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讀后感時,我們可以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思考文學作品對我們的影響,寫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行為動機,深入探討作品的深層意義,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感人的故讀后感8篇,感謝您的參閱。
感人的故讀后感篇1
今天,我讀了《笑貓》中的一本書《想變成人的猴子》。
內容是這樣的:在一個夏天,笑貓被杜真子的媽媽趕出了家門。隨后,它跟著老老鼠來到了它的夏宮,讓笑貓在這里住了下來。杜真子最先發(fā)現(xiàn)了笑貓的住處,然后是馬小跳他們。有一天,馬小跳說他發(fā)現(xiàn)了對對眼老頭兒逼猴子表演掙錢。于是,他們想出了計策,把猴子給救了下來。于是,猴子就住在了馬小跳的家。在馬小跳的家,猴子鬧出了很多笑話,比如:猴子把自己凍在了冰箱里,用爐子烤蘋果、香蕉,洗澡淹了馬小跳的家。他想變成人,所以努力的學習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猴子真正的家在大山里,馬天笑帶著馬小跳他們把猴子送回了大山。
我們要學習馬小跳熱愛小動物的精神。在生活中要做到不傷害小動物、看見有人傷害小動物時我們要制止、讓更多的人來保護小動物。
這本書會給大家?guī)碓S多快樂,希望大家有機會去看看。
感人的故讀后感篇2
寒假,是多么的自由自在,隨心所欲?。 断胱兂扇说暮镒印愤@一部描寫動物的童話。而主人公是一只猴子,但是它的驚人所舉,使我贊嘆不已的是它要想變成人。我看后有許多說不盡,道不完的感想。
初夏的一天,笑貓被杜真子的媽媽趕出了家門。隨后,它跟著老老鼠來到了它的夏宮,讓笑貓在這里住了下來。杜真子最先發(fā)現(xiàn)了笑貓的住處,然后是馬小跳他們。有一天,馬小跳說他發(fā)現(xiàn)了對對眼老頭兒逼猴子表演掙錢。于是,他們想出了計策,把猴子給救了下來。于是,猴子就住在了馬小跳的家。在馬小跳的家,猴子鬧出了很多笑話,比如:猴子把自己凍在了冰箱里,用爐子烤蘋果、香蕉,洗澡淹了馬小跳的家。他想變成人,所以努力的學習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猴子真正的家在大山里,馬天笑帶著馬小跳他們把猴子送回了大山。
看到這里,我氣憤得合起書本,思緒萬千:為什么有的人要這么陰險呢?竟然剝奪小猴子的自由,還用這樣殘忍的.手段來逼迫它為自己賺錢!為了錢,有的人真是喪盡天良??!我不由想到一件事。有一天,我在集市上,看到有人在殺青蛙,賣青蛙肉,還看到好多人過去買,很多活生生的青蛙一下子就被活殺了賣光了。而買青蛙的人則在一邊討論著:"這青蛙肉紅燒了肯定好吃。如果明天還有,我再來買。""對對對,味道好明天再來!"看著賣青蛙的人喜滋滋得數(shù)著錢,我真想上去揍他一拳,可是被一旁的奶奶硬生生地拉走了。
再次打開《想變成人的猴子》,看到猴子羨慕不已馬小跳的生活,它一心想變成人,簡直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我想,它一定是受盡了人類的傷害,再也不想做猴子了,想做了人來去幫助那些同樣遭遇的動物們。雖然,最后猴子還是被強行送進了山區(qū),沒做成人,但是,我希望,這只小猴子從此能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再被人類傷害了!
感人的故讀后感篇3
這個寒假里,我認真閱讀了肖川先生寫的《好教育、好人生》這本書,該書寫得豁達、平實與質樸,字里行間折射出作者對教育、對生活的智慧與理性之光,散發(fā)出作者心里的真情呼喚。
文章中說:“一個好的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弊鳛橐幻處煟苌偃瞬粣圩约旱膶W生。但是,在教育中,盡管有時我們?yōu)樗麄兊某砷L付出了很多,可他們并不領情,甚至常常事與愿違,收到相反的結果。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他當做一個乎等的人來對待,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在教師關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導才能成為教育,就本質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關懷學生,讓他經常具有作為智力勞動者的自尊感,作為公民的自尊感,作為自己父母兒女的自尊感,作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績而變得美好起來的個人的自尊感。我們要讓學生經??吹阶约旱某晒?,讓他們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費力氣,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獲。讀了這本書后,我不但對肖川的教育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對他的偉大人格也充滿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誠的心、火熱的血、堅強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讓每個教育工作者不忘己任,努力完善教育方法,貼近學生的心靈,給他們發(fā)展的空間,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熱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的人才。
我想:良好的教育應該是由人性的,有靈魂的教育。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老師自己首先要做到最好,愛學生、關心寬容學生與家長。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總有這樣一個信念——“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沒有差生和優(yōu)等生,他們的“差”只是暫時的,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因此我總是向學生暗示:每一位都是平等的!平日千方百計去激勵學生而不是批評打擊學生,尤其對待“差生”更是抓住其點滴進步,大加表揚和鼓勵。因此,他們總也“差生”不差,信心十足的努力去做。
“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讓我們處處為學生著想,用愛心,用不懈的努力共同托起明天更加燦爛的太陽!
感人的故讀后感篇4
?想變成人的猴子》,一本令人開懷大笑、無可奈何的書,給予我無限的想象空間,使我展開想象的翅膀,寫下了這篇讀后感。
猴子,一個多么熟悉的名字,有著珍稀動物的'王冠和幸福的生活,而這只猴子卻有著不平凡的生活和離奇的想法……
這只猴子被壞蛋抓走,被逼著去賣藝,笑貓的幾個好朋友張達、唐飛、毛超、馬小跳將它救出以后,和笑貓一起住在翠湖公園,后來,因為擔心被“對對眼”那個賣藝人抓走,不得不去馬小跳的家……一場場好玩的故事就這樣接連上演。
猴子睡不著,就去找笑貓陪它玩一會兒。笑貓打著哈欠,開始給它介紹房間:“這是馬小跳的房間,這是他爸爸媽媽的房間,都是用來睡覺的?!薄斑€要分開睡?我們猴子都一塊兒睡?!笨催^所有房間之后,猴子又指著冰箱問笑貓:“這是什么?”“是冰箱。我要睡了!它可是很冷的!”沒想到,笑貓早上居然發(fā)現(xiàn)猴子在冰箱里已凍成了冰塊,不知生死。讀到這里,我的心揪緊了,希望馬天笑先生能幫一下,好在馬天笑先生肯幫忙。一見爸爸肯幫忙,馬小跳立馬去把煤氣灶打開,想給猴子暖和暖和,爸爸卻說:“那樣它會死得更快?!蔽也坏貌慌宸R天笑連這都懂,好厲害!馬天笑給猴子進行了按摩,過了好一會兒,猴子終于醒了。后來大家將猴子送回了大山。
讀了這個故事,我不僅自愧不如,如果我看見有人耍猴子,我不會去,也沒膽去救它,只會看完就走。而馬小跳和他的朋友們?yōu)榫群镒訁s義無反顧。他們?yōu)榱吮Pl(wèi)猴子的自由,冒險救出猴子,當“對對眼”尋找猴子時,他們毅然與他斗智斗勇,多么勇敢的孩子?。?/p>
所以說,好人無處不在,壞人無處行惡!
感人的故讀后感篇5
美術教育其實就是教會學生從生活中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用一句話說就是:“只要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別人所不能發(fā)現(xiàn)的就是美麗?!弊罱覍W習了楊景芝老師的著作《美術教育與人的發(fā)展》。這書是一本兒童美術教學法研究方面的專著,書中具體介紹了通過美術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教學經驗,以及通過長期探索而建立的兒童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作者在書中根據(jù)自己切身經歷和進行的教育實踐研究,以美術教育發(fā)展的新觀念,全面系統(tǒng)分析和論述她對美術教育的認識和體會。
楊老師在兒童藝術教育實踐中一直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每前進一步,心中都裝著國際藝術教育變幻的風云,同時也沒有忘記與中國特殊的國情和人情相結合。正如楊老師表示的:“我試圖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兒童美術教育途徑,我不贊成脫離兒童實際的傳授知識技能為目的的`美術教育學科中心論,反對用模仿的教學方法壓抑兒童創(chuàng)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學內容完全從兒童興趣出發(fā)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學系統(tǒng)的教學體系……致使教育產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張美術教育依靠發(fā)展兒童知覺、美感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兒童成長。”楊老師不管對她的理論還是實踐,都浸透著一種愛心,誠如她在書中指出的“愛與尊重是教育的出發(fā)點。”這里不僅有對其從事的藝術教育事業(yè)的愛,還有對她的教學對象的愛,對兒童作品的愛、對兒童在繪畫中表達的天真爛漫的個性和情感的愛。另外,楊老師的藝術教育和實踐還具有嚴肅性和認真性。本書洋洋20余萬字,涉及了藝術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著楊老師多年心血的結晶。
美育一般通過藝術審美的方式達到教育目的。美術課對學生進行美育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直觀性,包括對自然美的直觀,社會美的直觀,藝術美的直觀。確實,愛就是力量,它能給人勇氣,它能催人奮進。相信我們的美術教育一定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感人的故讀后感篇6
想變成人的猴子成功變成人了嗎?這一次又會有什么驚險刺激的故事?笑貓在這一本書里擁有了秘密山洞。一個個好玩驚險感動的故事,一直在這個美麗的夏天感動著我。猴子最終回了它該去的地方。
?想變成人的猴子》這本書講的是。原來,猴子的家在大山里,有一天,它出去找東西吃,突然天上掉下來一根香蕉,它是多么想再掉一根呀。果然,又掉了一根,可它吃了這一根后就不省人事了。
醒后,耍猴人就教它做一些動作,做不好就用香煙頭燙,它身上的幾塊毛都燙沒了。有一天馬小跳和朋友們發(fā)現(xiàn)了這只可憐的猴子。他們想盡辦法,終于救出了這只猴子,把他藏在神秘山洞里,和笑貓住在一起。有一天下暴雨,暴雨淹沒了山洞,笑貓和猴子就一起到馬小跳家里面去。猴子看到馬小跳的生活很羨慕,所以很想變成人。他一會兒學著馬天笑先生的樣子在跑步機上跑步,一會兒又學著馬小跳的樣子坐在沙發(fā)上翹著二郞腿讀書,可是怎么也變不成人。猴子看到人們都有自己的房間,自己也想要有個房間,就跑到冰箱里住了進去,結果差點被凍死。猴子因為想變成人,鬧出了很多的笑話,也闖了不少禍。后來馬小跳一家把猴子送到了深山老林里,因為那里才是它真正的家,它的幸福生活在森林里。
這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它告訴我雖然動物變不成人,但是動物和人之間可以成為好朋友,人類應該愛護動物,不能傷害它們。我要向馬小跳他們學習,學習他們愛護動物、敢于和壞人作斗爭的精神。
感人的故讀后感篇7
一、認識作者
福祿培爾(fredrichfroebel,1782—1852),德國教育家,幼兒園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其教育理論以德國古典哲學和早期進化思想為主要根據(jù),以裴斯泰洛齊的教育主張為教育思想的主要淵源,福祿培爾的一生的貢獻主要在學前教育方面。他曾經詳細地研究了學前教育的理論和幼兒園的教學方法,并在教育實踐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比較完整的學前教育理論體系。他創(chuàng)辦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建立了一套幼兒園教育體系,并組織幼兒園教師進行訓練,大力倡導幼兒園運動,在教育史上開創(chuàng)了幼兒教育的新紀元,被譽為“幼兒教育之父”。1826年寫了《人的教育》一書。
二、《人的教育》主要內容
?人的教育》是一本著名的教育論著,作者福祿培爾關于學前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活動,是他一生活動的主要方面。《人的教育》就是一部泛論兒童時期學前和學校教育的書。書中,作者主張教育要適應兒童的天性,反對強制性教育和壓制兒童的發(fā)展,重視兒童積極活動和發(fā)展兒童個性以及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意義,主張人的一切發(fā)展階段教育的連續(xù)性等。
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總論”;第二章是“幼兒期的人”;第三章是“少年期的人”;第四章是“學生期的人”;第五章是“整體的概觀和結論”。
(一)第一章是“總論”,闡述了作者教育的基本理論。
關于人的發(fā)展階段,福祿培爾把人的發(fā)展劃分為3個階段。
一是幼兒期;
二是少年期;
三是學生期。
論教育的兩個原則:
1、“教育適應自然發(fā)展”原則。
在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中,“教育適應自然發(fā)展”是一個重要的原則。在他看來,教育適應自然的發(fā)展,在于反對違反自然的人為干涉的教育,使人像自然那樣按照其本性發(fā)展。
2、“自動發(fā)展”原則。
福祿培爾關于教育的另一個重要原則是人的“自動”發(fā)展的原則。福祿培爾認為,這種“自動”發(fā)展是個體利用自我能動的力量,通過內部表現(xiàn)于外部和外部表現(xiàn)于內部的兩個階段實現(xiàn)的。福祿培爾之所以提出人的“自動”發(fā)展的教育原則,還在于反對舊教育對兒童的束縛。
但福祿培爾并沒有因此使兒童的發(fā)展絕對自由化,而排斥外部力量對兒童發(fā)展的作用。
總之,在他看來,不同的教育手段對兒童的影響和作用是不同的。福祿培爾認為,學校作為一種教育機構,應當把外部世界以及作為外部世界處于密切聯(lián)系的學生自己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校教育的目的是按照自覺的內在聯(lián)系有意識地向學生傳授知識。
(二)第二章是“幼兒期的人”。
幼兒期任務:智育—情感的激發(fā)、自制習慣的養(yǎng)成、由觀察事物引向圖畫和對數(shù)目的認識。途徑:游戲和說話,“游戲是人在這一階段上最純潔的精神產物,同時是人的整個生活、人和一切事物內部隱藏著的自然生活的樣品和復制品。所以,游戲給人以快樂、自由、滿足,內部和外部的平靜,同周圍世界的和平相處。一切善的根源在于它、來自于它、產生于它?!?/p>
(三)第三章是“少年期的人”。
少年期任務:學習(使外部的東西稱為內部的東西)。途徑:實例、語言、游戲、家庭生活。“這個階段兒童的游戲總是帶有獨特的、與兒童的內心生活相適應的性質”,“在這些游戲游戲中得到充分滋養(yǎng)的絕不僅僅是身體的,或者說肉體的力量,也在不斷增長地、肯定地、可靠地顯示出精神和道德的力量?!?/p>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生活對兒童來說就是他的生活的楷模,會對他的生活發(fā)生強烈的影響。父母應當讓兒童學會分擔家庭中的事務,不應拒絕孩子幫助做事的自發(fā)要求,而應加以支持和肯定,讓其自然良性地發(fā)展。
(四)第四章是“學生期的人”。
1、各門教學科目。
(1)宗教。
福祿培爾認為,宗教是人的心靈的反映,宗教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宗教信仰,使之認識人與上帝的關系,永遠信賴上帝,并且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宗教應當在學校教育中處于優(yōu)先地位。
(2)自然常識與數(shù)學。
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lián)系和統(tǒng)一的;應當把自然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應當讓兒童在觀察和接觸自然的過程中認識事物之間的關系,掌握基本的自然常識。
數(shù)學在自然教學中居于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既屬于人又屬于自然,是人與自然、內部世界與外部世界、思維與感覺之間的媒介;它是思維的產物,同時又反映了自然界的統(tǒng)一性,其數(shù)、形、量三方面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三位一體。因此,福祿培爾認為,沒有數(shù)學的教育是站不住腳的、不完全的。
(3)語言。
福祿培爾認為,宗教和自然分別屬于內部與外部兩個不同的世界,而把這兩個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語言。三者組成了一個不可分的統(tǒng)一體,其共同的目的是把內在的本質揭示出來,而語言的這種作用更為明顯。語言和數(shù)學一樣也具有雙重性,它既是人的精神活動的表現(xiàn),又具有一定的自然屬性,如文字、語音等。福祿培爾進一步指出,書寫和閱讀練習在語言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學習書寫和閱讀,人才會成為具有人格的人,兒童才會成為真正的學生,學校也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學校。因此,兒童必須在閱讀和書寫上花費一定的功夫。
(4)藝術。
福祿培爾指出,人除了追求宗教和自然以外,還要追求人的自我表現(xiàn),即表現(xiàn)人的內心生活,這便是藝術。藝術教學的目的不在于培養(yǎng)藝術家,而是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使人得到全面充分的發(fā)展。按照藝術表現(xiàn)的材料和方式的不同,福祿培爾將藝術劃分為音樂、繪畫、雕塑三種。他指出,兒童在幼小的時候便表現(xiàn)出了藝術才能的萌芽,如通過顏色和繪畫等表現(xiàn)自己的要求,因此,藝術教育應從小進行,作為學校的正式科目。
2、關于學校和家庭的問題。
福祿培爾十分重視學校與家庭的聯(lián)系,認為二者的協(xié)調一致是學校教育首要的和必不可少的條件。學校與家庭兩者所擁有的共同生活分為10個方面:宗教意識喚醒和養(yǎng)成;身體的鍛煉;自然及外界的觀察;詩歌的掌握;語言的練習;由簡到繁的手工練習;線條練習;各種顏色的辨別和著色練習;游戲;講述故事、寓言、童話等。
福祿培爾指出,上述所有活動分散在學校和家庭生活之中,分散在人類的一般生活中。為此,應當讓兒童參加一定的家務勞動;根據(jù)兒童的年齡特點,安排他們從事相應的家務勞動。福祿培爾把勞動稱為“勞作浴”,認為學生經過勞動的洗浴之后,不僅身體得到鍛煉,而且精神活動得到加強。
(一)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迸囵B(yǎng)一個好孩子,就像栽種一顆小樹,從幼苗到參天大樹,需要的是用心、勤快的澆水,適時的修剪、打理,它一定不負眾望,成為出色的人才。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孫京媛說過:“做孩子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成功的品質,獨立解決困難,自信面對挑戰(zhàn),遠離惡習,主動承擔責任,熱情地投入生活,友好地看待他人,這樣為孩子鋪下一條成功的路,贏在起跑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在生活中成長,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每一個點滴事例,都可以是學習的對象。有愛心、有孝心,善意地對待周圍的人。這樣,孩子將來踏入社會,才會更好的認識與理解,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與事物。
我國諺語也有:“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备改冈谌粘I钪信c孩子接觸就是對孩子進行無聲的教育。做孩子的引路人,家長要處處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良師益友,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家長應該從自己做起,要隨時檢點自己的言行,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多抽出時間和孩子相處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以及學校里的狀況;在學習上,家長應做到和孩于同步學習,和孩子一同成長。要從精神上多給孩子們一些激勵,為她們加油,在孩子成長的漫長而且很不平坦道路上,給于加倍的溫暖和關愛,使她們有戰(zhàn)勝失敗的信心和勇氣。
(二)學校教育: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興趣是一種動力,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情,如果這件事情是他比較感興趣的事,那么他一定非常愿意去做。既使再苦再累,困難重重,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fā)中的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年階段對周圍事物產生好奇心、發(fā)生濃厚的興趣,可能是終生成就的源泉。興趣是兒童對某種事物探索的欲望,只要有了好奇心,有了探索欲望,孩子就會從內心的深處去研究喜歡的事物,才會樂此不疲。
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教學資源,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就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形成,將變成一種學習的動力和信念,有了動力和信念,學生在學習中才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敢于質疑、敢于挑戰(zhàn)。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重要基礎和保障,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先要使孩子嘗到成功的滋味,讓孩子嘗到甜頭。還要對孩子多鼓勵,對于孩子的好表現(xiàn)和好成績,不要吝嗇使用贊美之詞,因為稱贊對孩子會起很大的鼓勵作用。以表揚為主的教育方式,對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
感人的故讀后感篇8
?讓人幸福的教育》一書,使我受益匪淺,摘取印象最深的幾點總結如下:
第一編"教育時評"中指出,教育也需要適度懲罰,無批評教育是偽教育,懲罰是一種教育手段,但批評與懲罰一定要建立在尊重與愛的基礎上,因為懲罰的目標是讓孩子對自己的過錯承擔責任。讀到這些,我懂得懲罰是高難度的教育手段,所以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認真了解孩子們的心理需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嚴格遵循教育規(guī)律,在教育學生過程中學會賞識教育,讓學生產生興趣,激發(fā)他們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但學生犯錯時,必須有適度的批評與懲罰,但批評一定要在尊重與愛的基礎上實施,不能有任何歧視和侮辱人格的成分,在尊重學生人格尊嚴的基礎上,讓學生深刻認識自己的錯誤,欣然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這樣一定會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否則,一定會適得其反。
第二編"我的成長歷程"給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自由是童年的天使",孫云曉老師與記者的對話告訴我們: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但當今社會大多數(shù)的父母卻剝奪了孩子的自由,使得孩子的童年并不快樂。父母的一致觀點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眾所周知,當今社會是激烈競爭但是社會,社會選拔人才的標準不變,父母老師的壓力就不會減輕,對孩子的要求就不會降低,功利主義教育觀對兒童精神世界的威脅就不會消失。還需要家長與老師共同努力。
總之,讀過《讓人幸福的教育》一書,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在今后的工作中,應慢慢轉變觀念,在教育過程中以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為核心,讓學生健康地成長,愉快地學習,幸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