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撰寫是考驗教師自我能力的工具,因此教案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對待,教案在撰寫的時候,老師需要注意邏輯思路清晰,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四年級下冊貓教案模板5篇,感謝您的參閱。
四年級下冊貓教案篇1
一、教材
?三角形邊的關系》這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重要內容之一。教材通過動手操作活動導出所要研究的問題,接著介紹以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進而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原理。教材篇幅簡短,但思路清晰,要點突出,教法學法寓于其中,方便教師教學。
分析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編寫者力圖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探索過程,自己發(fā)現和得出結論。為了讓學生獲得更深的感受和體會,我遵循編寫意圖,對教材還做了適當的擴充處理,增加了一些環(huán)節(jié),讓教學過程更顯層次性和動態(tài)性。這一內容的教學,能使學生在已經建立三角形概念和知道三角形穩(wěn)定性特性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另一個重要特性,豐富三角形的知識。同時,也為以后繼續(xù)學習三角形與四邊形及其它多邊形的關系打下基礎。
二、教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要貫徹直觀性、實踐性、趣味性的原則。根據本課的內容特點,我將實踐性原則擺在重要位置,將教學過程設置為學生自主活動的過程。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談話法、實驗法、演示法、發(fā)現法等。教學中我將把這些方法有機結合在一起,靈活運用,期望實現最佳效果。
三、學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弊裱@一理念,考慮與上述教法相適應,突出主體性和實踐性,本節(jié)課我引領學生立足“三自”,主動學習,即:自由探究,自我總結,自主運用。安排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把課堂還給學生。
四、教學目標
1.通過擺一擺登封操作活動,探索并發(fā)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規(guī)律。
2.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分析數據,體驗探索和發(fā)現三角形邊的關系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的意識及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探索問題的方法和經驗。引導學生樹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氣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悅。
五、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三角形三條邊的之間的關系
難點:在探索中發(fā)現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
六、教學過程
這節(jié)課以“讓學生主動學習”為教學指導思想,為突出重,突破難點,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個環(huán)節(jié):
(一)談話導入
1.出示一個三角形。(同學們,這是什么圖形?)
2.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強調首尾相連的封閉圖形。)
3.那你們想不想知道三角形的三條邊有什么關系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
來研究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新知
1.合作用小棒擺三角形
請同學們將我們課前準備好的四組不同長度的小棒拿出來,同桌兩個相互合作,看看哪組小棒能擺成三角形,哪組小棒擺不成三角形?
2.小組匯報
3.小組討論:
同樣是用三根小棒來擺三角形,為什么有的能擺成,有的卻擺不成呢?觀察、比較一下這兩組實驗結論,你能發(fā)現三角形三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
4.全班交流
(1)怎樣的三根小棒能擺成三角形呢?各小組派代表匯報一下你們組的發(fā)現。
組1:三根長度不相同的小棒能擺成三角形
組2:兩邊長度加起來大于第三條邊的長度的小棒能擺成三角形。
組3:…………
根據學生回答,舉出反例:引導學生辨析,逐步完善學生認識,達成共識: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板書)
(2)這邊的各組小棒為什么不能擺成三角形呢?(強調“任意兩邊的和”)
5.教師小結
同學們,祝賀你們探索和發(fā)現了三角形邊的關系,讓我們自豪地再說一遍這個結論。
(三)看書鞏固自己看教材第27頁的內容
(四)拓展應用
1.教科書第28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2.出示小明上學的路線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小明上學可以怎樣走?有哪幾條路線?在這兩條路線中,走哪條路線最近?請你從數學的角度來解釋這種現象。
集中分析,總結匯報
3.課本第28頁練一練第2小題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結果
(五)課堂小結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yè)課本28頁練一練第3,4小題
四年級下冊貓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人體部位,在游戲中正確認讀與身體有關的詞語,識記有月字旁的字。
2、認識“字詞句運用”中的9個詞語,讀準輕聲詞。
3、了解“點的位置不同,書寫的順序也不同”的書寫規(guī)則。養(yǎng)成“一看二寫三對照”的良好的書寫習慣。
4、熟讀并背誦《尋隱者不遇》,朗讀故事《妞妞趕?!?,感受繞口令的情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讀生字、詞,注意“點”的書寫規(guī)則。
難點:背誦古詩,理解古詩意思,體會情感。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導入:同學們,上課前我們來玩一個“我說,你做”的小游戲,請同學們全體起立。仔細聽老師的指令,我說哪個詞,你就摸哪個地方。比如說當老師念到“耳朵”,你們就像這樣摸自己的耳朵。好啦,讓我們開始吧。
1、出示這些詞語的生字卡片,逐一示范朗讀。
2、學生自由練讀,同桌之間相互抽查認讀情況。
3、學生齊讀詞語,開小火車檢查認讀情況。
4、觀察8個生字。說說這些字有什么共同點。(目字旁的字都跟眼睛有關,月字旁的字都跟身體有關)
教師:在古代,月字表示肉,所以跟身體有關的字幾乎都有月字(四肢、手腕等)。你還知道哪些跟身體有關的詞語,有誰來說一說?(眼睛、肩膀、胸部、腹部、腰部、臂部、大腿)
5、鞏固識字,出示人的身體圖片,讓學生把詞卡貼在相應的位置。
二、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
(1)學生自由讀詞語,引導學生把字音讀到位,注意輕聲的發(fā)音。
(2)范讀、跟讀、開火車讀,讓每個學生都有傾聽和朗讀的機會。
(3)游戲環(huán)節(jié)。幫詞語寶寶找家。課件出示三個小房子,標題為“帶‘子’的輕聲詞”“疊音詞”“其他輕聲詞”,讓學生通過讀詞來分清詞語的發(fā)音和結構特點。
(4)知識拓展。引導學生說說還有哪些詞語也要讀成輕聲。(姐姐、奶奶、弟弟、爺爺、句子、桌子、本子、消息、地方、喜歡、告訴等)
(5)齊讀詞語,讀準字音。
2、書寫提示。
(1)課件出示獨體字:主、書、門、我。
(2)師在田字格中范寫,生觀察“主”“門”中點的書寫順序與“書”“我”中點的書寫順序的不同。
(3)指名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點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寫點;點在右上方,后寫點。)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提示“一看二寫三對照”的書寫習慣。
(5)作品展示,師生全班交流。
三、課堂小結
1、教師指名認讀詞語,校音糾錯。
2、學生練習寫字,比一比,誰的寫字姿勢最標準。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日積月累
1、出示課題《尋隱者不遇》,解釋課題意思,導入新課。我們的詩人賈島,到山中去尋訪一位隱士,結果沒有碰到他,那么詩人會遇到誰?又會看到什么呢?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吧。
2、學生自由讀課文,把不會讀的生字圈出來,小組討論。教師領讀學生圈出的生字,學生再自由讀古詩。
3、小組討論:這首詩寫了一個什么故事?寫了哪些事物?(課件出示圖片,以便于學生理解)
4、教師串講故事大意,指名復述這個故事。
5、讀好詩歌。想象畫面,再讀詩歌,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
6、演一演。請同學上來扮演詩人和童子,補充對話,進一步地理解古詩的情景。
7、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讀古詩,讀出自己的特色和情感。嘗試著背誦古詩。
二、和大人一起讀
1、借助拼音,把繞口令讀準確、讀流利。
2、教師解讀繞口令,加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3、繞口令挑戰(zhàn)賽:設計比賽環(huán)節(jié)。哪位同學能大膽地挑戰(zhàn)一下,能一字不錯、流利地讀完這段繞口令就算挑戰(zhàn)成功,給小組加分,最后評出得分最高的小組,給予獎勵。
4、全班一起,邊拍手邊誦讀繞口令,先慢讀后快讀。
三、課堂小結
1、全班嘗試齊背古詩。
2、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讀讀繞口令吧。
?教學板書〕
語文園地四
主書門我
?尋隱者不遇》
?妞妞趕牛》
?教學反思〕
四年級下冊貓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2.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3.通過學生大量拼擺圖形,發(fā)現圖形可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lián)系,感受圖形美。
4.拼一拼講課教案:通過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拼一拼講課教案
教法設計:
引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一個風車,并以談話引入:同學們看,這是什么?
你們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
二、感受新知,觀察比較
1.提問:你們說得很對,作風車的風葉要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正方形上個學期跟我們見過面了,是個老朋友了,回憶一下,上學期除了正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圖形?
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和正方形最相似?為什么?
2.提問:它們都有四個角,四條邊,先來看看長方形,它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
上面的邊對著下面的邊,這樣相對的邊我們把它叫做對邊。
3.引導學生繼續(xù)觀察長方形的邊。
提問:我們能想辦法證明長方形對邊相等嗎?
生可以自由選擇證明方法,如對折、測量等,并請用不同的方法的學生上臺演示。(教師板書:對邊相等)
4.引導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有什么發(fā)現?
你能證明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嗎?
5.小朋友們真了不起,通過你的觀察,動手驗證了兩種圖形邊的特點,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師發(fā)給你的長方形的紙做一個風車呢?(全班同學動手做風車,教師給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說一說你在做風車的過程中發(fā)現了哪些圖形?
6.一個簡簡單單的風車,就讓我們發(fā)現了這么多的圖形,你能試著用這些圖形來拼更多的圖形嗎?大家來試試!
三、動手實踐
1.學生獨立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
2.第6頁的第4題。
3.第6頁的第5題。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進行了圖形的拼擺,同學們學得很投入,課下請大家留心觀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圖形拼成的圖案,說不定會有更多更好的發(fā)現。
四年級下冊貓教案篇4
教學目標與要求
初步學習過去完成時態(tài);初步掌握用 so…that引導狀語從句和總結、歸納有關購物的用語,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經過學習,學生應能掌握這種狀語從句的結構和用法,掌握《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有關購物的用語和應答,并能較為熟練地運用在交際中,口頭表達流暢,書面表達正確。學生應能從顧客的角度,對所需購買物品的名稱、尺寸、顏色、價格等進行詢問和表示意見;也能從售貨員的角度接待顧客、提供服務及方便等。學生應能獨立完成練習冊編排的各種形式的練習,正確率不低于70%。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句型:the suit was so expensive that he could not buy it. 2) we were so busy talking that i forgot to pay.
2.語法:過去完成時態(tài)(1)(the past perfect tense)
3.日常交際用語:〔購物(shopping) 〕1) can i help you? 2) i'm looking for a pair of shoes. 3) what size do you want? 4) how much does it (do they) cost? 5) have you got any other colour/size/kind? 6) can i try it (them) on, please? 7) that's too expensive. have you got anything cheaper? 8) that's cheap. i'll have it, please. 9) that's a bit expensive. i'll think about it. i don't think i'll take it. 10) none of them are the right size. they are either too big or too small.
三、課時安排
本單元共用4課時,每課書用1課時。
參考教案 unit 21 shopping 第八十一課 示例??
第八十一課 lesson eighty-one
一、教學內容
1.詞匯(略)。
2.日常交際用語:學習以下購物用語(shopping): 1) can i help you? 2) i'm looking for a pair of shoes. 3) what size do you want? 4) how much does it (do they) cost? 5) have you got any other colour/ size/kind? 6) can i try it (them) on, please? 7) that's too expensive. have you got anything cheaper? 8) that's cheap. i'll have (take) it, please. 9) that's a bit expensive. i'll think about it. 10) i don't think i'll take it.
二、教具
錄音機;一雙舊鞋;投影儀。
三、課堂教學設計
1.復習 值日生報告。
2.教師用如下語言引出本課要學的內容:
t: today i'm going to do some shopping after school. what am i going to buy? now look at these shoes of mine.(出示事先準備好的舊鞋。如果穿在腳上,可增加表演效果。)they are too old. or we may say they are worn out. so i want a new pair of shoes. what size do i need? oh, i know, i need size eight.
通過以上演示介紹生詞以后,反復領讀生詞。
3.準備聽課文第1部分錄音,教師用投影儀打出聽前提問 (pre-listening questions): 1) what's wrong with the man's shoes? 2)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him to do?
聽錄音一至兩遍,學生回答上述問題。
教師再用投影儀打出課文第2部分的聽前提問 (pre-listening questions): 1) what size of the shoes does the man want? 2) how much do the shoes cost?
聽這部分錄音兩遍,學生回答上述問題。
再聽錄音,學生跟讀一至兩遍。
4.學生兩人一組,練習表演這段對話,請幾組同學到前面演示。
要求學生利用課本上提供的替換練習,編寫一、兩個購物的小對話,教師予以講評。
5.請學生挑出本課中出現的有關購物用語,并抄寫一遍。
6.布置作業(yè)
1)練習朗讀本課對話,抄寫生詞及有關購物用語;2)書面完成練習冊習題。
四、難點講解
1.my shoes are worn out. 我的鞋穿壞了。
wear out是“穿破、穿壞”的意思。
在這個句子中,包含有一個系表結構。
被動結構的形式是助動詞be+過去分詞。但并非所有的be+過去分詞都是被動結構。由于過去分詞具有形容詞的特點,某些過去分詞可以用作句子中的表語。所以be+過去分詞可能是連系動詞be+表語結構,而不是被動語態(tài)。系表結構與被動語態(tài)的區(qū)別是:被動語態(tài)表示以主語為承受者的動作;而系表結構則表示主語的特點或所處的狀態(tài)。請比較以下例句:
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a boy just now. 窗戶剛才被一男孩打破了。(被動語態(tài))
the window is broken. 窗子是破的。(系表結構)
everything was done by his parents. 一切都是由他父母干的。(被動語態(tài))
everything was done. 一切就緒。(系表結構)
2.i'm afraid we haven't got any black shoes in than size at the moment. but we've got some brown ones. 恐怕我們眼下還沒有這種尺寸的黑鞋,但我們有些棕色的。
ones是代詞one的復數形式。在句中指上文提到過的名詞shoes。
參考教案 unit 21 shopping 第八十二課 示例??
第八十二課 lesson eighty-two
一、教學內容
1.詞匯(略)。
2.句型:1) they were either too big or too small. 2) that's much too expensive.
3.語法:初步學習過去完成時態(tài)的用法。
二、教具
錄音機;投影儀。
三、課堂教學設計
1.復習 值日生報告。
2.教師用以下語言引導出本課生詞:
t: yesterday i went to do some shopping. i wanted to buy a pair of shoes because my shoes were worn out. first i went to a small shop, but they didn't have any shoes. they sold out all the shoes. then i went to another shop. but the shoes there were either too big or too small (借助手勢加以說明). the shopkeeper said perhaps (or: maybe) they would have more shoes soon. i'll go there again and have a look.
反復領讀生詞,直到學生初步掌握為止。
3.布置學生閱讀課文。給學生六分半鐘時間(本課計約264個詞),允許學生查閱其它個別生詞。教師用投影儀打出讀前提問 (pre-reading questions): 1) what was the boy going to do a week later? 2) what did he decide to buy at last?
規(guī)定時限過后,學生回答上述問題。
4.聽課文錄音,學生跟讀一至兩遍。
5.做練習冊習題1,先要求學生予以口頭回答,再布置為書面家庭作業(yè)。
6.扼要解釋課文難句(見難點講解)和過去完成時的構成及用法。
7.布置作業(yè)
1)練習朗讀本課課文,抄寫生詞;2)準備復述課文; 3)書面完成練習冊習題。
四、難點講解
1.the shop was quite new, for it had opened only the week before. 商店很新,因為它上一周剛剛開張。
for是連詞,表示:因為。
2.they were either too big or too small. 它們(指鞋)要么太大,要么太小。
either…or…意思是:或者……或者。這是一組表示選擇的并列連詞。當連接兩個并列的主語時,動詞與最接近的主語保持數的一致。例如:
either you or i must go. 你和我總要有一個人去。
you can either do it yourself, of you can ask someone else to do it. 要么你自己做,要么你找人來做。
either the teachers or the head master is in the office. 或是老師們,或是校長在辦公室。
3.that's cheap. i'll have it, please. 這東西便宜,我買下了。
that's much too expensive. i don't think i'll take it. 這東西太貴了,我不想買。
注意,兩句中動詞have和take均表示“買下”的意思,而不用“buy”這個詞。
much可以和too連用,修飾名詞或形容詞,但位置不同:修飾名詞時,用too much;修飾形容詞時,用much too。例如:
the doctor asked the fat lady not to eat too much food every day. 醫(yī)生告誡那個胖女士每天不要吃太多的食物。
we can't go out. it's much too cold today! 我們不能出去,今天太冷了!
參考教案 unit 21 shopping 第八十三課 示例??
第八十三課 lesson eighty-three
一、教學內容
1.詞匯(略)。
2.句型: 1) they were so pleased to see each other that they forgot everything else. 2)the jacket cost so much that they didn't buy it.
3.語法:初步學習由so…that…引導的表示結果的狀語從句。
4.日常交際用語:復習已經學過的購物用語。
二、教具
錄音機;投影儀。
三、課堂教學設計
1.復習 教師就第82課課文內容進行提問,學生迅速地給予回答(問題設計可參閱第82課練習1)。
2.集中講解本課生詞,反復練習,直到學生初步掌握為止。
3.給學生四分半鐘時間默讀課文(本課文計約186個詞),教師用投影儀打出讀前提問 (pre-reading questions): 1) what were john and his friend busy doing in the shop? 2) what did john almost forget to do?
規(guī)定時限過后,學生回答上述問題及閱讀提示中的提問,教師予以評判。
4.聽課文錄音,學生跟讀一至兩遍。
教師用投影儀打出下表,組織學生歸納課文。
5.做練習冊習題1(方法同前)。
6.扼要解釋課文難句(見難點講解)。
7.布置作業(yè)
1)練習朗讀課文,抄寫生詞;2)書面完成練習冊習題。
四、難點講解
1.they were so pleased to see each other that they forgot everything else. 他們又見面了,高興得把其它的事都忘了。
句中so…that引導的是表示結果的狀語從句。so既可以修飾形容詞,也可以修飾副詞。例如:the coat was so expensive that he didn't buy it. 這件外衣太貴了,他沒有買。
so…that的中文意思是:如此……以致……,但通常都不譯出。例如本課第2部分的三個句子可以分別譯為:
1)這套衣服太貴了,他買不了。
2)這件夾克很便宜,他決定買下了。
3)他的鞋太臟了,必須涮洗。
2.they talked on and on very happily. 他們都很高興,不停地聊起來。
句中 on and on是副詞短語,表示“不停地做某事”。
參考教案 unit 21 shopping 第八十四課 示例??
第八十四課 lesson eighty-four
一、教學內容
1.詞匯(略)。
2.聽力訓練(見練習冊)。
3.語法:小結不規(guī)則動詞;小結本單元所學的語法內容。
二、教具
錄音機;投影儀。
三、課堂教學設計
1.復習 檢查第82、83課課文復述。檢查前,可將兩部分課文錄音再放一遍。
2.準備做聽力訓練。學生一分鐘準備。聽錄音三遍,當堂核對答案。
3.學生獨立閱讀課文第2部分內容。允許學生查閱生詞。閱讀結束后,按課本要求,做造句練習。
組織全班同學歸納已經學過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與原形相同的不規(guī)則動詞。允許學生查閱書后不規(guī)則動詞表。
4.學生過一遍復習要點中所列的內容,教師回答學生的疑問,小結過去完成時態(tài)的構成及用法;小結由so…that引導的表示結果的狀語從句。
5.當堂完成練習冊習題2、3,并核對答案。
6.布置作業(yè)
預習下一單元內容。
四年級下冊貓教案篇5
一、指導思想: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強調從學生的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
二、教學目標:
四年級的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有著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但也有少數學生由于遇到困難,學習興趣會隨之減弱。尤其從這學期開始,對學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技能。所以教師應該面向全
三、學生分析:
教學對象為四年級(2)班的學生。他們大部分已經接觸了一年英語,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兒童的特性使得他們活潑好動,對新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探索知識的欲望很強烈,并且有著很強的表現欲。教師
四、教材分析:
教材比較貼近生活實際,圖片比較生動有趣,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書共四個單元:第一單元letsquo;s go! 第二單元:shopping in the city.第三單元:animals on
五、教學措施:
1、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2、通過聽、說、讀、寫、唱、游、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將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多媒體課件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
4、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guī)范、正確地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