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5篇

時間:2023-04-08 作者:lcbkmm 備課教案

通過書寫一份教案,使學生們能更好的學習,教案是老師為了順利開展教學預先整理的文字報告,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5篇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

2、認識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并能完成相應的圖表。

3、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做出簡單的預測。

教學重難點:

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做出簡單的預測。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小朋友喜歡“六、一”兒童節(jié)嗎?(喜歡)六一兒童節(jié)是小朋友的節(jié)日,電視臺的叔叔阿姨準備給小朋友送上一份節(jié)日禮物——動畫片大餐,那么小朋友們都喜歡什么樣的動畫片呢?他們請老師幫忙調查一下。昨天老師對二(2)班的小朋友進行了調查。老師根據調查情況制作了一幅統計圖

(出示二(2)班同學最喜歡的動畫片情況統計圖)

二、活動探究,認讀統計表

(一)認讀縱向統計圖表

1、先獨立思考:請你仔細觀察統計圖,從統計圖面,你知道了什么?想好的舉手

2、同桌交流:有好多小朋友已經知道了,那么請你跟你的同桌說一說、比一比誰從圖中了解的信息多。

3、反饋交流:

師:誰愿意向大家說一說從統計圖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喜歡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人最多,喜歡看《西游記》的人最少。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看邊上有24就是個人(喜歡《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這部分涂得)(實際上這種統計圖我們可根據各種直條的高矮一眼看出喜歡什么節(jié)目的人最多、最少。我們來數一數各涂了幾格)

師:這邊上有哪些數?這些數告訴我們什么?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喜歡看的人數《喜羊羊和灰太狼》。 師:從統計圖里你還知道什么?

生2:喜歡《海綿寶寶》的小朋友有8人————————

師:(我們來數一數)誰還有補充嗎?

生3:喜歡《海綿寶寶》的人數和喜歡《貓和老鼠》的人數一樣多

師:你是怎么知道喜歡《海綿寶寶》的人數和喜歡《貓和老鼠》的人數一樣多的?

生3:它們都是8人,

師:我們還可以從它們的高度上看出它們是一樣高的。你還會去比較 想法跟別人不一樣,誰還能像他這樣去比較它們之間的關系呢?

生4:喜歡———————比——多或少幾人,一共有幾人?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4、預測:根據這個調查結果,你認為電視臺的叔叔阿姨在六一兒童節(jié)會播放什么動畫片當作節(jié)日禮物送給大家呢?為什么?

過度:電視臺的叔叔阿姨的想法也跟我們小朋友一樣,會在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為我們送上節(jié)日禮物,大家高興嗎?

(二)認讀橫向統計圖

過渡:六一兒童節(jié)我們不僅能收到電視臺叔叔阿姨的禮物,我們學校也要為大家慶祝節(jié)日,學校準備舉行一些體育活動,由于學校學生有1000多個受場地限制,學校要求每個班只選一個體育項目,請你從下面四個體育項目中選一個喜歡的,想好舉手

1、生成統計表

指名不同學生回答,意見產生分歧

師:要決定到底舉行什么活動怎么辦?

生:數一數,統計

生成統計表

2、制作統計圖:

師:根據這個統計表我們能不能制成統計圖呢?怎么制作?

生:在踢毽子那里畫6格

師:怎么畫?為了能讓大家一眼看出6格我們可以想個什么辦法?一般把數字寫在下面

師:再怎么畫?為了區(qū)別不同的項目,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顏色。

3、讀統計圖:

師:在這個統計圖中,你又知道了哪些信息?

4、預測:根據這副統計圖,你認為我們班組織哪項活動小朋友們的歡迎?為什么?(那么我們班就決定組織跳繩活動)

5、比較兩幅統計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用直條表示人數,一格都表示一個人,都用不同的顏色

不同點:橫、豎不同,說一說橫豎都表示什么。

(三)體驗統計的全過程

過渡: 有那么多的人要為我們慶祝節(jié)日,我們要精神飽滿的玩一天,要有精神就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剛才我們都計算出了自已每天的睡眠時間我們把它做成一個統計表和統計圖好嗎?

1、做統計表:要統計一組同學的睡眠時間有什么方法?誰來說一說

(小組完成統計表、集體檢查)

2、畫統計圖:請根據統計表中的結果畫好統計圖,比一比誰畫得對又漂亮

3、評價統計圖

4、全班匯總

5、讀統計圖

6、小秘密:10歲小朋友一般應保證每天10時的睡眠,知道這個小秘密和我們班小朋友睡眠情況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只有保證了充足的睡眠時間,我們才有健康的身體去學習、生活,希望小朋友能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三、延伸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統計圖表,你們見到過哪些的統計圖表呢?

師:同學們見識可真廣,老師也從網上找到了一些統計圖表。

課件展示各種統計圖表:有折線形的、條形的、圓形的、地圖形的。

統計圖的花樣可多了,今后我們會繼續(xù)學習統計知識,有興趣的小朋友課后可以收集一些統計圖表自己研究研究看能發(fā)現些什么,好嗎?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在游戲中體會事件的可能性,并進一步體會到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3、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求知欲,幫助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體驗到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游戲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發(fā)生不確定的。

教學難點:

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并會用這些詞語表達生活的事件。

活動準備:

課件、球、盒子、硬幣、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促學。

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小故事,想聽嗎?(點擊課件)請看屏幕:迪尼斯樂園舉行比賽,米奇和唐老鴨都決定回去看看,可是只有一張門票,讓誰去呢?最后它們決定用拋硬幣的方法來做決定。(板書:拋硬幣)

師:你們認為誰會去呢?

生1:米奇。

生2:唐老鴨。

師:到底是誰去呀,意見不統一,正好老師這里有一個1元硬幣,我們先來認一認硬幣的正反面。誰能識別硬幣的正面和反面?

師:印有1元字樣的這一面是正面,有花的這一面是反面。現在老師想來拋下這枚硬幣,正面就由米奇去,反面就由唐老鴨去。怎么樣?我請一位同學上來幫忙,誰來?

師:你的任務是老師拋完后要大聲告訴同學們你看到的是哪一面,好嗎?準備好了嗎?(師拋硬幣遮住,問學生)

師:同學們猜猜是哪一面朝上?

師:大聲告訴大家,哪面朝上?

生:正面。

師:正面朝上,這下米奇可高興了,因為它可以去觀看比賽。(猜對的學生很高興)

師:如果再拋一次,一定是米奇去嗎?

生1:是,一定是米奇去。

生2:不是,也有可能是唐老鴨去。

師:你確定嗎?你也上來拋一拋。(再指名生拋硬幣)

生:反面朝上。(猜對的學生歡呼)

師:反面朝上,唐老鴨高興得又蹦又跳。(生回座位)

師:同學們,在剛才的拋硬幣游戲中,你發(fā)現了什么小秘密?

生1:硬幣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

生2:米奇和唐老鴨都有可能去觀看比賽。

師:同學們可真了不起呀!你們想來試試拋硬幣嗎?(想)

師:請聽游戲規(guī)則:(略)

師:(拍手示意學生坐好)同學們剛才通過玩拋硬幣的游戲,你們看到硬幣落下后是什么情況?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通過游戲我們發(fā)現硬幣落下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也就是說正面或反面,這兩種可能都有。(板書:可能也可能)。

組織課堂:請組長收好硬幣,放回抽屜。

(設計意圖:由拋硬幣游戲開始感受事物的不確定性,學生在觀察、拋擲、猜測等活動中,初次體會硬幣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嘗試用“可能”、“也可能”等詞匯進行數學表達,在知識、情感上為后面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二、展開活動、自主探究。

1、師:同學們,剛才大家都玩得很開心,接下來我們再來玩?zhèn)€摸球游戲,好嗎?師生摸球。

師:(出示盒子)看,這是什么?

師:(指盒上標簽)對,里面有三個白球和三個黃球,誰愿意上臺和老師一起玩?

(生踴躍舉手,一位學生上臺)

師:咱們兩人這樣分工:我摸,你猜我摸出來的是什么顏色的球。

(臺下同學聚精會神,饒有興趣地看。師動作夸張地做出不看盒子的樣子,摸出一個球捏在手上)

生:。(白色)

(師展開手掌正好是。臺下同學鼓起掌來,猜中了!第二次、第三次過程同上,猜中的學生鼓掌,沒猜中的有點失望)

師:你們也想這樣摸一摸、猜一猜嗎?(想)

2、學生小組合作摸球。(體驗不可能)

師:老師給每組同學都準備了一個小袋子,每個袋子里裝的都是3個白球和3個黃球。摸球之前,請聽好游戲規(guī)則:

1、小組其他成員猜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

2、每人每次只摸一個球,摸球時眼睛不能看,也別讓猜的同學看見,每人連續(xù)摸兩次。

3、把摸到的球給大家看,不能爭不能搶,更不能讓球掉地上,要有團結協作、互相謙讓的精神。

4、組長負責把每個同學摸球的情況打鉤記錄下來。

5、把球放回袋子里,等組長記錄好,換個同學再摸。最后想一想,每次你都猜對了嗎?為什么?

(1)請組長拿出袋子和表格

(2)師指導摸球填表格

3、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摸了這么多次球,也猜了這么多次,我請小組長來告訴老師,你們小組摸球的情況如何?

(1)各小組匯報情況

(2)老師幻燈出示匯總表,根據組長匯報情況填表

師:同學們你們每次都猜對了嗎?(生:沒有)

師:怎么這么多同學沒有全猜對呢?從這張表格中可以看出是什么原因呢?

(因為袋子里有白球和黃球,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黃球。)

師:淘氣和笑笑也做了摸球游戲請看(點擊課件)笑笑可能從盒子里摸到什么顏色的球?(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白球)齊讀一遍

(設計意圖:小組內摸球猜球活動,意在使學生體驗從袋中摸一個球可能摸到黃球,也可能摸到白球,再次感受這種不確定性現象。學生摸得積極,猜得高興,較好地體會到了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

4、體驗不可能

智慧老人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小問題

可能從這個袋子中摸到黑球嗎?(不可能)齊讀

可能從這個袋子中摸到紅球嗎?(不可能)

可能從這個袋子中摸到除白球和黃球以外其它顏色的球嗎?(不可能)

為什么?

師小結:同學們真聰明,因為袋子里只有黃球和白球,所以,我們不可能從中摸到除黃球和白球以外其它顏色的球。(板書:不可能)小結

5、再次摸球。(袋子里都是黃球)(體驗一定)

師:老師最近學了一樣新本領,無論誰從這個盒子里摸球,我都可能猜到是什么顏色。大家信嗎?不信,我們試試。這個盒子里面裝的也是6個球。這回我們換一個玩法,我請每個大組里最乖的小朋友來摸球,老師來猜。誰愿意和老師玩?(多次猜黃球)

(教師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映:是不是有不滿。)

師:怎么了,你們想說什么?(里面都是黃球)

師:很多同學都說對了,老師的確知道里面裝的都是黃球。所以,摸出一個一定是黃球。

如果盒子里裝的是6個白球呢?(摸出一個,一定是白球)如果盒子里裝的是6個紅球呢?(一定是紅球)

(板書:一定)

師小結:剛才通過拋硬幣和摸球的游戲,我們知道了有的事件可能發(fā)生,有的事件不可能發(fā)生,有的事件一定發(fā)生。

(設計意圖:本小節(jié)讓學生在動腦思考中體驗到事件的確定性,在師生的趣味互動中既學新知又交流感情,調節(jié)課堂氣氛)

三、促成體悟,拓展延伸。

1、數學書第93頁:連一連。

小朋友們喜歡這樣的摸球游戲嗎?我們的好朋友淘氣、機靈狗和笑笑也來參加了。你們看!數學書第93頁的連一連。讀題,請同學們打開數學書本93頁

(1)先讀題目要求和內容,獨立完成。

(2)匯報交流

師:現在來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不通過實驗也能判斷正確嗎?淘氣的盒子中摸出的是什么呢?

生:10個黃球,摸出來的一定是黃球。

師:那會摸到黑球嗎?

生:不可能摸到黑球。師:機靈狗的盒子呢?

生:10個白球,摸到的不可能是黃球。

師:那會是什么球?

生:一定是白球。師:那么笑笑的盒子摸出來的球會是什么?

生:5個黃球,5個白球,摸出來的可能是黃球。

師:也可能是什么球?

生:也可能是白球。

師:能完整的說一說嗎?

生:5個黃球,5個白球,摸出來的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白球。

2.聽要求起立。看看誰最機靈。

師:接下來,我們來課間休息,再玩?zhèn)€游戲,全體同學請注意,聽清老師的要求好嗎?我們玩的游戲是聽要求起立,看看誰最機靈。準備好了沒?有沒有信心?(有)

(1)站起來的同學中老師任意摸到一個同學一定是女同學。

(2)站起來的同學中老師任意摸到一個同學不可能是男同學。

(3)站起來的同學中老師任意摸到一個同學可能是女同學,也可能是男同學。

師:同學們可真厲害,請給自己一些掌聲鼓勵吧!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及時對新課知識進行補充和鞏固,使學生形成表象。并設計活動應用反饋,既調節(jié)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知識理解,形成一種教學互動)

四、聯系生活,內化提高

聰明屋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每天都會有很多事情在發(fā)生?,F在,老師又要考考聰明的小朋友,你覺得什么事情一定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可能發(fā)生,什么事情不可能發(fā)生呢?請看屏幕,這里的題目你會嗎?誰來告訴老師。

學生說,老師注意評價。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有關可能性的問題,大家開心嗎?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新課標提倡學習生活數學,要求數學與生活緊密相聯,通過練習對事情發(fā)生的情況進行牢固地加深,學生對生活中的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的描述,能進一步掌握用數學語言進行準確的描述事件的可能性,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混合運算的意義。

2.能正確計算混合運算題。

3.引導學生探索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4.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5.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參與意識,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創(chuàng)設小熊購物這個問題情境,通過學生幫助小熊計算買食品花了多少錢,引出混合運算的教學,其中包括乘加與乘減的運算。

教學時,教師應注意要讓學生自己探索出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千萬不要直接告訴學生,要讓學生自己在具體情境中探索出來。另外,在計算過程中要讓學生之間進行不同算法的交流,以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遼源市第一實驗小學教學條件、師資條件比較先進,學生的素質相對來說也比較高。特別是,我們班的學生經歷了近兩年的課改實驗,由于注意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現在數學課上已形成了學生樂于學習、善于提問、敢于創(chuàng)新的局面。但由于學生年齡偏小,缺少生活經驗,所以教學中,我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有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便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課堂實錄

為了吸引學生學習,我將教材中虛擬的小熊購物情境設計為真實的買水果情境,課前布置學生去水果超市調查各種水果的價格。結合學生的調查,我在課上出示有代表性的水果及其價格,然后,師生間進行真實的購買。通過買水果的活動,學生不但掌握了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而且還增長了實踐經驗。

教學中,我設計了猜一猜活動。先出示購買水果所列的混合算式,讓學生根據該算式猜出是怎么買的水果。讓學生經歷從抽象到具體再到抽象的過程,加深學生對混合運算知識的理解。

最后,我還設計了一道讓學生設計春游購物預算方案的綜合實踐的課外延伸題,以加強學生應用混合運算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整節(jié)課,我都竭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可參與、可探究,貼近生活,富有童趣的數學活動空間。

(一)為水果貼價格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guī)砹艘恍┧?,大家看,都是什么?/p>

生:香蕉、蘋果、金橘

師: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大家到超市對各種水果的價格做了一次調查,現在我就要根據同學們的調查為水果貼價格。

(師在一個貨架上為水果貼價格,單位按每千克計算。)

蘋果2元 香蕉3元 金橘4元 橙子5元 香瓜7元 草莓8元

(二)買水果

1. 教學乘加混合題

師:價格標好了,同學們,下面我們要玩一個買水果的游戲。

(生很高興。)

師:現在你就是一名顧客,我就是水果店的老板。我的小顧客們,你們想買點什么?

生:3千克蘋果;4千克金橘

師:如果你要買兩種水果的話,你想怎么買?

生:我想買3千克蘋果,1千克香瓜。

師:他應付給我多少錢呢?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算一算。

(生動筆計算。)

師:現在我們進行小組交流,說說你剛才是怎么算出來的。

(小組交流。)

師:現在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全班同學進行匯報。

生1:我是這么算的:23=6(元),6+7=13(元)。我先算出了3千克蘋果的價錢是6元,再用6元加上7元,就是蘋果和香瓜一共的價錢。

生2:我列的算式是23+7。我把生1的兩個算式合起來成為一個算式來計算,這樣簡單些,結果也是13元。

師:大家觀察23+7這個算式,這是把剛才那個同學的兩個算式合起來的,叫綜合算式。這個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應該先算誰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觀察思考。)

生3:應該先算乘法,因為這樣是先算出了3千克蘋果的價錢,然后再加1千克香瓜的價錢,就是它們一共的價錢了。要先算加法就講不出道理了。

生4:老師,我知道沒有括號的算式先算乘除、后算加減,所以這道題應該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師:他們倆說得都對,這道題我們只有先算3千克蘋果的價錢才能知道兩種水果一共多少錢。所以像這樣有乘又有加的題,我們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要求兩種水果一共多少錢,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5:我的計算方法是7+23,我把香瓜的價錢放前面,也可以算出兩種水果一共多少錢。

生6:老師,我是口算的,兩種水果一共是13元。

師:大家用的方法真多,都可以算出兩種水果的價錢。

2.教學乘減混合式題

師:我們繼續(xù)來玩買水果的游戲,假如你有20元錢,買了4千克香蕉,我應該找給你多少錢呢?這個問題請同桌合作解決,并把算式列在練習本上。

(同桌間討論并解決此問題。)

師:哪一桌想說說你們是怎么想的。

生1:我們先計算出4千克香蕉的價錢,列式是34=12元,然后用20減12等于8元,你應該找回8元錢。

生2:我們列的是綜合算式20-34,你要找給我們8元。

師:我們在計算20-34這個算式時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你能說明原因嗎?

生3:我們應該先算乘法、后算減法,因為,先算出4千克香蕉要用多少錢,才能算出找回多少錢。

生4:應該先算乘法、后算減法,算出香蕉的價錢,再用一共的20元錢減去香蕉的價錢,剩下的就是找回的價錢了。

3.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混合運算。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有沒有發(fā)現混合運算時,我們應該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生:(齊答)先算乘法、后算加減。

4.提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能提出混合運算的問題嗎?

生1:我買2千克草莓、1千克香瓜,需要多少錢?

(生在練習本上做,并作答:28+7=23(元)。)

生2:媽媽買了4千克橙子、1千克金橘,要花多少錢?

生3:我是這樣算的:45+4=24(元)。

生4:老師有30元錢,買了3斤香瓜,還剩多少錢?

生5:我列的算式是30-37還剩9元。

(三)猜一猜

師:現在我們換個玩法。我當顧客,我來買東西,但是我先不告訴大家我是怎么買的。我要請大家看我列的算式,猜猜我買了哪些水果。我列的算式是:23+8,25-27。

師:下面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討論一下我是怎么買的水果。討論的時候小組里的每個人都要積極地參與,踴躍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并且要注意傾聽別人的發(fā)言。

(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23+8這個算式。)

生1:我們小組認為,老師買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

生2:我們小組認為,老師買了3千克蘋果和1千克草莓。

生3:我們小組還有一個猜法,就是老師買了3千克蘋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

(觀察25-27。)

生4:我們猜老師拿25元錢買了2千克香瓜,還剩11元錢或者用25元錢買了7千克蘋果,我們猜的對嗎?

師:從算式上看同學們猜的答案都可以算對,現在我宣布我實際購買的答案。我買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我還用25元錢買了2千克香瓜,你們誰猜對了?

(一部分學生因猜中而歡呼。)

四)指導學生看書、質疑

師:我們這節(jié)課學的買水果就是課本中小熊購物的內容,大家看看有沒有不懂的地方,請?zhí)岢鰜怼?/p>

(五)總結

師:這節(jié)課你們學會了什么?

生1:我學會了買水果。

生2:我知道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

(六)布置作業(yè)

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運用今天我們所學的混合運算,做一份你們小組春游時的購物預算,填好下表。

預計 花費 剩余(或補上)

()元 ()元 ()元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買水果游戲。教學實踐證明,由于我將教材提供的虛擬小熊購物轉變?yōu)檎鎸嵉馁I水果,學生更樂于投入到學習中來,而讓學生在課前對各種水果的價格做市場調查,則更有助于買水果的學習,同時也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實踐的機會。

在探究運算順序的過程中,我先是讓學生獨立思考,再梳理自己的思路,然后進行小組交流、全班匯報。在不同算法的匯報中,讓學生結合實際情境說明先算乘、后算加的運算順序的合理性,而不是直接告訴給學生先算乘、后算加。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的方式獲得了知識,對此印象會更為深刻。

愛迪生說過:能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此,教學中,我轉變以往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教學方式,而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互相解答。只要學生能夠答的,教師決不包辦代替。課堂中,學生積極性很高,樂于參與學習活動的場面令我欣慰。因為,他們活躍的思維及表現源于我平時課上的訓練。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民主的氛圍,使學生展開自由的羽翼,在猜一猜和多種算法解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機敏的反應、多種算法和出人意料的猜法(即23+8的猜法:老師買了3千克蘋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都令我感到吃驚,也令我感到了教學的成功之處。

課后的延伸作業(yè)是為學生設計一個綜合實踐活動,這要發(fā)揮小組的團隊作用。學生既可運用所學的混合運算知識幫助解決問題,又增加了社會實踐經驗。因為,這其中包括購買哪些食品、輕重如何、攜帶是否方便、價錢是否合理等問題。

案例點評

本節(jié)課的設計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改編原教材的情境,使學生從生活經驗的客觀事實出發(fā),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變以往讓學生死記先乘除、后加減的規(guī)律為促使學生獨立自主地探究出混合運算的規(guī)律,特別是課前讓學生親自去市場調查各種水果的價格,更為課上的計算買水果的價錢做了鋪墊。這是這篇教學設計的特色之處,因為它更密切了數學與生活間的聯系。

教師所設計的猜一猜活動拓寬了學生思維的空間。通過一個算式,學生可以猜出買的不同數量的水果。答案的不唯一性,使學生在探索性學習方式上得到培養(yǎng),并且發(fā)展了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這一活動也有利于學生理解算式的意義。

最后,教師還在課外延伸教學方面下了功夫,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綜合性的實踐活動,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和認識。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篇4

課題: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課型:

新授教學目標:

1、學生懂得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尺子,認識刻度尺。

2、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并對幾厘米的長度有感性的認識。

3、學生學會用厘米作單位估測或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掌握測量物體的方法。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空間想象的能力,通過活動提高學生估測和測量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

教學設想:

本節(jié)課采用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充分觀察、思考、交流的基礎上認識厘米。由于厘米這個數學概念比較抽象,因此,課中安排的看一看、說一說、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關于厘米的風豐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從而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理解1立尼究竟有多長。

一、學前導學

1、前置作業(yè):

你看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準備一把尺子,觀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揭示課題,介紹測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學習中,我們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長度,測量時有許多不方便,也不準確。在生活中,我們要用到統一的長度單位和測量工具——尺子,來測量。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認識直尺

1、小組交流:你看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準備一把尺子,觀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匯報

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1.介紹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用直尺上表示出來。

首先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你認為還有從哪個數字到哪個數字之間是1厘米長?

2.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1)把1厘米的長度畫在黑板上;

(2)小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們身邊或我們身上哪些物品的長度是1厘米。

(3)用手勢表示1厘米的長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3.觀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從刻度“0”到哪兒是2厘米長嗎?(從0到2)從刻度“0”到哪兒是3厘米長嗎?(從0到3)也就是說,從刻度“0”到幾,就是幾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方法

1.學生小組動手測量紙條長度

(1)這有一張紙條,你知道它有多長嗎?小組討論、操作測量紙條的長度。

(2)小組匯報:你們是怎么測量的?

2.統一測量的方法

介紹:量物體的時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就長幾厘米。

現在紙條的右端正好對著“5”,說明紙條長5厘米。

3.實際測量物體的長

(1)測量同桌準備的紙條,看一看它們分別長多少厘米?量的結果寫在紙條上,同桌檢查。

(2)量一量你帶來的新鉛筆長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寬度是()厘米。(取整數)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是()厘米。(取整數)

三、自我檢測

課本第6頁練習一1——3題。

看練習一的1題中鉛筆的長度,筆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長度呢?利用三角板來卡一下量。

四、變式練習

1.如果有些東西兩頭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長度呢?例如花生的長度和1角硬幣的長度。

2、拿出不同長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圖填空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能讀懂統計圖表,并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自主的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孩子的探索精神,并讓學生不斷地收獲成功的喜悅。

2、讓學生體會統計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同時滲透健康教育,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合理睡眠的好習慣。

3、通過小調查活動讓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統計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讀懂統計圖

教學難點:

在統計圖表中獲取信息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1)奧運會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熱潮,少兒頻道要舉行一次兒童體育比賽,可是應該賽什么呢?這可把董浩叔叔難住了!我們一起幫幫他好嗎?

(2)出示二(2)班同學最喜歡的體育項目統計圖、學生觀察。

二、探索新知

1、導入:出示統計圖,你們認識它嗎?

這個統計圖會說話,它能告訴我們許多數學信息,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統計圖表。(板書課題)

2、讀二(2)班同學最喜歡的體育項目統計圖。

①請看大屏幕,從圖上你能知道或調查的是什么內容嗎?你從哪知道的?

②最喜歡是什么意思?

調查項目每人只能選一個最喜歡的

③仔細觀察,這幅統計圖還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同桌說一說。

④學生匯報。

⑴ 踢毽子、踢球、游泳、跳繩,這些詞表示體育項目的名稱。

⑵ 0、1、216,這些數表示具體“人數”,人是單位名稱。

⑶ 每行都有16個格子,1格代表1個人,1格代表一個單位。

⑷ 用直條的長短表示最喜歡某種體育項目的人數是多少?(匯報)

⑤教師小結。

3、預測

董浩叔叔看到這個統計圖,你猜他會決定舉行什么比賽?為什么?

4、體會統計圖的優(yōu)點。

5、讀二(1)班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統計圖。 ①比較兩幅統計圖有什么區(qū)別并小結。 ②讀統計圖并體會統計圖的好處。 ③小結 ④預測。

到了2008年8月份時,猜一猜喜歡哪一項電視節(jié)目的人會更多? 教師提問:到時候我們再統計同學們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統計圖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三、讀奧運獲金牌情況統計表 (1)導入

(2)出示統計表,說說從統計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3)匯報 a、你知道了什么?

b、你覺得中國的運動健兒怎么樣?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四、小調查

1、師:同學們正處在長身體的階段,要想身體好,必須有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還要有充足的睡眠。不知道咱們班的同學每天的睡眠時間大約有多長呢?是不是有充足的睡眠呢?誰來說說看,你每天大約睡幾個小時呢?(指名匯報)

2、大家想不想了解全班同學的睡眠情況,并親手制作統計圖呢? 請看書本第88頁的“小調查”:課前,我們已經調查、統計了全班同學的睡眠時間情況,并完成了統計表。

3、現在請每個同學拿出水彩筆,獨立完成書本上的統計圖。比一比,哪些同學完成得最快!(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并進行匯報、交流。

5、你們知道嗎?一般10歲左右的兒童,每天應保證10個小時的睡眠。你覺得咱們班的同學是不是都有著充足的睡眠,如果沒有,你想說些什么?(合理化建議)

五、延伸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統計圖表,你們見到過哪些統計圖表呢?

師:同學們見識可真廣,老師也從網上找到了一些統計圖表。來看看,看我們還能讀到些什么?

課件展示各種統計圖表:有折線形的、條形的、圓形的、地圖形的。

統計圖的花樣可多了,今后我們會繼續(xù)學習統計知識,有興趣的小朋友課后可以收集一些統計圖表自己研究研究看能發(fā)現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