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5篇

時間:2023-02-27 作者:Youaremine 備課教案

我們在制定教案之前,一定要認真思考自己的教學目標,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提前制定教案的習慣,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5篇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篇1

?因式分解》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運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

2、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綜合運用。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學難點:

高次指數(shù)的轉(zhuǎn)化,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的靈活運用。

教學案例:

我們數(shù)學組的觀課議課主題:

1、關注學生的合作交流

2、如何使學困生能積極參與課堂交流。

在精心備課過程中,我設計了這樣的自學提示:

1、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是___,如何用語言描述?把上述公式反過來就得到_____,如何用語言描述?

2、下列多項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嗎?若能,請寫出分解過程,若不能,說出為什么?

①-x2+y2②-x2-y2③4-9x2

④(x+y)2-(x-y)2⑤a4-b4

3、試總結運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條件是什么?

4、仿照例4的分析及旁白你能把x3y-xy因式分解嗎?

5、試總結因式分解的步驟是什么?

師巡回指導,生自主探究后交流合作。

生交流熱情很高,但把全部問題分析完已用了30分鐘。

生展示自學成果。

生1:-x2+y2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可分解為(y+x)(y-x)

生2:-x2+y2=-(x2-y2)=-(x+y)(x-y)

師:這兩種方法都可以,但第二種方法提出負號后,一定要注意括號里的各項要變號。

生3:4-9x2也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可分解為(2+9x)(2-9x)

生4:不對,應分解為(2+3x)(2-3x),要運用平方差公式必須化為兩個數(shù)或整式的平方差的形式。

生5:a4-b4可分解為(a2+b2)(a2-b2)

生6:不對,a2-b2還能繼續(xù)分解為a+b)(a-b)

師:大家爭論的很好,運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必須化為兩個數(shù)或兩個整式的平方的差的形式,另因式分解必須分解到不能再分解為止。……

反思:這節(jié)課我備課比較認真,自學提示的設計也動了一番腦筋,為讓學生順利得出運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條件,我設計了問題2,為讓學生能更容易總結因式分解的步驟,我又設計了問題4,自認為,本節(jié)課一定會上的非常成功,學生的交流、合作,自學展示一定會很精彩,結果卻出乎我的意料,本節(jié)課沒有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練習很少,作業(yè)有很大一部分同學不能獨立完成,反思這節(jié)課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我在備課時,過高估計了學生的能力,問題2中的③、④、⑤多數(shù)學生剛預習后不能熟練解答,導致在小組交流時,多數(shù)學生都在交流這幾題該怎樣分解,耽誤了寶貴的時間,也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導致難點、重點不突出,若能把問題2改為:

下列多項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嗎?為什么?可能效果會更好。

(2)教師備課時,要考慮學生的知識層次,能力水平,真正把學生放在第一位,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安排習題要循序漸進,切莫過于心急,過分追求課堂容量、習題類型全等等,例如在問題2的設計時可寫一些簡單的,像④、⑤可到練習時再出現(xiàn),發(fā)現(xiàn)問題后再強調(diào)、歸納,效果也可能會更好。

我及時調(diào)整了自學提示的內(nèi)容,在另一個班也上了這節(jié)課。果然,學生的討論有了重點,很快(大約10分鐘)便合作得出了結論,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練習量大,準確率高,但隨之我又發(fā)現(xiàn)我在處理課后練習時有點不能應對自如。例如:師:下面我們把課后練習做一下,話音剛落,大家紛紛拿著本到我面前批改。師:都完了?生:全完了。我很興奮。來:“我們再做幾題試試?!鄙珠_始緊張地練習……下課后,無意間發(fā)現(xiàn)竟還有好幾個同學課后題沒做。原因是預習時不會,上課又沒時間,還有幾位同學練習題竟然有誤,也沒改正,原因是上課慌著展示自己,沒顧上改……??磥?,以后上課不能單聽學生的齊答,要發(fā)揮組長的職責,注重過關落實。給學生一點機動時間,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機會釋疑,練習不在于多,要注意融會貫通,會舉一反三。

確實,“學海無涯,教海無邊”。我們備課再認真,預設再周全,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情,仍然會產(chǎn)生新的問題,“沒有,只有更好!”我會一直探索、努力,不斷完善教學設計,更新教育觀念,直到永遠……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論。

2、能利用其性質(zhì)與判定證明線段或角的相等關系。

教學重點: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論的運用。

教學難點:

正確區(qū)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能夠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證明線段的相等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

二、新授:

i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投影片.某地質(zhì)專家為估測一條東西流向河流的寬度,選擇河流北岸上一棵樹(b點)為b標,然后在這棵樹的正南方(南岸a點抽一小旗作標志)沿南偏東60°方向走一段距離到c處時,測得∠acb為30°,這時,地質(zhì)專家測得ac的長度就可知河流寬度。

學生們很想知道,這樣估測河流寬度的根據(jù)是什么?帶著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ii引入新課

1.由性質(zhì)定理的題設和結論的變化,引出研究的內(nèi)容——在△abc中,苦∠b=∠c,則ab=ac嗎?

作一個兩個角相等的三角形,然后觀察兩等角所對的邊有什么關系?

2.引導學生根據(jù)圖形,寫出已知、求證。

2、小結,通過論證,這個命題是真命題,即“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板書定理名稱)。

強調(diào)此定理是在一個三角形中把角的相等關系轉(zhuǎn)化成邊的相等關系的重要依據(jù),類似于性質(zhì)定理可簡稱“等角對等邊”。

4.引導學生說出引例中地質(zhì)專家的測量方法的根據(jù)。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領會運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因式分解的方法,發(fā)展推理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探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因式分解的過程,感受逆向思維的意義,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步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良好的推理能力,體會“化歸”與“換元”的思想方法,形成靈活的應用能力.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并學會應用.

2.難點:靈活地應用公式法進行因式分解.

3.關鍵:應用“化歸”、“換元”的思想方法,把問題進行形式上的轉(zhuǎn)化,達到能應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目的

教學方法

采用“自主探究”教學方法,在教師適當指導下完成本節(jié)課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回顧交流,導入新知

【問題牽引】

1.分解因式:

(1)-9x2+4y2;(2)(x+3y)2-(x-3y)2;

(3)x2-0.01y2。

【知識遷移】

2.計算下列各式:

(1)(m-4n)2;(2)(m+4n)2;

(3)(a+b)2;(4)(a-b)2。

【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完成下面兩道題,并運用數(shù)學“互逆”的思想,尋找因式分解的規(guī)律。

3.分解因式:

(1)m2-8mn+16n2(2)m2+8mn+16n2;

(3)a2+2ab+b2;(4)a2-2ab+b2。

【學生活動】

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入手,很快得到下面答案:

解:

(1)m2-8mn+16n2=(m-4n)2;

(2)m2+8mn+16n2=(m+4n)2;

(3)a2+2ab+b2=(a+b)2;

(4)a2-2ab+b2=(a-b)2。

【歸納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二、范例學習,應用所學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4a2b+12ab2-9b3;

(2)8a-4a2-4;

(3)(x+y)2-14(x+y)+49;(4)+n4。

?例2】如果x2+axy+16y2是完全平方,求a的值。

?思路點撥】根據(jù)完全平方式的定義,解此題時應分兩種情況,即兩數(shù)和的平方或者兩數(shù)差的平方,由此相應求出a的值,即可求出a3。

三、隨堂練習,鞏固深化

課本p170練習第1、2題。

【探研時空】

1.已知x+y=7,xy=10,求下列各式的值。

(1)x2+y2;(2)(x-y)2

2.已知x+=-3,求x4+的值。

四、課堂總結,發(fā)展?jié)撃?/p>

由于多項式的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正好相反,因此把整式乘法公式反過來寫,就得到多項式因式分解的公式,主要的有以下三個:

a2-b2=(a+b)(a-b);

a2±ab+b2=(a±b)2。

在運用公式因式分解時,要注意:

(1)每個公式的形式與特點,通過對多項式的項數(shù)、次數(shù)等的總體分析來確定,是否可以用公式分解以及用哪個公式分解,通常是,當多項式是二項式時,考慮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當多項式是三項時,應考慮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2)在有些情況下,多項式不一定能直接用公式,需要進行適當?shù)慕M合、變形、代換后,再使用公式法分解;(3)當多項式各項有公因式時,應該首先考慮提公因式,然后再運用公式分解。

五、布置作業(yè),專題突破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

2.會用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將分式變形。

二、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

2.難點:靈活應用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將分式變形。

3.認知難點與突破方法

教學難點是靈活應用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將分式變形。突破的方法是通過復習分數(shù)的通分、約分總結出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再用類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應用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導出通分、約分的概念,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地將分式變形。

三、練習題的意圖分析

1.p7的例2是使學生觀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應用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相應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這個整式,填到括號里作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變。

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進一步運用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進行約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約分是要找準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結果要是最簡分式;通分是要正確地確定各個分母的最簡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冪的積,作為最簡公分母。

教師要講清方法,還要及時地糾正學生做題時出現(xiàn)的錯誤,使學生在做提示加深對相應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3.p11習題16.1的`第5題是:不改變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號。這一類題教材里沒有例題,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號,改變其中任何兩個,分式的值不變。

“不改變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號”是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的應用之一,所以補充例5。

四、課堂引入

1.請同學們考慮:與相等嗎?與相等嗎?為什么?

2.說出與之間變形的過程,與之間變形的過程,并說出變形依據(jù)?

3.提問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讓學生類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

五、例題講解

p7例2.填空:

[分析]應用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整式,使分式的值不變。

p11例3.約分:

[分析]約分是應用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個整式,使分式的值不變。所以要找準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約分的結果要是最簡分式。

p11例4.通分:

[分析]通分要想確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冪的積,作為最簡公分母。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別條件,并能進行簡單應用;

2.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增加對勾股數(shù)的直觀體驗,培養(yǎng)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建立數(shù)學模型.

3.會通過邊長判斷一個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會辨析哪些問題應用哪個結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敢于面對數(shù)學學習中的困難,并有獨立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經(jīng)驗,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發(fā)展運用數(shù)學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意識.

教學重點

運用身邊熟悉的事物,從多種角度發(fā)展數(shù)感,會通過邊長判斷一個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會辨析哪些問題應用哪個結論.

教學難點

會辨析哪些問題應用哪個結論.

課前準備

標有單位長度的細繩、三角板、量角器、題篇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請學生復述勾股定理;使用勾股定理的前提條件是什么?

已知△abc的兩邊ab=5,ac=12,則bc=13對嗎?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由課前準備好的一組學生以小品的形式演示教材第9頁古埃及造直角的方法.

這樣做得到的是一個直角三角形嗎?

提出課題: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嗎

講授新課:

⒈如何來判斷?(用直角三角板檢驗)

這個三角形的三邊分別是多少?(一份視為1)它們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

就是說,如果三角形的三邊為,,,請猜想在什么條件下,以這三邊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當滿足較小兩邊的平方和等于較大邊的平方時)

⒉繼續(xù)嘗試:下面的三組數(shù)分別是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a,b,c:

5,12,13;6,8,10;8,15,17.

(1)這三組數(shù)都滿足a2+b2=c2嗎?

(2)分別以每組數(shù)為三邊長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們都是直角三角形嗎?

⒊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滿足a2+b2=c2,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滿足a2+b2=c2的三個正整數(shù),稱為勾股數(shù).

⒋例1一個零件的形狀如左圖所示,按規(guī)定這個零件中∠a和∠dbc都應為直角.工人師傅量得這個零件各邊尺寸如右圖所示,這個零件符合要求嗎?

隨堂練習:

⒈下列幾組數(shù)能否作為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長?說說你的理由.

⑴9,12,15;⑵15,36,39;

⑶12,35,36;⑷12,18,22.

⒉已知?abc中bc=41,ac=40,ab=9,則此三角形為_______三角形,______是角.

⒊四邊形abcd中已知ab=3,bc=4,cd=12,da=13,且∠abc=900,求這個四邊形的面積.

⒋習題1.3

課堂小結:

⒈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滿足a2+b2=c2,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⒉滿足a2+b2=c2的三個正整數(shù),稱為勾股數(shù).勾股數(shù)擴大相同倍數(shù)后,仍為勾股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