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讀后感通用范文3篇

時間:2022-01-11 作者:loser 讀后感

深藍是中華民族的底色,海洋是中華民族的未來,《走向海洋》一書根據(jù)中央電視臺2011年12月重點推出的大型同名紀錄片改編而成。讀完你有什么感受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編和大家分享的《走向海洋》讀后感通用范文3篇,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走向海洋》讀后感通用范文3篇

《走向海洋》讀后感1

我閱讀了《走向海洋》后深深的'感覺海洋是地球的心臟,正因為有了海洋,地球才有植物,動物。

地球離不開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搖籃,他為生命的進化與繁衍提供了條件;海洋是風雨的故鄉(xiāng),他在控制和調節(jié)全球氣候方面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海洋是資源的寶庫,他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無窮盡的資源;海洋是交通的要道,他為人類從事海上交通,提供了經濟便捷的運輸途徑;海洋是現(xiàn)代高科技研究與開發(fā)的基地他為人們探索自然的奧秘,發(fā)展高科技產業(yè)提供了空間。

人類離不開海洋,如果人類離開海洋,人類將無法存活;人類離不開海洋,如果人類離開海洋,人類將永遠欣賞不了海洋那美麗的風景了;人類離不開海洋,如果人類離開海洋,航海事業(yè)也將會作廢;人類離不開海洋,如果人類離開海洋,這個地球將不會在擁有寶石藍色;人類離不開海洋,如果人類離開海洋,這個地球將不再美麗。

生靈萬物受惠于海洋,現(xiàn)在我們要調整目光,重新來看待我們腳下的地球,保護海洋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

《走向海洋》讀后感2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自己喜歡的書——《走向海洋》,這本書介紹了關于地球知識的事,它告訴我們許多重要信息。

楊利偉是第一位中國人離開地球的人,從遠遠的宇宙俯目敢家園。他看到的地球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是一個土黃色、渾濁的星球,恰恰相反,那是一顆湛藍色、晶瑩剔透的球體,它不應該叫“地球”,叫“水球”更合適。我們的國土越來越少,地球上的部分都是海水,我們現(xiàn)在應該得保護地球,讓環(huán)境變得更好,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好。

書中還介紹了喜馬拉雅山最高峰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一旦投入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會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因此可以說,覆蓋的球表面的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土地,而是一望無際的海水。叫“地球”,也許是個錯誤。地球的海溝可真厲害,都能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給淹沒,地面的海水可真多!真是出人意料。看來“地球”改名叫“水球”更合適。

《走向海洋》真是一本好書,能讓我們足不出戶就了解許多地理的知識。

《走向海洋》讀后感3

有一本科普書叫《走向海洋》,讀過之后,我才知道,我們中國不僅有96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面積,還有300多萬平方千米的海洋領土。

在陸地上,可以種樹、種莊稼,可以建工廠、蓋大樓。海水那么咸,不能喝,那么大的面積有什么用呢?不看這本書,我還真不清楚。原來海洋比我想象的還要大,占整個地球的70%——80%,深度為3729米,總體積為13.75億立方千米,水量大約占地球水圈中總水量的97.2%。難怪宇航員楊利偉會說,地球是一個湛藍色、晶瑩剔透的“水球”。

海水雖然又咸又苦,人不能飲用,卻有著全世界80%的生物存在,海洋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海底更是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還有沉沒船只上的珠寶,價值在6000億美元左右。

自古人類對神秘的海洋就充滿了好奇,一代一代的探險家冒著生命危險,駛向一望無際的大海。意大利人哥倫布4次橫渡大西洋,發(fā)現(xiàn)了美洲新大陸。我國明朝的鄭和統(tǒng)帥龐大的船隊浩浩蕩蕩下西洋,創(chuàng)造了中國航海史上的奇跡。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達,人們對海洋已不在陌生,科學家從海水中提取鈾,制造原子彈,提取鎂,制造飛機、快艇和閃光燈等??扇急豢茖W家譽為“未來能滿足人類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

全球的海洋是相連通的,我相信在未來海洋將給人類作出巨大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