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份教案設計都會有教學反思,只有認真對待寫教學反思,我們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安全教學反思5篇,感謝您的參閱。
安全教學反思篇1
安全和紀律教育對小學生十分重要。今年,安徽教育廳要求全省中小學要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課。本人多年來堅持開學第一課進行情緒調整和安全教育,收到了明顯的教育效果。
本課教學第一課時由課前的安全觀察引入,這有實際意義和作用,只有這樣的觀察才能了解學生的安全現狀,才能有針對一的教育。接著對上學期安全成果進行了回顧和總結,這起到鼓勵和激勵以及警醒作用。此后開展了閱讀活動,主要是配合安全教育結合本冊教材內容,從多方面加強對學生安全意識教育,豐富安全常識,也為開學后正常有序地開展教學奠定了基礎,第一節(jié)課結束布置了思考與發(fā)現活動,引導學生觀察和發(fā)現安全與不安全行為,同時開展想象活動,進一步加強了安全重要性認識的教育。第二課時中,主要是結合教材認識安全的重要性,結合發(fā)現的學生言行開展安全分析,最重要的是將上下樓梯做為重點并模擬開展活動和布置課后學生間的監(jiān)督,這種教學具有有效性和針對性,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本節(jié)課能放手讓學生活動,活動中發(fā)現總結,并開展安全閱讀、習作活動,這樣不僅整合了語文學習,豐富知識,提高閱讀、作文能力,而且進一步加深了對安全的認識。
教學本課后結合學生的成果反思如下:
一、安全教育必須落到實處,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所謂落到實處從本課教學來看,一般是安全觀察、安全提醒、安全閱讀、安全思維、安全模擬演練、安全激勵等。這些落到實處的活動不僅起到安全教育的目的',而且可以以此建立良好的生生、師生等關系。
二、安全教育和安全監(jiān)督必須互相作用,才能達到規(guī)范安全行為的作用。安全監(jiān)督可以是生生間的互相提醒,可以是安全隱患的發(fā)現等,只有有效的安全教育下的監(jiān)督才到達到安全的最終目的。
三、安全教育完全能和習作等教學整合起來,不僅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安全意識強了,那么認識深刻下的語言運用也會自如和有主題性,這可以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作文態(tài)度和提高習作的興趣,達到雙豐收。
安全教學反思篇2
本節(jié)教學應把理論和實際相聯系放在首要位置,采用實驗、觀察、分析、討論等方法進行教學。實驗和實物展示,直接關系到新課質量。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始終以一個平等的參與者、交流者的身份對學生進行引導。這種課程形態(tài)的核心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一種主動探究式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一種新的嘗試和實踐。
本節(jié)優(yōu)點:
一、學生對家庭電路的構成和測電筆的`使用掌握不錯,能理論應用于實踐;
二、學生對保險絲的工作原理掌握不錯;
三、學生對安全用電常識掌握深刻。
不足之處:
一、學生對電功率和電流的關系掌握不透徹;
二、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不夠好;
三、組織學生討論在家庭電路中那些情況容易造成短路,并舉出實例,然后討論如何可以避免短路。
1、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第一個原因講解:短路的演示實驗
按課本裝置進行,可選用較細的保險絲。如手頭只有粗保險絲,可用小刀將保險絲削細些使用。為安全起見可以用低壓電源來做。
在實驗的基礎上,畫出電路進行分析。提醒學生并聯電路的總電阻小于任何一個并聯支路的電阻。絕大部分電流直接經過導線,可以認為電流沒有經過用電器”。這一問題運用并聯電路的電流分配與電阻成反比的原理分析,學生不難理解。
最后應讓學生討論家庭用電時,在哪些情形下可能發(fā)生短路現象?如:由于燈座、插座的兩個接線柱接線不好,而使得火線與零線相碰;將已損壞的家用電器插在插座上等等。建議用掛圖或幻燈投影的方式,向學生介紹日常用電時,應怎樣做才能避免發(fā)生短路,對學生進行安全用電的教育。
2、家庭電路引起電流過大的第二個原因,仍可以用講述第一個原因時的裝置做演示實驗。建議用低壓電源演示,這時可以使用直流電流表。此時如果在燈泡兩端再并接一個大功率的電熱器(如電爐、電吹風等),學生將看到保險絲立即熔斷,說明電路中的電流由于用電器的功率過大而過大。
這一現象的理論分析,可按課本中的例題分析進行,使學生認識到為什么家庭電路中不應同時使用幾個大功率用電器,從而對學生進行節(jié)電和安全用電的教育。
安全教學反思篇3
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是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實踐證明,體驗是學生發(fā)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徑。學生安全教育,教師只是一味地反復叮囑或是訓斥,而沒有真正讓學生去體驗、去感受,那么學生是無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筆者通過多年對學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實踐、總結、反思,認為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yǎng),應從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讓學生體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及自我保護的過程,從而形成技能。
一、在小事中尋找教育機會去豐富學生的自我保護體驗。
例如,現在有的小學生在削鉛筆時不小心把手指割破,捏著傷口,哭著,跑進老師辦公室請求老師幫助;有學生上體育課,不小心腳上擦破了皮,哭著……各種各樣的大小問題都找老師或者找家長,學生沒有自己處理的意識。針對這一點,我們的班級里是否可以開展一些活動,倡議大家自己能解決的小傷小問題自己解決,同時,通過老師教,學生互幫互學練,讓學生掌握一些簡單包扎方法。學校或班上可以準備一些傷口消毒的常用藥水,如醫(yī)用酒精、紅汞、雙氧水等和一些包扎傷口用的物品,如創(chuàng)可帖、橡膠布、棉紗等,用來平時讓學生嘗試包扎一些輕微的小傷口。學生在校園里發(fā)生的一些小意外,能自行簡單處理,并在處理時互相幫助、相互協作,共同體驗自救、互救的過程,感受自救、互救中的情感體驗,既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又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
二、在小事中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
教會學生自我保護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使之有足夠的能力和勇氣沉著對付突發(fā)事件,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說是現代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通過體驗讓學生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是一種捷徑,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發(fā)現學生帶了打火機到學校里玩,教師可利用這一次機會創(chuàng)設教室里著火的情境(燒舊報紙,制造濃煙),()讓全體學生參加火災逃生演習。演習后要認真進行總結,肯定利用逃生知識逃生的學生,指出演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引發(fā)的后果。在這樣的情景下,學生既能體驗火場的緊張場面,又學到了火場逃生方法,同時教育了違反紀律的學生,增強了大家防火意識,可謂一舉多得。
三、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遠離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使學生形成安全行為,從而在學習生活中遠離安全事故。學校是公共場所,學習是集體性生活,學生是未成年、缺乏責任感的人群,安全隱患難以避免。我們要做好的就是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重中之重是扎扎實實抓好養(yǎng)成教育,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引導學生以文明的行為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學習、生活、成長。學校和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應認真組織和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課外活動。以此去占領學生課余時間和空間,使之遠離安全事故。
學校安全無小事。學校領導和教師要做有心人,安全教育從點滴小事抓起,要把平安的種子撒播進每一個學生的心田,讓它發(fā)芽開花、長成參天大樹。那時我們必將收獲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寧,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安全教學反思篇4
“交通安全”是和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有著積極的社會意義。因此,在本節(jié)課設計中,我主要采用豐富的生活資料和互動的教學形式來吸引學生,使學生從中感受交通安全之重要,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加深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識。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如會: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讓教育回歸生活
生活是教育之源,只有鮮活的生活實際,學生才會有濃厚的興趣,才能更好的進行交流,才能有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進而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來,教學也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如課前的小調查,使學生主動走進生活、參與課堂,使教育與生活緊密的聯系了起來。再如課上展示的交通事故錄像,及一些違章圖片是學生生活中可以見到的,更是觸目驚心的,加深了學生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識。
不足之處:在教學中出示的課件資料即交通事故相關資料學生觀看后有點觸目驚心,對于這樣的資料,讓學生直接接觸有點血淋淋的感覺,因此,本課件在教學中盡管有點作用,但弊大于利,畢竟,面對的是小學生。
總之,安全教學要力求以豐富的生活場景、真實的.案例透析、自由的創(chuàng)作空間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臺,讓他們真正的體驗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全社會的交通安全盡一份力量!
安全教學反思篇5
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校園安全教育尤為重要,因為學生每天在學校的活動時間長,情況也比較復雜。無論教師怎樣注意,也難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在平日的教育實踐中,我們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讓學生被動的接受“你不能怎樣,你不該怎樣”,如此反復的強調只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刹唬M管老師強調校園里不能打鬧,可是事故還是不斷的在發(fā)生。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很多時候不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眼觀六路,耳聞八方。時刻不忘對學生提出要求,學生的一切行為都不能離開老師的視線。再者就是在班上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如:談話活動“我身邊的危險”,看圖講述“誰對誰不對”,讓學生主動獲取一定的安全知識和求助方法,樹立了安全意識。同時,應該與日常生活有機的結合和滲透,例如:利用聽故事,決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每天開門、關門時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門框上,出入教室有序的走,以及早操、入廁等生活各環(huán)節(jié)的安全警示,并請學生們相互監(jiān)督,定期評選出班內的平安小衛(wèi)士。通過這些與日常生活有機的滲透,不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傷害與不幸的發(fā)生,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為小學生安全行為能力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校園安全是個永恒的話題。交通事故、樓道踩踏、食物中毒、溺水身亡這些安全事故每天都在吞噬著“祖國的花朵”。每一年有多少可愛的生命因為意外傷害事故而受到了多么無情的摧殘。而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主導者,對如何處理好教育活動與學生人身安全的關系上起著重要的作用,這需要一個支點也需要一個平衡點,我們也常常困惑于此。
今天當我們的教育倡導著教育活動生活化、情景化時,我們力求把孩子帶到真實的世界中,讓他們真實的去感知世界、體驗生活,這就意味著要放開成人的庇護,讓他們自由的'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把“保障學生的安全和為了使孩子學生自主地成長,活動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險性”結合起來呢?例如游戲,它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也是現今教學經常用的教學形式。但在游戲活動中特別是戶外的中,則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師在活動前或活動中有效的規(guī)則約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導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僅僅為了安全,完全避免學生參與集體活動或一味的降低游戲的難度,也是不利于小學生成長的。日本有教育學家指出:“游戲活動要有一定的冒險性,如果沒有,孩子無法真正形成回避危險的能力”。安全一直以來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抓、常教,但有時有會出現一些我們教師意想不到的事情,我認為不能在老師的強烈管理中控制孩子的安全,而是要讓學生自己了解,我應該怎樣來注意安全,怎樣來保護好自己。對于學生的安全,學校是責無旁貸,那么學生呢?他們僅僅只是被害人么?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只是在學校。我們都知道,學生受教育的途徑有很多,一般我們都認為有三種力量在讓學生受到教育:
1、學校。
2、社會。
3、家庭。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在學生的安全問題上有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學生們在學校平安地度過一天,我會感到松了一口氣。主題活動也好,生活中有機滲透也好,目的只有一個,讓學生樹立安全意識,保證學生的安全和健康,因為這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安全和健康,也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