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蟲的教案6篇

時間:2023-04-05 作者:betray 備課教案

沒有教案的課堂是無法活躍起來的,只有學會制定生動有趣的教案,同學們才會對課堂產(chǎn)生興趣,教案是老師為了更有力把握知識點提前編寫的書面文稿,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漢字蟲的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漢字蟲的教案6篇

漢字蟲的教案篇1

活動目標 :

1、了解漢字的起源,知道漢字是中國人發(fā)明的文字。

2、初步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嘗試根據(jù)圖畫、象形字認讀相對應的漢字。

3、體驗漢字中的趣味性,關注周圍環(huán)境中的漢字,萌發(fā)閱讀漢字的興趣。

重點:初步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

難點:知道以“木”為偏旁的字均與“木”有關。

活動準備 床、桌、椅、木塊、大樹等圖片,并寫出相應的名稱。

“木、林、森”漢字卡片及相應的圖片。

書法作品及“火、水、山”的演變圖。

活動過程:

一、欣賞書法作品

教師:“你們覺得這些字怎么樣?這是漢字,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字?!?/p>

了解漢字的演變

二、出示火、水、山的演變圖。

教師講解漢字的演變過程。

教師:“我們的漢字是古代的人發(fā)明的,很久以前人們?yōu)榱擞洃浺恍〇|西就想辦法先畫出他們的樣子,后來人們?yōu)榱朔奖憔吐睾喕麄?,就變成了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了漢字?!?/p>

三、尋找漢字的秘密

1、床、桌、椅圖片,請幼兒說出它們的名字。

2、出示漢字,請幼兒猜猜看是什么字。

教師:“這些漢字你們認識嗎?”“它們是什么?”

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這些字的共同之處。

教師:“這些漢字有個共同的小秘密,誰能找到?為什么這些字里都有一個木字呢?”(因為這些東西都是木頭做的)

出示樹的圖片。

引導幼兒了解一棵樹用一個木表示;許多的樹在一起成為樹林就用兩個木字表示,就是樹林的“林”字;很多很多數(shù)不清的樹在一起是一片森林,我們用三個木字表示,就是森林的“森”。

游戲:找名字

在很多的名字中找出自己的名字,然后觀察好朋友的名字進行初步記憶,然后再在很多的名字中找出好朋友的名字。

漢字蟲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句子,讀懂句子的意思。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了解句子的意思。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第一課“漢字家園(一)”的第3小課。

二、多媒體演示,學習生字詞,理解句子的意思。

1、多媒體出示本課的10個基礎字。

2、引導學生學習“杰、傳、著、淺”及其詞語、句子。

(1)學生認讀漢字。相機學習“杰”這個字并指導書寫。

(2)由學生為這幾個字組詞。多媒體出示本課詞語。相機學習“顯”字,指導書寫。

(3)多媒體出示本課句子。由學生認讀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鞏固上節(jié)課所學生字。

認讀詞語卡片。

二、學生自學生詞、小組合作理解句意。

1、多媒體出示“滑、靠、強、服”四個字。

2、學生認讀這幾個字。

3、打開書,找到這幾個字的詞語及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

(1)讀詞語及句子,不認識的字問一問其他人。

(2)在熟讀的基礎上,做接力游戲。

三、學習“依、堅”兩個生字,書寫兩個生字。

第三課時

一、鞏固前兩節(jié)課所學生字。

認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讀詞語。

二、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的方法學習最后一部分內容。

1、學生用部首查字法認識“省、道”,并為其注音。

2、查出它們有幾種意思。

3、一種意思找到的詞語說一句話。

4、為自己找到的詞語說一句話。

5、可以用書上的詞和句子。

6、小組匯報(詞或句子要讀熟、讀流利)。

三、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學“節(jié)、省、份、理”這幾個字。

1、查字,講詞、講句子。

2、觀察字形,指出注意的地方。

3、書寫四個字。

四、活動(1)題。

認讀詞語卡片。

五、作業(yè)。

1、寫生字。

2、自制學習卡片。

六、練習。

1、選字填空。

杰節(jié)

(1)《本草綱目》是李時珍的一部()作。

(2)我們要()省每一滴水。

份芬

(1)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

(2)陣雨過后,空氣中彌漫著桂花的()芳。

里理

(1)教室,()很整潔。

(2)我明白了這個道()。

2、選擇正確讀音填空。

3、吹氣球。

漢字蟲的教案篇3

一、閱讀材料

1. 漢字不光神奇、有趣,還有著悠久的歷史,蘊涵著豐富的文化,讓我們繼續(xù)進行綜合性學習,增進對漢字的了解,加深對漢字的熱愛,并為純潔祖國的語言文字做點實事。我們每天都和漢字打交道,你是否感到漢字很有趣呢?讓我們圍繞漢字的有趣,請同學們認真閱讀提供的材料,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2.學生閱讀材料。

3.學習生字。

4.簡單談談體會。

二、制定計劃

1.讀活動建議。

2.讓學生補充建議。

3.讓學生選擇活動,自由組合小組(7—8人為宜)

小組一:漢字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字體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讓我們閱讀提供的材料,在搜集更多的資料,了解漢字的歷史。

小組二:搜集因為寫錯漢字,讀錯漢字而發(fā)生的笑話或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策劃一次社會用字調查活動,在調查的基礎上,寫成簡單的調查報告,或者給有關部門寫建議書,反映調查情況,推動社會用字規(guī)范化。

小組三:搜集書法作品,辦一個書法展,欣賞漢字的優(yōu)美,向班級有書法特長的同學請教練字的方法。

4.指導學生寫活動計劃。

活動計劃一般包括活動時間、活動內容、參加人員、分工情況等?;顒咏Y束后選擇展示活動成果的方式。

舉例:

5.交流活動方案。

第3—4課時

活動準備:

1.閱讀教材/我愛你,漢字/閱讀材料。各小組商討活動方案,進一步明確活動的要求。

2.各小組由小組長負責按計劃開展活動,教師要提供必要的條件與說明,如聯(lián)系社區(qū)的圖書館,開放學校的圖書室,號召學生借用圖書等。學校有計算機房的,要定時給學生開放時間,并有教師監(jiān)管。

3.各小組搜集資料后,在小組內交流,并整理與優(yōu)化資料,選出優(yōu)秀作品,指派代表準備在全班交流。有條件的地區(qū),要準備好交流的方式,如制作幻燈、課件、網(wǎng)頁、展示板。小組可以邀請課外輔導員做指導。

課內活動:

(精心布置教室,創(chuàng)設濃厚的漢字氛圍。以小組為單位圓型圍坐,各小組推薦主持人。)

一、引言:

上次我們開展了有趣的漢字綜合性學習活動,我們了解的漢字的神奇與有趣,那么漢字是怎么演變的?漢字蘊涵著哪些文化?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

二、各小組按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其他小組可以參與)

?漢字演變小組】開展這項活動,要盡量利用兩則“閱讀材料”。閱讀和研究“漢字的演變”表,要讓學生了解漢字從古到今大體經(jīng)歷了哪些發(fā)展階段,如果有條件還可以查找資料,了解這些不同的字體大約是在什么時候產(chǎn)生的。還要引導學生從表中發(fā)現(xiàn)漢字演變的趨勢。從這個簡表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漢字的發(fā)展是逐步從象形走向符號化,從筆畫較多走向筆畫簡單,使書寫更加快速便捷。《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可以在略讀的基礎上,講講這個故事,然后談談感受。希望學生能了解漢字的歷史非常悠久,甲骨文是現(xiàn)存的最早的文字系統(tǒng);同時認識到在生活中仔細觀察和善于思考,可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猜一猜中國最早的漢字

漢字蟲的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復習有關漢字知識,正確識記現(xiàn)代漢語的字形。

二、難點、重點分析

怎樣識記和糾正錯別字?

分析:識記和糾正錯別字的主要辦法是熟悉漢字的結構,善于識別錯別字。錯字指字的筆畫沒有寫對,別字指寫“白字”。

造成錯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因多寫筆畫而錯,如“步”誤寫為“ ”、“染”誤寫為“ ”;②因少寫筆畫而錯,如“初”誤寫為“ ”、“速”誤寫為“ ”;③因誤用偏旁而錯,如“淫”誤寫為“ ”、“抓”誤寫為“ ”,造成別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因音近而錯,如“刻苦”誤寫為“克苦”、“書籍”誤寫為“書藉”;②因形似而錯,如“針灸”誤寫為“針炙”、“倉庫”誤寫為“侖庫”。

防止和糾正錯別字的方法有:①抓字音,記字形。例如“令”和“今”兩類字容易相混,可以抓往它們的聲母來區(qū)分。凡是聲母是“l(fā)”的都寫“令”如“苓”、“嶺”、“齡”、“鈴”、“冷”、“領”、“鄰”,“憐”、“玲”、“伶”等;其他聲母的都寫“今”如“岑”、“含”、“貪”、“念”、“吟”、“矜”等。同樣的道理,有些字可以抓“韻母”來記憶,如“舀”(y3o)和“ ”(xi4n)兩類字,凡韻母是ao的,都寫“舀”如:“稻”、“蹈”、“滔”,“韜”等;凡韻母是ian的,都寫“ ”,如“陷”、“餡”、“焰”、“掐”等。②抓形旁,記字形。例如“礻”旁和“衤”旁的字很容易相混,抓形旁就可以把它們區(qū)分開來?!办辍笔恰笆尽钡淖冃危艜r候“示”旁的字一般同祭祀或祈禱有關系,所以都從“礻”,如“神”“祥”、“禱”、“禮”、“祖”、“祀”、“社”、“祈”、“禍”、“?!?、“?!?、“祿”等;“衤”是“衣”的變形,所以凡同衣物有關系的字都從“衤”,如“衫”、“襖”、“袖”、“裙”、“被”、“襪”、“襯”、“袱”、“褲”、“褐”、“補”等。③抓類推,記字形。一大批簡化字和一部分簡化偏旁是可以類推的。例如漢字偏旁“ ”’簡化作“倉”,“ ”簡化為“侖”。依此類推,凡是用“倉”作聲旁的,一律從“倉”如“搶”、“蒼”、“滄”,“瘡”、“創(chuàng)”等,凡是用“侖”作聲旁的,一律從“侖”如“倫”、“淪”、“輪”,“掄”、“綸”、“論”等。掌握這種類推的規(guī)律,就不會把“創(chuàng)傷”寫成“ 傷”,把“議論”寫成“議 ”了。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有關漢字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

1.了解漢字的特點。

(1)每個漢字都是一個獨立的方塊體,寫法各不相同,書寫以字為單位。

(2)每個漢字都讀成一個音節(jié),一個音節(jié)寫成一個漢字。

(3)漢字是表意文字,也就是說它是形、音、義的統(tǒng)一體。它和語音不發(fā)生固定的聯(lián)系。由于方言的不同,同一個字可以有不同的讀音,而且聲音相同而意義不同的詞或語素往往要用不同的字來表示,這樣又形成大量的同音字。

2.熟悉漢字的造字法。

一般說來漢字的造字方法有以下四種:

(1)eq x(象形)

象形是用描摹實物形狀來造字的一種方法。用這種方法造的字叫象形字,如:日、月、山、云、人、手、牛、爪、衣、卉、行、泉等。

(2)eq x(指事)

指事是用抽象的符號或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加指示性符號表示意義的一種造字法。用這種方法造的字叫指事字,如:上、下、寸、刃、本、未、甘、亦等。

(3)eq x(會意)

會意是把意義上可能發(fā)生關聯(lián)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組合在一起表示一個新的意思的一種造字法。用這種方法造的字叫會意字,如:兵、北、從、步、采、牧、莫、暮、休、苗、開、伐、明、林、炎、磊等。

(4)eq x(形聲)

形聲是用形和聲兩部分拼合在一起來造字的一種方法。形,即形旁、形符,表示這個字的意義;聲,即聲旁、聲符,表示這個字的讀音。用這種方法造的字叫形聲字,如:恭、慕、灸、忽、超、鋼、霧、梨、湖、忠、泳、鵝、珠、描等。漢字中絕大多數(shù)是形聲字。據(jù)統(tǒng)計,在現(xiàn)代漢字中,形聲字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我們學習漢字,主要是學形聲字。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排列的位置是多種多樣的:

①左形右聲——江、村、情、姑、按、編、訂

②右形左聲——飄、攻、戰(zhàn)、頂

③上形下聲——箕、宇、窩、霧

漢字蟲的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對漢字的來源產(chǎn)生興趣,知道漢字是中國人發(fā)明的文字,感受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與驕傲。

2.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事物的外形--象形字--漢字,嘗試進行圖畫、象形字、漢字的對應匹配。

3.通過觀察與分析,了解漢字產(chǎn)生的規(guī)律并對相似性原理進行運用和遷移。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資源包材料:教學cd《倉頡造字》。

2.漢字演變過程示意圖;象形文字、圖卡和漢字卡若干套(山、火、水、月、日);輕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漢字寶寶(山、火、水、月、日)讓幼兒認讀,導入活動。

提問:你們認識這些漢字嗎?漢字有什么用?

小結:很多地方都有漢字,漢字是中國人發(fā)明的,中國的漢字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有了漢字,可以讓我們很方便地交流,知道更多的東西。

2.欣賞教學cd《倉頡造字》,初步了解漢字的起源。

(1)教師:漢字是誰發(fā)明的,你們知道嗎?

(2)播放故事后提問:是誰發(fā)明了漢字???他是怎么發(fā)明的?(可視情追問:沒有發(fā)明文字時,倉頡想了哪些辦法記錄他管理的工作?這些辦法好嗎?他后來又想了什么辦法?)(3)幼兒發(fā)言后教師小結:為了方便管理自己的工作,倉頡根據(jù)事物的外形發(fā)明了象形字,后來的人們把這些象形字慢慢地進一步簡化了,就變成了我們現(xiàn)在用的漢字。

3.大膽想象與匹配,感知漢字的演變過程。

(1)教師出示"人"的外形,引導幼兒猜想:看到這張圖片后你們會發(fā)明什么字?(可視情追問:為什么或根據(jù)什么發(fā)明"人"字呢?還有誰愿意來說說自己的想法?)肯定幼兒的想法,演示"人"字的演變過程:你們的想法可真棒!我們來看看倉頡根據(jù)人的外形發(fā)明的象形字"人",和后來人們把它變成的簡單的"人"。古代的人記錄下來的字就像一幅圖畫,使人們一看就知道。后來,人們?yōu)榱耸褂梅奖悖职压糯淖致暮唵?,變成現(xiàn)在的漢字,我們祖祖輩輩的中國人真了不起。

(2)逐一出示火、月、水、日、山的象形字的圖片,提問幼兒,你們猜猜會是什么字呢?

(3)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漢字的演變過程并小結:事物的外形--象形字--漢字。漢字是最優(yōu)秀的文字,日本、朝鮮人用的文字就是根據(jù)漢字創(chuàng)造的?,F(xiàn)在有很多的人從不同的國家來中國學習漢字。作為中國的孩子,我們要努力學習漢字,長大后讓更多的人喜歡中國的漢字,喜歡中國!

4.游戲:找個朋友變變變。鞏固對漢字演變過程的了解。

(1)游戲:找朋友。放背景音樂,幼兒每人選擇一張卡片(事物的外形卡、象形文字卡、漢字卡),玩"找朋友"游戲(3人一組)。找到的幼兒坐到座位上,教師引導幼兒相互檢查是否找對,將結果展示在白板上,展示時引導幼兒說:我是圖片……我是象形字……我是漢字……句式。

(2)游戲:變變變。教師出示目的字:口、大、小、人等,鼓勵幼兒和朋友一起運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字形,及時發(fā)現(xiàn)并肯定幼兒的創(chuàng)意和合作行為。

5.拓展討論,遷移經(jīng)驗。

提問:倉頡根據(jù)事物的外形創(chuàng)造了字寶寶,還有一些科學家找到事物相似的地方發(fā)明了很多的東西。你們猜猜,科學家看到小鳥在天空飛發(fā)明了什么?潛水艇是根據(jù)什么發(fā)明的?解放軍在森林里戰(zhàn)斗為什么要穿上迷彩服?它是根據(jù)哪種小動物的本領發(fā)明的?

活動提示

1.本活動的重點是對漢字的來源產(chǎn)生興趣,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知道漢字是對中國人發(fā)明的文字;難點是了解漢字產(chǎn)生的規(guī)律并對相似性原理進行運用和遷移。

2.漢字的演變是一個比較抽象的過程,有條件的話可以制作動畫,變抽象為具體。游戲環(huán)節(jié)應給予幼兒充足的時間,讓幼兒盡情表現(xiàn),充分體驗與漢字互動的樂趣;遷移經(jīng)驗環(huán)節(jié)可根據(jù)幼兒的經(jīng)驗和興趣進行取舍。

3.在語言區(qū)提供操作卡《象形文字》,引導幼兒觀察、猜想和對比,進一步了解文字從象形文字到漢字的演變過程。

4.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收集更多不同的象形字,一起探討漢字的演變,感受漢字的奇妙與魅力。

附錄倉頡造字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那時,當官的可并不顯威風,和平常人一樣,只是分工不同。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里牲口的數(shù)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倉頡這人挺聰明,做事又盡力盡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譜,難得出差錯??陕?,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當時又沒有文字,更沒有紙和筆。怎么辦呢?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多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多種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繩子打的結代表每個數(shù)目。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shù)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shù)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活動反思

本課結束時學生都熱血沸騰。沉浸在漢字藝術的博大精深與無窮的魅力之中。他們能與枯燥的漢字歷史、大量的文獻資料融合在一起,依托的是興趣。這也是本節(jié)課設計之初的目標——激發(fā)學生了解漢字文化的興趣。為什么要探討漢字的起源問題呢?翻開生活這本最好的教科書,從孩子們最熟知的“新華書店”、“肯德基”的牌匾到名勝古跡的楹聯(lián),從喜結良緣的“雙喜字”到祝壽時的“壽”字,都讓學生們感受到漢字無處不在,它很有用。漢字從生活中來,就應該讓它回歸到生活中去。小孩兒愛聽故事、愛講故事,那就讓故事的內容集中到漢字上吧!

從漢字起源的“結繩說”、“契刻說”、“八卦說”到“倉頡說”,從王懿榮在龍骨上發(fā)現(xiàn)甲骨文的故事到程邈在監(jiān)獄里造出隸書的故事,把枯燥的學術知識一下變得趣味盎然,學生學得樂在其中。當然,歷史文化的那份厚重是任何傳說、故事所不能替代的。

在這節(jié)課上,不僅讓學生們立足世界,了解了四個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我們中國的文字,還讓他們知道,隨著時間的流逝,只有我們中國的文字一直發(fā)展演變下來。在感受這份奇跡的同時,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也溢于言表。

小百科:演變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 yǎn biàn,意思是變化發(fā)展。衛(wèi)生學已經(jīng)演變?yōu)轭A防醫(yī)學。指歷時較久的發(fā)展變化。

漢字蟲的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識記與理解

記住商朝使用的文字和秦朝的標準字體,理解甲骨文在中國文字發(fā)展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

2、能力與方法

通過漢字的演變過程及其規(guī)律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探索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區(qū)分事物的能力。通過教師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追蹤歷史發(fā)展基本線索的初步能力。通過對各種漢字的比較,學習和運用比較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漢字的特點及其價值,初步認識漢字文化,加深對悠久豐富的中華文明的情感。通過對漢字的欣賞,提高文化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甲骨文。

2、難點:小篆。

【教學用具】

多媒體cai課件、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授課類型】

新授課

【學生活動設計】

1、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敢于質疑,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2、針對課文內容,指導學生閱讀,歸納漢字的演變及其過發(fā)展過程。

3、學生討論漢字演變與歷史發(fā)展的聯(lián)系。

?板書設計】

一、甲骨文 (二)、古老的密碼———戰(zhàn)國文字:

1、漢字的演變 三、小篆和隸書

(1)、漢字的起源 (一) 小篆———漢字的統(tǒng)??

(2)、漢字的最初模樣 (二)監(jiān)獄里造出的漢字:隸書

2、甲骨文 四、草書、楷書和行書

二、金文 (一)漢字字體的楷模:楷書

(一)、金文(又叫鐘鼎文或銘文) (二)快速書寫的字體——草書與行書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文字游戲,請大家看

投影并在空白處填上相應的文字:

1、山石____上古木____ 此木是___。(巖、枯、柴)

2、____泉邊____好____真妙。(白水、女子、少女)

3、____是柴山山____。(此木、出)

4、因火生____夕夕____。(煙、多)

問:同學們,

講授新課

投影:“想一想”

我們天天書寫漢字,天天閱讀漢字排印的書報,但你知道漢字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嗎?知道漢字有哪幾種字體嗎?知道商朝的國家“檔案”用什么文字書寫、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閱奏章公文嗎?

師:我國的漢字從她的出現(xiàn)到成熟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在這個演變過程中,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顯示出了神奇的智慧。同學們你們對漢字的演變過程知道多少呢?

一、甲骨文(板書)

1、漢字的演變(扳書)

漢字的形體,即字體,指漢字的書寫體態(tài)。漢字從產(chǎn)生到現(xiàn)在,雖沒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體一直按從繁到簡的規(guī)律發(fā)展演變。主要出現(xiàn)了八種字體: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 《說文解字》說,“黃帝的史官倉頡(jé)看見鳥獸的腳印,明白可以用形來區(qū)分事理,開始創(chuàng)造文字?!庇伞皥D畫”經(jīng)過一個簡化過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開始了“文字”的進化過程。

投影: 從“魚”字的演變可以推斷漢字演變的過程。

(1)、漢字的起源

甲骨文,是刻在龜甲獸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體系的相當成熟的漢字材料。

(2)、漢字的最初模樣

投影:甲骨文骨片和“眾人協(xié)田”牛骨刻辭

師: 用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漢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筆道很細,每個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畫的畫。 同學們看一看有沒有你認識的字?

2、甲骨文:

投影:“甲骨文字舉例”和“甲骨文與現(xiàn)漢字對照”

學生活動:試一試“給“甲骨文十二生肖”填上現(xiàn)代漢字?!?/p>

鼠 牛 虎 雞 狗 豬 兔 羊 猴 龍 蛇 馬

史海拾貝: 1899年,北京國子監(jiān)祭酒王懿(yì)榮在審視中藥中,發(fā)現(xiàn)了一味名為龍骨的中藥上面刻有文字。他尋根問底,知道這個藥材是從河南運來北京的。經(jīng)考察,發(fā)現(xiàn)這些帶字龍骨出自殷墟,這些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

二、金文(板書)

(一)、金文(又叫鐘鼎文或銘文)(板書)

(投影:圖為有銘文的西周青銅器“散氏盤”)

教師講: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所謂青銅器是銅和錫合金制造的器皿。這種合金更堅固,因其顏色發(fā)青,故稱青銅器。主要有樂器“鐘”,食器“彝,尊,爵”,洗器“盤”,兵器“戈,戟”等。金文的內容,最初只是鑄刻一些代表族名,國名的符號。后來基本上記功績,受封賞,刻鑄以傳后代,來顯其榮。因古代人用鐘鼎作為銅器的總稱。前人曾稱這種文字為“鐘鼎文”,又因為言辭多是為了“銘刻不忘,永作記念”,又稱“銘文”。這些稱呼都不能概括其特點。因此,后人便改稱金文,使文字擺脫了圖畫性。這是漢字發(fā)展的第一塊里程碑。金文,金文產(chǎn)生于西周,也叫鐘鼎文,銅器銘文。它與甲骨文差不多同樣古老,它的特點:筆形比甲骨文豐滿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勻稱。

(二)、古老的密碼———戰(zhàn)國文字(板書):

在中國歷史上的戰(zhàn)國時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國被劃分為七個諸侯國。各國的文字差異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碼,很難破譯。

投影材料:“刻有楚國文字的銅節(jié) ”和“刻有秦國文字——大篆(zhuàn)的石鼓 ”

大篆是對后來的小篆而言的。廣義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國文字。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文字。由于周平王東遷洛陽,秦占據(jù)了西周的故地,同時也繼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繼承金文發(fā)展而來的。因其帶有地域性,有的難以識別。

大篆,也稱籀(zhòu)文。因其著錄于字書《史籀篇》而得名。石鼓文是唐代在陜西鳳翔發(fā)現(xiàn)的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稱“石刻之祖”。因為文字是刻在十個鼓形的石頭上,故稱“石鼓文”。今中國考古界一般認為是戰(zhàn)國時代秦國的遺物。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在書法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字體?!棒ξ摹币步写笞ㄐ杏诖呵飸?zhàn)國,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三、小篆和隸書(板書)

(一) 小篆———漢字的統(tǒng)一(板書)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對漢字也進行了統(tǒng)一。

投影:圖為秦丞相李斯書寫的《嶧山刻石》。

教師講:小篆是漢字第一次規(guī)范化的字體。春秋戰(zhàn)國時的“文字異形”,秦始皇統(tǒng)一后,采納了丞相李斯的意見,推行“書同文字”的改革,統(tǒng)一了文字。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小篆,小篆又名秦篆,政權式推廣于秦朝。

投影:鑄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秦代的統(tǒng)一文字:小篆,使?jié)h字的筆畫和結構得到定型,奠定了漢字方塊形的基礎,標志著漢字的統(tǒng)一。

議一議: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有什么作用?(從此奠定了中華民族文化統(tǒng)一的`基礎,促進了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

(二)隸書———監(jiān)獄里造出的漢字:

隸書,是小篆的簡便寫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層人物中間,相傳為程邈(mio)在監(jiān)獄中將其整理成一種新字體。

投影:“湖北出土的秦隸竹簡”和“漢隸?!?/p>

秦代有兩次文字改革,一是統(tǒng)一文字,由大篆改為小篆;二是使用了較小篆方便些的隸書。這是第二塊里程碑——文字發(fā)展擺脫像形性。

隸書在漢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發(fā)展,變無規(guī)則的線條為有規(guī)則的筆畫,奠定了現(xiàn)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

四、草書、楷書和行書(板書)

(一)漢字字體的楷模:楷書

中國東漢(25——220)末年,一種新的漢字字體:楷書出現(xiàn)了。投影:“楷書的創(chuàng)始人鐘繇”和“鐘繇作品《宣示表》”

楷書筆畫平直,字形方正,書寫簡便。直至今天,楷書仍是漢字的標準字體??瑫?,產(chǎn)生于南北朝,也叫真書、正書。

(二)快速書寫的字體——草書與行書:

古代的中國人還創(chuàng)造出了兩種可以快速書寫的字體:草書和行書。

草書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種。

投影:用章草書寫的漢木簡。

今草是東漢(25——220)人張芝所創(chuàng)。 投影:張芝寫的草書。

狂草是唐代(618—907)人張旭所創(chuàng)。狂草極難辨認,但卻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投影:《張旭狂草圖》

行書,產(chǎn)生于東漢。特點:介于草楷之間,字形靈活,書寫便利。是現(xiàn)在人們常用的一種字體。行書是一種實用與審美價值兼具的書體,魏晉(220—420年)時開始流行。圖為最擅長寫行書的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

投影:《蘭亭集序》

中國浙江的蘭亭碑亭。當年,王羲之在這里寫下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課堂小結(投影:“歷史知識”圖表)

1、組織學生對本課進行小結。

活動:投影漢字的演變過程(請按順序填寫)

楷書、大篆、小篆、甲骨文、金文、隸書、草書、行書

2、對學生所總結的本課內容進行點評。

3、統(tǒng)計學生各組得分情況,表揚課堂積極發(fā)言的同學。

● 學習與探究

1、學習測評:

1、甲骨文是( )。

a、我國最早的文字 b、比較成熟的文字 c、完全成熟的文字

2、秦始皇巡游各地時,往往要刻石記功,石刻上的文字應是( )。

a、隸書 b、楷書 c、小篆

2、學習活動:鞏固知識:

1、簡述漢字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說一說漢字有哪幾種字體。 2、你能說說商朝的國家“檔案”是用什么文字書寫的嗎? 3、想一想秦始皇又是用什么文字批閱奏章公文呢? 學生活動

做文字游戲

答題方法:按教師指定要求回答與學生自由搶答相結合,按組計分。

討論方式:學生討論,小組發(fā)言后,教師總結。

通過“想一想”進行扼要地提出問題,為增加學生興趣學生可自由發(fā)言。從而引入本課的學習。

展示資料,讓學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認識,對漢字的發(fā)展史一個總體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學生閱讀教材和觀察投影后可以回答。

(設置問題,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動:

投影“試一試”(投影出甲骨文的十二生肖文字,讓學生填上相對應的現(xiàn)代漢字)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結合語文知識從漢字的造字方法方面討論,并得出相應的答案。

學生看書,用投影儀展示有銘文的西周青銅器“散氏盤”。教師指導學生從形體、結構進行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書法鑒賞能力。

學生活動:“比一比”金文跟甲骨文相比有什么特點?(學生廣泛交流。鼓勵學生積極思維)

(通過投影楚國和秦國的文字,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

(通過實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看一看:大篆這種文字有什么特點?(特點:結構工整,筆畫均勻,長方形。)

(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聯(lián)系實際引起師生共鳴,使學生能加深對課文內容認識的深度,理解文字的演變與歷史發(fā)展的對應關系。)

觀察投影,說一說小篆文字的特點。經(jīng)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小結。(特點:筆畫整齊,線條化,結構簡化統(tǒng)一,字體定形。)

“議一議”,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并根據(jù)已學知識回答,老師引導歸納。

學生觀察投影,討論、歸納隸書的特點。(特點:筆畫線直,字形扁方,簡化筆畫,與現(xiàn)代漢字相近。)

學生觀察投影,討論、歸納楷書的特點。(特點:結構勻稱,橫平堅直,正方形,沿用至今。)

學生觀察投影,討論、歸納草書的特點。(特點:體勢連綿,曲折多,靈活流暢,難寫難認。)

學生觀察投影,討論、歸納行書的特點。(特點:介于草楷之間,字形靈活,書寫便利。是現(xiàn)在人們常用的一種字體。)

請學生根據(jù)板書,以搶答形式完成“歷史知識”圖表(漢字的演變過程),總結本課所學的內容。

“學習測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課堂進行。

“學習活動”作為課后探究活動進行。

【教學后記】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甲骨文”,難點是“小篆”。本課是一節(jié)文化課,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歸納、啟發(fā)設問,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并利用多媒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學習器官參與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采用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參與的方法,對漢字的演變與歷史發(fā)展的影響進行討論,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及對歷史事件的評價能力。

本課形式較為新穎、氣氛活躍、寓學于樂,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