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力的心得體會7篇

時間:2024-05-11 作者:Gourmand 心得體會

養(yǎng)成寫心得體會的習慣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認知能力,增加自己的思想認知,心得體會是我們在工作和學習中積累的寶貴財富,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結果力的心得體會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結果力的心得體會7篇

結果力的心得體會篇1

什么是執(zhí)行?執(zhí)行是有結果的行動。沒結果的任何行動都是徒勞,苦勞都算不上。所以,提高執(zhí)行力的關鍵是要先具備結果思維。

結果有三個特點:可衡量性、有價值性和可交換性。可衡量性,就是你的行動要能量化,勞動本身并不值錢,勞動的結果才值錢。落實在個人上,就是要保證自己的每個行動的最后,都能看到落實的文本、數據。即,結果應該是具體的,而不是虛擬的。

有價值性的意思是,我們的行動必須是有意義的,讓客戶滿意的,這樣的結果才有產生的必要,否則結果是無效的。對員工來講,做的工作要讓上司滿意,更要讓客戶滿意,甚至超越他們的期望,否則,結果失效。

結果的可交換性,就是傳球、帶球至球門的臨門一腳,如果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沒能達成對方的買單,那么這種結果對公司本身而言是一種投資受損,反映在生意上就是虧了。對員工而言,就意味著自己完成一項結果之后,要得到上司的正反饋和客戶的付款,這個可交換性的意識要不斷強化。

結果的三個假象:態(tài)度≠結果、職責≠結果、任務≠結果。好的態(tài)度值得推崇,但如果態(tài)度沒能帶來好結果,一樣要受到懲罰,這就是結果思維的規(guī)則。做好本職的職責是必要的,但在現(xiàn)代企業(yè)流程中,僅完成本職之責是不夠的,還必須在本職之責的外圍做好預備機制。任務不是結果,因為任務很多時候只是個梗概,而結果卻反映的是細節(jié),完成梗概而沒做好細節(jié),結果一樣是打了折扣,所以,結果是個系統(tǒng)而又細節(jié)充分的行動。

結果力的心得體會篇2

通過顧問老師給我們做了《結果導向思維》的培訓后,以下幾點內容讓我感觸頗深:

1、 什么是結果。在之前的工作中,對結果的定義不明確,常常把

任務等同于結果,也常常在沒有達成結果的時候為自己找理由。通過學習,我明白了態(tài)度好不等于結果、職責不等于結果、完成任務不等于結果和理由不等于結果,并且在做工作的時候時刻在檢討自己,我相信這樣堅持下去,會讓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并且會幫助自己快速的成長。

2、 為什么要做結果。結果的本質是商業(yè)交換,個人只有做結果才

會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也才會有存在的意義;企業(yè)只有做結果才能給獲得持續(xù)的發(fā)展,實現(xiàn)企業(yè)的戰(zhàn)略方針。

3、 怎么做結果。在學習過程中,我了解了做結果的原則、思維方

式、方法及要素,這幫助我在執(zhí)行過程中提供了很多的思路,讓我的思路更加清晰,也會使我的工作效率更高。

總之,通過培訓,我受益匪淺,相信在老師的繼續(xù)指導下和

自己的努力下,我的工作會做得越來越出色,自己的成長也會更加的快速,我會繼續(xù)努力。

案例例舉:《大型營養(yǎng)講座》

這是一個發(fā)生在早教加盟商身上案例,我們市場部會為加盟商策劃推廣活動方案,加盟商做活動都是我們市場部提供活動方案,他們自己按照我們的標準執(zhí)行。在我們給加盟商策劃的活動方案中,會給出充足的準備時間,其中包括活動物料的準備、活動目標客戶的邀約、活動中各工作人員崗位職責的劃分以及實現(xiàn)活動各時間段的具體工作等,讓加盟商能夠順利的執(zhí)行活動。為了保證活動的質量,我還要求加盟商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初次邀約達到多少人,二次邀約又達到多少人,這樣才能夠保證活動現(xiàn)場的到場人數,一般都是初次邀約的時候通知客戶領取入場券,通過入場券的發(fā)放來控制到場人數。

在此次活動主要是150 人以上的大型營養(yǎng)講座,我要求初次邀約確定要領取入場券的人員在500人以上,然后領取的時候估計就是400-500人,再通過二次的'邀約,確定的人員在300個以上,這樣就能夠保證到場的人數。一般來說我們在活動前半個月就要開始客戶的初次邀約,但這次活動時間緊迫,邀約的時間就是一周,我們就要求加盟商每天給我們匯報打電話邀約的人數和領取入場券的人數,通過每天的電話溝通,我們了解到了他們的入場券派發(fā)情況非常的理想,而且加盟商那邊也給我們說這次活動到場人數是沒有問題的。結果在活動當日的時候到場人數是很不理想的,最后我們了解了原因,才知道加盟商在派發(fā)的時候太在意派發(fā)數量,而沒有關注派發(fā)的質量,很多的客戶沒有通過電話邀約就直接領取入場券,導致了結果不盡人意。

通過此次活動,我覺得我們市場部在發(fā)出活動方案的時候一定要指導加盟商每一個項目、每一個細節(jié)的操作,特別是在派發(fā)入場券的時候可以多問客戶一句“因為名額是有限的,如果你不確定到場的話就請把機會留給其它的家長。。。”等。

總之,我覺得我們大家都多一份細心,多一份責任心,這樣的話結果才會更加的理想,我們的工作也才會越做越好。

結果力的心得體會篇3

《請給我結果》一書,告訴了我們以下幾個道理:

一、心態(tài)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

從前,看到這樣一個故事:甲乙兩個人同時在沙漠中行走,口干舌燥,這時他們前方出現(xiàn)了半杯水。甲說:“哇塞,竟然還有半杯水,好好啊!”乙說:上帝啊,怎樣能夠這樣,只有半杯水,我肯定死定了?!毕嘈殴适碌慕Y局大家已經猜到了。沒錯,正是對待事物不一樣的心態(tài)造就了甲乙兩人不一樣的結局,導致了他們截然不一樣的人生走向。

二:、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結果決定人生。

只有想法遠遠不夠,但沒有想法卻又萬萬不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雖然行動不必須有結果,但不行動必須沒有結果。任何企業(yè)、個人都是依靠著結果生存。沒有結果,就意味著企業(yè)要破產;沒有結果,就意味著個人要被企業(yè)辭退。但是話又說回來,這結果從哪里來?從企業(yè)每個員工的行動中來。工作中我們時常會面臨這樣的處境:感覺有好多事情要做,卻又毫無頭緒,左右徘徊,一時之間不明白如何下手。暫且逃避或者是只是思索都無濟于事,它只能讓你一向停留在原點。只有行動起來,才能出結果,但是我們又不能盲目行動。

正如書中所說,要先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一個一個來,不慌不忙,這樣不僅僅會有結果,而且更有可能產生好的結果。這樣的結果,也必將大大促成我們非凡的人生。

三、沒有假如,只有務必。

不管從事什么職業(yè),我們都要給自我灌輸一種“務必要”、“必須要實現(xiàn)”的信念,不能給自我留有任何退路。因為你一旦留了退路,你也就勢必會想盡一切辦法找借口。這種做法,在團隊合作,尤其是在企業(yè)的運營管理中是萬萬不能被理解的,所以,必須要,務必要,給自我施壓,從而給自我動力。

四、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一個差的結果比沒有結果強,這是這本書給我的又一個啟示。任何一個有上進心、追求完美的人都想在自我的潛力范圍內把事情做得完美些,再完美些,更完美些,但如果一味的追求完美而影響了事情的進程,就得不償失了。事出有因,時光不允許時我們就只能舍完美而求速度了,一向沒有結果時就只能要這個差些的結果了。

或許做得不是那么盡如人意,但總比沒有人去做好些,畢竟0.1好過0,畢竟是有進步有提升的。當然在能夠的時候,我們要盡可能得做得細致些完美些,這樣既保證了速度也做到了完美;我們還要努力提高自我,力求使那個差的結果變好點。當我們一旦鎖定目標,就不要再做過多猶豫,要立即行動起來,要記住“速度制勝”。

五、鎖定職責,才能鎖定結果。

一個把自我搞得很忙的管理者,并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管理者。一個優(yōu)秀的管理者是懂得如何鎖定職責的,他們會想方設法防止員工的猴子爬到自我身上來。絕不越俎代庖,這就是他們的管理原則。因為只有這樣,員工才能明白他們身上所肩負的職責,才能拼盡全力去獲得管理者所要求的結果,而且這樣,也大大減少了員工找借口的幾率。

六、沒有任何借口。

我想這是任何企業(yè)得以生存的根本吧。能夠設想,如果一個企業(yè)的員工一遇到事情就想方設法找借口,不好意思,我能夠十分肯定地說:這個企業(yè)經會很快面臨著破產。這并非聳人聽聞。當你拼盡全力為企業(yè)謀求結果的時候,永遠不要說可能、大概、也許。一個人,如果你真的愛企業(yè),那么就請你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結果;如果你做不到,不好意思,請你離開,我們不會看在你對企業(yè)的“愛”上而將你留下來,因為企業(yè)只要結果。

七、永不氣餒,從失敗中獲得成功。

世上沒有永遠的成功,只有永遠的失敗,這是我從書中i得到的又一個啟示史泰龍應對1855次的失敗,桑德斯上校應對1009次的失敗,他們不曾氣餒、不曾放下,最終獲得了人生的成功,獲得了他們想要的結果。人生在世,失敗、挫折在所難免,如果我們能時刻都持續(xù)著信念,期盼著成功。那么,我很高興,恭喜你正在一步一步靠近成功,正在越來越逼近你想要的結果。

八、完成任務并不等于取得結果。

這是本書一向在強調的重點,當然也就是核心所在。我們干任何事并非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我們是期望透過我們的努力看到我們想要的結果或者說是價值。其實關于這點,我自我也不是很懂,我想這個道理還得需要自我以后去慢慢領悟。

總之,《請給我結果》這本書,從很大程度上剖析了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的弊端所在。當然,又并非只是企業(yè)管理,它適用于我們任何一項團隊合作,所以,對我而言,讀完此書,受益匪淺。

結果力的心得體會篇4

結果是檢驗價值的唯一標準——我們做的任何事,如果沒有結果則等于零。在走上銷售這條路之后,我深刻的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上學是為了學以致用這個結果,我們工作是為了實現(xiàn)價值這個結果,我們存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為了體會人世間的苦辣酸甜這個結果,換言之,如果學不到知識則沒有結果,工作混日子等于沒有結果,活在世上無法為家庭為公司為社會做出貢獻同樣是沒有結果。既然沒有結果,不如不學,不工作,不活!

人與動物最大的區(qū)別就是人有著無窮的智慧,我們能追求一切美好的,幸福的東西并通過自覺的努力得到它,但前提是,為此做的每件事它都必須有結果,當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好的結果累積起來,我們的生活,家庭,工作甚至命運也會隨之而發(fā)生改變,正如賴董在課堂上所講的“思路決定出路,結果改變人生!”

任務不等于結果——任務是形式,結果是事實

“我已經按照你說的做了”,“我已經盡最大的努力了”,“我該做的都做了”,大家應該對這樣的話并不陌生,或許此時此刻,您正在說,看似事情做了道理通了,可就是沒有結果,所以“任務不等于結果”完成任務是對程序過程負責,收獲結果是對價值目的負責,而完成任務不等于拿到結果。

態(tài)度不等于結果——態(tài)度是開始,結果是真實

市場經濟不相信眼淚。我們需要鼓勵勇于承擔責任的,同時我們也要懲罰沒有提供結果的人,絕對不能功過相抵。態(tài)度好應該鼓勵,沒有結果就應該承擔責任,不能因為好的態(tài)度而抹煞了沒有提供結果而帶來的損失,必須清楚的知道態(tài)度好是態(tài)度問題,結果不好是商業(yè)原則問題。就像我們去菜市場買菜,我們不會因為同情而送給別人200塊,我們選擇在哪個攤位買菜是因為菜的質量,如果他的菜沒有別人好或者一樣好我們只能出一樣的價錢,只有這樣才能夠回歸到最基本的商業(yè)原則。

職責不等于結果——態(tài)度是開始,結果是真實

職責只是對工作范圍和邊界的抽象概括,沒有結果意識,職責就是空有其表。會吃飯沒用,會吃并且能飽才行!現(xiàn)在很多人,只能接受職位范圍內的事情,不論有沒有結果,結果是好是壞,始終都是沒有結果“與我無關”,甚至沒想過結果,如同傀儡。

借口不等于結果——找借口是阻礙自己成長的最大障礙

諸葛亮從來不問劉備,為什么我們的'箭那么少,關羽從來不問劉備,為什么我們的士兵那么少,張飛從來不問劉備,兵臨城下我該怎么辦,于是有了諸葛亮草船借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張飛據水斷橋等一系列傳奇故事,至今仍在坊間流傳,堪稱經典。失敗的人永遠在找借口,成功的人卻一直在找方法。找借口代表著逃避,害怕,無法面對結果,我們?yōu)樽约赫业姆N種理由其實都是由內心深延伸出來的一種陋習。博皓的價值準則里就有一句“絕不找借口!”當真正做到并能擔當責任的時候,成功也就離我們不遠了。

結果力的心得體會篇5

中國網7月5日訊(宋得恩 魏杰)7月4日,成都市武侯區(qū)主題統(tǒng)整的研學旅行課程活動方案交流會在武侯實驗中學舉行。

交流會上,師生、家長在行走課堂中衍生出的研究、學習、合作、成長狀態(tài),讓與會代表印象深刻;臺上展示者陽光、自信、可愛、激情、享受的面龐,也讓臺下聽眾深受感染。共情、共生、共享的交流展示充分凸顯武侯區(qū)研學旅行活動課程實踐性強、效果突出的特點。近年來,武侯區(qū)域特色文化主題統(tǒng)整的中小學研學旅行課程開發(fā)工作進展順利,目前已開發(fā)小學段課例11個,中學段課例6個。其中,武侯實驗中學積極參與、分享心得與收獲。

與會各班主任老師、家長代表分別就孩子在研學實踐活動中得到的收獲與幫助作了分享和交流。成都市教育局宣教處副處長吳榮東、武侯區(qū)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周文良、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培訓中心主任易瓊等相關負責人分別作了點評和專業(yè)指導。

“用腳步丈量家鄉(xiāng),用研學提升知識認知。”武侯實驗中學黨總支部書記、校長衡智蓉全程參與交流會各環(huán)節(jié)工作并表示,學生在走出校園,接觸自然,體驗益智增能的實踐活動中,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推力作用巨大,德育功效顯著。

據了解,下一步,武侯區(qū)教育局還將聘請專家評選優(yōu)秀樣例,匯編出版《武侯區(qū)研學旅行課程樣例集》,為全區(qū)范圍內深入推進研學旅行工作提供課程資源支持。面向家長和學生征集研學旅行基地代言人,加強研學宣傳引導,積極宣傳研學旅行典型經驗,向社會、家長、學生宣傳研學旅行的重要意義,為研學旅行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輿論氛圍。為進一步促進研學旅行活動實效,還將探索建立學生到區(qū)域內研學實踐基地參加研學旅行的評價體系。

武侯區(qū)教育局相關負責人指出,此次舉辦武侯區(qū)主題統(tǒng)整的研學旅行課程活動方案交流會,將進一步促進武侯區(qū)研學旅行工作建立長效機制,整合區(qū)內優(yōu)勢研學旅行資源,搭建學校、社會、家庭三方共育的平臺,推動武侯區(qū)研學旅行工作走向深入。

武侯實驗中學相關負責人表示,承辦此次交流會,武侯實驗中學將進一步借力借勢,高質量發(fā)展學校研學旅行課程,為“打造全人課程體系”“辦適合每一個孩子的教育”注入新的內涵,激發(fā)新的活力。

結果力的心得體會篇6

通過學習《請給我結果》這一本書,我受益非淺,做任務是推卸責任,做結果是勇于承擔責任。心態(tài)創(chuàng)造行動,同樣是做事,不一樣的態(tài)度會有不一樣的結果。結果工作法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是一種心態(tài)的推動。結果工作法給我最大的感觸是我“想要”和“一定要”兩者之間的一種選擇。想要不行動不努力就有可能得不到,而“一定要”的背后需要的是付出、行動、主動、積極、堅持、永不放棄直到達到目標。結果工作法就是讓你實實在在的去做事.

結果工作法,告訴我們完成任務不等于結果,我更深體會的是做事需要的是一種精神、責任和積極的心態(tài)。目標更加清晰明確。假如我們每天忙的焦頭爛額,見到老板總是好、好、好、是、是、是,老板所看到的也是忙的不得了,當時有可能會很感動,可是到年底再看報表是負數。這就不是老板要的結果,也不是我們的目標。所以辛苦不是結果,努力也不是結果,匯報也不是結果,結果是在年底的時候報表上能夠體現(xiàn)出利潤,而且是能夠讓大家滿意的利潤,以結果論英雄,這才是結果。沒有結果的努力是無用功,沒有結果就意味著我們將回到起點,一切從零開始,我們是靠結果生存。

心態(tài)創(chuàng)造行動,行動創(chuàng)造結果,結果改變人生。有什么樣的思維方式,就有什么樣的做事方式,有什么樣的做事方式就有什么樣的命運。在日常的工作當中,我們更關注的是一些認為比較大的事,卻忽略了一些不起眼的事。結果工作法讓我知道了首先做事的時候就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心態(tài),注重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對待每件事都要認真,并力求結果,一個好的結果是由無數個結果累積起來的,今天收到的果實,是昨天種下的。行動創(chuàng)造結果,在行動的時候就要下定決心,不去猶豫,一定要結果,即使是遇到了困難也要堅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在行動中解決困難,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要結果。

上班是任務,創(chuàng)造價值是結果;員工的天職是提供結果,不提供結果的員工不是好員工,結果改變命運,積累創(chuàng)造人生,我一定做提供結果的員工。

學會從失敗中總結教訓,并具備百折不撓的信念,才是職業(yè)化。要成為一名職業(yè)化員工,需要有這樣一種認識,失敗是成功的基礎,在面對困難和失敗時,更多的是把它當成一次痛苦的鍛煉。只有經歷失敗的磨練,自身才會變得更加強大,在職業(yè)的道路上才會真正有所成就;如果遇到挫折與失敗就打“退堂鼓”,在執(zhí)行的道路上不敢于堅持,不能接受痛苦的鍛煉,最終也必然不會成長為一名職業(yè)化的員工。要成為一名職業(yè)化的員工,應該是當還沒失敗的時候,多去思考危機;而當真正失敗的時候,不要有任何解釋,坦然面對。

看完這本書有很多感觸,但關鍵是能夠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能夠更好的指導工作與生活。人生的路還有很長,希望我們走過一段路之后就要問下自己:我取得了哪些有價值的結果?我相信經常這樣審視自己的人將會成為碩果累累的成功者

結果力的心得體會篇7

感謝公司給予我這次關于員工執(zhí)行力的學習培訓機會,通過培訓,讓我深受啟發(fā),受益頗豐,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談點對執(zhí)行力方面膚淺的體會。

執(zhí)行就是有結果的行動。余思維老師在講座中反復提到西點軍校的校訓“沒有借口,完美執(zhí)行”,也就是說完美的執(zhí)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不要用借口來為自己開脫或搪塞。作為一名公司職員來說,對待工作,不能找任何借口,要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體現(xiàn)出服從、誠實的態(tài)度和負責、敬業(yè)的精神。結合到我們企業(yè)來說,再偉大的目標與構想,再完美的工作方案,如果不能強有力地執(zhí)行,最終也只能是紙上談兵。企業(yè)一切的成效靠執(zhí)行來支撐,所以要提高我們個人的執(zhí)行能力,就必須解決好“想執(zhí)行”和“會執(zhí)行”的問題,把執(zhí)行變?yōu)樽詣幼园l(fā)自覺的行動。

一、要縮短“說了”與“做了”的距離。

縮短“說了”與“做了”的距離是一種完美的執(zhí)行能力。學了執(zhí)行力,讓人明白:有一個遠大的目標是好事,但是這只能讓你得到30分,但是如果注重了執(zhí)行力的強化,同樣的人、同樣的條件、同樣的計劃,可能會取得80分—90分的效果。

二、摒棄懈怠,培養(yǎng)自己的自覺習慣。

觀念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而習慣左右著我們的成敗。可怕的不是偷懶,而是找到了偷懶的理由。誠然,我們要學會分清各項工作的輕重緩急,但不能讓自己養(yǎng)成拖拉的工作風格,找到了偷懶的理由,那么習慣就成了自然,這是一種消極的、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積極的人是主動的改變者!在工作中面對任何工作把執(zhí)行變?yōu)樽詣?、自發(fā)、自覺的行動,那么相信總有一天會獲得同事的認可和領導的青睞。

三、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方法。

有句話說:堅強的人因為不找借口而堅強,懦弱的人因為找到了借口而懦弱。企業(yè)需要的正是具備遇到問題總是想盡辦法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是帶著方法反映問題,而不是找借口。不找借口找方法強調的是每一位員工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其核心是敬業(yè),責任,忠誠和服從。

這次培訓是對我們思想的一次觸動,一次沖擊,一次洗禮。做為公司的一名員工,執(zhí)行力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我們成功的因素,而執(zhí)行力又是我們完成任務的基本保障。所謂學百分之百不如用百分之一,只要目標明確、執(zhí)行到位、不斷完善。最終才能實現(xiàn)為公司創(chuàng)造效益,體現(xiàn)自我價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