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學計劃7篇

時間:2023-04-17 作者:tddiction 工作計劃

教學中如果沒有完整的教學計劃,那我們教學效率就會很難提高,教師教師都想擁有實用的教學計劃,這是我們教學能力進步的關鍵,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歷史教學計劃7篇,供大家參考。

歷史教學計劃7篇

歷史教學計劃篇1

一、教學情況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1、2、3、4班的歷史科教學工作。這4個班基礎水平都差不多,但1、3班相對來說氣氛沒有2、4班那么活躍,思維與整體的反應程序相對來說比較慢一點。1、3班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好各項工作。

二、教學目的和任務

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歷史的基礎知識,即通過學習能了解中國歷史的基本情況,了解中國歷史的重要歷史事件、人物、歷史現(xiàn)象、歷史概念等。

對學生初步進行唯物主義教育,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教育,國情教育,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具有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建設和人類和平事業(yè),進步事業(yè)而獻身的精神和歷史責任感。

要求學生能初步掌握記憶、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表達歷史的能力并能初步運用唯物主義來觀察問題的能力。

四、思想教育目標;基礎知識教育目標;能力培養(yǎng)目標

思想教育目標:

a愛國主義教育;

b維護國家統(tǒng)一與民族大團結的觀念;

c社會發(fā)展的觀點;

d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了歷史的觀點e階級與階級斗爭的觀點;

e歷史辯證的觀點;

f理想情操、道德品質的修養(yǎng)基礎。

知識教育目標:

a、掌握年代、世紀的計算方法

b、了解從人類的起源到民族大融合時期的歷史發(fā)展線索

c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現(xiàn)象概念等。

能力培養(yǎng)目標:

a能填寫歷史填充圖;

b提高對歷史史實物件的閱讀理解能力;

c能解釋重要的歷史概念;

d能用正確的觀點對歷史事件和人物加以分析及談自己的看法。

教研專區(qū)全新登場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題研究教育論文日常工作.

五、各單元基礎知識重點、難點

1、重點:元謀人、北京人的生產生活的情況;南北方農耕文化的基本情況;中華民族的祖先;大禹治水;啟建立夏朝;分封制;宗法制;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商鞅變法;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加強中央集權采取的措施;陳勝、吳廣起義;西漢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光武中興;漢朝的對外關系;三國鼎立的基本情況;孝文帝改革;古代科技和文化的成就。

2、難點:歷史年代世紀的計算方法;猿為什么向人轉化;南北方農耕文化有何不同;“公天下”與“家天下”有何不同;宗法制;商鞅變法的原因;如何評價農民起義;漢朝的對外交往;三國鼎立如何形成;民族大融合的趨勢;對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評價;諸子百家的思想本質。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用精彩、引人入勝的導入把學生帶入每一節(jié)課中。

2、用嚴格的要求來規(guī)范學生,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加強與學生的思想交流,切實了解學生的需要。

4、平時的工作要做到勤奮。

5、抓好學生的課堂知識的過關工作。

歷史教學計劃篇2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人本學期任初一(5)、(7)、(8)班歷史科教學,經過兩周的觀察,學生基本能完成學習任務,(5)(7)班學習興趣較濃,組織紀律性較強,(8)班同學反應相對比較慢,學習氛圍一般,學習上存在一定障礙,針對這一點,在本學期要在課堂上課下多花時間鼓勵,做好培優(yōu)扶困的工作,縮小后進面。這樣才能有助于提高整體學習成績。

二、教材分析:

北師大版出版的初中七年級《歷史》(上冊),真正反映了課改精神,體現(xiàn)了鮮明的時代感。該書主要以人類文明史發(fā)展為主線,該教材重點突出,以點帶面,建立了新的評價機制。該書圖文并茂,生動規(guī)范,單元,課和子目的設計合理規(guī)范,更注意吸收當代文化的變化發(fā)展,對歷史的分期歷史發(fā)展的動力,民族關系等重大史學問題進行了更為科學,合理的把握和處理。

初中七年級上冊主要講述了中華文明的起源到魏晉南北朝的歷史。在課型設置上,倡導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新教材倡導探究式學習方式,增加了“學習與探究”課,在欄目設置上,出現(xiàn)了許多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探究式學習欄目,而圖文資料的有效運用,大大增強了歷史知識的生動性和直觀性,同時也注意與其他學科知識的交叉與滲透。

三、教學目標及要求:

1、以元謀人、北京人等早期人類為例,了解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

2、簡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了解傳說和史實區(qū)別

4、簡述夏朝建立的史實,直到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5、說出西周分封制主要內容,直到春秋爭霸和戰(zhàn)國七雄的史實。

6、通過商鞅變法史實,認識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革,認識漢字的演變,以司母戊鼎為例了解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成就。

7、了解“百家爭鳴”主要史實,以都江堰等為例,體會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8、了解秦兼并六國和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史實,探討統(tǒng)一國家建立的意義。

9、列舉漢武大一統(tǒng)的主要史實,評價漢武帝,講述張騫通西域的史實,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0、了解“四大發(fā)明”,名醫(yī)華佗,張仲景,李時珍以及祖沖之和《九章算術》。

11、了解佛教傳入和道教興起主要史實,《史記》和《資治通鑒》。

12、了解三國鼎立形成的史實,人口南遷河民族交往。

13、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和的措施。

14、《水經注》、《天工開物》等著作,書法,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四、教學改革的設想:

1、讓學生形成一種意識,即把歷史科的地位提升到主科地位。

2、抓好課堂紀律,充分利用“45分鐘”。

3、多講述名人歷史故事,與歷史典故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適當組織學生參觀歷史遺跡或歷史博物館,讓學生增長見識,加強歷史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

5、多組織一些歷史活動課,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6、每天布置適當?shù)淖鳂I(yè)和練習,鞏固知識,大約80多次。

7、做好“培優(yōu)扶困”工作,提高兩率臨界生的成績。

歷史教學計劃篇3

一、教師自身情況分析:

(1)教學優(yōu)勢:我不僅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和管理經驗,而且鍛煉了自己簡潔、準確、富有感染力的課堂風格和認真負責的育人態(tài)度。同時,在過去的十年里,我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智力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使我有能力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教學生,并在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模式。

(2)教學缺點:我在教學上的缺點主要表現(xiàn)在:

首先,有一個適應我校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的過程,需要不斷改進和摸索。

第二,要盡快熟悉學生的思維和心理習慣。

二、學習情況分析:

經過一年的學習,高二學生基本適應了生活,初步積累了一定的歷史知識,學習方法有所改進。高二是高三提高和沖刺的積累階段,一定要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的歷史認知水平,鍛煉自己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逐漸掌握歷史演變的規(guī)律。學會從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角度看待自己接觸的歷史,鼓勵學生在“歷史流香”論壇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歷史論點,拓寬自己的歷史思維,為高三的鞏固和提高打好基礎。

教材簡析:新歷史課程標準教材是高中歷史教學的一大變革,必將對我國中學教育的未來產生巨大影響。這一系列高中教材突破了原來單純以時間為順序,以朝代更替為鏈條的寫作模式,集中了政治、經濟、文化演變過程中的大歷史的發(fā)展與變革。歷史不再是死板的記憶和背誦,生機和活力都在書頁上。為了鞏固他們的知識點,一定要做一些適合他們的習題,不要把大海作為做題的戰(zhàn)術,而是要把“老師下海,學生上岸”精心挑選提煉,逐步提高。

關鍵工作和措施:

1、重點任務:這學期我會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注重基礎知識。每個單元的復習都是以基礎知識為基礎,讓學生頭腦中有清晰的線索。

(2)多研究習題,選擇適合本校學生的習題,踏實做

(3)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掌握考試方法。

2、措施:

1、增加歷史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

與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思想水平開始發(fā)生很大變化,理性思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大一大二還沒有完全過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維,完全枯燥單一的理性分析并不完全適合他們的認知水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不僅要培養(yǎng)他們對事件的本質和規(guī)律的理解和分析,還要把它們混淆起來

有趣的歷史典故和軼事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和事件。

2、改變教學方法,爭取日復一日,周復一周,月復一月的清晰

(1)每棵教堂樹的具體安排1 2 1模式。在前3—5分鐘復習上一節(jié);30分鐘的講座;最后3—5分鐘測試本節(jié)學習情況。就這樣,一天比一天清楚。

(2)適時進行單元測試,以試卷形式對本單元復習的主要內容進行考查??荚嚱Y束后,要及時對試卷進行點評。

(3)每月一次月考,查漏補缺,讓學生心中有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和研究能力

(1)復習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典型高考的習題,培養(yǎng)其應試意識。

(2)復習完各個單元后,引導學生總結本單元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總結能力。

(3)在允許的時間內,組織學生拓展歷史閱讀領域,拓寬知識面,培養(yǎng)聯(lián)系能力。

歷史教學計劃篇4

為我校學生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特制定以下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依據課程標準、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準確把握考情、教情、學情,制定有效的備考策略,力爭讓我校歷史學科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二、具體實施方法

1、把“三綱二題”作為復習的基本依據。

第一、“三綱”即課程標準、20xx年考試大綱和20xx年考試說明。

第二、“二題”即20xx年全國高考歷史卷試題和20xx年全國各套高考歷史卷。

2、加強集體備課,提高備考效益。

第一、加強集體備課的組織管理。集體備課要定時間、定地點,要有計劃性(周四、周六上午)。

第二,優(yōu)化備課方式。集體備課要實現(xiàn)由備教案向備學案的過渡,由備教學內容、備知識梳理向備教學實施的過渡。

第三、優(yōu)化備課內容。要認真關注三情(考情、學情、材情)、三態(tài)(原生態(tài)知識、衍生態(tài)知識、動態(tài)知識)、三生(尖子生、邊緣生、學困生)等問題。

3、依循“五步式學案導學模式”進行課時復習,提高課堂效益。

第一步為“復習舊課”。主要通過檢查提問進行。

第二步為“依案掌握要點”。首先,解讀課標,明確要點。其次,結合教材理解記憶學案“知識概括梳理”部分的內容。再次,通過教師提問、學生板演、默寫、互查互評等活動進行展示交流。

第三步為“問題質疑討論”。學生提出學習中的疑問,通過合作學習或者由老師幫助解決疑難。

第四步為“知能拓展提高”。通過優(yōu)化處理學案的“知新整合”完成。

第五步為“鞏固反思感悟”。通過優(yōu)化處理學案中的“達標測評”,在精練中鞏固成果,升華認識。依循此模式進行復習時,要分塊落實“知識概括梳理”部分的內容。

4、優(yōu)化訓練過程及講評課模式,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第一、精心選題。選題的基本依據是“三綱二題”。選題應以“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視角)題型為主。

第二、仿真訓練。訓練要采用限時、閉卷的形式。要使用答題卡(選擇題)和答題紙(非選擇題)。

第三、精心批改。限時訓練應做到逢練必批,逢批必記。

第四、上好講評課。講評課的一般模式為“自我矯正——精評新練——自我完善——典題記錄”。

5、加強規(guī)范化訓練,保證不因規(guī)范化問題而無謂失分。

第一,注意審題的規(guī)范。選擇題要審清主題、題干和選項。非選擇題要審清限制語、求答項和相關背景材料。

第二,注意答題程序的規(guī)范。應在做完Ⅰ卷后及時涂卡,不能全部試題做完后再涂。在做非選擇題時,不宜跨題或跨問答題等。

第三,注意答題紙使用的規(guī)范。書寫時不要超出答題區(qū)域。要將答案與題號和各小問的序號對應好,以防錯位。選做題應先寫題號等。

第四,要注意書寫的要點化、段落化、序號化、整潔化以及語言的術語化等。針對實高高三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水平和能力素質,特制定以下計劃:附一輪復習計劃:

復習進度:(基本按照xx歷史教研室意見,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微調,備課組保持統(tǒng)一。)

復習方法:

1、充分發(fā)掘利用一輪復習資料《創(chuàng)新方案》,完成相關填空和練習,掌握基本知識。

2、備課組組織編寫知識點復習講義,幫助學生梳理基礎、夯實基礎。

3、每周利用自習課進行一次限時訓練,及時反饋,提高能力。

4、課前檢查,進一步夯實基礎。

歷史教學計劃篇5

一、指導思想

以新的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求真務實,探究適合我校學生的教法與學法,落實好新課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礎夯實與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目標,爭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

二、復習依據

1、內容

高三歷史學科的教學要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20xx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的說明(湖北卷)文科綜合》考綱、人教版教材為依據。課程標準是國家意志的體現(xiàn),是歷史新課改賴以進行的綱領性文件;歷史教材是歷史教學主要素材;考試大綱是備考復習的重要依據。三個依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題

新課改下的高考是正確引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體現(xiàn)高中新課程改革精神與理念,反映高中新課程方案的特點和各學科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20xx年是湖北省新課改后的第一年高考,因此應認真研究其他新課改地區(qū)的高考試題(特別是寧夏、海南等地),通過新材料、新情景的創(chuàng)設與運用,利用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知識,引導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知識,倡導研究性學習,強調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史學原則,從而在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達到有機的統(tǒng)一。

三、復習方法

1、時間安排:20xx年暑期20xx年2月底(一輪復習)

2、復習思路:夯實基礎知識,理清基本線索,培養(yǎng)基本技能。

3、主要任務:以教材為主,進行單元內小專題復習,夯實基礎,使知識系統(tǒng)化,結構化,并在此基礎上向深、廣度擴展,結合現(xiàn)實,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搞好單元過關,精選習題,精講精練,及時講評,并且每節(jié)課力爭留出時間讓學生記憶一些重點知識,做到當堂知識當堂鞏固。

4、方法:以課時為主要學習方式,單元內小專題式進行,一個單元結束后要進行單元總結與測試,每個模塊結束后要進行模塊過關測試。

采用讀、講(聽)、練、評四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讀書:利用正課時間,明確目的和要求,按照學案,由學生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和計劃性地讀書,在此基礎之上理清單元與單元之間、課與課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構建相對嚴謹?shù)慕虒W知識結構,使掌握的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網絡化。

第二環(huán)節(jié)講(析):在熟知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理解基本史實,突出重點、難點,提高歷史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知識并逐步形成歷史學科思維能力)。同時,要針對考點進行知識擴展,教師最好做到精講多練,講重點,要突破每個考點的核心問題。

第三環(huán)節(jié)訓練:在課時復習結束后,要選取典型試題及時進行測試、反饋,可采取一課一小練(當堂訓練)的形式,以便及時鞏固落實,練習后,必須核對答案,分析總結。通過典型題目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

第四環(huán)節(jié)講評:包括教師的講評與學生的自評。每一單元測試及模塊測試后教師要重點講評,教師在講評練習和試卷過程中,要特別留心解題方法的講評,從而減少解題錯誤,提高應試能力。

一輪復習側重點在于理解歷史概念,掌握基礎知識?;A知識既包括具體史實,也包括規(guī)律性的認識,歷史線索和階段特征也屬于這一范疇。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要貫徹全、準、新、細的原則。全即復習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試大綱的任何知識點,在此基礎上才可以強化重點;準即對知識的識記、理解、闡釋要準確;深即對歷史現(xiàn)象、內在聯(lián)系和規(guī)律的理解認識要深刻;新即對歷史知識要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來認識和鞏固;細即注重細節(jié),近幾年文科綜合試題啟發(fā)我們必須抓好細節(jié),很多問題并不難,但考察很細致,于細微處方顯精神,細節(jié)決定成敗。

四、具體要求

(一)瞄準高考,落實課程新理念,轉變課堂模式。

1、改一講到底,不訓練學生能力。

調動學生參與,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老師重在幫助學生整理思維層次和指導思維方法;邊講邊練,這樣才能做到訓練及時、訓練充分。

2、改只有知識教學,沒有材料教學。

高考無題不材料,如果課堂不進行材料教學,學生就不能形成材料處理能力。

3、改只有純知識的梳理、分析,沒有解讀高考考點及其要求。

每堂課都應有高考的考點解讀、考題回顧、考情預測和模擬訓練。以高考的感覺和要求去指導教與學。否則這是嚴重的教學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高考考的許多是老師講不到的,需要學生具有獨立的思維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單憑老師講授是培養(yǎng)不出來的,需要在訓練中參與和培養(yǎng))

(二)落實常規(guī)

1、認真?zhèn)湔n。

認真編寫教學案,優(yōu)化整合,既有專詳,又有高考鏈接、材料教學與教學方法和教學流程。

2、分層教學。

知識的深淺是有層次的,思維的發(fā)展是按層遞進的,學生的素質也是有層次差異的,因此實行分層教學,梯度推進,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發(fā)展,全體學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業(yè)檢查。每天應布置一定量的作業(yè),并進行批改或檢查,關鍵在于督促學生在課后練,鞏固和深化知識,這是落實教學效果的一個關鍵。

4、周考月考。知識鞏固和思維深化,除課堂教學和課后作業(yè)外,還須通過周考、月考去強化。周考、月考也是我們教學時段要檢查的內容。要強調的是,周考有的改為周練,練不如考,考對學生的壓力感、速度訓練和答題規(guī)范養(yǎng)成遠遠超過練。其次,不管練習、周考、月考,有練有考就必須講評。只有講評,學生才能明確自己的錯誤,思路才能得到升華。

5、自習輔導。晚自習讀歷史是歷史學習鞏固一個重要的時間保證,但要學生讀歷史,就必需歷史老師能下班輔導。歷史老師晚自習下班輔導,有利于學生釋疑解難和提高學習歷史的興趣,還會對學生學習歷史產生感情壓力和督促作用,這自然有利于歷史知識的鞏固。

歷史教學計劃篇6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根據學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貫徹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指導,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以課改內容為樣板,以考試改革為突破口,加強常規(guī)教學的研究力度,切實深化初三歷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基本情況分析:

初三年級情況是:不好動、不好說、課堂氣氛不如一二年級熱烈。雖然絕大部分學生上課時能圍繞著老師思路轉,但仍有學生回答問題跑調,放出去就收不回來。今年初三情況是:學生素質比上屆高點,但學習習慣還須要培養(yǎng),小部分男生,由于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習慣又較差,認識又不足,故要達到100%的合格率目標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加大力度備好課,做好每一個課件,課堂及時鞏固,及時消化,力求每一節(jié)課都能有實際成效。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世界歷史教學內容共分為15個單元主題,世界古代史、歐美主要國家的社會巨變、殖民擴張與殖民地人民的抗爭、資產階級統(tǒng)治的鞏固擴大和國際工人運動、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世界大戰(zhàn)、科學和思想文化、蘇聯(lián)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東西方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fā)展變化、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戰(zhàn)后世界格局的演變、科學技術和文化49課,有新課、活動課,世界史教材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注重弘揚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四、學期目標及設想

1、深化對《歷史教學大綱》及現(xiàn)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抓好課堂40分鐘的效率,在教學中貫徹"全面性、系統(tǒng)性、準確性、綜合性、科學性、鞏固性"的原則。要做到精講精練,概念清楚明白,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難點講清,切實做到落實"三基",打好基礎,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能力。

2、抓好后進生的個別輔導工作,從端正其學習態(tài)度,積極參與課堂的讀,思,練活動,使其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

3、深入研究和領會畢業(yè)考試中各種題型的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練習。如學習成績優(yōu)良的學生重在抓他們的思維分析能力,學習較困難者,重點讓其掌握考綱所要達到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做到畢業(yè)會考能順利通過。

4、加強教育科研,理論聯(lián)系實際搞好歷史學科研究。

5、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核心,積極探索教學形式和途徑的多樣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跡,豐富歷史課堂內容。

6、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xiàn)代化。積極運用投影,像影片、網絡等進行輔助性教學。

五、具體措施:

1、夯實基礎,培養(yǎng)學生能力

初三這學期的歷史內容是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現(xiàn)代史,理清每個階段的歷史線索,概括每個階段的歷史特征,找到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本學期教學最核心的內容。這就必須夯實基礎,引導學生自己來探索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2、以問題教學為抓手,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智能的核心是思維,思維的起點是問題,如何提出有質量的問題,是本學期課堂教學中沿著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課提出的問題必須從教學目標的分類開始,由淺入深,思維有易到難,從思維的廣度、深度到靈活度螺旋上升。

3、以多媒體教學為突破口,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力圖以直觀的、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方法來改進以往的教學,力求使自己的學科成為學生喜愛的學科,課堂教學朝著樂、活、趣的方向努力。

4、以課改的理念作指導,對新教材進行摸索

新教材教材插圖多,直觀性強,能力要求高,所以準備好好研究這本教材,上出自己的教學特色。

5、對課型進行研究,認真學習多元智能理論,并用于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歷史教學計劃篇7

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為了更好地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配合好學校的各項工作,進一步落實貫徹好教育教學方針,制定了如下的教學計劃。

一、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歷史知識、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實,大多數(shù)學生課堂上缺少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不注意知識點的整合,缺乏歸納分析能力,這些都是教學的不利條件,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改善。

二、教材內容分析

?歷史》八年級下冊,內容主要包括了中國現(xiàn)代歷史部分,歷史時空跨度大、歷史問題高度概括、具有歷史現(xiàn)實感和社會實踐性、滲透了較強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它承接《歷史》八年級上冊中國近代史發(fā)展線索,設置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五個學習單元,概述了20世紀后半葉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歷經的兩次歷史巨變,反映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和改革開放、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發(fā)展過程。

三、教學任務和目標:

1、八年級下冊歷史教學,力求向學生傳授中國現(xiàn)代歷史基礎知識,基本線索,讓學生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歷史人物的歷史功績,了解現(xiàn)代中國基本國情,認識新中國的建國史、探索史、發(fā)展史、外交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開拓精神。

2、繼續(xù)傳授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xiàn)象,學會歸納整合歷史知識,學會從眾多歷史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揭示歷史規(guī)律,開啟聯(lián)想和想象,自主探究,從學會到會學。

3、通過中國現(xiàn)代愛國史實,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傳統(tǒng)教育,社會主義國情教育,領袖人物的開拓教育,民族團結教育,使學生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文化傳統(tǒng),具有創(chuàng)新和開拓才能,掌握為祖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的本領。

四、具體措施:

1、本學期繼續(xù)以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為己任,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增強學生素質、思想、培養(yǎng)能力,按質按量完成教學教育任務,使學生掌握中國現(xiàn)代時期的的歷史。

2、重點學習前五個單元的內容,為中考打好基礎。

3、認真鉆研課標、教材、教參;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每一個導學案,上好每一堂課;耐心輔導學生,教書育人。

4、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歷史問題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探究式學習的習慣。

5、積極探索多種教學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fā)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

6、積極組織開展教研活動,深入學習教學理論,搞課題研究,積極撰寫論文,提高教學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

7、優(yōu)化課堂教學。嚴抓紀律,采用多種教法,如討論、評論、閱讀、自學等方式,啟發(fā)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和學會學習和做人。

五、教學資源的開發(fā):

利用學校圖書室、網絡及其它媒體開發(fā)教學資源,相關歷史背景資料、影片等播放給學生觀看,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對歷史資料的理解。

附: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

11、2課

23、4課

3第一單元復習

45、6課

57、8課

6第二單元復習

710、11課

812、13課

914、15課

10第三單元復習

11期中考試復習

1216、17課

13第四單元復習

1419、20課

1521、22課

16第五單元復習

17期末總復習

18期末總復習

19期末總復習

20期末總復習

21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