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橋教案5篇

時間:2022-10-10 作者:Fallinlove 備課教案

沒有教案的課堂是無法活躍起來的,只有學會制定生動有趣的教案,同學們才會對課堂產(chǎn)生興趣,教案在撰寫的時候,大家務必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橋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橋教案5篇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橋教案篇1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懂得:接觸社會,有目的查閱資料是獲取材料的重要來源。

2.練習按所提出的問題和所的卡片資料及自己在閱讀和參觀訪問時所獲取的新鮮資料,介紹某種事物的方法。

3.借助練習,“養(yǎng)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學習摘抄、制作、運用資料卡片的方法。

教學重點:

按順序介紹蘋果的品種等情況。

教學難點:

把文章寫得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人

蘋果是許多人都喜愛吃的水果。它和葡萄、柑橘、香蕉并稱世界四大水果,盡管如此,蘋果的種植史、生存條件、栽種地域和營養(yǎng)功效等人們往往知之甚少,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教材的資料,結合我們的參觀訪問以及到圖書館查到的資料,以(蘋果家族)為題寫一,來向人們介紹一下我們都愛吃的蘋果。(板書:蘋果家族)

二、自學課文

1.自學課文第一部分。思考討論:

(1)這一次練習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要求我們本次習作可從哪幾方面去寫?

(3)課文對完成本次習作有何具體要求?

2.討論交流。

[討論第(2)題時相機板書:蘋果的常見品種、蘋果的栽培史、蘋果的生存條件、蘋果的栽種區(qū)域、蘋果的營養(yǎng)功效]

過渡談話:以上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通過學習我對本次習作練習的目的、內(nèi)容、要求都有了清楚的了解,但光這還不夠,同學們對的內(nèi)容掌握得可能還不夠全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3.自學課文第二部分。

思考:教材的每張卡片回答了習作練習中提出哪一個問題?

4.討論交流。

三.交流所得

1.思考:我們在課前參觀訪問、查找資料中獲取了哪些資料?它回答了練習中提出的哪一個問題?

2.交流討論,并逐一分類補充到卡片中去。

四、明確寫法

1.進一步明確習作要求。

以(蘋果家族)為題,按所提問的順序介紹蘋果。

2.交流習作內(nèi)容。

(1)分小組互相練說。

(2)指名說。

(3)評議(鼓勵學生要大膽想象,避免生搬硬套卡片上的資料,并提示學生要注意運用過渡語句)

3.獨立。

4.評議修改,布置學生以習作為藍本,準備做蘋果展銷會上的小推銷員。

板書設計:

習作3

常見品種

栽培史

蘋果家族生存條件

栽種區(qū)域

營養(yǎng)功效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橋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準備好演講稿,做到材料合適,觀點明確。

2.演講時要做到語氣、語調(diào)適當,姿態(tài)大方。

3.演講時要注意感情恰當,增強表現(xiàn)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寫好演講稿,讓演講有說服力。

難點:

(1)根據(jù)題目,選擇合適的材料,例舉生動的故事。

(2)注意停頓、重復或者輔以動作,增強演講的表現(xiàn)力。

教學準備:

名人演講的視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一段名人演講的視頻。

2.學生交流體會或感悟。

3.導入口語交際——演講。

二、師生交流。

1.出示演講的題目。

科學讀書鍛煉身體健康飲食

2.請選擇一個話題進行演講,怎樣才能演講更精彩呢?請大家交流觀點。

3.學生交流,老師提煉觀點。

(1)演講的內(nèi)容要精彩——事例多有代表性、引用名言警句、語言要真摯等。

(2)演講的水平高超——態(tài)度要和藹、巧妙注意感情渲染、輔以動作等。

4.出示一段演講稿,學生評析。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睍侨祟惥竦募Z食。

我是在讀書中享受藝術美,享受其帶來的無窮樂趣。我可以暢游在書的海洋里,坐著輕舟在三峽中勇進,去感受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喜悅,也可以漫步于塞外廣漠的草原之上,去領略王維所點燃的'直沖云霄的孤煙,欣賞那動人且讓人流連忘返的“長河落日圓”,還可以欣賞“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陽”如此壯闊的岳陽樓。

5.學生交流演講稿的特色之處。

(1)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很有感染力。

(2)富有文采,讓人感受到演講稿的深刻內(nèi)涵。

(3)觀點明確,事例較多,有說服力!

三、準備演講稿。

1.分小組進行。

2.各人整理演講稿的內(nèi)容與提綱。

3.整理好事例、警句等。

四、現(xiàn)場演講。

1.每小組選取一人進行演講。

2.設立評委打分。

3.評委點評演講者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

4.公布演講比賽的成績。

五、教師總結。

1.生活中離不開演講,演講能夠讓陳述的觀點更加明確,讓表達的意思更加鮮明。

2.演講時的注意點。

(1)語言通俗易懂,不要生硬,書面化。

(2)速度要慢,有感情,要能夠讓聽眾理解。

(3)增加排比句,以渲染氣氛,強化感情,引起聽眾的共鳴。

(4)服飾要整潔,不要五顏六色。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橋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和品味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獨特的感受。

3、體會作者如何觀察、如何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表達獨特的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作者用心觀察大自然,用豐富的想象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的方法。

難點:感受自然中的花鳥草蟲、山川草木的生命與靈性。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觀察過蟲子嗎?你看過“草蟲的村落”嗎?

2、《草蟲的村落》一文通過奇特想象,描述草蟲的村落有趣生活,表達作者熱愛大自然,與大自然進行心靈對話,與大自然為友的情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2、字詞檢查。

3、讀寫本課的生詞。

三、梳理層次,整體把握。

1、自讀課文,思考:“草蟲的村落”在哪?你在那里看見了什么?

2、交流反饋。

3、再讀課文思考:

(1)作者是怎樣發(fā)現(xiàn)“草蟲的村落”的?

(2)“草蟲的村落”在作者看來是一個怎樣的地方?面對“草蟲的村落”,作者是怎樣的態(tài)度、情感?

4、交流討論

四、總結回顧。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草蟲的村落”在作者看來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2、你從文章哪些地方體會到的?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

二、研讀、探究

1、交流、探究:“草蟲的村落”是快樂的天地,在文章哪些地方體現(xiàn)出來了?

a“我想它一定是游俠之流吧!------終于走出一條路。”從這位勇敢的小俠客身上,我們要體會到一種成功者的喜悅,它是歡樂的。

b“它們互相打著招呼”感受到它們的快樂、和諧。

c“佇足癡望”,“攀談得好像很投機”體會到小的相處融洽、快樂。

d“我看到蟲子勞動生活的形態(tài)------”體會到它們的和睦相處、團結友愛。

2、小結:

我們體會到甲蟲們在自己的天地中快樂、和睦,友好地生活著、勞動著、也快樂創(chuàng)造著。

3、小蟲們不但有生命,而且還有靈性。你領悟到作者表達這一獨特感受的方法了嗎?

(1)學生自讀課文,談談你的理解。

(2)交流匯報

作者用心觀察,通過聯(lián)想、想象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三、升華情感。

1、說說你觀察過什么?

2、發(fā)揮想象,運用作者的寫法,把自己的觀察寫下來。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11 草蟲的村落

游俠歸來

和睦相處

奇異的游歷 音樂演奏會 愛散步

勤勞地工作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橋教案篇4

教學要求:

1.通過對采訪錄音和提示的學習,了解什么是采訪,怎樣進行采訪。

2.根據(jù)采訪錄音,要選擇最能表現(xiàn)中心的材料,并且對這些材料展開想象,寫具體。

3.用學到的方法,按采訪要求采訪本班老師和同學中出現(xiàn)的好人好事,然后寫下來。

教學重點:

選擇最能表現(xiàn)中心的材料。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將習作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討論導人,激發(fā)興趣

1.引導學生討論昨晚大家看“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中,記者們是怎樣進行采訪活動的。指名模仿其中你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一位記者的采訪活動,將其表演出來。

2.教師:采訪是廣大新聞工作者每天必做的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壞人壞事也正是通過新聞工作者的大量采訪而公布于眾的。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作為明天社會的主人,我們了解并學會采訪活動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讀例文,認識采訪活動

1.指名朗讀采訪例文,思考:

(1)采訪錄音中被采訪的人是誰?采訪什么事?

(2)采訪材料中說的是戚老師哪個方面的事?其中有幾件?哪一件最主要?“風雨無阻”是什么意思?這個詞表現(xiàn)出戚老師的什么優(yōu)秀品質?

2.:蔡強同學的采訪錄音介紹的是戚老師為學生補課的事,其中最感人的一件事是星期三晚上的補課。戚老師為朱志成同學補課不是一次。因此,我們習作要選擇最能表現(xiàn)中心的材料寫。顯然,“雪夜補課”應作為重點,具體地寫下來。

3.指讀“一個星期三的晚上”段,思考:

(1)這段話哪些地方可以具體地寫?請同學們展開想象,進行補充。(同桌互說)

(2)將“雪夜補課”段完整地寫下來。

①先寫什么?②再寫什么?③最后寫什么?

(3)請同學完整地說一說。

4.再讀全文,思考:

(1)寫戚老師補課的事,除“雪夜補課”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感人的事例?

(2)對這部分內(nèi)容我們在習作里怎樣處理呢?

三、再讀例文,討論寫法

1.學生輕輕地、快速地通讀采訪例文,討論:根據(jù)這個采訪錄音,怎樣以“風雨無阻”為題,寫一記敘文?

(1)的開頭你認為可以怎樣寫?

(2)對戚老師“雪夜補課”和“電話補課”兩個事例,怎樣接著開頭部分寫出來?

(3)怎樣結尾最能表達朱志成和你對戚老師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4)結合討論,以“風雨無阻”為題,寫一完整的記敘文。

2.學生讀文,教師指導修改。

3.教師:

填空:根據(jù)采訪錄音寫文章,在了解錄音內(nèi)容之后,先從確立________,再選擇________,然后將重點材料寫________,最后按記敘文的要求將________。

四、揭示要求,循序練習

1.同桌交流學校老師和同學中出現(xiàn)的好人好事,按采訪要求進行采訪,然后文。

2.指名口述,教師指導集體評議。

3.練習寫稿。

板書設計:

習作2

確立中心

選擇材料

展開想象,寫具體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橋教案篇5

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了黃河磅礴的氣勢,壯麗的景觀以及對兩岸的恩澤。在抒發(fā)對黃河之愛的同時,還警醒人們要愛惜黃河,保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

教學目標:

了解黃河的自然情況,感受黃河的美麗景觀。激發(fā)學生對黃河的熱愛,進而保護自然生態(tài)平衡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以朗讀感受黃河的雄偉壯麗,體會作者對黃河的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

用空間與時間順序來介紹事物的方法。學寫解說詞。

教學構想:

教師應指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了解課文的結構層次。要引導學生感受擬人句比喻句的作用應該把愛國情思遷移到環(huán)保進而引入亮點教學:教育愛護母親河,關注生存環(huán)境。

教學準備:

黃河及其環(huán)境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黃河嗎?請交流黃河的資料。

黃河,中國第二大河,是聞名世界的萬里巨川。中國古代的《山海經(jīng)》《禹貢》和《水經(jīng)注》等書,皆稱之為“河”。河水經(jīng)黃土高原,遂成x故得名“黃河”。

黃河全長5464千米。從源頭的涓涓細流,沿途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成千上萬條溪川,形成每年平均約480億立方米水量的滾滾洪流,一瀉千里。他源出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由此東流,經(jīng)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qū),在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其間,有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有風光綺麗的崇山峻嶺,有廣闊無垠的肥土沃壤,有雄渾粗獷的黃土高原,有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有歷史悠久的三大文明古都,有豐富的物產(chǎn)和地下寶藏。整個黃河流域,生息著1.1億各族兒女。

2、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黃河之水天上來》。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交流字詞。

汩汩gǔ北麓lù 湍急tuān 穿梭suō 塑造sù 樞紐shū 氣勢磅礴pángbó 溝壑hè 步履lǚ 積淀diàn 清澈chè 繁衍yǎn

2、再讀課文,交流探究:

(1)你認為本文哪一部分最精彩,為什么?

(2)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黃河的?

(3)面對黃河目前的狀況,你有什么感想?

(4)本文運用了大量的修辭,你能找出并說出它的作用嗎?

(5)交流學習本文的感受。(本文由黃河的源頭開始,分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全面介紹了黃河。)

三、課外活動

1、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黃河的詩詞,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2、讓學生收集有關黃河的資料和圖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然后選擇有代表性的作品,布置一次展覽。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小導游,為大家解說。

3、隨著黃河輸入下游的泥沙不斷增多,在下游的一些城市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地上懸河”現(xiàn)象,如河南省開封市。針對這種日益嚴重的情況,請你查找有關資料,幫助解決這一問題。

作業(yè)設計

寫一篇關于黃河問題的調(diào)查報告

板書設計:

發(fā)源

黃河之水天上來重要性

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