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一篇讀后感能夠強化同學們對書上內(nèi)容的分析,只有認真閱讀書籍,我們才能寫出立意深刻的讀后感,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寬容的讀后感8篇,感謝您的參閱。
寬容的讀后感篇1
兩個少年犯出于好奇,點燃了一片叢林,想要看看消防警察撲火時是怎么驚慌的。意想不到的是,一位年輕的消防警察在滅火中竟被大火燒死了。而警察的母親卻下了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決定——寬恕了這兩個少年犯。這是一個多么艱難而崇高的選擇??!
母親的選擇之所以艱難,是因為母親年輕喪夫,好不容易才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撫養(yǎng)大。孩子當上了警察,有了一份工作,母親多么欣慰!可剛上崗第一周,兒子就被兩個孩子的惡作劇奪取了生命。多么殘酷的打擊!大火奪去的不僅僅是母親的兒子,而是母親的全部世界!
母親的選擇之所以崇高,是因為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對不可饒恕的兩個少年犯,受害最深的母親完全有資格要求抓住并嚴懲他們。但是她并沒有這么做,而是以自己失子的剜心之痛設身處地為兩個少年犯的母親著想,她不希望看到另外兩個家庭再破碎,永遠處于痛失兒子的陰影中。因此當記者把鏡頭對向母親時,在場的人都認為母親會訴說心中的悲涼與憤怒,誰知,她卻說出了寬恕少年犯的話,還讓他們早點回家,免得家中的母親掛念。這是多么博大的胸懷,閃耀著仁愛的光芒!可以想象,如果母親選擇嚴懲,那么兩個少年犯就會自殺,又會有兩個家庭陷入極度悲傷之中。
母親以她的博愛感化了兩個少年犯,他們認這位母親為心靈上的母親,母親也因此得到了全社會的贊頌和尊敬。這使我想起了“六尺巷”的故事。清朝的大學士張英家有三尺地沒有圍在圍墻內(nèi),隔壁的鄰居重建房子時想將三尺地占為己有。張英的家屬不樂意了,寫信給張英。誰知張英的回信這樣寫:“千里來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编従颖粡堄⒌拇蠖群蛯捜莞袆恿耍仓鲃油诉M三尺。這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也就成了千古佳話。
然而我們的生活中,往往有同學因為一件小事而斤斤計較,甚至吵得不可開交。比如掃地自己掃得多一些啦,別人不小心踩到自己了,都要吵一吵。這些人與文中的這位母親相比,是多么渺小啊!
生活中需要寬容,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只有大家都學會寬容,多一份寬容,我們的社會才會和諧美好。
寬容的讀后感篇2
寬容就像自由一樣。沒有人能光靠祈求,就能得到它,如果不永遠小心、警惕、沒人能保有它?!薄魁埲绻氵B睚眥只仇都必報,那你肯能做不到寬容,寬容是一種胸懷。就像書中寫的“野蠻人”和白人。如果白人坐在有毒的春藤,一邊去找醫(yī)生,一區(qū)清楚毒藤。而如果是野蠻人卻恰恰相反,他們會說:“上帝來懲罰我了。”而絕不會說:“又是該死的毒藤!”他會跑出去要一張符,而不是去找醫(yī)生。而是“野蠻人”遭罪的毒藤會繼續(xù)正常的生長,而白人卻可能用煤油燒死它。這難道不就是寬容嗎?寬容,這兩個字寫起來十分容易,但是做起來不容易。寬容,需要有平和超脫的心態(tài),需要海一般的胸懷?!霸紫喽抢锬軗未?,”基本上是個中國人都知道。寬容我覺得就是大肚。哲學家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档麓蟾攀遣粫斜╋L驟雨的心情,心情永遠是晴朗。別人犯錯了,我們?yōu)榇死做f鈞,那犯錯的該是我們自己了。寬容是一種美。
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電風暴一時的肆虐,才有風和日麗;遼闊的大海容納了驚濤駭浪一時的猖獗,才有浩淼無垠;蒼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強食一時的規(guī)律,才有郁郁蔥蔥。泰山不辭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寬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納百川的江河湖海。有人說:“當別人打你左臉的時候,你把你的右臉也給你給他打。”我覺得這是沒必要的,說難聽了就是受虐狂。如果你真的把你的右臉也給他打,如果是我,我一定會打!因為你自己把臉給我打,是個正常人都會打。容忍不代表退縮,在不該容忍的時候,是不需要寬容的,寬容也不意味著吃虧,只是諒解,只是包涵,當你覺得你所寬容的是正確的,那么那點點的損失,你便不會在意,我們寬容別人,別人至少會心存感激,哪怕那個人不感激我們,我們至少問心無愧至少別人不會說我們。寬容不是失去。 寬容和容忍不同,有的人只能做到容忍,而做不到寬容。是因為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而容忍則是一種無奈。最高貴的復仇方式是寬容?!旯?/p>
寬容的讀后感篇3
寬容,是在別人冒犯了你時,你釋然的原諒,每一聲“沒關系”都蘊含著理解的溫暖……
寬容似金,一語暖人心;寬容如藥,幫人將錯誤洗清。
涅莫夫的寬容,在我們這個越來越浮躁的社會里,值得稱道。
連續(xù)的騰空抓杠,高難度的完美表現(xiàn),僅僅是落地時的一個小錯誤,竟只得到了9.725分。涅莫夫似乎有足夠充足的理由義憤填膺地呼吁觀眾為他討回一個公道,討回一個令他滿意的分數(shù)……可他并沒有這么做。
9.762分迫于壓力,裁判重新打了分???.037分的微小分差怎能使觀眾滿意?于是場下的噓聲更響了……
面對觀眾一次比一次響的噓聲,涅莫夫完全可以利用觀眾,使自己得到一個更高的分數(shù)……可他并沒有那么做。
換了別人,大概會越發(fā)不可收拾了——這樣的機會為什么要放棄?記住,得饒人處且饒人。
得理不饒人,不是含著什么多好的意思在里面的,而人類有時就常常犯這樣的錯誤。為什么要那么得寸進尺呢?為什么非要一直做到令人厭惡才肯罷休呢?一切忍一忍就可以過去,笑一笑就能夠化解。
一笑泯千仇,不是要你唯唯諾諾低聲下氣,是要讓你學會諒解別人的錯誤,不要要求別人什么都完美。
忍,是要讓你對所有一切都有一顆平和、尊重、理解的心,這樣的忍就是寬容。
寬容似金,可以為你留下一個良好的口碑和令人稱贊的人品。
寬容如藥,能夠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怨恨,以及卑鄙的芥蒂。
為什么要拒絕寬容呢?白巖松說:寬容能松弛別人,也能撫慰自己。寬容會使你變得隨和,讓你把一些別人看的很重的東西看的很輕;寬容還會使你不至于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沖突,都不會在寬容的心靈里過夜。
選擇寬容吧!一旦你擁有寬容的美德,你將一生收獲快樂!
寬容的讀后感篇4
大家應該還記得20xx看在雅典奧運會嗎?可能記住了劉翔這個為亞洲贏的自信與驕傲的“一代偉人”,記住了姚明在賽場上努力的身影,可你們記住了男子單杠決賽中的俄羅斯名將涅莫夫嗎?
涅莫夫是俄羅斯的名將,年僅28歲。參加了雅典奧運會的單杠賽事。他是決賽中是第三個出場的選手。他一出場,雷鳴般的掌聲從球場中響起,涅莫夫立刻充滿信心,以一個連續(xù)騰空抓杠的高難動作征服了全場的觀眾,但在落地的進侯出現(xiàn)了一個小小的失誤――向前移動了一步,裁判因此只給他打了9。725分。此刻,奧動會少有的情況出現(xiàn)了:全場觀眾不停地喊“涅莫夫”“涅莫夫”,并且全都站起來,不停地揮舞著手臂,用持久而響亮的噓聲,表現(xiàn)對裁判的憤怒,比賽終于被迫中斷。面對這樣的情景,涅莫夫顯出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寬廣的胸懷,他重新回到賽場,深深地鞠躬向觀眾致意,表示感謝,然后雙手下壓,請觀眾保持冷靜,給下面的選手一個安靜的比賽場地。
讀了這篇文章我體會到了人活在世上,縱使有再多的金銀財寶,可他卻體會不到寬容。在生活中,出現(xiàn)摩擦是常有的事,一個人和另一個互相較量,你讓我名譽掃地,我讓你防不勝防,猶如針尖對麥芒,只要我們大家學會寬容,像一個大家庭一樣,那有何不快呢?
請大家記住,寬容是金,得饒人處且饒人。
寬容的讀后感篇5
這本書的序言講了在一個落后偏遠的村落,人們聆聽老人們一代又一代相傳下來的訓言,從未離開過這片土地,豐衣足食,自給自足,而那些曾經(jīng)質(zhì)疑古訓想離開這片土地的人,無一生還,他們的白骨堆積在山崖腳下。但是仍然有這么一個人,他固執(zhí)的走了出去,歷經(jīng)跋涉后傷痕累累的回到村落,激動的告訴村民“我找到了一條通往更美好的家園的大道,上帝的笑容不只是在這兒,也在其它地方?!钡嘏f的老人和從眾的人群憤怒的把他用石頭砸死了。不久,村里發(fā)生了旱災,人們走投無路之際,開始了投奔陌生世界的旅程。在旅程中,他們發(fā)現(xiàn)了新的牧場,也發(fā)現(xiàn)他們曾經(jīng)都錯了,他們開始緬懷那位曾經(jīng)被錯過的勇者。
這個故事也是整本書的引子,守舊老人寓意著權威,而那個敢于走出村落的人則寓意著時代的先鋒者。整本書從遙遠的古希臘綿延到20世紀初兩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星斗轉(zhuǎn)移,歷史舞臺上的人換了一批又一批,但似乎都在印證這樣一個寓言。就像房龍自己說的那樣,“此事在過去發(fā)生過,在現(xiàn)在也正在發(fā)生,但愿將來不再發(fā)生。”
書的大部分內(nèi)容是在講西方的宗教發(fā)展史,雖然自己是文科生,高中也系統(tǒng)的過歷史,但在這本書的面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知識儲量還是太少了,讀起來仍然感到費力枯燥,甚至不理解作者到底要表達什么。直到讀到這一段,我才心頭一震,有了一些思路:
“我寫這本書,是想告訴我的孩子心靈自由的某些理想。他們的某些祖先,冒著危險,為這些理想戰(zhàn)斗過。我還想警告孩子們,不要有那種教條主義的專橫,自以為是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在過去的兩千多年里,造成的已經(jīng)夠多了?!?/p>
一方面,我很佩服那些先知們,他們?yōu)榱俗约旱睦硐?,為了自己的信仰,如此?zhí)著的追求,這令人敬佩。但另一方面,如果把自己的信仰執(zhí)著的強加于他人,那么就會無意間形成一種不寬容。這時候,信仰已經(jīng)失去了它原本的魅力,往往為我們帶來苦難。就像的狂熱,他在為自己信仰燃燒的同時,也燒傷了別人?;蛟S,我們每個人都在打磨自己的劍,不停的打磨會讓我們的劍出類拔萃,同時,不要把鋒芒畢露的劍作為威脅別人的工具,更不要傷害他人。
想通了這點,后面的很多內(nèi)容也變得思路明朗。
寬容的讀后感篇6
從兒時起,我極愛寬容,因為癡迷清麗的句子:“被踏碎的花兒,仍將芬芳沾上鞋履,這,就是寬容?!?/p>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翰無比。這是一位哲人對“寬容”最生動直觀的詮釋。一日讀到“紀伯倫”的詩:“我永遠在沙岸上行走,在沙土和泡沫中間。潮水會抹去我的腳印,風也會把泡沫吹走。但是海洋和沙岸,卻會永遠存在……”心靈默默顫動。我想我能理解海洋的永恒,我銘記著海洋的寬容。霎那間我似乎肯定自己理解了寬容——用愛來回報他人的怨恨,便是寬容了。霎那間我似乎覺悟到寬容是一個單純的理想,她的存在僅僅需要一個高尚堅韌的靈魂。然而,當我讀了的《寬容》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房龍先生似乎對“寬容”別有一番見解。
?寬容》一書雖然主要論及西方宗教歷史上的不寬容及為這種不寬容所進行的斗爭,但今天看來,房龍這本書的意義已遠遠超出宗教領域,而成為人類精神層面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范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為爭取寬容而戰(zhàn)的歷史。房龍在書中要說的道理很簡單,可以引用他自己的一段話來說明:“大凡為寬容而戰(zhàn)的人,不論彼此有什么不同,都有一點是一致的:他們的信仰總是伴隨著懷疑;他們可以誠實地相信自己正確,卻又從不能使自己的懷疑轉(zhuǎn)化為堅固絕對的信念。”房龍最反對的是世俗全力和精神信仰結(jié)合后施加給所有信徒及非信徒精神和肉體上的暴政。在他看來,任何絕對的信念,都包涵著潛在的暴力,一旦信念找到了通往世俗權力的門徑,它的暴虐本性就會顯露出來。房龍給出的解決是懷疑,對任何的觀念、理論、思維方式都要用懷疑來沖淡它繁殖、復制、獨裁的本性,就連自己都要懷疑。懷疑一切,用懷疑給一切以改善發(fā)展的余地。在房龍的眼中,大部分信念信仰的開端都是樸素的,甚至可以說是浪漫的,但一旦穩(wěn)定發(fā)展起來,就會落入功利主義的魔爪而萬劫不復。痛恨功利的房龍卻用功利觀來解釋敘述歷史,勿寧說這是合乎邏輯的,因為那最初的純潔高尚很可能在本質(zhì)上是虛假的,是違反人類天性的。政治上的浪漫主義會演變成流血的暴政,帶有浪漫情懷的君主往往都墮落為暴君,前者有法國大革命為證,后者在我們身邊就可以找到蛛絲馬跡。
今天看來,“寬容”這個話題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了宗教本身,而成為人類精神層面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現(xiàn)象,諸如出于懶惰的不寬容,出于無知的不寬容和出于自私自利的不寬容等等。在面臨全球化經(jīng)濟的今天,一個國家要想站穩(wěn)腳跟,就必須有強大的經(jīng)濟實力。國家內(nèi)部的改革、對外的開放必不可少,一個個舊企業(yè)面臨停產(chǎn)甚至倒閉,一批新興工業(yè)正在迅速崛起,市場經(jīng)濟來不得一絲一毫的寬容。將之擴大到生活和學習中,就是要樹立競爭的對象,對別人的前進總抱以不認輸、不甘落后的態(tài)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趕超別人,這也就是不予以寬容。
值得指出的是,這里的競爭是平等、公平的,這里的不寬容不僅體現(xiàn)在對強者的不屈服,還表現(xiàn)為對自己的不滿足,敢于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說來,發(fā)展就要有對人對已不寬容、不松懈的態(tài)度,要有敢于挑戰(zhàn)的勇氣。
寬容的讀后感篇7
“大鑫,你在干什么呢?”“我在讀書啊。”“讀什么書呢?”“我在讀《寬容獲得精彩人生》?!薄肮?,你媽媽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用語言說服教育啦!”這是我和小姨的一段對話。
的確,我媽媽最近總是讓我讀一些勵志明理的書籍。瞧,這不是嘛,我剛剛讀完了一本叫《寬容獲得精彩人生》的書。這本書分為六輯,共有150個小故事,每一個小故事都有一個讓人學會寬容的道理。
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包容是一種調(diào)節(jié)劑》。講的是清朝時期,宰相張廷玉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毗鄰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為爭地皮,發(fā)生了爭執(zhí)。張庭玉的媽媽便寫信給張廷玉,要張宰相出面干預。張宰相立刻作詩勸導老母親:“千里家書只為墻,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睆埬敢姇骼?,立刻把墻主動退后三尺。葉家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墻讓后三尺。這樣,張葉兩家的院墻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包容對于一個人來說不會造成什么損失,反而會得到別人的尊敬,信任。
其實這本書中像這樣的小故事還有很多。書中的150個小故事教會了我如何免除抱怨、排解憤怒的辦法。能夠?qū)捜輨e人的人,其心胸像天空一樣寬闊透明,像大海一樣廣浩深沉。吃虧、被誤解、受委屈的事總是不可避免地發(fā)生,面對這些,最聰明的選擇就是學會寬容。
寬容的讀后感篇8
?寬容》是荷裔美國作家房龍的一部名著。作者用極其輕巧的文字撰寫通俗歷史著作,細述人類思想發(fā)展的歷史,倡言思想的自由,主張對異見的寬容。故去的歷史人物變得鮮活,帶領我們神游歷史,探尋人類精神不寬容的根源。在崇尚知識和理性的時代,人類更要學習寬容。
從兒時起,我極愛寬容,因為癡迷清麗的句子:“被踏碎的花兒,仍將芬芳沾上鞋履,這,就是寬容?!?/p>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翰無比。這是一位哲人對“寬容”最生動直觀的詮釋。一日讀到“紀伯倫”的詩:“我永遠在沙岸上行走,在沙土和泡沫中間。潮水會抹去我的腳印,風也會把泡沫吹走。但是海洋和沙岸,卻會永遠存在……”心靈默默顫動。我想我能理解海洋的永恒,我銘記著海洋的寬容。霎那間我似乎肯定自己理解了寬容——用愛來回報他人的怨恨,便是寬容了。霎那間我似乎覺悟到寬容是一個單純的理想,她的存在僅僅需要一個高尚堅韌的靈魂。然而,當我讀了的《寬容》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房龍先生似乎對“寬容”別有一番見解。
?寬容》一書雖然主要論及西方宗教歷史上的不寬容及為這種不寬容所進行的斗爭,但今天看來,房龍這本書的意義已遠遠超出宗教領域,而成為人類精神層面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范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為爭取寬容而戰(zhàn)的歷史。房龍在書中要說的道理很簡單,可以引用他自己的一段話來說明:“大凡為寬容而戰(zhàn)的人,不論彼此有什么不同,都有一點是一致的:他們的信仰總是伴隨著懷疑;他們可以誠實地相信自己正確,卻又從不能使自己的懷疑轉(zhuǎn)化為堅固絕對的信念?!狈魁堊罘磳Φ氖鞘浪兹途裥叛鼋Y(jié)合后施加給所有信徒及非信徒精神和肉體上的暴政。在他看來,任何絕對的信念,都包涵著潛在的暴力,一旦信念找到了通往世俗權力的門徑,它的暴虐本性就會顯露出來。房龍給出的解決是懷疑,對任何的觀念、理論、思維方式都要用懷疑來沖淡它繁殖、復制、獨裁的本性,就連自己都要懷疑。懷疑一切,用懷疑給一切以改善發(fā)展的余地。在房龍的眼中,大部分信念信仰的開端都是樸素的,甚至可以說是浪漫的,但一旦穩(wěn)定發(fā)展起來,就會落入功利主義的魔爪而萬劫不復。痛恨功利的房龍卻用功利觀來解釋敘述歷史,勿寧說這是合乎邏輯的,因為那最初的純潔高尚很可能在本質(zhì)上是虛假的,是違反人類天性的。政治上的浪漫主義會演變成流血的暴政,帶有浪漫情懷的君主往往都墮落為暴君,前者有法國大革命為證,后者在我們身邊就可以找到蛛絲馬跡。
今天看來,“寬容”這個話題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了宗教本身,而成為人類精神層面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現(xiàn)象,諸如出于懶惰的不寬容,出于無知的不寬容和出于自私自利的不寬容等等。在面臨全球化經(jīng)濟的今天,一個國家要想站穩(wěn)腳跟,就必須有強大的經(jīng)濟實力。國家內(nèi)部的改革、對外的開放必不可少,一個個舊企業(yè)面臨停產(chǎn)甚至倒閉,一批新興工業(yè)正在迅速崛起,市場經(jīng)濟來不得一絲一毫的寬容。將之擴大到生活和學習中,就是要樹立競爭的對象,對別人的前進總抱以不認輸、不甘落后的態(tài)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趕超別人,這也就是不予以寬容。值得指出的是,這里的競爭是平等、公平的,這里的不寬容不僅體現(xiàn)在對強者的不屈服,還表現(xiàn)為對自己的不滿足,敢于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說來,發(fā)展就要有對人對已不寬容、不松懈的態(tài)度,要有敢于挑戰(zhàn)的勇氣。
房龍先生堅信“寬容一統(tǒng)天下的日子定會到來,它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的進步”。思想的束縛、戰(zhàn)爭的暴虐、種族的歧視等等,都在呼喚寬容,我們渴望那和平安詳?shù)娜兆?,但我們同樣要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負責,必要的時候決不能“寬容”地得過且過,將寬容發(fā)展成為漠不關心,那恐怕才是最大的災難!用客觀的態(tài)度去看待人生,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寬容會讓你平和安詳,而發(fā)展中的不寬容會促進社會的進步,無論過去、現(xiàn)在、將來,二者都需要存在。
?寬容》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作為一個人文主義者,房龍在書中致力于用理性和自由來對抗各種基于偏見和自詡正確的優(yōu)越感的狹隘意識,倡導在同一個星球上的人與人之間的寬容和理解??梢钥隙ǖ氖?,不管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何種地步,只要地球上還存在哪怕兩個人,這樣的一種情懷,就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