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案是提高我們教學質(zhì)量最有效的方式,工作以來,教師們一定經(jīng)常使用到教案,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和倍問題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和倍問題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郵票的相關(guān)知識。讓學生知道不同質(zhì)量的信函郵資標準不同,寄往本埠和外埠的郵資不同,在此基礎(chǔ)上知道確定郵資的兩個因素。
2、讓學生經(jīng)歷確定郵資、支付郵資、設(shè)計郵票面值等活動過程,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3、使學生體會分段函數(shù)的思想,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增強學生應(yīng)用數(shù)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根據(jù)郵資標準采取分段計費法計算信件的郵資
教學難點:
根據(jù)郵資數(shù)值尋找滿足條件的郵票組合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收集郵票知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郵票)師: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誰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它的美?其實它不止是一幅美麗的畫,你們看,它是什么?(郵票)知道郵票是干什么的嗎?
師:郵費是一門藝術(shù),它帶給我們美的享受,方寸之間,精彩無限。課前老師讓大家去了解郵票的知識,你都了解到了什么呢?
2、師:你們知道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是怎么誕生的嗎?這里面還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歷史。一天,愛麗絲·布朗收到一封很重要的信,她卻不得不將信件退還給郵差。(課件出示: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師:原來那時候郵費是由收信人支付的,愛麗絲·布朗因為太窮沒有錢支付昂貴的郵費,所以只能把信退還給郵差 。這一幕剛好被英國人羅蘭·西爾看見了。怎樣才能避免郵差送完信收不到郵費的情況再次發(fā)生呢?1840年,羅蘭·西爾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課件出示:世界上最早的郵票)
3、揭示課題:郵票是郵資的憑證,那么,該如何正確去付郵資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疑問一起來探究郵票中的數(shù)學問題。(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確定郵資的兩大因素。
(課件出示兩封信)師:老師這里有兩個寫好的信封,從上面你能收集到哪些有用的數(shù)學信息?(生答)
師:這兩封信的郵政編碼、地址、收件人都寫好了。我們可以寄出去了嗎?(不能)為什么?(沒貼郵票)
師:哦,對,你們提醒老師了,我還沒貼郵票呢?(課件:貼郵票)老師把它們都貼上80分的郵票,現(xiàn)在我們把它寄出去。
(課件顯示一封信被退)
師:怎么回事?我都貼郵票了為什么還退回來一封啊?(板書:地點)
師:大家觀察的真仔細,看來寄往外地的信因為遠所以郵費會多一些,那我們換一張郵費(課件顯示換1.2元),把它寄出去。
(課件顯示又退回來了)師:又怎么了?(生答)
(在學生答不出來的情況下,課件顯示超重)
師:看來這郵費的多少不僅與寄往的地址有關(guān),還與信件的質(zhì)量有關(guān)。(板書:質(zhì)量 確定郵資)這是確定郵資的兩大因素。
2、自學郵局資費標準
師:這封信我們應(yīng)該付多少郵費呢?我們來看一看郵局關(guān)于信件的資費標準是怎么規(guī)定的。請大家打開書109頁看看中間的表格。
學生自學表格
學生匯報。
師:誰能把你了解到的知識和大家分享一下。(生匯報)
師:關(guān)于這個資費大家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重點理解本埠、外埠、首重、續(xù)重)
師:同學們說的太好了,通過這個表格,知道了信函資費與它的質(zhì)量和到達的地點有關(guān),也就是要分清本埠和外埠。我們一起來填一個表格。(課件出示表格)師生一起填
師:在表格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多少克為一個計費單位呢?
3、計算信函的資費
(課件顯示圖片)師: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一看,剛才這封信我們到底該支付多少錢的郵資呢?想好的同學可以和你的同桌小聲交流,說說你的想法。
生匯報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封,大家再幫忙算一算。
師:很好,我們看看這封信能否順利寄出?(課件演示)
師:老師有個疑問,這兩封信雖然都是外埠信件,但是質(zhì)量不同,為什么郵費會相同呢?
師小結(jié):看來只要處于一個計費段,郵費就都一樣。剛才我們計算的都是質(zhì)量沒超過100克的信函。那如果這封信的克數(shù)超過了100克,大家會計算嗎?(課件出示)
同桌二人商量。再匯報。師板書
師:說得太有條理了。分別表示什么?像這樣的計費方式,我們稱它為分段計費。
師:請每一個同學把剛才這種分段計費法再重新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好的,現(xiàn)在老師把它們貼上郵票。(課件出示)大家看,怎么樣?
師:是啊,貼得太多了,不只沒地方寫地址和名字了,而且還要蓋好幾個郵戳,太耽誤時間了。你認為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
師:郵局一般規(guī)定最多貼3-4張郵票,所以郵票的面值大一些,郵票的張數(shù)就會減少些。
4、小組設(shè)計郵票
師:那么問題來了,如果郵寄一個不超過100克的信函,最好只能貼三張郵票,而且只許用80分和1.20元的兩種郵票,能滿足所有情況的需要嗎?
讓學生們小組內(nèi)商討把書中表格內(nèi)容填出來,并把不能僅用0.80和1.20元的郵票支付的錢數(shù)圈出來。
(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師:既然有這樣三種情況不符合要求,那么我們能不能自已再另外設(shè)計一種面值的郵票,來滿足題目的要求呢?面值大小組內(nèi)可以自定。
小組合作談?wù)?,給學生充裕的思考時間完成。
學生匯報:可以是2.00元、2.40元、4.00元。
師:你們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設(shè)計的特別好。講得也很清楚,都是出色的設(shè)計師。在支付郵資時,雖然滿足條件的郵票組合很多,但是國家郵政部門在發(fā)行郵票時,還要從經(jīng)濟、合理、方便、實用等角度考慮,這與人民幣的面值組合是相同的道理。比如你要買一件80元的上衣,有沒有一張80元的人民幣呢?(沒有)但是我們有很多種支付方式,其實郵票組合也是這個道理。
四、全課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研究了郵票中的數(shù)學問題,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計費方式類似于信函的分段計費,你能說說嗎?
(出租車計費、水費、電費)
師:關(guān)于郵票中的數(shù)學問題還有很多很多,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回去接著研究。
和倍問題教案篇2
設(shè)計說明
1.創(chuàng)設(shè)生活情境,激活已有知識經(jīng)驗,為學習新知做好準備。
數(shù)學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本設(shè)計緊緊圍繞購物這一學生熟悉的場景,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個現(xiàn)實的生活情境,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同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強學生應(yīng)用數(shù)學的意識。同時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并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動獲取新知的時間和空間,充分讓學生通過看、想、說、算等實踐活動,感知新知和舊知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為學生學習新知做好準備。
2.注重對數(shù)量關(guān)系的分析,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3所反映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是除法現(xiàn)實模型的拓展,滲透了單價、數(shù)量和總價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需要學生根據(jù)除法的意義來解決。因此,本設(shè)計在注重引導學生對數(shù)量關(guān)系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把要解決的問題與除法的現(xiàn)實模型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運用已有的除法知識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加深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亮亮想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孤兒院的小朋友們買些玩具,可是面對商店里那么多好玩的玩具,亮亮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錢能買多少個玩具,同學們,你們愿意用這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幫助亮亮解決這個問題嗎?(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2.出示情境圖: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跟著亮亮去商店看一看吧!
⊙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1.觀察情境圖,理解題意,說一說都知道了什么。
(1)課件出示教材42頁情境圖,學生觀察后,同桌間互相說一說自己獲取的數(shù)學信息。(一個玩具熊6元,一個地球儀8元,一個皮球9元,要解決的問題是“56元可以買幾個地球儀”)
(2)引導學生思考:要幫助亮亮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預設(shè)
生:要求出“56元可以買幾個地球儀”,就要知道地球儀的價錢,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地球儀8元。
2.合作學習,解決問題。
(1)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巡視指導。
(2)匯報,集體交流解題思路。
預設(shè)
生1:一個地球儀8元,求56元可以買幾個地球儀,就是求56元里面有幾個8元。這屬于平均分問題,應(yīng)該用除法計算。
生2:列式56÷8,想七八五十六,商是7。56元可以買7個地球儀。
3.初步感受總價、單價和數(shù)量之間的關(guān)系。
(1)引導學生先組內(nèi)說一說這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然后集體交流。
預設(shè)
生:56元表示買地球儀用的總錢數(shù),8元表示一個地球儀的價錢,7個表示可以買地球儀的個數(shù)。這個算式表示用56元買8元一個的地球儀可以買7個。
(2)教師小結(jié)。
總錢數(shù)我們可以稱之為總價,一個地球儀的價錢我們稱之為單價,購買了7個地球儀我們稱之為數(shù)量,因此我們得到這樣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數(shù)量=總價÷單價,單價=總價÷數(shù)量,總價=單價×數(shù)量。
4.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檢驗結(jié)果。
(1)生自由發(fā)言,交流檢驗的過程。
(2)全班交流檢驗的過程:一個地球儀8元,7個地球儀一共是7×8=56(元),所以計算的結(jié)果是對的。
(3)師強調(diào):我們可以用乘法來檢驗除法計算的結(jié)果是否正確。
5.遷移類推,自主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思考:如果24元買了6輛玩具小汽車,一輛玩具小汽車多少錢。
(2)要求學生獨立列式解決這個問題。
(3)集體交流。
預設(shè)
生:求“如果24元買了6輛玩具小汽車,一輛玩具小汽車多少錢”,就是“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解答。列式是24÷6,想四六二十四,商是4。所以如果24元買了6輛玩具小汽車,一輛玩具小汽車4元錢。
和倍問題教案篇3
教學過程:
一、積累鋪墊
1.引入:剛才的游戲有意思嗎?我們再來玩?zhèn)€游戲好嗎?(課前游戲:你來比劃我來猜)
2.要求:剛剛我們根據(jù)比劃來猜測是什么事物,現(xiàn)在請同學們在紙上畫出題目的意思。
3.出示第一關(guān):中山路小學原有一個花圃是長方形,長4米,寬3米。校園擴建時,長增加了2米。(1)學生畫圖(2)對比交流
4.從圖中你能求出什么?
二、初步感知
1.出示第二關(guān):中山路小學原來操場是一個長方形,長40米。在擴建校園時,長增加了20米,這樣操場面積就增加了600平方米。原來操場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審題激需:你能想個辦法讓大部分同學都能理解題意順利闖關(guān)呢?(畫圖)
3.看誰能把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都在圖中表示出來?(1)學生畫圖, (2)對比交流:
4.現(xiàn)在圖有了,你能根據(jù)圖來求出原來操場的面積嗎?
(1)學生嘗試,教師巡視。(2)討論交流:
5.小結(jié):從開始審題我們覺得有點困難,至現(xiàn)在大部分同學都能做出來,你有什么感受?(畫圖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畫圖能幫助我們思考……)
三、再次體驗
1.出示第三關(guān):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寬30米的前操場。因為要造“牡丹公寓”,寬減少了10米,這樣前操場面積就減少了400平方米。現(xiàn)在前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審題后問:長方形操場是怎樣變化的?(寬減少)你能把寬減少在圖上表示出來嗎?
3.學生畫圖,嘗試解答后交流:把題意表示清楚了嗎?能指著圖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嗎?(可能會有幾種方法,重點指出寬減少了,長不變,減少的長方形的長就是現(xiàn)在長方形的長。)
4.小結(jié)揭題:我們順利闖過了第三關(guān),你能談?wù)劗媹D對我們解決問題有什么幫助嗎?(清楚地找到數(shù)量之間的關(guān)系)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之一畫圖(板書)。
四、深入體驗
(一)第四關(guān):
1.引入:應(yīng)用畫圖的策略,我們來闖第四關(guān)。
2.分層出示:
(1)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長增加了20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學生口答,再出圖列式)
(2)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寬增加了15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學生口答,再出圖列式)
(3)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長增加了20米,寬增加了15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學生猜測。先獨立畫圖,再討論驗證。(得出不是增加1200平方米,應(yīng)該大于1200平方米)
到底增加了多少?學生解答后交流。(交流“整體”和“分塊”兩種思路)
3.反思小結(jié):從用經(jīng)驗猜測,到畫圖驗證,最后到解決問題,你有什么啟發(fā)嗎?
(二)第五關(guān):
1.引入:第四關(guān)我們都闖過了,下面我們要挑戰(zhàn)——第五關(guān)!
2.出示第五關(guān):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如果這個操場的長增加20米,或者寬增加15米,面積都比原來增加600平方米。你知道原來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
(1)審題后問:與第四關(guān)有什么區(qū)別?(一個是“同時”,一個是“或者”)
(2)學生畫圖解答后交流:(讓學生指了圖來說思路。重點交流長增加出來的長方形的長就是原來長方形的寬;寬增加出來的長方形的寬就是原來長方形的長)
五、全課總結(jié)
今天學習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你有什么收獲?
和倍問題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加減法估算必要性;掌握加減法估算的方法,會根據(jù)具體問題進行合理的估算。
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現(xiàn)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通過感受估算解決問題的簡潔性,培養(yǎng)估算意識。
3.體會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步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方法,具有回顧與反思的意識,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
二、教學重點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掌握加減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體驗估算的多樣性,能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當?shù)墓浪悴呗浴?/p>
三、教學難點
體驗估算的多樣性,能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當?shù)墓浪悴呗浴?/p>
四、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課件、習題卡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說說下面各數(shù)的近似數(shù)
583接近()百
718接近()百
192接近()百
219接近()百
583接近()百()十
718接近()百()十
192接近()百()十
219接近()百()十小結(jié):剛才小朋友們都積極動腦,學會判斷一個三位數(shù)接近哪個整百數(shù)或整百整十數(shù),下面我們就來用這個本領(lǐng)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引出新知
向陽小學組織學生去看巨幕電影,我們一起來看看。帶來的問題是什么?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你想怎么解決這道題?(估一估,算一算)
下面就解決一下這道題。
2.匯報交流。
六個年級的學生同時看能坐下嗎?說說怎么想的。
預設(shè)1:221+239=460(人)460人>441人所以六個年級的學生不能同時坐下。
預設(shè)2:把221看成200,把239看成200,200+200=400(人)221+239>400人。
預設(shè)3:把221看成220,把239看成230,220+230=450(人)450人>441人所以六個年級的學生不能同時坐下。
預設(shè)4:221>220,239>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所以不能同時坐下。
討論交流:
(1)這些方法方法合理嗎?為什么?
(2) 方法一和方法三、方法四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3.小結(jié)雖然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有的是精確計算,有的是估算,但是一般我們不用找到準確答案更簡潔一些。
4.方法提煉:我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
明確問題,找到信息——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回顧反思方法
(三)鞏固提升
1.解決15頁問題
(1)出示問題
如果兩個旅行團分別有196名和226名團員,這兩個旅行團同時看巨幕電影坐得下嗎?
(2)匯報方法
2.解決17頁第7題
(1)仔細審題,說說你想用什么方法?
(2)獨立解決
(3)匯報方法
3.解決17頁第6題
(1)要幫助小貓解決問題,你想用什么方法?為什么?
(2)獨立完成
四、總結(jié)。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和倍問題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運用列表方法解決問題,學會整理信息,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通過觀察、比較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通過列表枚舉的方法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積累解決問題的成功經(jīng)驗。
二、目標分析
用列表法解決問題,學生在一、二年級已經(jīng)有初步的接觸。教學例題時要讓學生先弄清題意,如果方案中有不符合題意的方案應(yīng)該舍棄。學生在列舉時可能會有遺漏,指導學生通過表格順著從大到小或者從小到大的順序依次枚舉,有序且完整地思考問題。教學中滲透并強化解決問題的三個步驟: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基本方法,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運用列表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感受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決問題的完整性。
四、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可愛的美美想買這支11元的鋼筆,她帶了的錢都是5元的、1元的,她會怎么樣付錢給售貨員阿姨呢?(課件演示)
你想到了哪些付錢的方法?學生思考后,匯報結(jié)果,有以下三種情況:
1.2張5元,1張1元。
2.1張5元,6張1元。
3.11張1元。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常常需要運用各種策略。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學習運用策略來解決一些問題。
?設(shè)計意圖】通過提出用5元、1元的人民幣購買鋼筆的問題,學生初步嘗試運用各種策略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探究新知
出示課本例9
1.明確題意
(1)從圖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兩輛車要運8噸煤,一輛載重量2噸,一輛載重3噸,每次每輛車要裝滿,)
(2)提出的問題是什么?(怎樣派車正好能把8噸煤運完?)
(3)“恰好運完8噸煤”是什么意思?(不能少運,也不可超出,即少于8噸或超過8噸都不合題意。)
2.探究策略
(1)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
①提問:如果只用2噸的車運,要運幾次才能運完?如果只用3噸的車運呢,幾次才能運完?
②學生交流列式并匯報。
(2)引導學生探尋不同方案。
①同桌討論:還有其他的方案嗎?能否將兩輛車同時派出來運呢?
②全班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3)指導學生列表呈現(xiàn)方案。
①如何讓大家的對這些方案一目了然呢?請看表格,課件出示表格。(先出示空白表,表頭可帶學生邊看邊呈現(xiàn))
②讓學生說說表格第一行可以怎么填寫合適。(只用1輛車運完的情況)如下表:
③學生獨立完成其它方案。(教師提示:可以怎樣有順序地表示出派車方案呢?)
④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孩子進行適時點撥。
⑤完成后匯報交流。學生邊說,課件邊呈現(xiàn)。
⑥觀察表格,總結(jié)通過列表有序呈現(xiàn)派車方案的方法:當只用1輛車運完的次數(shù)找到后,以此類推,如果是4次,那接下來可以探究3次、2次……直到0次。
⑦比較兩個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先考慮只用載重3噸的車,方案只需列舉4個)
⑧根據(jù)表格,學生選擇符合題意的派車方案。
(4)檢驗反思:將選擇的方案根據(jù)題目檢驗一下,看是否符合題意。
?設(shè)計意圖】列表解決實際問題,可以有序呈現(xiàn)解決問題的方案,防止列出方案時產(chǎn)生遺漏和重復,因此,設(shè)計時注意引導學生如何列表、填表,尤其表格的第一種方案,設(shè)計時突出讓學生填寫,這樣做既能讓學生從兩種不同角度考慮,不至于受到書本現(xiàn)成表格的束縛,又能為后面比較兩個表格的不同,做到最優(yōu)化而奠定基礎(chǔ)。
(三)內(nèi)化新知
1.基礎(chǔ)應(yīng)用
讓學生運用一一列舉的方法嘗試“做一做”。引導學生從較大人民幣(5元)入手列舉,即只付5元,要多少張?
2.綜合應(yīng)用
練習七第7題。通過租船的具體生活情境,鞏固所學列表法解決問題的策略,同時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優(yōu)化思想。
?設(shè)計意圖】由于新知探究中,在“比較兩個表格”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出從大車入手列舉可簡化方案,因此,做一做中學生從5元入手,只需列舉3種方案,因為當5元3張時,2元6張已經(jīng)不夠了。而從2元入手,要列舉7種方案。從優(yōu)化的角度出發(fā),應(yīng)先從只付5元列舉,這種優(yōu)化的思想為練習七第7題的解決做好了鋪墊。
(四)全課總結(jié)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2.你認為用列舉法解決問題時該注意什么。
和倍問題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經(jīng)歷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學生有合理地分析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明確小括號的作用。
教學過程:
活動一:出示情景圖,提出問題
師:你可以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互相交流。
師抽生交流并板演:犁糕一共可以裝多少包?
活動二:解決問題
師: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嘗試解決,并交流]
師:誰愿意起來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寫法。
生1:520÷4=130(包)
320÷4=80(包)
138+80=210(包)
生2:(520+320)÷4=
師:你能說一說每一步計算的含義嗎?
師:你能出有括號的先加再除的混合的運算順序嗎?
生答。
師:請同學們解決下面的問題。
360÷(2x3)380÷(132-127)
活動三:練一練
第4、5、10題:要放手讓學生獨立地完成。交流時注重讓學生說清分析思路和策略,以此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和倍問題教案篇7
【教學內(nèi)容】
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教材第89頁例1和“練一練”、練習十七第1題。
【教材簡析】
本節(jié)課主要教學用替換的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用畫圖、列表、一一列舉和倒過來推想等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并在學習和運用這些策略的過程中,感受了策略對于解決問題的價值,同時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識。
通過解決例1這個問題,讓學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等量替換的策略。解決這個問題的關(guān)鍵,一是能夠由題意想到可以把“大杯”替換成“小杯”,或把“小杯”替換成“大杯”;二是正確把握替換后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從而實現(xiàn)將復雜問題轉(zhuǎn)化為簡單問題的意圖。
“練一練”依然是把一種物體分裝在兩種不同容器中的實際問題。與例1的區(qū)別在于,大盒和小盒的關(guān)系不是用分數(shù)表示,而是用差數(shù)表示。因此在依據(jù)題意將大盒替換成小盒或者將小盒替換成大盒后,原題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替換”的策略理解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并能根據(jù)問題的特點確定解題步驟,有效地解決問題,同時體會畫圖、列表等策略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價值。
2、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替換”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能力。
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jīng)驗,提高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用“替換”的策略解決一些簡單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感受到“替換”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一個大杯和幾個小杯(大杯的容量正好是小杯的3倍)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談話:我們先來看一段動畫。
2、問:看出是什么故事了嗎?
3、問:曹沖用了什么巧妙的辦法稱出了大象的重量?(教師引導說出“替換”并板書。)
4、談話:曹沖用替換的策略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這節(jié)課我們也來學習用“替換”的策略解決一些數(shù)學難題,有信心嗎?
?設(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欣賞曹沖稱象的故事,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他們了解替換的策略不僅能解決數(shù)學問題,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自覺地把數(shù)學知識應(yīng)用于實際生活的意識?!?/p>
二、探索新知
(一)、理清大小杯的關(guān)系
1、師出示一個大杯和幾個小杯(5個)說:猜一猜,一個大杯可以倒?jié)M幾個小杯?
過渡:事實勝于雄辯!我們來倒一倒。
2、師演示。(正好3杯)
3、問:誰來說一說大杯容量和小杯容量的關(guān)系?
4、師:假如老師再裝滿一大杯水,分給每個小朋友每人一杯水,一共可以給幾個小朋友?你是怎么想的?(引導學生說出一個大杯可“替換”三個小杯)
5、師:假如有30小杯的水,老師分給每個小朋友一大杯水,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你是怎么想的?(引導說出三個小杯可替換成一個大杯)教師板書。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說出大、小杯容量之間的關(guān)系,意在讓學生確立起倍和比的關(guān)系意識,能順利進行轉(zhuǎn)化,為新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p>
(二)學習例題。
過渡:小明在倒果汁的時候給我們出了個難題,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電腦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個小杯和1個大杯,正好倒?jié)M。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2、讀題獲取信息:有哪些信息,求什么問題?
3、指名說你是怎么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這句話的?
過渡:直接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來容易嗎?你們準備用什么策略來解決這個問題?
4、小組討論。
要求:
1、把什么替換成什么?
2、替換后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是什么?
5、交流討論結(jié)果
學生匯報教師演示課件。
6、小結(jié)策略。
雖然是兩種不同的替換方法,但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兩種不同的物體替換成一種物體)
7、列式解答。
根據(jù)剛才的兩種思路讓學生自選一種喜歡方法進行計算,教師指名解法不同的兩名學生板書,并讓其再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
?設(shè)計意圖:這一層次安排了觀察、操作、交流、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自己感受、探索替換策略的應(yīng)用。在交流中,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來,大家互相借鑒、互相補充,這樣不僅調(diào)動了學習主動性,而且提高了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p>
(三)、教學檢驗。
過渡:跟他們一樣的舉手,確定百分之百做對了嗎?那要確定做對怎么辦?(檢驗)
1、學生自己嘗試檢驗。
2、實物投影交流學生的檢驗方法。
3、課件交流“只檢驗滿足一個條件”的檢驗方法的不足之處。
4、課件出示檢驗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的檢驗方法。
5、小結(jié)檢驗方法。
?設(shè)計意圖:使學生能夠掌握這類題目的檢驗方法,檢驗時解答的結(jié)果必須滿足題中所給的各個條件,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還原思想”?!?/p>
(四)、小結(jié):
你覺得“替換”的這個策略如何?
三、鞏固策略
過渡:學到這兒有點累了,進段廣告,輕松一下。[電腦播放廣告]
這則廣告不僅教育我們好東西一定要和親人、朋友分享,還給我們帶來了一道題目。
(一)、鞏固練習。
1、出示鞏固練習題。
[電腦出示]8塊達能餅干的鈣含量相當于1杯牛奶的鈣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塊餅干,喝了1杯牛奶,鈣含量共計500毫克。你知道每塊餅干的鈣含量大約是多少毫克嗎?1杯牛奶呢?
2、學生獨立完成,先好的同桌可小聲交流。
3、教師選擇學生作業(yè)實物投影交流。并要求學生說出解題思路。
4、口頭檢驗。
5、為什么不把餅干替換成牛奶來考慮?
6、小結(jié):我們還需選擇適合自己的“替換”策略來解題。
?設(shè)計意圖:廣告的插入可以很好的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學生感覺非常新鮮,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很好的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p>
(二)教學“練一練”
過渡:小明在裝網(wǎng)球時又給我們出了個難題,讓我們一起來解決它!
1、[電腦出示]小明在2個同樣的大盒和5個同樣的小盒里裝滿網(wǎng)球,正好是100個。每個大盒比小盒多裝8個,每個大盒和小盒各裝多少個?
2、齊讀題,從題目中獲得哪些信息?
3、問:與例1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每個大盒比小盒多裝8個”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5、你準備怎樣替換?替換后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是什么?
6、同桌討論。
6、交流:學生說,教師課件演示。
方法一:把2個大盒換成2個小盒。在學生交流中,教師穿插提問:
①現(xiàn)在7個小盒還能裝下100個球嗎?為什么?
②現(xiàn)在一共可以裝多少個?
方法二:把5個小盒換成5個大盒。在學生交流中,教師穿插提問:
①現(xiàn)在7個大盒要都裝滿,100個球還夠嗎?為什么?
②現(xiàn)在一共可以裝多少個?
7、學生選擇一種解法解題。
8、實物投影交流。
9、口頭檢驗。
10、小結(jié):
?設(shè)計意圖:這道“練一練”實際也是本堂課的難點,通過圖示的方法使學生能比較清楚的看出球的個數(shù)總量變化和盒子數(shù)量的不變,幫助學生較好的梳理解題的渠道,找準解題的依據(jù),策劃出比較明確的解題方案,同時也能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能力,感受數(shù)學的趣味?!?/p>
四、全課總結(jié)。
1、例題和練一練,兩種替換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我們要注意什么?
指導學生明確:例題是倍比關(guān)系:替換時總量不變,數(shù)量會變;練一練是差比關(guān)系:替換時總量變了,數(shù)量不變。
2、替換時你還注意到什么?有什么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嗎?
明確:
倍比關(guān)系:替換時,可以是“一個物體換幾個物體”或“幾個物體換一個物體”。
差比關(guān)系:替換時,只能是“一個物體換一個物體”。
3、在實際生活中如果遇到數(shù)學難題時,不要害怕,要像曹沖一樣開動腦筋,合理選擇策略,難題一定會迎刃而解的。
?設(shè)計意圖:這時的小結(jié),是使學生能較好的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能針對兩種不同類型的問題,怎樣抓住它們的依據(jù)特點,采用不同的“替換”策略去解答問題?!?/p>
五、課后作業(yè):
練習十七第1題(可做為機動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