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一篇讀后感可以加深人們對書上理論的領會,大家在寫讀后感之前,一定要認真分析書籍中的內容,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微思考讀后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微思考讀后感篇1
近來,突發(fā)奇想,有一種想讀書的狂想,于是便跑到書店買了五、六本書,這幾天讀完了美國拿破侖·希爾博士的《思考致富》,覺得挺有意思。這是一本教人實現經濟獨立與思想富有的類似勵志書,但又與之不同,它還告訴你做什么怎么做?作者對戴爾·卡耐基、亨利·福特、托馬斯·a·愛迪生在內數百成功人士進行了長期研究,揭示他們致富的秘訣。每一個人的內心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如果支撐的是健康向上的正能量:信心、意志、夢想、意念,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矢志不愈,夢想就會成真。這個秘訣對于準備接受它的人來說,效力均等,與受教育程度無關。
這使我想起了馬云講的外行進入金融業(yè)的攪局者和福特異想天開下令設計八個汽缸的引擎是同一個道理。馬克·塞勒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你的智商是多少、看過多少書報雜志、擁有或者在今后的職業(yè)中將擁有多少經驗,都不起作用。很多人都有這些素質,但幾乎沒有人在整個職業(yè)生涯中使復合回報率達到20%或25%。除非你的腦子在十一二歲的時候就有某種特質。我不確定這是天生的還是后天習得的,但如果你到青少年時期還沒有這種特質,那么你就再不會有了。在大腦發(fā)育完成之前,你可能有能力超過其他投資者,也可能沒有。來到哈佛并不會改變這一點,讀完每一本關于投資的書不會,多年的經驗也不會。我認為,至少有7個特質是偉大投資者的共同特征,是真正的優(yōu)勢資源,而且是你一旦成年就再無法獲得的。事實上,其中幾個特質甚至絲毫沒有學習的可能,你必須天生具備,若無就此生難尋。第一個特質是,在他人恐慌時果斷買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樂觀時賣掉股票的能力。第二個特質是,偉大投資者是那種極度著迷于此游戲,并有極強獲勝欲的人。第三個特質是,從過去所犯錯誤中吸取教訓的強烈意愿。第四個特質是,基于常識的與生俱來的風險嗅覺。第五個特質是,偉大的投資家都對于他們自己的想法懷有絕對的信心,即使是在面對批評的時候。第六個特質是,左右腦都很好用,而不僅僅是開動左腦(左腦擅長數學和組織)。最后、最重要的,同時也是最少見的一項特質:在投資過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卻絲毫不改投資思路的能力。
這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希爾在書中零零散散的講到這些特質,這些特質不僅適用于投資領域,同樣也適用于實業(yè)、藝術、科學研究發(fā)明。由此我想這些特質早已存在我們的潛能里,只是在一般情況下不能被激發(fā)出來而已。所以我想投資也是越早越好。還有一個原則就是要向大師學習,格雷厄姆的學生和多德部落富翁云集,金鐵霖的學生歌唱家輩出,絕非偶然。原原本本學大師原著,才能分辨什么是投資什么是投機。多看成功人士的傳記,與大師交朋友,要記住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多實踐,做到知與行合一。芒格也看過希爾的書,他也遵循這些原則在實踐,并寫了《窮查理寶典》。股市投資其實簡單,但不容易。它總是設陷阱和誘惑,讓你急功近利背棄原則犯錯。親愛的朋友,你對股市有信心嗎?我是信心十足,并對朋友夸下??冢何覍砜隙ê苡绣X!我的目標是今年達百萬,十年后達千萬。
微思考讀后感篇2
剛讀完一本書,由于記憶暫存效應,可能會感覺收獲很多。但真正的收獲,或許是過了一段時間后還留下的東西。所以,這次這么久沒寫,是因為我想看看,這本書到底給我留下了什么。呵呵。還是接著那兩個本質問題。
1、你知道思考的重要性嗎?大前先生說,人不同的命運是由不同的思考方式造成的。我現在非常贊同這個觀點。思考其實是很痛苦、很累的。在做了多年的具體工作后,幾年前的一天,我回顧以往,幡然醒悟:雖然自己做的工作看起來是腦力勞動,但自己其實是一個沒有動腦子或者很少動腦子的人。才工作的時候,是學了很多東西。但那些東西只能稱作是知識,而不是智慧。自己不過是滿足于知識數量的增加、工作數量的增加而已,并沒有動腦子想到如何有所突破、與眾不同。要做到這一點確實是需要痛苦地動腦子的。即使是現在,我恐怕還是沒有完全成為一個動腦子的人。還要努力。
2、你會思考嗎?大前先生說到的方法大概有2個:
1)收集材料→提出假設→驗證假設→提出對策→執(zhí)行并驗證這里有個重要的步驟“驗證假設”。任何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關鍵在于你是否能提出假設、并且驗證假設。你提出一種假設,其實就是將問題進行了限定,限定了邊界,問題就能被分而化之,最終得到解決。你的語言表達應該能反映你的思路:“假設,那么?!?/p>
2)mece原則這個原則很早就熟悉了。mece有點像軟件開發(fā)里的窮舉法。窮舉法其實是一種非常工程的方法,看似笨,其實巧。我們做事情,其實最追求的是成功率。不要想什么巧辦法,越是簡單、越是不需要技巧的方法,就越可能是好方法。
這本書里還提到了大前對將來的預測。忘了他是憑什么做出那些預測的。但有一點我很贊同,他認為地球上,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和語言的人們,生活的方式會越來越相同。能想起來就是這些?;蛟S這就我真正有所體會的了吧。
微思考讀后感篇3
作者丹尼爾·卡尼曼是美國人,他因對判斷和決策制定的理性模式提出挑戰(zhàn)而榮獲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研究打開了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對理性與幸福的研究以及行為經濟學的新局面。
我被書里的內容深深的吸引,卡尼曼認為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常用的無意識的"系統(tǒng)1"依賴的是情感、記憶和經驗,對事物迅速作出判斷和抉擇,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但系統(tǒng)1也很容易上當,它固守"眼見即為事實"的原則,任由損失厭惡和樂觀偏見之類的錯覺引導我們作出錯誤的選擇。一般不常用的有意識的"系統(tǒng)2"必須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依賴的是邏輯、數理和概率,對事物作出判斷和抉擇,它比較慢而且勞神,但使我們不容易出錯。可人們通常很懶惰,經常不調用系統(tǒng)2,而走捷徑,直接采納系統(tǒng)1的直覺去判斷結果。
書中有很多經典有趣的行為實驗,能讓我們真切體會到系統(tǒng)1和系統(tǒng)2的特點和區(qū)別,指出了我們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相信自己和他人的直覺判斷:一要事件本身具有規(guī)律,只是我們還沒有掌握或不能清晰的表述;二要通過長期訓練學習,掌握了其運行規(guī)律。歷經長時間訓練才能培養(yǎng)出直覺。比如,象棋、橋牌、玩撲克、醫(yī)生、護士、運動員、消防員等,在面對復雜緊急的環(huán)境中,可以引發(fā)專家的訓練有素的有效直覺,而直覺性專業(yè)技能主要取決于事件反饋的質量和速度。比如醫(yī)生的治療方法就沒有機會得到病人長期的治療效果,所以憑醫(yī)生的直覺選用治療方法是不可信的,他無法從反饋的信息里提取有效信息;醫(yī)學專用師就可以,因為反饋是及時充分的,而且常常是緊急狀態(tài),所以,醫(yī)學專用師的判斷常常引起醫(yī)生護士的高度重視,并常常是正確的,需要及時處理。即是在其本身有規(guī)律可循的環(huán)境,還得有選擇的相信直覺判斷。即面對的情況復雜緊急,可采用專家的直覺判斷。相反,做長期預測的股票人以及政治家,他們預測的環(huán)境本身無規(guī)律可循,所以,他們的預測是不能依賴的直覺預測,是無效的。在一個不可預測的世界里,人們預測出錯是無可厚非的,但若專業(yè)人士認為自己可以成功預測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就可以對其進行指責。如果真是這樣,他們要么是自我妄想,要么是利用巧合在說謊。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任何人的直覺,包括我們自己!
書中還介紹了伯努利的財富效用理論及其缺陷,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論及其缺陷,參考點(期望值)和損失厭惡等任何影響情緒并影響抉擇判斷的例子,以及語言的不同描述引發(fā)人們的不同心理反應,進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抉擇。這本書還有很多引發(fā)思考的非常有趣的例子,很多我從未思考過但對生活有用的東西,讓我們知道大腦是怎么工作,怎么偷懶的。還有如何使用直覺,也可以在使用直覺出錯時為自己找到理由---不能相信直覺。而閱讀能增添我們對日常小事進行思考的樂趣,還可以增進對自己的了解。過去覺得說話直來直去好,現在覺得使用交流更愉快的說話方式更好!
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需要有豐富的詞匯去準確清晰的描述,需要動腦子去換位思考,這需要不斷的學習!傳遞信息既是技又是巧,閱讀可以做技術儲備。我們應該像猶太人一樣,多讀書多讀好書,既為自己增長見識,也為自己看問題多提供一些角度、方法和途徑。我們不能一概相信自己的直覺,但有時也需要依靠直覺迅速處理事情,唯有努力把簡單的直覺提升為專家類直覺。這樣,在面對很多事情時,能對事情有更準確的判斷,能更好更及時的處理事情。
微思考讀后感篇4
最近讀了一本關于思維邏輯的書籍深有感觸,書中說到我們的思考方式有兩套方式,一套源于天性,就是憑直覺去想問題,想到什么就認為答案是什么,并且是正確的,這就是快思考;而另一套則是組織更多的信息、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的理性思考,通過綜合分析后得出結論,這種就是慢思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看到一個問題后,就會無意識地就選擇用快思考方式,唯有對自己抱有懷疑態(tài)度或者經過一定培訓的人,才會有意識地去用慢思考方式,兩種思考方式的產生差距顯而易見。
說實話讀這本書啟發(fā)確實挺大,書中告訴我們當遇到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時,不要急于做出判斷并輕易去否認別人。不僅要先想想,并且要多想想,甚至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想。因為往往自己看一個問題受到了自己的經驗、環(huán)境、以前接受的意識等的影響,并且容易過度自信地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所以,在得出結論前一定要“三思”,這樣的結論才是經得起推敲和驗證的。
快思考方式其實是一種簡化復雜事物的思維方式,就是把紛繁復雜的事情通過概念替換,情景聯(lián)想等等換成比較簡單容易回答的方式。究其根源可能是遠古時代人們要生存,會有很多突發(fā)情況,要快速對突發(fā)情況做出判斷,沒辦法在短時間內考量各種情況,而是通過聯(lián)想到上次的處理方式來快速做判斷,所以漸漸人就形成了這樣一種快思考優(yōu)先的結果。
舉個例子,現如今網上那些諸如“水軍”、“寫手”等,感覺多半時候都是在用快思考方式,特別是那些帶人身攻擊的噴子,別人說個啥,趕緊噴,也不想想別人為什么這么說,用了什么論據,噴子們是只要對方的說法和自己的想法不同,就開噴,完全不講事實說證據,且常常進行惡意人身攻擊,其實,這樣只能顯示出噴子還在比較低層次的水平,沒有包容心和敢于懷疑自己、追求真相的心,同時也反映出快思考方式的弊端。
相對來說,慢思考方式才是最難能可貴的。因為它在快思考方式容易產生偏見、過度自信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度思考,從而產生了最終的理性分析。我很好奇的是為什么我們的天性是快思考的方式而不是慢思考的方式呢?但是書中并沒有給出答案,這或許要涉及到生物學或者是人類學吧。慶幸的是研究者們竟然意識到了這么不容易發(fā)現的東西,知道了人出生就喜歡快思考方式,并且快思考方式會產生偏見、錯誤、不理性等,從而突出了慢思考的重要性,讓我們也有了意識,在生活中盡量去多培養(yǎng)自己的慢思考方式。
微思考讀后感篇5
這個學期,我讀了吳承恩的小說《西游記》,它是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
還沒讀《西游記》的時候,我常常在想:《西游記》里的人物是什么樣的呢?同學們是不是也很好奇呢?如果是的話那就快來看看吧!
這本書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孫悟空又名孫行者,號“齊天大圣”,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很強的反抗精神。他機智勇敢、不懼權威,敢和三界之主——玉皇大帝爭斗。在取經路上降妖除魔,屢建奇功,被封為“斗戰(zhàn)勝佛”。
豬八戒又名豬悟能,他可沒有孫悟空那樣的氣度,他好吃、好色、好占便宜、愛偷懶,心里經常惦記著高老莊的老婆,雖然如此,但在唐僧遇到困難的時候,他也會奮不顧身,出生入死地營救師傅,最后被封為“凈壇使者”。
沙和尚又名沙悟凈,心地善良,忠厚老實,任勞任怨且忠心耿耿,他就像我們這學期學的一個“三字俗語”——老黃牛,在危險的時刻從不退縮,他為唐僧取得真經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后被佛祖封為“金身羅漢”。
他們的師傅唐僧,法號“玄奘”,號“三藏”,他沒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的本領,但是他誠實善良、慈悲寬厚、目標堅定、意志力強、一心向佛,但鑒別能力差,雖然有人說唐僧軟弱迂腐,但我覺得他堅持不懈的精神更讓人感動。
同學們,聽完了人物的簡介,你們是否還想聽一聽故事的情節(jié)呢?那就和我一起來看看吧!在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孕育出了一只靈猴,他拜菩提老祖為師,得名為孫悟空。孫悟空因不滿被天宮封的“弼馬溫”的頭銜大鬧天宮,最終被如來佛祖鎮(zhèn)壓在五行山下,500年后被唐僧救出,跟隨唐僧一起西天取經,后來又收了豬八戒和沙悟凈兩位兄弟,師徒四人一起踏上了西天取經的道路……哎呀!一不小心劇透了這么多!在作文本旁的你們是否也喜歡《西游記》呢?
在《西游記》中,我最喜歡《斗法天宮諸神》這一章。在這一章里我好奇的是:孫悟空大鬧蟠桃會,玉皇大帝派二郎神來捉拿他,他與二郎神幾番較量,誰贏誰輸呢?我想答案應該是二郎神輸了,因為最后玉帝請了如來佛祖來幫忙。那么如來佛祖又是怎么對付孫悟空的呢?看完這一章我的感受是:孫悟空雖然神通廣大,但還是逃不出如來佛祖的手掌心,最后被如來佛祖壓在了五行山下,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們不可以得意忘形、驕傲自大!
除了《斗法天宮諸神》之外,我喜歡的還有:高老莊捉妖、三打白骨精、奪寶碧波潭……
在《高老莊捉妖》這一章里,我又有了新的問題,譬如,唐僧師徒經過高老莊,得知高太公要尋找能降妖的高人,這是怎么回事呢?了解妖怪的事情后,孫悟空決定幫助高太公捉妖,他又是怎么捉妖的呢?經過我的認真閱讀,我找到了答案。讀完這一章我的感受是:這個妖怪原來是天上的天蓬元帥,因酒后失德調戲嫦娥仙子,被玉帝貶下人間。他不幸地投錯胎成了一頭豬精,后被孫悟空降服,拜唐僧為師,一起往西天取經。豬精的遭遇啟示我們:不要喝酒,以免誤事。
魯迅先生曾說過:“《西游記》是一部具有反抗封建統(tǒng)治意義的神話作品。吳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講妖怪的喜怒哀樂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歡看。”后來我查了關于《西游記》的相關內容得知:16世紀明朝中期,也就是作者的寫作背景,“當時社會經濟雖然繁榮,但政治日漸敗壞,百姓生活苦難?!庇谑俏医K于明白作者為什么要寫《西游記》了,原來是為了透過故事提出批評啊!
看完了這本書我的結論是:師徒四人經歷磨難,終于取得真經。而他們之所以能取得真經,是因為他們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斗志,不怕苦,不怕難,團結一致、互相信任!
總之,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經的驚險故事令我大開眼界,讀了一遍之后還想再讀一遍!
微思考讀后感篇6
工作之余有幸讀了愛德華·狄泊諾博士《六頂思考帽》這本書。慢慢地被帶入深不可測的思考境界,它把思考歸納成六種帽子,簡要的說:白帽是”顯示器“,紅帽是天真的”小孩“,黑帽是”醫(yī)生“,黃帽是”樂天派“,綠帽是”發(fā)明家“,藍帽是”軍師“。寫得很簡單,而思維通常是抽象的、枯燥的書中卻提出了這一多彩、有趣的思維方式。還有一點最有新意的說法就是:混亂是思考的最大敵人,要求思考者只能在同一時間內使用一頂來思考一件事情,解決問題還是協(xié)同思考,所有人一個目標一個帽子,一個思考方向。
對這個觀點我是非常認同的,因為有切身體會。往往很多時候在思考一個問題,并且需要做出決策的時候,會理不清頭緒,突然之間靈光一閃,冒出一個念頭,而你卻抓不住它;或者總是不夠全面,失之偏頗;花了很多時間去思考,卻發(fā)現越想越亂,結果還是沒有結果,可是卻不明白到底是為什么——思考的困惑。而如果,按照作者的建議,分別在不同的時間,按照一定的順序,只戴上一頂某種顏色的帽子進行思考,那么你會順利的,專注的解決每一方面的問題,借助于藍色帽子對整個思維過程加以控制,將各個思考結果加以綜合,那么在這個基礎上做出決策就不是困難的事了——因為整個思考的過程是全面而理性的。
我認為這本書中提到的,易于操作的思考方法對于一個團隊來說很有價值,可以避免討論時的方向混亂,提高效率。戴上不同顏色的帽子進行思考,只是讓思考的過程更清晰、更條理、更高效、更全面,這個思考的過程決定的只是做出決策的過程,而決策的內容并不是由這個過程所決定的,是由團隊共同的價值判斷決定的。
用”六頂思考帽“來考慮我們公司存在的問題,是不是也會起到意外的效果呢?從目前我所在的崗位來看,”六頂思考帽“讓我知道該如何管理和運用好自已所擁有的智力資本。做為一名重要客戶部主任兼集團客戶中心主任。首先,我應運用好”白色思考帽“,用它搜集各管理臺席的信息,收集各個臺席存在的問題,找到基礎數據進行思考。然后,帶上”綠色思考帽“,集思廣益、開拓創(chuàng)新,提倡所有管理人員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去思考,大家提出各自解決問題的辦法、好的建議、好的措施。比如說,面對競爭對手運用非正常手段的瘋狂營銷,大家以創(chuàng)新的思維提出的方法也許有的不對、甚至無法實施。但是,運用創(chuàng)新的思考方式就是要跳出一般的思考模式。接著,分別戴上”黃色思考帽“和”黑色思考帽“,對所有的想法從”實用性“、”光明面“和”良性面“進行逐個分析,對每一種想法的的”不可實施性“、”危險性“和”隱患“進行分析,找出最佳切合點付之以行動。到了這個時候再戴上”紅色思考帽“,從經驗、直覺上,對已經過濾的問題進行分析、篩選,做出決定或是決策。在這一過程中,還應隨時運用”藍色思考帽“,對整個過程的順序進行調整和控制,甚至有時還要剎車。因為,觀點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會進入死胡同。所以,在整個思考過程中,應隨時調換思考帽,進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討論。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思維模式,有的人偏向于保守,有強烈的風險意識,但缺乏建設性;有的人比較感性,憑感覺做事(常戴紅色帽子),卻常常會顯得冒失和偏激。因此說,這六頂帽子不能偏向任何一項,否則思考的過程就會片面。如果我們能在思考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利用這六項思考帽,經常實踐和檢驗自己,慢慢地會形成一種更科學,更全面的思考方式。
從社會發(fā)展的進程來看,決定企業(yè)命運的要素越來越集中在智力資本的管理與運用方面。思考是生產力,思考是智慧的源泉,只有充分掌握思考這門藝術,挖掘和利用這一科學的充滿理性和文明的”軟“資源,學習不斷,追求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才能勝任自己的崗位,完成自己的任務!
微思考讀后感篇7
今天再次聽了一遍丹尼爾卡尼曼的《成長的快與慢》,總結內容如下:
人的思維里面存在著系統(tǒng)一和系統(tǒng)二,系統(tǒng)一是潛意識的具現化,它會根據直覺進行判斷和決定,遵循最省力原則,系統(tǒng)二是深層思考系統(tǒng),會進行邏輯演繹和推理,判斷結果利弊,大多數人只會動用系統(tǒng)一。
峰終定律:大部分人對于一件事的判斷主要是根據這件事帶給他的最高峰和結束時的感覺進行判斷。
錨定效應:人對于價格和其他事物的理解容易被錨定,當其他人首先提出了這個概念或者價格之后,之后就會圍繞這個價格來進行。
稟賦效應:當一個人一旦擁有了一件東西之后,人就會將這件東西賦予高于本身的價值的認識,從而在此人的眼中使其的價值高于被人眼中的價值。
可以將此書和《窮查理寶典》進行結合閱讀,窮查理寶典中有著一套人類誤判心理學,這兩本書中的內容是相輔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