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8篇

時間:2022-12-13 作者:Cold-blooded 教學計劃

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反思來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作為一名老師,大家肯定要經常性地撰寫教學反思,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8篇,供大家參考。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8篇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篇1

上計算課,對于枯燥的算式學生提不起興致,導致不管老師或是學生在講計算過程的時候,其他學生聽的效率很低。但這是一塊非常重要的內容,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如何吸引學生,這是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精心考慮的。

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靈活機動。

新課程理念下的計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進行計算教學,目的是要讓學生產生對計算的需要,并在教學計算的同時有機的滲透解決問題(應用題)的教學。但我認為創(chuàng)設情境切忌為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創(chuàng)設既要符合學生的特點,又要照顧到知識的適用性,要靈活機動。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數學知識有其內在的邏輯性,教學中充分把握這一邏輯性,不必每一部分內容都大搞什么情景創(chuàng)設,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如何很好的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分析學生知識體系的新的生長點上。

二、創(chuàng)設游戲的樂園。

蒙臺梭利有句教育名言:“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事物的需要更強烈。”當我說接下去要做游戲,小朋友一定會坐得端端正正,因為我說過我喜歡請守紀律的小朋友來玩游戲。

在做書上的數學游戲的時候,我采取小組比賽的形式。我把算式卡片平擺在講臺上,每一輪每組派一個代表,按照教師的要求找出算式。比如找出得數是7的減法算式,找出得數和11-2一樣的算式。學生躍躍欲試,能安靜的為組里的同學加油。

三、練習形式多樣,及時評價跟上。

對于純粹的計算,我通常采取開小火車或隨叫隨答的形式。特別是隨叫隨答,通過叫答能不動聲色的讓開小差的學生回過神來。說計算過程的時候,往往就是紀律最差的時候,很多學生不愿意聽。這時候,獎勵認真聽的學生一顆“數學之星”并大聲進行口頭表揚能給其他學生榜樣作用,但持續(xù)的時間不長。也就是教師要耳聽六路,眼觀八方,隨時抓住可利用的資源。學生對站起來負責報答案很感興趣,如果事先說“誰最認真,就請誰報答案”,學生處于這種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會很認真。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篇2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習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前面的學習當中大部分學生是有學習基礎的,他們有的是在幼兒園已有了這方面的計算訓練、有的是家長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頭的方法。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區(qū)別只是在計算速度方面的差別。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計算出得數。

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教學在教“十幾減9”時,我讓孩子們討論交流得出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做減法想加法”,另一種是“破十法”。課后我了解到學生掌握算法的只有幾個孩子,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個別學生仍然在借助扳手指計算。教學中有交流為什么理解算理的卻只有幾個呢?我反思我的課堂:從學生的傾聽習慣、交流的落實上進行思考,雖有新課程理念合作學習、自主交流但是我只是關注了那些課堂中能主動學習的孩子,那些坐在教室沒有聽課意識的孩子他們在一節(jié)課中根本是學不到什么,叫他們起來說算理他們怎么能說呢?還有那些膽小不敢回答問題的孩子我又關注他們沒有呢?我深思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樣的學習情況我將怎么進行后面的教學呢?目前最關鍵的要怎樣調動孩子們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怎樣去培養(yǎng)他們的聽課意識。

接下來的教學我想要訓練學生會說算理(主要掌握“破十法”的算理)。我把“破十法”的口算過程板書在黑板上,以大組為單位選其中表達最流利的孩子當小老師帶著其他同學讀,四個大組比一比看那個大組的小老師多就給那一組加上一面紅旗。在讀算法的訓練當中采用奪紅旗比賽的形式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孩子們都想爭當小老師。通過一節(jié)課的讀說訓練大部分學生都會說出用“破十法”十幾減9每個算式的算理。第三節(jié)課教學我就感覺比較輕松多了,上課時我先對學生進行十幾減 9的口算練習,然后問:20以內退位減法我們學習了十幾減9,是不是我們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就學完了呢?孩子們深思片刻說:“不是”。那小朋友們能當小老師來出題考考大家呢?孩子們聽說當小老師考大家非常感興趣,很多孩子都積極的參與學習,體驗著成功的喜悅。

低年級的數學教學實踐我得出:對于一年級的孩子,需要我們教師努力想辦法去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特別是要訓練良好的聽課意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努力。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篇3

通過兩個周的學習,對于20以內退位減法這部分的內容已經結束,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了許多的問題也有很多的收獲。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加減法關系、10減幾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有3種,平十法和破十法為一個課時,想加做減為一個課時。在兩節(jié)課的教學后,學生對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掌握的并不是太好?!跋爰幼鰷p”的方法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在平時的計算中也用得比較多,因為加法是正向的運算,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可是,在過了一個寒假之后,孩子都過了一個快樂的新年,把口算練習都拋在腦后,上學期學習的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都忘得差不多了,因此對這樣一部分孩子來說,學習使用“想加做減”的方法特別難。

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在學習這三種計算方法后,我讓學生自己選擇其中一種方法進行計算。其實,提倡算法多樣化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的思考,開展數學交流,鼓勵探索不同的計算方法,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并不是要求學生掌握多種計算的方法。另外,我注意讓學生在平時每天堅持練習口算,以10內的加減法為基礎,能快速準確的計算出結果,再練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非常熟練后嘗試用想加做減的方法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篇4

一、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習十幾減9的知識。為了讓他們掌握十幾減9的減法,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學時,我充分利用主題圖,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十幾減9的減法。

二、動手操作,體會破十法和做減想加的算理。學生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有快有慢,理解有深有淺。為了讓那些學有困難的學生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我加強了學生的操作活動。如在教學例一時,我設計用兩種顏色(10根紅小棒、5黃小棒),讓學生思考:從15中去掉9,該怎么去?學生能很快從10根中拿掉9根,剩下的1根和5根黃小棒合起來就是15-9的結果。通過操作活動,學生能很快理解“破十”的道理,從而達到運用“破十法”計算的目的。

三、鼓勵算法多樣化,又教給學生一般的優(yōu)化的計算方法。學生數學思維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學生計算方法也是參差不齊,有的需要借助直觀學具進行計算,有的能“做減想加”來計算。為了使大多數學生通過主動學習,達到義務教育所要求的標準,使大多數學生掌握一般的較優(yōu)的計算方法,由此在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的同時,側重讓學生理解“做減想加”和“破十法”的計算算理,目的使大多數學生能掌握這普通的長久發(fā)揮的數學方法。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篇5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倡算法多樣化”,其實包括“多樣化”和“優(yōu)化”兩方面的內涵?!岸鄻踊笔侵浮叭后w的多樣”,即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思維個性,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并展示出來供大家探討;“優(yōu)化”是指“個體的優(yōu)化”,即在多種方法呈現(xiàn)后,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充分感知方法,在比較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思維特點和個性特征的方法。簡言之,“算法多樣化”并不是指方法越多越好,“算法優(yōu)化”也不是統(tǒng)一成一種方法,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準確把握。

算式多樣化

新課標提倡算法多樣化,其實包括“多樣化”和“優(yōu)化”兩方面的內涵。我認為,“十幾減幾”這一內容,從知識層面來說,是學生今后學習“百以內減法”、“多位數減法”的基礎。但從技能層面來說,學生口算時所運用的幾種算法(如“破十減”、“想加算減”、“連續(xù)減”“找規(guī)律減”等),沒有優(yōu)劣之分,因為當學生對“20以內”的退位減法熟悉以后,便如同“乘法口訣”一樣,將成為一種“數字性事實”運用到今后的減法運算中,常常采用提取記憶的方式即可。因此,這節(jié)課在對算法的要求上,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我也就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次關注用自己的方法,加深對自己原有口算的理解,最終強化根據算式的特點或自身經驗選擇得來的方法。

加強練習,增強運算技能。

在新課程背景下,運算技能的提高仍然是計算課的一個重要目標。只不過是教師要注意訓練的形式,“應減少單純和程式化的技能性訓練”。這節(jié)課中,我設計了“你能做幾題就做幾題”、“同桌相互出題計算”、“游戲中計算”等形式的練習,既加強了訓練,又不失趣味性。特別是最后一個練習“計算出結果,跟著相應的導游出游”,既能使全班學生參與,又使整堂課在一種活潑、生動的氣氛中結束。

這節(jié)減法課,盡管有十幾減9的計算學習作為基礎,但十幾減幾對于一年級的學生還說要達到熟練計算的要求,難度很大。這次聯(lián)系情境問題操作,嘗試計算,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源于問題的解決,而不是孤立存在的。這是《數學課程標準》中“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理念的體現(xiàn)。這次創(chuàng)設的操作情境,讓學生經歷了“13-5=8”的算理,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了“破十法”,“想加算減”,“連減”,“點數”的不同計算方法。學生在爭當小老師的過程中,在操作實踐中讓學生有意識的對算法進行了對比和選擇。在教學時,不僅提倡算法多樣化,而且又引導學生在眾多的算法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學習,樂于學習,樂于探索,進而通過教師帶有鼓勵性的評價,學生之間的贊賞,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設計本節(jié)內容時,對教材內容作了比較大的改動。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我們認為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得比較成功,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從教學實踐來看,“猴子爬樹摘桃”的情景比教材“小貓觀金魚圖”更具開放性,學習素材更為豐富,使問題呈現(xiàn)具有了現(xiàn)實意義。13只猴子在一起玩,一些猴子爬上了樹,有些能夠看到,有些鉆入了樹叢看不見,現(xiàn)在地面上還剩下6只猴子。那么“樹上到底爬上了幾只猴子”呢?問題的呈現(xiàn)顯得比較自然,也是學生想知道的。于是例題13-6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

我們認為,“十幾減幾”這一塊內容,從知識層面來說,是學生今后學習“百以內減法”、“多位數減法”的基礎。但從技能層面來說,學生口算時所運用的幾種算法(如“破十減”、“想加算減”、“連續(xù)減”等),沒有孰優(yōu)孰劣之分,因為當學生對“20以內”的32道退位減法熟練以后,便如同“乘法口訣”一樣,將成為一種“數字性事實運用到今后的減法運算中,”常常采用提取記憶的方式即可。因此,本節(jié)課在對算法的要求上,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教師也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次關注自己的方法,加深對自己原有口算方法的理解,最終強化根據算式特點或自身經驗選擇得來的方法。

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體現(xiàn)了“我要學”這一教學新理念。同時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學習計算教學,學生能從中感悟到學習計算教學的必要性,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由于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水平存在差異。以下還有幾點做得不足:

1、當揭示了想加算減和破十減兩種方法之后,應該回過頭把復習的內容和新授的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的印象更為深刻。

2、每上完一個環(huán)節(jié)應該給這個部分做個小結,最后還要給整節(jié)課做一個總結,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很清晰的思路。

3、個別學生不能用自己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出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還不能清晰地表達。在今后的練習中應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關注學困生。

在以后的教學中注意克服不足,發(fā)揚優(yōu)點。爭取讓學生掌握所學的內容。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篇6

本單元教學內容是20以內退位減法,一是十幾減幾需要退位的減法;二是用20以內退位減法和以前學過的進位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因此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并通過合理的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切實為以后學習打好基礎。

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許多教學資源編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設一個真實的情景,吸引學生想得出結果,然后引出計算。這樣一方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能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如加減法的含義、加減法之間的關系等,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自己的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一年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特點,而且有意注意時間短、愛說、愛動。我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具體活動中引導學生多動手、動腦、動口,調動各種感官參加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處理好算法多樣化的教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倡算法多樣化,目的是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充分展示每個人的學習潛能。

練習時我采取靈活、有趣的方法。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在教學時,啟發(fā)學生獨立觀察發(fā)現(xiàn),主動提出不同的問題;然后根據問題自己搜集信息和數據,進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從這一完整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的作用,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篇7

在教學20以內退位減法用數學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春天來了,小樹長出了新葉,花兒也開了,大自然里美極了!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地到公園里游玩。瞧,他們玩得可開心了!

問:你看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在全班交流時,學生說得非常全面。

師:在你觀察的同時,發(fā)現(xiàn)信息沒有?在這里有沒有數學問題?會解答嗎?小組討論,看哪個小組搜集的信息多,發(fā)現(xiàn)的問題多,解決的辦法好?

小組匯報,學生找到了好多信息和問題,并說得頭頭是道,例如在說捉迷藏游戲時,學生說“小朋友告訴我們有13人在捉迷藏,在找的有6人,要解決的問題當然是藏起來幾人,因為藏起來的在樹叢里,看不見,數不過來,所以就要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去算出來”。學生說得太好??!

除此之外,學生還發(fā)現(xiàn)了文字之外的其他的信息,例如:玩丟手絹游戲1人丟,13人圍成圈,同時也提出了不同的加減法問題,并作了正確的解答。

總之,從上學期就培養(yǎng)學生自己從生活中找信息、提問題、并解決問題,因此本節(jié)課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知道:

1、找信息。找什么樣的信息對解決問題有用,找到信息后,根據信息可解決什么樣的問題。

2、提問題。什么樣的問題是數學問題,什么樣的問題是有意義的問題,什么樣的問題是能解決的問題。

3、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時需要什么樣的信息,怎么解決,根據是什么。

所以本節(jié)課運用了“半扶半放——全放”的教學原則,依照“整體——局部——整體”的觀察順序,放手讓學生自己找,自己提,自己解決,通過問題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親身感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同時通過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從而獲得數學知識和廣泛的活動經驗。

在教學這一個單元時,我是通過預設生活問題,產生認知沖突,從而讓孩子們有了認知的欲望,有了想解決問題的沖動,然后給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工具:小棍。在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通過孩子匯報、表演、分析、對比不同方法的利與弊,達成共識,找到解決20以內退位減法的最佳途徑。

因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學生親自主動動手參與、發(fā)現(xiàn)、類比出來的

所以學生對知識印象深刻,單個的簡單計算基本準確掌握,但對于

靈活性、規(guī)律性東西掌握的較差,所以我認為《整理與復習》的設置確實解決了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燃眉之急。這節(jié)內容的設置可以系統(tǒng)地梳理知識,并有助于學生在梳理知識過程中提升發(fā)現(xiàn)知識的能力,從中找到不同的規(guī)律及知識間銜接點,以主語須生在今后應用中能更加快捷、周全、準確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篇8

?20以內的退位減法》已經學完,這節(jié)課是學生學習100以內減法的基礎,直接影響了本學期后面的學校。在這單元的學習中,我感覺到不足的地方很多,希望能在往后的教學當中改正。

一是自主探究中的要求不夠明確。

比如讓學生在組內“開火車”將得數是5、6、7、8、9的算式一組一組地說出來,目的本是訓練學生的口算速度和檢查對規(guī)律的掌握情況,但學生開始并不清楚怎么進行,造成每個小組里只有少數一兩個學生在說,其他同學當“觀眾”,沒有切實參與到接龍中去。應該先講清說算式的方法,請一個小組示范,再全班活動。

二是教學當中的時間分配不夠恰當。

在教學中讓學生討論的時間或者自主活動的時間有時超出自己的預設。如讓學生自創(chuàng)一個新的減法表所花的時間較多,而且多數小組都不能完成,沒能給予學生多次嘗試的機會,鞏固練習時多數學生還“沉浸”在對新減法表的思考和摸索中,沒有將注意力轉移到口算練習上來,造成后面很多練習沒能完成。

三是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

從開學到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學生出現(xiàn)了些許程度上面的退步,課堂常規(guī)也有些退步,對低年級兒童來說也屬正?,F(xiàn)象。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的意識方面還是比較淡薄,“聽”和“說”的能力還非常欠缺。有的學生整節(jié)課都在擺弄算式卡片,并且不愿意將自己拿到的卡片和伙伴放在一起進行整理;有的學生對優(yōu)等生過分依賴,在活動過程中始終充當“看客”的角色;有的學生則對新的座位形式產生很強的新奇感,興奮過度不能平靜,或將注意力放在與同伴做與本課內容無關的游戲上,等等。凡此種種,一方面與我平時教學中對這方面訓練力度不夠有直接關系(尤其是這學期因為時間緊趕進度,課堂上不敢花時間放手讓學生充分展開討論、獲得小組合作學習的體驗);另一方面,教學準備不充分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不可否認的是,新教材中的很多內容需要不少教具和學具,若分組操作、交流則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準備必要的“硬件”材料,因此,學生對新的學習方式依然不能“習慣成自然”,平時更多地還是依靠教師單方面的傳授,而不是同伴之間的合作與探究。

學習是一個持之以恒的事情,有反思才有進步,有失敗才能吸取教訓,希望在往后的教學當中不斷吸取經驗并應用于教學,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