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的教案應當幫助學生建立批判性思維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一份完善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有序地組織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果,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11~20的認識教案參考5篇,供大家參考。
11~20的認識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讓幼兒初步感知空氣的存在及特性。
2、培養(yǎng)幼兒探索的興趣和能力。
3、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6、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7、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塑料袋、吸管、一次性塑料杯、彩紙、氣球、魚缸、游泳圈、皮球等。
活動過程:
一、塑料袋里有什么
1、提問:小朋友,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師出示兩個分別裝有水果玩具和藥盒的塑料袋)
2、師:這些東西都裝在什么里面?(幼:塑料袋)
3、出示第三個裝有空氣的塑料袋,提問:咦?這里面裝的是什么呢?有沒有東西啊?(幼兒觀察、思考、自由回答)
4、小結:對,這里面裝的就是空氣,那為什么剛才小朋友說里面沒有東西呢?對,空氣就是看不見的。
二、抓空氣
1、 師:這里的空氣是老師裝的,你們想不想試試?好,請你們拿出自己的“魔術袋”去抓空氣。注意安全,抓完以后趕快用手捏緊袋口,不要讓空氣寶寶跑掉了!好,去吧!
2、提問:哦!你們的收獲可真不小,來,說說看,你是在什么地方抓到的?(個別提問)
3、師小結:好!把你的“魔術袋”裝進口袋里。是呀!空氣寶寶其實就在我們周圍。來,摸摸看。(幼兒感知)空氣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三、證明空氣是流動的
1、師:但是,空氣的本領還大著呢!來,試試看。跟老師這樣做。(幼兒在手背上吹氣)
提問:你有什么感覺?風是從哪里來的?(幼兒思考并做出回答)
2、師:原來我們用力吹氣的時候,空氣就流動了,這樣就讓我們感到有一陣風,涼涼的,這就是空氣的本領。下面。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用桌上的紙折一把小紙扇,折好以后扇一扇,有什么感覺?待會兒在告訴老師。好!開始吧!(幼兒動手操作)
3、幼兒完成以后相互交流、討論,教師個別提問。
4、小結:對,其實空氣是流動的,它形成的風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在我們周圍還有什么東西可以形成風的?(引導幼兒思考空氣流動帶來的好處)
四、空氣的重要性
1、“我們的生活真的離不開空氣,不信,我們就來試試。等一會兒說說你有什么感覺?來,一、二、三?!?幼兒嘴巴閉起來,用手捏住鼻子)
2、呼吸空氣,說出自己的感覺。個別提問。知道空氣的重要性。
3、小結:我們在任何時候都離不開空氣,動物和植物也離不開它。
4、出示兩幅空氣污染的圖片,幼兒觀察,個別提問。
5、師:工廠里排出的廢氣污染空氣,人們呼吸后對身體有害。所以,我們要保護空氣這個好朋友,不要傷害它,讓它變得更健康,我們也健康了。
五、探索活動
1、出示粉筆,幼兒猜猜里面有沒有空氣。
2、 實驗:將粉筆扔進水里,幼兒觀察現(xiàn)象。證明粉筆里面有空氣的存在。
3、 示吸管,提問:這里面有空氣嗎?(幼兒動手做實驗,用吸管輕輕地往水里吹氣,觀察現(xiàn)象,個別提問。使幼兒知道空氣存在于一些物體中。)
4、 幼兒了解空氣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出示皮球、游泳圈,讓幼兒知道里面是有空氣的。說出它們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六、結束活動
1、現(xiàn)在我們來玩?zhèn)€踩氣球的游戲,把里面的空氣寶寶放出來吧!
2、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活動反思:
一、充分突出科學本質(zhì),體現(xiàn)濃濃的科學味
我們經(jīng)常說科學課要有科學味,科學課要突出科學本質(zhì)。那科學本質(zhì)是什么?首要是實證意識了。在這節(jié)課中我有意在認識空氣、魔術揭秘等活動中滲透這方面內(nèi)容的教育。這節(jié)課,學生在通過科學的方法證實了自己印象中的“空氣”是怎樣的,學生對空氣的概念從模糊到清晰,甚至從錯誤到正確。另外,從學生一開始對魔術產(chǎn)生迷惑到后來利用實驗揭開其中秘密的眼神我看出了,他們已以懂得了用證據(jù)說話的道理。實證的科學意識從此在他們身上扎根。
在這節(jié)課中,我還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因為觀察能力是各項科學探究能力中最基礎的。但往往觀察又容易流于形式。學生在認識空氣的活動中,會了先想好要求、想好怎么做再觀察,同時學生在觀察時也會運用眼看、耳聽、手摸等感官,學生還在推測“空氣為什么能讓杯子外面的水進不來”的'過程中邊觀察邊思考。這些活動表現(xiàn)都告訴我,他們懂得觀察要有目的性、觀察要借用感官、借用一定的工具,他們的觀察能力開始提高。
科學課程是以科學探究為核心的,那科學探究又以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為核心,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是一項重要任務。這節(jié)課中,學生并沒有急著開展實驗,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對探究問題進行分析。學生不但學會“做中學”還在“思中學”。
這節(jié)課時時處處都能力看到學生智慧的花朵在綻放,到處飄著濃濃的科學味。
二、以活動產(chǎn)生合力,構建高效的課堂。
在設計中,我大膽地重整了教材,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目的在于構建高效的課堂。學生對我安排的小魔術活動產(chǎn)生了極大的好奇心,并自地探究其中的奧秘,形成了學習的驅動力。在認識空氣、魔術揭秘的活動中,學生通過動腦、動口、動手、動眼等多元體驗學得有滋有味,積極主動,形成了內(nèi)驅力。學生對課外探究活動“紙的奇遇”,也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很好地延伸了探究了熱情,形成了延展力。相信,學生課外的科學探究學習一定不比課堂差。這三種力在課堂中形成了合力,學生成功地構建了科學概念,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三、問題
這節(jié)課中,由于是異地教學,對學生的了解程度還不夠深,因此課堂調(diào)控方面還需要加強,也因如此,以后的教學中還應該扎扎實實地提高自身的基本功,把每一節(jié)科學課上得更好!
11~20的認識教案篇2
教學目的:
一、知識與技能
一道學生在數(shù)數(shù)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計數(shù)單位一和十,能夠一個一個的或一十地數(shù)出數(shù)量在100以內(nèi)的物體的數(shù)。
二、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數(shù)數(shù)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體會到學習一百以內(nèi)的數(shù)的必要。
教學重點:
進一步在數(shù)數(shù)的過程中,認識計數(shù)單位一和十,以及十與百 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一個一個的數(shù),幾十九后邊是多少
教學過程:
一、 鋪墊導入
師:呈現(xiàn)主題圖,問:通過看圖你知道了什么?這些圖給你留下什么感受? 估計:生:有這么多的鴿子,有那么多的花,小朋友能數(shù)清楚嗎?
師:那你們能夠數(shù)清楚嗎?快試一試。(估計有一部分學生不能準確地數(shù)出) 師:看來,我們只知道20以內(nèi)的數(shù)行嗎? 生:不行。
師追問:生活中在什么情況下也遇到過數(shù)數(shù)的困難? 生舉出例子。
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更大的數(shù),好不好?
二、學習新知
1、出示鴿子圖
問:誰有好的數(shù)數(shù)經(jīng)驗介紹給大家。
估計:
⑴數(shù)得時候按照一定的順序數(shù)。
⑵數(shù)數(shù)時要用手指著。(或做標記)
讓我們來實際數(shù)數(shù)吧,(隨便用什么方法都行) 指名c等生數(shù),估計(一個一個的數(shù)) 指名a、b等生數(shù)補充(二個二個的數(shù))
對策:采訪你為什么這么快就數(shù)完了?小組同學互相數(shù)一數(shù) 你們覺得的這種方法怎么樣?
師:那你們就來數(shù)數(shù)咱班一共有多少人?
估計:這回就會兩個兩個數(shù),因為課前我特意安排兩個人一桌。
對策:表揚大家有個很好的動作(兩個手指一掐) 問:我班一共有多少人?
2、數(shù)花盆
問:你來估計一下一共有多少盆花?(解釋什么叫估計?) 指優(yōu)等生說說怎么估計的。
師:所以你在回答時應用一個詞大約。
3、看來為了更快的得出有多少個可以估計一下。先數(shù)出10個,其他的與他差不多也看作10個。
練習數(shù)數(shù):你能從1數(shù)到100嗎?自由的試一試。
對策:師拿小棒演示:29再添上1就是3個十是30。 讓學生自己拿出小棒,擺一擺。
師再問:99添上一是多少?不用口說,用小棒擺一擺。用小棒來告訴我。
估計:擺10個10捆。再次強調(diào)10個10是100。
師引導:在學20以內(nèi)數(shù)的時候,滿10就要進一,那么,這也夠10捆了,你有什么想法嗎?
估計:
⑴也進1。
⑵把它捆成一大捆。
對策
⑴向哪一位進呢?引出百位。
⑵對,你的方法很好,那是多少呢?(100)
填空:100個一是()
一百里面有()個十
一百里面有()個百
一百里面有()個??
三、數(shù)物品
師:書上有一幅圖,就是想考考你們的眼里,怎么樣想看看嗎?打開書4頁。
1、(1)自己小聲的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多少支筆?
(2)匯報你是怎么數(shù)的?(一十一十、一個一個) 讓數(shù)的快的介紹方法,提醒其他同學認真聽,比較和自己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樣。 可以再請一個一個數(shù)的同學,數(shù)一數(shù),其他同學一定要耐下心來聽。
擇優(yōu):你覺得哪種方法又快又好,哪種好就用那種。
反問:34里面有( 個十和( 個??
2、數(shù)墨水瓶之前,讓學生先思考用什么方法數(shù),然后再去數(shù)。
四、鞏固練習
1、數(shù)數(shù)教室里有多少張桌子?有多少人?
2、連續(xù)數(shù)出5個數(shù) 師說26,生往后連續(xù)數(shù)出5個數(shù)。用手指記著。
同桌做這個游戲,師隨時指導后進生。
計:左圖的豆子有50個,右邊有多少個?你是怎么想的?
五、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有什么用處?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11~20的認識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nèi)畫高。
2、培養(yǎng)觀察、操作的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nèi)畫高。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材相關主題圖。
學生準備:白紙、作圖工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出示教材第80頁主題圖。
2、在日常生活中,你還發(fā)現(xiàn)哪些物體上有三角形?
3、既然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那么它究竟有什么特點和性質(zhì)呢?這就是這一單元我們將要學習的知識。今天我們先來認識三角形。
(1)讓學生試著畫一個三角形。
(2)同學們看看自己畫的三角形,誰來說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
(3)下面在你所畫的圖中標出你所指的邊、角、頂點。
(4)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標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5)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6)三角形最明顯的特征是什么?
(7)好。現(xiàn)在大家能不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
(8)對學生的各種定義不置可否,讓學生看教材對三角形是怎么定義的。
(9)板書三角形的定義: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
三、教學三角形的高、底。
1、下面請大家拿出剛才畫的三角形,找一個頂點向對邊作垂線。(教師巡視)
2、示范從三角形一頂點向它的對邊作垂線。
3、我們來給這條垂線取個名字。板書: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道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頂點和垂線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4、在剛才的三角形中,你還能畫出其他的高和底嗎?
四、教學三角形的表示。
1、如果我們表示一個三角形需要畫一個三角形,那樣會很麻煩。大家想一想呢?
2、為了表達方便,通常我們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教師將三個字母板書到黑板上的三角形上)。這個三角形我們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3、指出:當然,一個三角形的三個頂點還可以用其他字母來表示。
課前熱身:
說出圖形的名稱。出示圖形。
提問一個三角形有幾條高?
教學反思:
本課是讓學生在畫三角形的操作中進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屬性,概念用自己的話敘述出三角形的定義,效果可以。
11~20的認識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正方形和圓形。
2、能正確區(qū)分正方形和圓形,了解它們的基本特征。
3、培養(yǎng)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方形、圓形的認識。
教學難點:孩子對正方形的認識有一定的難度。
活動準備
正方形、圓形娃娃圖片;正方形、圓形餅干各一袋。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安靜入座。
1、念兒歌集中幼兒注意力。;
2、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小一班要來兩個新朋友,他們要來和我們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
二:認識正方形和圓形
1、師拿出正方形娃娃,跟小朋友打招呼:嗨!小朋友們好,我是方方
2、提問:這個新朋友是誰呀?(方方)
3、師:真聰明!這個是方方,是老師給它起的名字,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正方形,書上都是這么叫它的。
4、反復鞏固認識正方形,記住它的基本特征
5、小朋友們找一找我們的教室里哪些東西是正方形的呀?(鼓勵幼兒大膽積極發(fā)言)
6、幼兒回憶自己家里或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東西是正方形的。
7、師小結
三:游戲——送圖形寶寶回家教師在黑板上貼上很多正方形和圓形的圖形小寶寶,注意這兩種圖形是混雜著貼的,貼在黑板的最下方,黑板的上方分別貼著方方和圓圓及正方形和圓形,圖形的下面分別畫了一個正方形和一個圓形表示他們的家。
師講故事:有一天方形寶寶和圓形寶寶的孩子去公園里玩,走著走著他們就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他們急得哭了起來,在找自己的媽媽呢,小朋友,你能把這些圖形寶寶送回家嗎
師:老師現(xiàn)在要找乖的小朋友來送圖形寶寶回家。
四、鞏固活動
1、師:小朋友好能干呀,把圖形寶寶都送回家了,方方和圓圓可高興了,他們邀請小朋友去他們家做客,你們高興嗎
2、端出兩盤餅干,一盤是用正方形的盤子裝的正方形的餅干,告訴幼兒這是方方的家,他們要請小朋友吃正方形的餅干;另一盤是用圓形的盤子裝的圓形的餅干,告訴幼兒這是圓圓的家,他們要請小朋友吃原形的餅干、講規(guī)則:你喜歡去方方家做客那么就請吃正放性的餅干,你喜歡去圓圓家做客就請吃圓形的餅干。(幼兒自愿幼兒在品嘗餅干中結束這節(jié)課)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總的來說是比較成功的,只是我們班孩子比較小,在剛開始感知圖形的時候,他們還是區(qū)分的比較好的,孩子們也比較感興趣,整個課堂氣氛是活躍的,孩子們的積極性都很高,教學過程非常清晰,教學效果比較好。
在接下來鞏固形狀的活動中,有些小朋友把圖形寶寶送錯家了,剛開始我應該示范一次的,結果有些幼兒沒明白意思,后來我一一給他們講解,很多幼兒能按要求做了,也許由于小班幼兒入園才兩個多月,一些行為習慣的訓練還沒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轉移等特點,所以對于進行游戲活動的材料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以至于使課堂秩序顯得有點亂影響了活動的效果對于這次開展的教學活動,雖然有不盡人意之處,但是經(jīng)過這次活動前前后后摸索學習,讓自己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在課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了解《大綱》,熟悉教材,熟悉幼兒,多多鍛煉,使自己不斷成長。
11~20的認識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叫出名稱,基本掌握鐘面的主要結構。
2、使幼兒知道時針、分針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系,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兒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活動準備
教具大時鐘一只,情景圖一張。
學具第一、二組:看圖畫指針材料:材料紙作業(yè)單、筆各若干。
第三、四組:看圖撥指針材料:卡片、小模型鐘各若干,幼兒用書畫面34。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初步用過鐵書釘。
第五、六組:做鐘面材料,鐘面底板(圖一),時針、分針(圖二)、鐵書釘各若干。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認識時鐘,知道時鐘名稱及用途。
(教師出示時鐘)這是什么?…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時鐘的?時鐘有什么用途?(使幼兒知道:時鐘能告訴我們時間,它和人們關系密切)
(2)觀察認識鐘面。
(教師手指鐘面)看,鐘面上有什么?鐘面上有多少數(shù)字,它們是怎樣排列的?…仔細看,鐘面上兩根針一樣長嗎?(使幼兒知道長針叫分針,短針叫時針)
(3)認識整點、半點,了解分針與時針的運轉關系。
①教師將兩指針都撥到12上。時針和分針都在12上,這就表示12點,看,它們在走,是怎樣走的?教師操作,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它們都是朝一個方向走的,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初步感知這就是一小時。誰會撥九點鐘?教師報時間,幼兒演示撥指針,引導多數(shù)幼兒檢查,幫助幼兒理解整點的意義。
②認識半點。方法同上。
(4)學習看圖畫指針活動,鞏固對鐘點的認識。
教師出示幼兒生活情景圖。你幾點上幼兒園?誰會在這鐘面上畫出時針和分針表示八點鐘?他畫的是八點鐘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觀察檢查,初步掌握看圖畫指針的方法及名稱。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看圖畫指針。
請小朋友仔細看每幅畫面的內(nèi)容,想想做這件事的時間,再在鐘面上畫出指針表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