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工作經歷,教師制定教案的能力一定都有所加強,寫教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在講臺上有更清晰的思路,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方程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方程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會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簡單的應用題并能檢驗結果的合理性。
2.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根據實際問題列二元一次方程組。
教學難點
1.找實際問題中的相等關系。
2.徹底理解題意。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本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二、新課。
例1. 小琴去縣城,要經過外祖母家,頭一天下午從她家走到個祖母家里,第二天上午,從外外祖母家出發(fā)勻速前進,走了2小時、5小時后,離她自己家分別為13千米、25千米。你能算出她的速度嗎?還能算出她家與外祖母家相距多遠嗎?
探究: 1. 你能畫線段表示本題的數量關系嗎?
2.填空:(用含s、v的代數式表示)
設小琴速度是v千米/時,她家與外祖母家相距s千米,第二天她走2小時趟的路程是______千米。此時她離家距離是______千米;她走5小時走的路程是______千米,此時她離家的距離是________千米20xx年-20xx學年七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人教版)教案。
3.列方程組。
4.解方程組。
5.檢驗寫出答案。
討論:本題是否還有其它解法?
三、練習。
1.建立方程模型。
(1)兩在相距280千米,一般順流航行需14小時,逆流航行需20小時,求船在靜水中速度,水流的速度
(2)420個零件由甲、乙兩人制造。甲先做2天后,乙加入合作再做2天完成,乙先做2天,甲加入合作,還需3天完成。問:甲、乙每天各做多少個零件?
2.p38練習第2題。
3.小組合作編應用題:兩個寫一方程組,另兩人根據方程組編應用題。
四、小結。
本節(jié)課你有何收獲?
方程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在初中代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前面,學生學了實數與代數式的運算,一元一次方程(包括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和一次方程組,上述內容都是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礎,通過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就可以對上述內容加以鞏固,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以后學習(指數方式,對數方程,三角方程以及不等式,函數,二次曲線等內容)的基礎,此外,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對其他學科也有重要的意義。
2、教學目標及確立目標的依據
九年義務教育大綱對這部分的要求是:“使學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及教材的內容,針對學生的理解和接受知識的實際情況,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主要目的而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能力目標:通過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探索,歸納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邏輯推理的能力。
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3、重點,難點及確定重難點的依據
“一元二次方程”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今后的學習中有廣泛的應用,因此本節(jié)課做為起始課的重點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特別是含有字母系數的)化成一般形式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二、教材處理
在教學中,我發(fā)現有的學生對概念背得很熟,但在準確和熟練應用方面較差,缺乏應變能力,針對學生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本節(jié)課突出對教學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采用探索發(fā)現的方法研究概念,并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
三、教學方法和學法
教學中,我運用啟發(fā)引導的方法讓學生從一元一次方程入手,類比發(fā)現并歸納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啟發(fā)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并總結規(guī)律,最后達到問題解決。
四、教學手段
采用投影儀
五、教學程序
1、新課導入:
(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并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做鋪墊)
(2)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步驟?(并引例打基礎)
課本引例(如圖)由教師提出并分析其中的數量關系。(用實際問題引出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一元二次方程是來源于客觀需要的)
設出求知數,列出代數式,并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方程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等式、不等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等內容,進一步鞏固加深學生對方程的理解和認識。
2、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會列方程解決簡單問題。
3、感受式與方程在解決問題中的價值,培養(yǎng)初步的代數思想。
教學重點:
明確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會靈活的用方程解答兩步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找等量關系式,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都記得這首兒歌
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
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
請你來接下句
三只青蛙_________;
五只青蛙呢?
n只青蛙呢?
一首小小的兒歌展示了數學的機智和趣味,細心的同學已經發(fā)現,這首兒歌不僅融入了數字,還包含著字母,用字母來表示數。我們今天的課就圍繞用“字母表示的數”來展開。
二、進行復習
1、用字母表示數
(1)同學們想一想,在數學中有哪些地方常用字母來表示?
生列舉:數量關系(路程、速度、時間 即s=vt)
計算公式(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s=ab 圓柱的體積公式:v=sh 等)
運算定律(加法結合律:a+b+c=a+(b+c)等)
(2)請同桌之間相互舉兩個這樣的例子。
(3)你們知道為什么用字母表示數嗎?
(4)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請大家翻開課本71頁,抓緊時間做一做吧。生自主完成課本(1)~(4)題。師巡視;完成后全班交流答案,重點說一說表示的意義。
(5)現在我把第(4)題做一下修改:一臺插秧機上午工作5小時,下午工作3小時,上下午一共插秧160平方米,問:每小時插秧多少平方米?
算法有兩種:其一:算術方法:160÷(5+3)=20
依據:總插秧數量÷時間=單位時間量
其二:列方程:x(5+3)=160
依據:單位時間量×時間=總插秧數量
觀察比較:以上兩種解法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根據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式。
不同點:解法一:以已知推出未知,是算術法。
解法二:把未知數用x表示,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即方程。
同學們想一想,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聯系和區(qū)別?
方程有哪些性質呢?(等式 、含有未知數)
2、方程
(1)判斷下列哪些是方程(說明理由)
7+8=3×5 4a+5b a+12=89
4x=y 3+100>25+y 6+x=0.5×3
(2)你會解方程嗎?從中選擇一個試一試。
(3)如何判斷方程的解是否正確?
(4)列方程解應用題的解題步驟是怎樣的?
討論后得出:①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并用x表示;
②找出應用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檢驗,寫出答案。
3、列方程解決問題
(1)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實際問題,列方程解方程能幫我們很快解決。例如,這副乒乓球拍到底多少元呢?讓我們一起來算一算。
請生一起看書71頁例一:李老師買下面的球拍,給售貨員100元,找回2元,一副乒乓球拍的價錢是多少元?
引導生認真審題,找出等量關系,自己列出方程并求解。交流解題思路。
(2)生嘗試自主解決例二:相遇問題。師巡視,請生到黑板完成,全班交流。
(3)練習
①練一練1
②師展示習題:說出下面每組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1)女生人數,男生人數,全班人數;
(2)蘋果的重量,梨的重量,梨比蘋果少的重量。
(3)一輛公共汽車中途到站后,先下去15人,又上來9人,這時車上正好有30人,到站前車上有多少人?
(4)一本書240頁,小剛看了5天,還剩165頁沒看,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③課本練一練5
三、小結
說一說你今天的收獲在哪里?
方程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一元二次方程,并能分析簡單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觀察與模仿,建立起對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認識,獲得對代數式的初步經驗,鍛煉抽象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能將生活中的經驗與所學的知識結合起來,形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義,能根據題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會將不規(guī)則的一元二次方程化成標準的一元二次方程。
難點:找對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從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就要開始學習一元二次方程了,在開始講新課之前,我們首先來看一看第二十二章的這張圖片,圖片上有一個銅雕塑,有哪位同學能告訴我這是誰嗎?
生:老師,這是雷鋒叔叔。
師:對,這是遼寧省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前的雷鋒雕像,雷鋒叔叔一生樂于助人,奉獻了自己方便了他人,所以即使他去世了,也活在人們心中,所以人們才給他做一個雕塑紀念他,同學們是不是也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啊?
生:是的老師。
師:可是原來紀念館的工作人員在建造這座雕像的時候曾經遇到了一個問題,也就是圖片下面的這個問題,同學們想不想為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想。
師:同學們也都很樂于助人,好那我們看一看這個問題是什么,然后帶著這個問題開始我們今天的學習一元二次方程。
(二)新課教學
師:我們來看到這個題目,要設計一座2m高的人體雕像,使雕像的上部(腰以上)與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與全部(全身)的高度比,雕像的下部應設計為全高?同學們用ac來表示上部,bc來表示下部先簡單列一下這個比例關系,待會老師下去看看同學們的式子。
(下去巡視)
(三)小結作業(yè)
師:今天大家學習了一元二次方程,同學們回去還要加強鞏固,做練習題的1、2(2)題。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方程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數量關系,掌握用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能正確運用方程解答應用題。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
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數量關系,掌握用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能正確運用方程解答應用題。
教學難點:
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5 分鐘)
1.列方程
(1)某數的5 倍加上它的2 倍和是42,求這個數。
(2)x 的5 倍減去它的2 倍差是1.2,求x。
2.育民小學四五年級共植樹600 棵,五年級植樹是四年級的3 倍。兩個年級各植樹多少棵?
(1)畫圖,找等量關系。
(2)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層次練習(15 分鐘)
1.育民小學四五年級同學植樹,五年級植樹是四年級的3 倍,五年級比四年級多植300 棵。四五年級各植多少棵?
(1)這道題與上題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2)你會解答這道題嗎?試做
(3)訂正:
解:設四年級植x 棵,五年級植3x 棵。
3x-x=300
2x=300
x=150
3x=3150=450
答:四年級植150 棵,五年級植450 棵。
2.試一試:媽媽的年齡是女兒的4 倍,媽媽比女兒大27 歲,媽媽和女兒各多少歲?
學生獨立做
3.小結:解答時,要抓住有倍的那句話設出未知數??匆豢词乔笏鼈兊暮瓦€是差,列出方程。
三、鞏固練習(15 分鐘)
1.看圖列方程125 頁3 題。
完成后交流
2.對比練習
(1)張叔叔騎自行車,李叔叔騎摩托車。二人從相距112 千米的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經過1.6 小時相遇。李叔叔騎摩托車每小時行54 千米,張叔叔騎自行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2)張叔叔騎自行車,李叔叔騎摩托車。二人從相距112 千米的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李叔叔騎摩托車每小時行54 千米,張叔叔騎自行車每小時行16 千米,二人經過幾小時相遇?
(3)張叔叔騎自行車,李叔叔騎摩托車。二人同時從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李叔叔騎摩托車每小時行54 千米,張叔叔騎自行車每小時行16 千米,經過1.6 小時相遇。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獨立完成后交流。
四、總結交流(5 分鐘)
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方程教案篇6
教材分析
課標對本節(jié)內容的要求:
⑴能從現實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⑵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并試圖尋找其他方法;
⑶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⑷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
⑸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的意識。概括歸納就是
⑴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數學問題的意識;
⑵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
⑶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⑷培養(yǎng)學生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本節(jié)內容與前后教材內容的邏輯聯系:
學習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方程的意義、等式的基本性質和解方程的知識后,利用列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本節(jié)內容的作用:
⑴進一步拓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掌握用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和特點,初步體會列方程解決問題的優(yōu)越性。⑵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代數思想,發(fā)展學生利用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應用意識。⑶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算法的能力。
學情分析
1、教師主觀分析:
本班共有18名同學,學習基礎較好,能獨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學占到全班的33℅,學習基礎薄弱,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缺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學占到39℅,其他同學學習水平中等偏下。
2、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分析:
大多數同學對學過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對于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夠解答。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分析并找出等量關系,學會解形如(a+x)b=c這樣的新方程。教師在教學時應采用“先扶著學生走,再讓學生試著走,最后讓學生獨立走”的教學策略。
3、學生認知的障礙點:
①如何去分析、找出數量間存在的等量關系,然后依據等量關系列方程解應用題。②如何解形如(a+x)b=c這樣的新方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夠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掌握根據兩積之和的數量關系列方程。②會把方程中含有小括號的式子看作一個整體來求解的思路和方法。③使學生通過學習兩積之和的數量關系來理解兩積之差、兩商之和的數量關系,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2、數學思考:
學生能夠正確地審題、分析題意,思考、分析找出兩積之和的數量關系。②經歷算法多樣化的過程,運用遷移類推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3、情感與態(tài)度:
在觀察、思考、探究、交流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