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一篇讀后感能夠加深大家對名著知識的領(lǐng)悟,讀后感是在看完一本書之后而需要書寫的,寫文書吧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我中華讀后感參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我中華讀后感篇1
我想夢回唐朝,那個繁榮昌盛的地方;我想夢回詩歌,那個浩蕩千爽的時代。——題記
倘若問我:“假如你穿越,你會去哪?”我一定毫不猶豫的回答你:“我只鐘愛唐朝?!蔽蚁嘈艜泻芏嗳撕臀业拇鸢敢粯拥模驗樗腥讼矚g了,她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朝代。
唐宋是分不開的,提到唐朝就會想到宋,但是人們總會用盛唐弱宋來區(qū)別她們。
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首先大在心態(tài)。
提到盛唐,就不得不提出那個曾讓世界驕傲的城市—長安。長安很大,比當(dāng)時世界上其他兩個繁榮的城市加起來大了一倍;長安很繁榮,東市、西市萬商云集,百業(yè)興盛,是當(dāng)時世界上最繁榮的商業(yè)貿(mào)易中心;長安很開放,有三萬多名留學(xué)生,有不少人在中國做官。
唐朝的文化可以用胡漢交融,中西貫通來形容了。在那個封建的古代,這確實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但是長安絕不會盛氣凌人地把異域民眾的到來看成是一種歸順和懾服。恰恰相反,她是各方文明的虔誠崇拜者。因為她知道單調(diào)意味著枯燥,豐富代表著多彩。因此唐朝敞開自己的懷抱,去追逐擁抱每一個與她親近的“人”。唐朝也是自信的,她不畏懼任何文明,也不擔(dān)心任何外來文明把大唐文明侵蝕。
平心而論,唐朝并不強大,她似乎比中國歷史上的另一個朝代元朝弱很多。鐵木真率領(lǐng)著蒙古鐵騎所向披靡,橫掃歐亞。但我相信,人們更對唐朝津津樂道,她像個孩子似的,對未來充滿憧憬,一切都是那么蓬勃。
現(xiàn)在我們來想一個問題,假如唐朝沒有詩歌會怎樣?
結(jié)果可想而知,天注定,詩歌與唐朝密不可分。唐詩對中國人而言,是一種全方位的美學(xué)喚醒,喚醒內(nèi)心、喚醒山河、喚醒文化傳代、喚醒生存本性。
論唐詩,首先當(dāng)然是李白。在我看來,李白永遠是一個青年,他不羈、他放縱。他是一個野性行者,他四海為家、游山玩水、孤獨流浪。其實李白的家境并不很差,相反,他完全可以依靠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可是那樣,他又不是李白了。他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屬于陌生。
每每想到李白,我的腦海里總會勾勒出一個畫面:微醺的李白,躺臥在懸崖邊,白衣飄飄,帽子上的流蘇順著風(fēng)飛揚,手里拿著一壺酒,不時的喝上幾口……
說完李白,我們就要提與李白齊名的杜甫,兩人因詩相識,因詩而相互佩服。
當(dāng)我漫步在書香滿溢的詩歌詞賦中,我往往能窺見杜甫飄飄然于書中走來,向我展開他的人生長卷。“會當(dāng)凌絕頂,一攬眾山小”是雄奇壯美的人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笔瞧嗫啾畹娜松?“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笔墙訚煜碌娜松?hellip;…你的人生如此瑰麗多彩!你的人生如此沉郁蒼勁。
唐朝,因為有了詩歌而豐富,因為有了李白、杜甫而不能令人忘卻。
中國不是一個強國,如果我們想要擠進強國行列,那么我們必須認識歷史、了解歷史,中國正站在一道門檻前,門檻外是無邊的光明與和諧;門檻內(nèi)是一片黑暗與冷寂。讓我們堅定信心,努力跨過那道坎兒,為實現(xiàn)中國的真正崛起而奮斗!
我中華讀后感篇2
讀了《中華魂》,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們的祖國——中國是多么偉大。有許多人為它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比如方志敏、吉鴻昌等人,他們都是在祖國危難的時候,不惜自己的生命為祖國付出代價。他們是多么勇敢,多么堅強。
我們中國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大家庭的成員,要互相幫助、互相團結(jié),有困難一起面對,有快樂共同分享。
愛國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在四川大地震中,有不少人失去了生命,更多的人失去了親人??墒沁€有許多人盡管自己也很困難,但他們還是傾其所有去救援災(zāi)區(qū),捐助物資。有一個叫林浩的小朋友,他不顧自己的安危,跑回班里去救其他同學(xué),這就是愛國的精神。他不想讓自己的國家成為一盤散沙,要通過自己的行為關(guān)心別人、影響別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勤勞勇敢,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要幫爸爸媽媽干家務(wù)活,做事要節(jié)約、要勤儉。節(jié)約時間,節(jié)約水源,這都是我們應(yīng)該做到的。做好了這些事,就會為祖國增添一份力量。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中國人是多么偉大,自強不息,用我們的信念打敗了許多敵人。我們應(yīng)當(dāng)繼續(xù)團結(jié)起來,把祖國建設(shè)成為一個更加強大的國家。
我中華讀后感篇3
拾金不昧,這幾個字重如山么?著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有無數(shù)個人沒有做到,可是,一位七旬的老人卻做到了,在浙江省,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步行兩個多小時找到了派出所,只為將孫子見到的錢包和身份證還給失主。失主找到后,老人沒有留下姓名,就匆匆起身回家了。這是一位多么優(yōu)秀的老人,她為她的孫子做了表率,為我們做了表率,真是一位好奶奶啊!是一個讓我們敬佩的老奶奶!想想我自己,那一次,我背著書包去上學(xué),我正在想去買東西吃,走啊走,我突然看見地上有一張濕了的1元錢,我看了看,想了想,用腳把錢踩住,我等到?jīng)]多少人的時候,我把錢撿了起來,裝作沒事一樣,去買東西吃了,我想,老人都這么誠實,我卻這樣,真不應(yīng)該,我應(yīng)該向老人致敬與學(xué)習(xí)。我想,當(dāng)其他人看到這篇故事,也一定會和我一樣對老婆婆油然起敬吧,老婆婆真是好表率!
最美司機,吳斌,大家看到題目,也會和我一樣迷惑吧,那個司機長得很美嗎?不,不是,聽我慢慢道來,一天,吳斌在駕駛車的時候,突然有個物體飛來,重重的擊中了他,當(dāng)時他很微弱,可他用24秒,把車停住,他把做了方向盤,保住了一車人的傷亡,自己卻永遠的離開了世界,他多么偉大,他奮不顧身,舍己為人,不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么?我想,我如果是司機,我一定會第一時間捂住受傷的地方,很可能讓一次人全部傷亡,但是,他沒有,他難道不值得讓我們敬佩嗎?讓我們默默地為他的在天之靈祈禱吧!
讓我們向這么好人,致敬吧!讓他們的事,留在我們的靈魂吧!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吧,他們是英雄,好榜樣!
我中華讀后感篇4
在這個世界上,時間無疑是最永恒的,一切事物都會改變,時間則永遠不會改變。如果把中國的年齡總計起來,就有五千年了,這雖只是時間長河里的一朵浪花,可是在這記錄中華民族興衰的五千年中,發(fā)生了多少故事呀!中華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在幾千年前,在廣袤的華夏土地上,曾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故事。這些天,我閱讀了關(guān)于中國古代的一本書——《上下五千年》。這不,我就懷著澎湃的激情閱讀了《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分為3冊,共821千字,記述了我國古代盤古開天地至鴉片戰(zhàn)爭這段故事。本書主要寫了中國從古至今,從民族創(chuàng)建到現(xiàn)代這五千年間的歷史。夏啟創(chuàng)建夏朝、秦王贏政統(tǒng)一六國、三國時期群雄紛爭、林則徐虎門銷煙、建立新中國等等,故事內(nèi)容十分精彩,一波三折,有將士出謀劃策,如巧施連環(huán)計的王允,火燒連營的陸遜。有將士善于戰(zhàn)斗,如單騎退敵兵的郭子儀,統(tǒng)一北方的李存勗 。有愛國的勇士,如投江而盡的愛國詩人屈原,無辜而死的岳飛……這些人物都令我十分敬佩。這都是我國歷史長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另外,也有我感到憎恨的人。如殺人不眨眼的商紂王,殘害無辜的秦檜,樂不思蜀的阿斗——劉禪。其中,有一件事令我十分難忘,說的是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的故事。
漢朝的司馬談立志要編一部完整而詳實的編年史,他的兒子司馬遷承接了父親的遺志,繼續(xù)編寫這部史書。就在司馬遷全力以赴地編寫這部史書的時候,一件令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事情降臨到他的頭上。由于漢朝一位高級將領(lǐng)自行出征,討伐匈奴,結(jié)果慘敗被虜,漢武帝大發(fā)雷霆,司馬遷勇敢地為這位將軍辯護,卻因此受到了漢武帝的酷刑。他痛不欲生,悲憤交加,想要了此殘生,但他想到父親的遺志,想到了史書還沒有編完,又想到“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的道理,于是咬緊牙冠,堅持下來,最終完成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史記》。
悠悠五千年,彈指一揮間?!渡舷挛迩辍氛媸且徊抗糯嗣竦慕茏?它傳承著一段段嘆為觀之的文明,進入了美好的21世紀(jì),啟迪我們走向社會。它是華夏子孫不可磨滅的記憶!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明白了只要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無論多難的事情,多么不可超越的困難,都會被我們解決。想到這里,我就不禁想起一件事情。一個下午,我正在寫卷子,眼看著就要寫完,已經(jīng)寫到了思考題時,我被難住了,隨后我想出了一種方法,卻發(fā)現(xiàn)還是不對,之后又想了好幾種方法,做了好幾遍,但是都不成功。最后,我忍不住了,把筆往桌子上狠狠地一扔,大喊:“我不做了!”事后,想起《上下五千年》中那些國君、名人的成功之路上有多少挫折呀,他們不都是通過堅持不懈才成功的嗎?
我中華讀后感篇5
“我家兩堵墻,前后百米長。德義中間走,禮讓站兩旁。我家一條巷,相隔六尺寬。包容無限大,和諧詩中藏……”除夕夜,央視精心烹制的一年一度的“春晚大餐”中,《六尺巷》這道“大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湊巧的是,我在《傳承中華文化 共筑精神家園》這一本書中看到了“仁義胡同”、“六尺巷”這兩個小故事。兩個故事非常接近,講的都是兒子在京都做官,家里的母親因為蓋房砌墻爭地皮和鄰居發(fā)生爭執(zhí),都寫信給兒子,想借兒子的官勢為家里爭氣。但兩個兒子都沒有仗勢欺人,而是寫詩勸導(dǎo)母親。一個在信中寫道:“千里捎書只為墻,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jié)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另一個在信中寫道:“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弊詈?,兩家人和鄰居各自禮讓,留下了“仁義胡同”和“六尺巷”兩段佳話永世流芳。
故事雖已久遠,但它彰顯了鄉(xiāng)鄰之間、親朋之間、人與人之間互敬禮讓、和諧共融的傳統(tǒng)美德,它是一種情懷,一種境界,一首懿德流芳的詩;它傳遞的是人們和諧相處、恭謙禮讓的文明風(fēng)尚;它體現(xiàn)出為官者崇德重禮、潔身自律的文化精神,它所傳承的品質(zhì)與當(dāng)前提倡的“講友善、守誠信、崇文明、尚和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謀而合。
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發(fā)揚中國文化與民族精神,共同牢筑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讓我們?yōu)閾碛羞@樣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里棲息、成長,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這里煥發(fā)美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