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教學計劃更好的執(zhí)行,我們要先給自己確定一份奮斗目標才行,制定一份合理的教學計劃,能夠讓我們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脫穎而出,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物與下冊教學計劃推薦7篇,感謝您的參閱。
物與下冊教學計劃篇1
本冊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使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并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口算和筆算的方法,能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能正確地、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能比較熟練地口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整十數與兩位數加、減一位數。
.初步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筆算方法,會筆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初步學會解決求被減數、減數以及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
.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直觀認識常見的簡單的平面圖形。
.通過憑借積木畫出圖形,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通過對紙的折、拼,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能在釘子板上圍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能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3)結合具體的情境,會分類整理數據,填寫簡單的統(tǒng)計表。
2.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過程中初步發(fā)展思維能力。如認識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時,學習從具體現象中概括數學規(guī)律;在學習數的組成與比較大小時,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在整理數的順序時發(fā)現百數表的一些規(guī)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方法時,能注意到方法的合理和靈活,培養(yǎng)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算法多樣化的交流中,初步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和靈活。
(3)在直觀認識平面圖行的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空間觀念。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初步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并對運用的方法和獲得結果的合理性能進行初步的判斷。
3.解決問題方面。
(1)會用100以內的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并會簡單的交流。
(2)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fā)現和提出數學問題,并能運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4.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1)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情產生好奇和興趣,喜歡觀察并提出問題。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發(fā)現錯誤并及時改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在數學探索活動中,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只憑經驗,也不能照搬課本,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單元
教學內容
目的要求
重點、難點
教法、
學法
一減法
1.使學生經歷探索20以內退位減計算方法的過程,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和交流等活動。
2.使學生經歷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積累一些解決簡單問題的經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價值,培養(yǎng)數學的應用意識。
3.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進一步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重點:
1.重視讓學生經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提倡算法多樣化,并引導學生逐步優(yōu)化算法。
2.加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難點:理解計算方法,并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能熟練應用。
操作法
教授法
二認識圖形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動,直觀地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等常見的平面圖形。
2.使學生在畫、折、剪、拼等操作活動中,并在這過程中,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體會圖形的變換,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認識圖形的過程中,產生對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培養(yǎng)主動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
重點:直觀認識幾種常見的平面圖形。
難點:掌握多種靈活的操作方法。
操作法
實踐法
講授法
三認數
1.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會數的產生和發(fā)展;知道數位和數位順序。
2.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理解百以內各數的含義,初步體會十進制計算法;會讀、寫100以內的數。
3.讓學生初步學習用具體的數據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培養(yǎng)用數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識,培養(yǎng)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
重點:
1.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位和數位順序。
難點:數100以內的數。
操作法
比較法
教授法
四
1.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比較熟練口算。
2.使學生會用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以及積極思考、動手實踐并與同學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
重點: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難點:弄清相同數位相加、減的道理
操作法
實踐法
講授法
討論法
五認識人民幣
1.讓學生在觀察人民幣以及換幣、取幣等活動中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2.讓學生到商店去觀察,購物,參加教室里的模擬購物活動,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學會簡單的購物。
3.在取幣、換幣、附幣、找?guī)刨徫锘顒又校囵B(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4.使學生受到愛護人民幣、勤儉節(jié)約等教育。
重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和相鄰單位之間的關系。
難點:
1.通過直觀教學幫助學生認識人民幣及其單位元、角、分。
2.通過直觀教學幫助學生認識人民幣單位相鄰之間的十進關系以及元、角、分的簡單換算。
操作法
實踐法
講授法
討論法
探索交流法
練習法
六加法與減法
1.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與一位數相加(進位)、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計算方法過程,發(fā)展解卻決問題策略,能比加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加減法。
2.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學意識,發(fā)展數學思維。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同學合作的態(tài)度,不怕困難的精神。
重點: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與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的計算方法上。
難點:
1.突出進位加與退位減。
2.在口算教學中,理解算理和算法。
3.從實物操作中抽象出計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樣化。
操作法
實踐法
講授法
討論法
探索交流法
練習法
七統(tǒng)計
1.讓學生經歷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初步學習、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方法,會把整理出來的數據填在簡單的統(tǒng)計表里,能利用統(tǒng)計表里的數據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
2.使學生在統(tǒng)計教學過程中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學習、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方法
難點:統(tǒng)計教學過程中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操作法
實踐法
講授法
討論法
探索交流法
練習法
八期末復習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100以內的數,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2.使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應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簡單的數據,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觀念和統(tǒng)計觀念。
3.使學生在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重點:
熟練掌握100以內數的加減法。
難點:
靈活解決問題
操作法
實踐法
講授法
討論法
探索交流法
練習法
物與下冊教學計劃篇2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年級學生共計120人,從上期測評情況看,學生基本能正確進行計算,部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審題能力較差,缺乏檢查習慣,理解能力較差。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學內容:除法、混合運算、方向與路線、生活中的大數、測量、整理與復習(一)、走進鄉(xiāng)村、加與減(一)、認識圖形、加與減(二)、整理與復習(二)、美麗的植物園、統(tǒng)計、總復習
三、教學重點:有余數的除法、加與減、生活中的大數
四、教學難點:混合運算、加與減、生活中的大數、測量
五、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
第一單元“除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商是一位數)。結合分物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時會有余數,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
第二單元“混合運算”(乘加、乘減、除加、除減、加減混合以及兩步有括號式題)。結合實際情境,使學生體會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減”及“先算括號里面的”運算順序,能根據這些運算順序計算有關問題,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
第四單元“生活中的大數”。結合實例,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數,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并能結合實際,對萬以內的數進行估計,了解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用萬以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會用詞語或符號來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4、第六單元“加與減(一)”,第八單元“加與減(二)”。結合具體情境,探索計算萬以內加減法及連加、邊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養(yǎng)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估計的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
第三單元“方向與路線”。借助實踐活動,認識八個方向;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七個方向,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出發(fā)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徑的地方。
2、
第五單元“測量”。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際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認識角,能辨認直角、銳角、鈍角;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
(三)、統(tǒng)計與概率
1、經歷簡單的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
2、會讀統(tǒng)計圖表,會在方格紙上繪制條形統(tǒng)計圖(1格表示1個單位);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單間的實際問題,并能作出一些簡單的預測。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豐富的實踐活動。例如:
1、設計希望小區(qū)示意圖。
2、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數,并與同伴說一說。
3、估一估,數一數有多少片樹葉。
4、走一走10米大約有多少步,100米大約有多少步;估一估1000米大約有多少步。
5、用附頁1中的七巧板拼出長方形、正方形。
6、用學過的圖形設計漂亮的圖案。
7、把幾十粒黃豆泡在水中,記錄生長情況,制成統(tǒng)計圖表。
通過以上一系列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六、教學措施: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中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對本冊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一、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在本冊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數小正方體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千”“萬”的實際含義;利用自制的方向板,讓學生在教室內或操場上辨認方向;通過數學游戲“你問我答”、神奇的“495”,練習萬以內加減法;通過設計圖案復習圖形;通過“泡黃豆”的實驗,繪制統(tǒng)計圖表描述數據。這些活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
一、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冊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交流。例如:乘車去機場,有25人,面包車限乘8人,小汽車限乘3人??梢栽鯓优绍??你認為怎樣派車合理?解決這個問題時,可以先鼓勵學生自己獨立思考(想出一種方案就可以),然后在小組內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如:表格的方式。特別是在回答怎樣派車合理時,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合理就可以了。
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徑。在本冊教材中,安排了多個實踐活動,應充分利用,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的過程。
二、 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在本冊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算能力。例如:在估計一筒花生在多少粒;估計一篇文章有多少字;進行萬以內加減法計算時,先估計得數的大致范圍再進行計算;在學習測量時,先估計測量的物體有多長,再實際測量。這樣做,有利于學生估計能力的培養(yǎng)。
三、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本冊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七、教學用具:
1、掛圖 2、直尺 3、小棒 4、實物圖 5、計數器 6、幾何圖形
八、課時安排:
一、 除法…………………………………… 7課時
二、 混合運算…………………………………6課時
三、 方向與路線………………………………3課時
四、 生活中的大數…………………………………7課時
五、測量…………………………………3課時
整理與復習(一)………………………2課時
走進鄉(xiāng)村………………………………… 2課時
六、 加與減(一)…………………………………12課時
七、 認識圖形…………………………………6課時
八、 加與減(二)…………………………………8課時
美麗的植物園…………………………………2課時
九、 統(tǒng)計…………………………………4課時
總復習………………………………… 5課時
物與下冊教學計劃篇3
一、指導思想
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注重弘揚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二、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及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fā)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進一步認清歷史前進的趨勢和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的共同理想,樹立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遠理想,肩負起時代賦予的社會責任和崇高使命,當好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養(yǎng)。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八年級學生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每天都接觸社會,他們的一些想法是對社會現實的映,而他們受到年齡與知識的限制,社會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雖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會影響其行為。教師有責任助他們正確認識社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tài)度,應經常了解、分析學生的心理與思想狀況,以便做到心中有數。其次要切實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真分析其學習狀況,發(fā)現其長短處,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從多數同學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同時也要兼顧兩頭。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授的內容是中國歷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為單位。課本按歷史時期或學習主題編寫了“單元回眸”,梳理基本線索,小結重要內容。書中還設計了一些開放性習題以及“動腦筋”等欄目,旨在啟發(fā)思維,提倡各抒己見,答案不求。
五、教學措施注重學科間知識的融合與滲透
在把握教材時,教師應從總體上突破原有學科之間的`界限,使學生能在多學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學內容。在宏觀上,應保持合理的綜合結構;在微觀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學科知識間的合理滲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聯系。
物與下冊教學計劃篇4
為了圓滿完成新學期的教學任務,使日常的教學工作能得以有條不紊地進行,從而真正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也為迎接明年的畢業(yè)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F結合所任班級的實際情況和語文教材的內容,制定出本學期的語文教學計劃。
[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語文教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感情。初步學會記敘文寫作。引導學生逐漸更新學習方式,逐步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力爭使全體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學習,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
[學生狀況分析]
我今年新接任的六年級(2)班的語文,班里的學生原有語文基礎參差不齊,高低不一。因此新學期中,應一面加強“雙基”訓練,一面著重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興趣;讓學生觀察周圍事物,親身體驗,有所感受,有所發(fā)現;使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整體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學要求]
1、學習習慣。
(1)繼續(xù)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yǎng)成習慣。
(2)繼續(xù)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培養(yǎng)朗讀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背誦的習慣。
(3)繼續(xù)培養(yǎng)課外閱讀的興趣,養(yǎng)成勤查字典的習慣。
(4)繼續(xù)培養(yǎng)專心聽別人講話的習慣;能夠當眾說話,聲音響亮、態(tài)度大方;養(yǎng)成愛護學習用品的習慣
(5)繼續(xù)學習寫鋼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并養(yǎng)成習慣;培養(yǎng)預習課文的習慣。
(6)繼續(xù)學習寫毛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并養(yǎng)成習慣。
(7)繼續(xù)培養(yǎng)留心觀察的習慣;能夠有選擇地閱讀課外書籍;培養(yǎng)讀書做記號的習慣。
(8)繼續(xù)培養(yǎng)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做到愛護圖書,并養(yǎng)成習慣。
(9)繼續(xù)培養(yǎng)認真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學會使用工具書,并養(yǎng)成習慣。
(10)繼續(xù)培養(yǎng)自己修改作文和通過多種渠道學習語文的習慣。
(11)繼續(xù)培養(yǎng)勤于搜集資料和不懂就問的習慣。
(12)培養(yǎng)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和在實踐中運用所學語文的習慣。
2、漢語拼音。
繼續(xù)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147個生字。
(2)能夠按筆畫順序正確默寫生字125個,能夠按字的結構把字書寫端正、寫勻稱。
(3)繼續(xù)學習用鋼筆書寫,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繼續(xù)練習寫毛筆字,知道各種類型漢字的間架結構及筆畫特點。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后,用普通話說一段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能當眾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5)樂于參加討論問題,敢于主動發(fā)言,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5、閱讀
(1)繼續(xù)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復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繼續(xù)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并注意默讀的速度。
(3)能聯系語言環(huán)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4)能憑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5)繼續(xù)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yǎng)成預習習慣。
(6)能閱讀程度適合的少年兒童讀物,了解主要內容。
(7)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6、習作。
(1)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造句。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有順序地比較細致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文從字順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4)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嘆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
(5)學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學習使用常用的修改符號。
[教學措施]
繼續(xù)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物與下冊教學計劃篇5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改革,本學期初二歷史組的歷史教學工作以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為重點,積極開展教研工作,努力把本期的歷史成績提高到全市的領先水平。
二、教材簡析
八年級歷史下冊教材內容有所刪改,在全面貫徹基礎知識、能力培養(yǎng)和思想教育三大目標的前提下,突出了三點:(1)減負,降低難度;(2)增加啟發(fā)性和生動性;(3)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本冊內容敘述了從新中國的成立到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歷史,共21課,每課一課時,另有活動課4課時,由提示、正文、閱讀、圖表、資料、注釋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后練習、活動建議等部分組成,其中正文部分是必掌握的內容。
教學的重難點以每單元、每課時的重難點為重難點。
三、學情分析
通過一年半的學習,初二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逐步提高,初步具備歷史理解、分析、概括等能力,掌握了大部分基礎史實。但是在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方面,在綜合運用方面,尚需要加大訓練力度。
四、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達到課程標準中的三惟目標要求。
2.質量目標:合格率90%高分38%及格76%低分2%
五、教學措施
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本學期,每2周一次的初二歷史組會,組織學習學校布置學習的資料文章,要在學生觀、人才觀和教學觀上不斷更新觀念,進一步在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方面謀求創(chuàng)新,深化教學改革,走創(chuàng)新之路。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主戰(zhàn)場,我們要構建適應創(chuàng)新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地利用好45分鐘,不斷提高45分鐘的教學質量。
二)堅持常規(guī)教學
初二歷史組有計劃、有目的安排好兩周一次不少于兩節(jié)課的組活動。備課組活動每周不少于2節(jié)。教師聽課不少于15節(jié)。提倡本組內教師互相聽課,鼓勵教師們跨學科聽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三)充分利用好現代化教學手段
電腦班的老師要采用電子教案。在學校的指導下設立教學資源庫優(yōu)秀教案、試題庫和課件庫等。
物與下冊教學計劃篇6
一、指導思想:
通過學生數學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樹立數學到處可見的觀念。
二、全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認數和計算,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使學生獲得數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fā)展數學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三、教學內容分析:
20以內的數的認識與計算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是學習較大數的認識和計算的基礎。在小學數學中處于最基礎的地位,是學生適應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本冊教科書還安排了簡單的分類、認識常見的物體和實踐活動等內容。學生對這些內容的學習,有助于他們加深對20以內數的認識、計算的理解與掌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領域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解決問題領域
1。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開始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
2。學生初步了解到同意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學生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初步體驗。
4。學生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情感與態(tài)度領域
1。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2。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學生可以用20以內的數和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形、球等幾何體,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5。學生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fā)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五、教學對象分析:
我任教的一(1)、一(3)兩個班的數學,他們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即將踏入正式的、正規(guī)的教育學習。我任教的這兩個班,他們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們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對學校的一切充滿好奇,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但是他們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班上大部分學生會數10以內的各數,會認這些數,會寫這些數;少部分學生已能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時間較短,孩子普遍好動,行為習慣還有待規(guī)范。針對以上情況,我本學期的任務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喜歡上課,喜歡數學。在課堂上,教師應從課堂常規(guī)訓練開始,因為課堂常規(guī)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過程,怎樣收拾書包、怎樣擺放上課用的學習用品、怎樣舉手回答問題、什么是課堂作業(yè)、什么是家庭作業(yè)、怎樣記家庭作業(yè),上課什么時間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這個學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習慣的,特別是良好的聽、說、讀、寫和獨立思考的習慣,都是需要我們開始進行引導和培養(yǎng)的。
六、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6—10的加減法。
2。20以內的進位加法。
難點:1。10以內數的組成
2。湊10法。
七、主要教學策略:
1。加強直觀教學,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通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方法,讓學生了解數的組成,以及20以內的加法的計算方法。
3。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系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
4。加強知識的遷移作用,降低難度,分散難點,減小教學步子。
八、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略
物與下冊教學計劃篇7
復習是教學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目前各學校初二生物已陸續(xù)進入生物總復習階段,若還簡單地按課本來重復,難以提高復習效果。根據這2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生物總復習的指導思想應該是:以課本為基礎,抓住主線,緊扣中心,強化訓練,培養(yǎng)能力。
一、依靠《快樂中考》,制定復習計劃
針對新形勢下課改和考改的新特征,依據《中考直通車》上的理念與目標、原則與策略、結構與方式、內容與標準,以新課標的規(guī)定為標準,從知識與技能,向過程和方法到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不同層次和不同程度的轉移和體現。因此復習必須依靠《快樂中考》來確定內容和方案。
二、本學期是初二年級的最后一期,將面臨著結業(yè)考試,時間大約在六月分,按這個時間就有近5個月的教學時間,其中可以安排三個月的復習時間,在三月底結束新課。
第七單元第一章
第一節(jié)植物的生殖----------------------2課時
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昆蟲、兩棲動物的生殖------3課時
第四節(jié)鳥的生殖和發(fā)育------------------2課時
第二章第一節(jié)基因、性狀-------------2課時
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基因的傳遞、顯性、隱性----2課時
第四節(jié)第五節(jié)人的性別遺傳--------------2課時
第五節(jié)生物的變異----------------------2課時
第三章第一節(jié)生命起源--------------2課時
第二節(jié)生物進化歷程-----------------2課時
總復習及測試----------------------34課時
三、抓住主線,緊扣中心
1、以進化為主線,突出知識的內在聯系。從教材內容來看,植物的主要類群、整個動物學部分以及第七部分遺傳進化和生態(tài)學的知識,都是由進化這一主線貫串起來的。如第七部分三章的內容,以進化為主線,讓學生明白遺傳和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前提和基礎,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又是生物進化的動力,從而理解這三章的內在聯系。同時抓住由水生→陸生、簡單→復雜、低等→高等的進化原則為主線,把各章內容連成一個整體,從而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各門(綱)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和主要特征等知識。
2、以形態(tài)結構與生理功能(或生活習性)相適應為主線,將分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教材中,植物的各類群、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知識,基本上是圍繞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習性來探討生物體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的。老師應引導學生運用這一原理舉一反三,從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聯想到它的生活習性和生活環(huán)境,從某種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推測其所可能具有的特征。如肺的結構主要由肺泡組成,肺泡壁和肺泡壁上的毛細血管都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種結構特點適于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要使學生懂得運用這一原理,從器官的結構特點聯想到它的功能,或由器官的功能聯想到它的結構特點。
3、以重點內容為中心,抓住復習知識的關鍵。如人體生理衛(wèi)生中的“消化、循環(huán)、呼吸和排泄”等的內容都是要緊扣的“中心”,抓住這個“中心”,運用圖表、投影和電腦等多媒體組織復習。
四、強化訓練,提高能力
1、以練為主,講練結合
練習是提高復習質量的重要途徑。通過選擇難度適中的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可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然后采取矯正補救來確保目標的實現。在練的基礎上進行講評,可培養(yǎng)學生解題的技巧,鞏固與深化所學知識。只講不練不行,只練不講也不行。只有講練結合,和諧交替,才能有效地提高復習效果。
2、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
在復習過程中,充分運用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抽象與概括、歸納與演繹等思維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通過練習、討論、講評可鞏固知識與發(fā)展思維能力。選擇適量情境新、聯系實際、開拓性強、難度較大的題目,能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適應各種題型的能力。
五、制定復習實施方案
1、確定復習目標:從復習知識、訓練思維、提高能力三個方面加以考慮,并制定三方面的具體計劃和實施方案。
2、考慮復習形式:復習大體有“講”、“練”、“評”三種形式,具體要求是:①精講:抓住本質,建立知識聯系,構建知識體系;②多練;科學選題,注意點面,強化訓練;③細評:細致分析練習與試卷,指導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
3、選擇復習方法:可采用講練結合、專題討論、個別輔導等方法,并力求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4、確定復習時間:各校按實際而訂。從我校情況看,約從4月10號至6月上旬。
總之,在生物總復習中,老師要緊扣課程標準,幫助學生將課文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綜合化。要抓住進化和適應兩條主線,緊扣重點內容展開教學。同時通過一系列訓練來鞏固知識、深化知識。這樣,才能使生物復習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