籍,值得我們去看,雖然這本書有點枯燥和深奧,但靜下心來,慢慢的品讀,你會喜歡上它的。
政治類的讀后感篇5
有這樣一個假設——力量的平衡有利于穩(wěn)定。無論是中國的中庸思想,還是亞里士多德的“適度”原則,或多或少地都反映了這樣的一種假定。那么與之相應的力量的不平衡,是否會導致沖突呢?塞繆爾·亨廷頓在其《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描述了一個多文明沖突的世界,這種沖突是否也因為其力量的不平衡呢?
如果文明不具有多樣性,如果真如福山所言“歷史已經終結”,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在冷戰(zhàn)結束后就以絕對的優(yōu)勢戰(zhàn)勝了其他的思想,一統(tǒng)世界,在這樣的事實之下,沖突還會發(fā)生么?而我們知道,現(xiàn)在的自由民主思想,一部分是建立在亞當·斯密的“經濟人假設”之上的,這就意味著這套理論本身就是鼓勵人追求利益的,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是鼓勵追求個體的利益,但是我們無法保證每個個個體的利益完全一致,如此一來因利益的沖突在所難免。我們可以把這樣的沖突稱之為文明內的沖突,按照亨廷頓的理論,這樣的沖突是不會無限擴大的,也就是很容易控制的,但是利益的沖突在所難免也成為一種事實,其根源在于自由民主思想下鼓勵個性的解放,在這種個性的解放浪潮之后,每個個體的思維變得多樣了,而這種多樣就是造就利益沖突的原動力——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多樣性與沖突之間有一種潛在的聯(lián)系。同時也不能證明,文明的單一不利于維持穩(wěn)定,只能說自由民主的思想體系本質,與其一統(tǒng)天下的野心,具有內在的張力,如果讓其一統(tǒng)天下就不再是其自身,而是變成了另外一種思想,因此可以說自由民主這套理論注定無法完成“終結歷史”的任務。
另一種沒有文明多樣的狀態(tài)就是在世界聯(lián)系成一個整體之前,各種文明各自為陣,之間幾乎沒有聯(lián)系,沒有聯(lián)系就不可能有多樣的前提。而在那個時代,相對而言也是相對和平的時代,雖然在中國朝代更替頻繁,歐洲大陸也時有戰(zhàn)事,但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相比,完全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為什么會是這樣呢?我們可以把文明比作一種光源,所有的人都在不同的光芒之下生存,而人投下的影子就是文明作用于人的結果,在一種單一的光源之下,人的影子也是,無論如何,影子也是單一的,所有的人可以說是一致的,這個光照向那里,所有的人都指向那里,世界不會顯得雜亂無章。
以上的平衡點,都是人可以選擇的位置點,在這樣的點上,可以在不同的力量較量中獲得比較穩(wěn)定的環(huán)境。而我們也可以看出,當力量越多,供我們選擇的'位置也就越少,但是也不意味著一種單一的力量就比較好,因為在單一的力量模型中,人是完全沒有自我的,是在一種力量的指引下行動的,完全沒有自主性,跟隨著力量的變動而變動,人也就是個行尸走肉。極度的光明和極度的黑暗是一樣的,都讓人看不到任何東西,找不到任何出路,在一種力量之下就如同在極度的黑暗之中,并不是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而達到了四個或四個以上就需要很大的智慧對他們進行排列組合,自由排列好了才能尋找到平衡點,但是這個點是指向“單向度”(馬爾庫塞)的,在單向度的甬道中,生活也是找不到人自身的,就是極度的光明,純粹的光明。而在二三個力量的主導下,可能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tài),人們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平衡點,并且在這種平衡的狀態(tài)下獲得比較好的發(fā)展——這也于我門狹義的“中庸”之道不謀而合。
但是,這樣的模型是被亨廷頓所描述的事實否定的,他說世界上有七八種文明相互作用,重建著新的世界秩序。這么多的文明實際上真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事情,如何排列他們可以找到發(fā)展的平衡點?如何排列他們可以得到更加穩(wěn)定和平的環(huán)境,為發(fā)展提供空間?任何一個排列不好,就會出現(xiàn)不可預測的后果。也許有人會說,我們可不可以把這七八種文明進行整合,形成更大的兩三種文明?亨廷頓說不行,那是簡單化,反映的不是事實情況。
既然這七八種文明,很難尋找到平衡點,那么其沖突是否就不可避免了呢?其實也不是絕對的,至少還有三種途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其一就是生成一種更加強大的文明,對這些進行整合,所有的文明吸收為一體,行成一個共同的文明,從而在內部消解沖突,但是整體卻保持著穩(wěn)定。但是這樣的設想是很難行得通的,現(xiàn)在沒有人允許這樣的力量出現(xiàn)。其二就是好好排列這幾種文明,使之可以尋找到平衡點,從而在這些平衡點中獲得和平的環(huán)境,促進發(fā)展。但是這也是一個極度困難的事業(yè),誰擁有這樣的排列權威?誰擁有這樣的排列能力?最后一種,就是走向另一個極端——讓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分散這些文明,形成更小的文明甚至是以個體為單位的文明,就如同滿天繁星,沒有月亮,甚至沒有突出的星星,這樣的話也就沒有什么平衡點可言了,也就是任何點都可以是平衡點,但是這里的平衡點完全是依靠個人的判斷去尋找的,不是強制的力量,也不是盲目的追隨。只要沒有突出的力量出現(xiàn),整體也可以保持平衡與穩(wěn)定。那么如何可能做到這一點呢?只有所有文明都拋棄一統(tǒng)天下的野心,順其自然發(fā)展,就有可能實現(xiàn)這樣的局面。但是就目前而言,所有的道路基本都是行不通的。西方文明現(xiàn)在還野心勃勃,企圖無限推廣自己的文明,甚至不惜以武力為工具;中國文明,在被壓抑幾百年之后,也急于揚眉吐氣,雖然其本身并不具備侵略性,但是也不允許無聲無息的消失;還有其他的文明,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尋求發(fā)展,如果說馬上消解這些是幾乎不可能的。
現(xiàn)代化文化多樣性的事實,必然導致文明的多樣性,而文明的多樣性與世界秩序的穩(wěn)定存在一種拋物的曲線,在文明的數(shù)量達到某個數(shù)量是其沖突的可能性達到極高,而隨著文明數(shù)量的遞減和遞增,其沖突的可能性都會隨之降低,當文明數(shù)達到“1”或者極高時,發(fā)生沖突的可能性都是非常小的。如果這種假設可以成立,則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一種奇怪現(xiàn)象:人們在追求普世價值的過程中,逐漸把價值的多元化推上了普世價值的寶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只有以更加包容的心態(tài),去對待我們看到的一切,尊重我們所看到的事實。而當不同的文明,都試圖以自己的方式解構這個世界的時候,必然很難達成一致的意見,那么承認多樣性就成了一個最基本的共識,也是最容易達成的一個共識,那么這個共識是否可以成為一種“普世”的價值呢?
如此看來,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文明的多樣性使得沖突變得不可避免,而最后文明的多樣性也有可能成為解決沖突的很好選擇,真是“成也蕭何敗蕭何”。然而,世界究竟走向何方?我們還需觀察,只有擦亮我們的眼睛,讓將來告訴我們答案。
政治類的讀后感篇6
不知道大家聽到“西南聯(lián)大”這四個字的時候是什么感覺。但至少是會肅然起敬的。畢竟,那里群賢畢至,絕代風華,那里握著一個時代的斯文正脈。我總覺得,西南聯(lián)大的錢穆之于史學界,正如西南聯(lián)大之于中國。
錢穆這個名字早就聽過多遍了。歷史老師開的書單里總會出現(xiàn)它的身影。幾位復旦學長也極力推薦,說高中將這本書看五六遍也不為過。
終于,在極其仔細地讀完第三遍之后,才敢提筆。錢先生的形象是在讀完《八十憶雙親。師友雜議》后逐漸清晰起來的,長衫、眼鏡,有一種屬于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從容與曠達。錢先生對中國歷史是懷著深深的溫情的,而這種溫情在這本書中更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在看這本書前,我相信大部分人會有這樣的誤解:
一、國家的安寧或動蕩,基本由皇帝的“好壞”決定。
二、幾乎沒有弄清楚“封建”的概念。
三、“封建”、“專制”、“中央集權”之類的詞,等于黑暗,落后,退步;
“共和”、“民主”、之類的詞就是先進的,好的。而錢先生看待中國歷史的立場,在《國史大綱》的引言四義中可見一斑,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
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
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亦至少不會感到現(xiàn)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于古人。
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數(shù)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fā)展之希望。
辦學,做事,搞研究,每一行都勢必經受社會、輿論的考驗,這考驗可能是批評、質疑、辱罵,也可能是贊揚、追捧、盲從。文人相輕,錢先生卻從不輕視他人,鼓勵后學懷疑自己,坦然接受外界各種批評,我想這才是學者的樣子。那些張揚的,鋒芒畢露的人,真的博大嗎?靜水深流……
顧頡剛說:“錢賓四先生,在北大任歷史講席已越10年,學識淹博,議論宏通,極得學生歡迎。其著作亦均縝密謹嚴,蜚聲學圃,實為今日國史界之第一人,剛敬之重之。”
張自銘說:“先生治學,戛戛獨造,一無依傍,遂成極詣,而融貫中外,直湊單微,又迥非抱殘守缺者可比。辛亥以還,時局屢有起伏,先生未嘗一日廢學輟教,以嘩世取寵,畢秋帆所謂“學問觀其會通,性行歸于平正”,唯先生足以當之。”
愚暗謂:“吾輩學當如此。”
同時,也提出兩點問題:
1、錢先生談清朝與元朝制度時幾乎全篇都在言其黑暗與“私人化”,我總覺得有些民族主義的色彩在里邊。
2、后來我將錢先生的史觀運用于生活,又有了這樣的疑惑:如果所有人都包容一切,溫和平靜,所有人事物都“存在合理”,那么哪怕真有一天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了,這豈不是成了宿命?讀后感·為何魯迅說出:“翻開封建社會五千年的歷史,處處都寫著‘吃人’”這句及不符合史實的話,卻仍然成了激勵中國社會覺醒的不朽名言呢?
最后,分享一下個人的一些讀書方法吧。
1、勾畫,批注。不要害怕這會讓書變“丑”。一定要及時寫下你的“靈光乍現(xiàn)”。
2、回顧,梳理。特別是再看這種理論性的書籍的時候,先要把書讀厚,也就是在這本書的基礎上大量拓展;然后把書讀薄,也就是簡單地用一段話,或者話思維導圖來梳理一篇文章的邏輯。
3、切問,輸出??吹揭粋€觀點的時候,傾盡畢生所學,去論證它,再絞盡腦汁去推翻它。特別是和師友一起進行這頭腦風暴的過程,會收獲頗豐。另外,最好可以找一個人討論這本書,或者你講給他聽一遍。講清楚了,就真的掌握了。而有些自以為明白的東西,不運用出來,久而久之就只能成為“茶壺里裝湯圓”了。
政治類的讀后感篇7
當瑪麗背著孩子到達紐約,看到她誠摯的長輩和最好的朋友——馬克思,看到掛在他脖子上的表情畫本,看到天花板上被熨燙整齊的這些年來他們傳遞的書信,她笑了,她終于見到了那位在她生命最絕望的時刻給她力量讓她重新站起來的“老頭兒”,她終于懂得了做自己才是幸福源泉的生命真諦。
影片的結局也許不算完美——瑪麗失去心愛的丈夫,馬克思走了,但“你我的人行道已相交在了一起”,他們已經懂得人生的意義,他們不是孤獨卑微的,這份堅不可摧的友誼已使他們找到他們曾經一度可望而不可即的幸福,而且定將鼓舞著長大的瑪麗和她的孩子勇敢快樂的走下去。
家住墨爾本的瑪麗八歲大時,對周圍世界充滿好奇,父母親整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一個反映心情變化的戒指和一只從外面撿回來的小公雞的她更加渴望溫情與愛情。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這兩條長短相差十萬八千里的人生軌跡相交,瑪麗找到了馬克思,一個患有嚴重肥胖癥和憂郁自閉癥的美國中年男人,她只有一個假想的蹲在墻角椅子上看心靈雞湯的猶太朋友。一封關于詢問美國小孩是怎樣生出來的有趣問題的信附帶一根櫻桃巧克力棒拉開了他們長達八年的“跨洋戀”的序幕。
不知這是否可以稱為愛,但它絕不是狹隘意義上的“結婚生子,恩恩愛愛”,我想它應是兩個原本不懂得愛的人用生命與心為我們譜寫的一曲“友愛”之歌,完成了人與人之間最純粹最真摯的交流?,旣惪拊V同學嘲笑她額頭上的胎記,一個小小的字眼喚起了馬克思那壓在心底的不愿記起的遭遇,他開始害怕,恐懼孤獨,擔心再一次承受被人拒絕的打擊,但他同樣渴望愛情的降臨,因而當瑪麗用稚嫩的語言向她傾訴她深愛鄰居卻羞于開口時,他的內心如山洪暴發(fā),極度的自卑感與失落感終于讓他住進了醫(yī)院,開始了八個月的人生反思。
盡管瑪麗曾經為追求自己的愛情屢戰(zhàn)屢敗,馬克思也因不敢正視自己的缺點與失戀而過度敏感以至于他們曾長時間停止通信并陷入痛苦的泥潭無法自拔,但我們還是要相信真正的友誼是不會輕易被擠垮的。就是這樣一個曾被無數(shù)次傷害和欺負的自卑的小女孩兒也終于在父母去世、丈夫離開的時候毅然決然的選擇了一個人帶著孩子堅強的生活,就是這樣一個沒被真正愛過也沒真愛過別人的“怪老頭兒”仍然在他的半百之年悟出要被愛要先愛自己的人生哲理。
也許正是影片中那昏暗灰色的畫面加之真實感人的心靈獨白觸動了大眾那脆弱的內心,才使得這部既沒有驚人視覺特技又沒有英雄主義渲染的粘土動畫片能收獲百萬美元的票房,并成為圣丹斯電影節(jié)31年歷史上首部被邀為開幕電影的動畫片。
這對以筆會友的跨洋忘年交,面對同樣缺失、暗淡、孤獨的人生,發(fā)出了“年少時總是期待成為任何人除了自己”的感嘆,甚至還絕望的認為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滿是裂縫,生命似乎已經沒有出路。但我們同時要看到他們的鄰居最終是如何雙目失明卻仍追尋著生活的快樂,雙腿截癱嚴重自閉又是如何在關鍵時刻為瑪麗送去改變她一生的東西。
馬克思重新審視了自己一生的三個目標,開始漸漸懂得要敢于正視自己的缺點,努力尋找并發(fā)揚自己的閃光點,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勇敢地接受自己,真心的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他走得很安詳?,旣愐膊辉偈悄莻€懵懂天真的小姑娘,當她背上撫養(yǎng)下一代的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時,她意識到了自己的價值,別人可以不愛自己,但我們自己不能放棄,沒能做個合格的妻子,但我們還可以做一位不讓自己后悔并且令孩子敬愛的母親。
這就是價值,不在乎你是做什么的,不論貢獻大小,只要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充分發(fā)揮了自己應有的作用,我們的內心就是坦然并快樂的。
朋友們,剛進入大學我們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不要因自己的一個小小的缺點而逃避,不要因自己的卑微放棄對夢想的追逐,茫茫太空,浩瀚蒼穹,當你站在巍巍岳麓山上俯瞰這座城市的時候,那點小小的美中不足又算得了什么,最最重要的是永不放棄,堅持不懈地努力,堅強的做我們自己,終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他人想成為的“別人”。
朋友,生命寶貴卻又短暫,我們要加倍珍惜這稍縱即逝的美好的青春時光,不要瞧不起自己,覺得自己技不如人甚至一無是處,很多時候是我們羞于表達,封閉自我,要知道那些網絡游戲的虛擬世界、燈紅酒綠的奢華生活不能給我們永遠的滿足。不要猶豫了,走出去吧,看看這片廣闊的天地,聽聽這座城市里人們奔波的腳步聲,想想身后的年邁的父母,當我們真的決心改變并敞開心扉地交幾個知心朋友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那么多的人在愛并牽掛著我們,他們又是多么期望看到我們凱旋而歸的那一刻。
政治類的讀后感篇8
大衛(wèi)·李嘉圖以其在對外貿易方面的觀點與他的時代的普遍觀點進行了斗爭。當他的祖國用關稅手段來保護自己的經濟時,他提倡自由貿易。他對此給出的理由是他的“成本比較法則”理論。他的中心論據(jù)是:只有當一個國家生產的所有商品的成本都比另一個國家低的時候,兩個國家之間的商品貿易才有必要。李嘉圖舉了英國和葡萄牙兩國之間的貿易以及它們的產品:紡織品和酒的例子來說明自己的理論。他把情況最大程度地簡化,假設兩國每次只提供一種產品,工業(yè)國家英國從農業(yè)國葡萄牙進口酒,并把自己生產的紡織品出口到那里。李嘉圖認為這一貿易對于兩國都有好處,盡管葡萄牙生產兩種產品的成本(用勞動時間衡量)都比英國低。
葡萄牙人生產酒的優(yōu)勢比生產紡織品的優(yōu)勢更大一些。這樣對于葡萄牙來講,如果它專注于酒的生產,不再自己生產紡織品,而是在與英國的貿易中用酒來交換紡織品,那么對于它自身是有力的,因為葡萄牙所需要的生產用于出口的酒的勞動時間比它生產自己所需的紡織品需要的時間要短。相應的,英國的相對成本優(yōu)勢在于紡織品的生產:他們生產用于出口的紡織品所需要的.勞動投入比自己生產酒所需要的勞動投入少。英國可以把節(jié)省下來的勞動力投入其他工業(yè)部門以獲取利潤。李嘉圖的結論是:如果每個國家都集中力量生產自己成本比較低的產品沒那么在兩個國家中財富都會增長。
李嘉圖認為資本積累有兩種方式:一是增加收入(利潤),二是降低消費。他一直認為,只有工資的下降才能提高利潤率,以及只有通過工資購買的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持續(xù)下跌,工資才可以持續(xù)下降。因此,如果對外貿易的擴張、機器設備的引進是的可以以低價將生活必需品和食物運送到市場,利潤就會增加。李嘉圖的結論是,對外貿易有利于國家的發(fā)展,因為它可以增加收入所購買的商品數(shù)量和種類,因為商品豐富且價格低廉,從而刺激了儲蓄,也促進了資本積累。但是,除非進口的商品屬于勞動者用工資購買的商品種類,否者對外貿易就不會呈現(xiàn)出提高資本利潤的趨勢。根據(jù)發(fā)展成熟的自由貿易體制,各國自然會把其擁有的資本和勞動用于最有利于本國發(fā)展的行業(yè)。這樣,個人利益的追求就很好的與整個社會的普遍利益結合在了一起。通過激勵人們勤奮勞動、尊重人們的獨創(chuàng)性以及通過最有效的運用自然界風雨的特殊力量,勞動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分配。于此同時,通過提高產品總量,使利益惠及廣大國民,通過利益和彼此間的交往這一共同紐帶把文明世界的各國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大同社會。
李嘉圖的理論構成了19實際中占據(jù)主導地位的關于自由貿易和保護關稅的討論的基礎,這一討論1846年在英國關于取消糧食關稅的討論中達到了頂峰。如于1915年實施的英國《谷物法》:當國內谷物低于1夸特80先令時,禁止進口。谷物的出口補貼往往會降低外國消費者的購買價格,但是并不會對國內市場價格產生長期影響。谷物需求的擴大會對國外市場產生影響,也會降低谷物進口國的谷物價格,從而使出口商的利潤局限在進行該貿易所能得到的最低利潤水平上。對工業(yè)制品和谷物進口征收的高額稅收或給予出口補貼產生的唯一下過就是把一部分資本轉向了在正常情況下不會投入的行業(yè)。這會引起社會總資金的不均衡分配——它會誘使制造商開始或繼續(xù)從事利潤較低的行業(yè)。這是一種最失敗的課稅,因為它并沒有把從本國抽取的所有資本補貼給外國進口國家,這筆算是的差額是由總資本的不均分配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