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7篇

時間:2023-10-08 作者:couple 備課教案

教案應該考慮到學生的情感和社會發(fā)展,教案應該考慮到學生的背景和文化差異,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三年級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閱。

三年級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7篇

三年級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篇1

一、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49人,其是插班生1人。大多數(shù)學生上課大膽發(fā)言,學習效率較高;一小部分學生貪玩,上課經(jīng)常不能注意聽講。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首先要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二要對少數(shù)差生注意個別指導。

二、教材內容

本冊教材包含以下單元:

1、除法

2、年月日

3、平移和旋轉

4、乘法

5、觀察物體

6、千米和噸

7、軸對稱圖形

8、認識分數(shù)

9、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10、統(tǒng)計

11、認識小數(shù)

12、整理與復習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數(shù)與代數(shù)

會口算整百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比較容易的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shù),比較容易的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

能筆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能筆算一位小數(shù)的加減法。

能估計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商是幾百多或幾十多,估計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積大約是多少。

能初步理解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初步理解幾分米是十分之幾米,幾角是十分之幾元。

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一位小數(shù)的意義,能讀寫一位小數(shù)和比較兩個一位小數(shù)的大小。

認識年、月、日,能區(qū)分大月、小月,判斷平年、閏年,知道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換算。

(2)空間與圖形

能指出由4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拼搭成的物體三視圖,能根據(jù)比較簡單的視圖要求拼搭物體。

結合實例感知生活中覺的平移、旋轉、對稱現(xiàn)象,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平移,能動手制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結合實例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能選用適宜的面積單位估計、測量、表達圖形的面積。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計算或估計有關的.面積。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統(tǒng)計與概率

結合實例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

會求一組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會用平均數(shù)描述一組數(shù)據(jù)的善。

會用平均數(shù)對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

2、數(shù)學思考方面。

發(fā)展數(shù)感,發(fā)展抽象概括與推理能力,發(fā)展抽象思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繹推理能力,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達自己思考過程的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

能應用在本冊教科書里學到的運算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能利用估計、判斷解決問題結果的合理性。

4、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初步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shù)學與人類歷史的發(fā)展是息息相關。能夠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

四、教學措施

1、備好每一節(jié)課,上好每一節(jié)課,批改好每一次作業(yè)。

2、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因材施教。

五、教學進度安排:

一除法:10課時

二年、月、日:3課時

三平移和旋轉:2課時

四乘法:9課時

五觀察物體:2課時

六千米和噸:5課時

七軸對稱圖形:2課時

八認識分數(shù):6課時

九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9課時

十統(tǒng)計:4課時

十一認識小數(shù):4課時

十二整理與復習:4課時

三年級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使同學經(jīng)歷實際生活中運用估算的過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且養(yǎng)成估算的習慣。

2、重視培養(yǎng)同學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了解估算在生活中應用的必要性,發(fā)展同學估算能力,讓同學擁有良好的數(shù)感。

3、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形成具體問題采用具體的方法分析的辯證觀點。

教、學具準備:課件、同學收集生活中要求估算的素材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隨同著金黃的落葉,秋天來到了我們的身邊。紅星小學準備組織同學們去公園秋游,但是遇到了一些問題想請你們來解決,一起來看看吧。(出示圖片第60頁例5的主題圖)

(這里由秋游中遇到的買門票與車票的問題直接引入本課。是因為“秋游”是同學所熟知和喜愛的活動,能為同學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同學解決問題的愿望。)

“四年級同學去秋游。每套車票和門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應該準備多少錢買票?”

師: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請用自身的方法算算,看誰算得又快又對。

板書:49×104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把因數(shù)估計得大些的情況。

(1)同學獨立解決這個問題。

教師請解決好的同學上黑板寫出過程,并介紹一下自身所用的方法,適當?shù)丶右越忉尅?/p>

(前面同學已經(jīng)學過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而且同學也有一定的實際購物經(jīng)驗,在此基礎上讓同學根據(jù)實際情況獨立解決這個問題,最后在全班匯總,研討各種解決方法的可行性。在這里老師放手讓同學嘗試,培養(yǎng)同學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介紹:用筆算算出的,這樣的結果很準確。)

應該準備5000元。(介紹:先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到各個因數(shù)的近似數(shù),再計算出結果)

應該準備5500元。(介紹:把兩個因數(shù)都估計成是大一點的整十數(shù),再將它們相乘,得到估算結果)…………

(2)同學在小組內交流,選擇合適的算法,并說明理由。

師:假如你是帶隊的老師,你會選擇哪種估算方法呢?請在小組內討論,并說明理由?!?/p>

(教師充沛地尊重同學學習的主體地位,引導同學通過在小組中的討論,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了解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同學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小組派代表在全班匯報交流。

(4)小結

師:這些方法都是正確的。但生活中我們在做準備時,一般都采用估算的方法。同時為了使準備顯得更充沛,在估算時不一定要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而是將數(shù)字估計的大些。對于這個問題而言,當然是選擇把錢準備多些的方法更符合實際。

把板書補充完整:49×104≈5500 (元)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是要用乘法的估算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

板書:乘法的估算

2研討可以用四舍五入方法的情況。

(1)出現(xiàn)解決的問題

師:現(xiàn)在同學們來到“海洋世界”的水上扮演館,這時他們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你們還能選擇正確的方法來解決嗎?試一試!

課件出示:

在“海洋世界”的水上扮演館中,觀眾的看臺分成了12個區(qū),每個區(qū)有58個座位,大約可以同時容納多少人觀看扮演?”

(2)解決問題,并找出合適的方法。

師:請獨立完成在練習本上。

同學獨立完成,再請做好的同學上黑板寫出來,并請他們介紹自身的方法,說明自身的理由。(請幾位方法不同的同學,注意要會說出自身的理由。)…………

再請同學們在小組內找到認為合理的方法。

小組派代表說明自身的選擇,全班討論出合適的方法。…………

(3)小結

師:我把同學們的意見整理了一下,意思就是在這里它只要求大家了解大概能容納多少人,就要使結果盡量地接近準確值,所以同學們可以用把兩個因數(shù)四舍五入的方法來估算。說得真有道理,我也同意你們的意見。

3研討乘法估算的方法。

師:我們找到的估算方法有這么多,那你認為,乘法到底該怎樣估算呢?

同學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再在全班匯報。

(讓同學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了解到解決問題時應當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并培養(yǎng)了同學分析問題、歸納方法的能力。)

小結:把同學們的意見歸納起來就是,估算時,一是要使計算簡便,(把兩個因數(shù)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數(shù));二是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作準備的時候可以把因數(shù)估計大些,有的時候也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使結果更接近準確值。一句話,就是估算方法有很多種,卻沒有固定的方法,要根據(jù)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師:來到了游樂場。(出示圖片)這些是游樂場局部的游玩項目,有摩天輪、極速風車、旋轉木馬······。

1、解決游玩中數(shù)學問題。

師:他們在游樂場中又碰到問題了,繼續(xù)嗎?

(1)必答題:摩天輪最大載重量4000千克,四年級同學平均體重是28千克,四年級104名同學可以同時乘坐摩天輪嗎?

師:摩天輪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選擇你喜歡的游樂項目,并從中選擇一道數(shù)學問題,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解決。

(2)自選題。

a:旋轉秋千一次可以乘坐48名游客(滿坐),上午運行15次,上午玩旋轉秋千的游客大約有多少人?

b:玩超速風車每人每次需要18元,四年級104名同學,需要準備多少錢買票?

18×104≈20xx(元) 18×104≈2200(元)

20 100 20 110

2、解決返程的數(shù)學問題。

師:秋游活動即將結束,他們準備乘車返回學校,請同學們幫算一算:從游樂場到學校的路程是125千米,同學們乘車返回時,客車每小時行63千米,3小時能否返回學校。

(使同學能靈活地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

四、反饋小結

自我評價和小結。評價一下自身在這節(jié)課中的表示以和收獲。

師:估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掌握的數(shù)學知識也是多種多樣的。當數(shù)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的時候,也是要注意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實際中用好我們的數(shù)學!

教學反思:本課從設計上體現(xiàn)“從同學動身,為同學的發(fā)展而預設”原則,課堂上充沛調動同學的自主參與和交流合作,在合作交流中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整節(jié)課樸實、自然,時刻體現(xiàn)對同學發(fā)自于內心的關心和引導,突出的表示在以下方面:

1、找準同學的認知起點,放手讓同學自主探究。我從同學的已有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基礎動身,讓同學“試一試”,獨立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結果發(fā)現(xiàn)所找到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這里,我并沒有將本節(jié)課的觀念強加給同學,而是尊重每一位同學的觀念,讓他們在互相的交流討論中找到合適的方法,知道要根據(jù)不同的問題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

2、引導同學主動建構知識,培養(yǎng)同學的學習能力。在課堂上,我注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同學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感受他人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過程,改變自身在認知方式上的單一性,協(xié)助同學發(fā)展和深化對數(shù)學的認識。

3、整節(jié)課中,以問題為紐帶,引導同學通過解決問題、講解問題、分析問題等方法,特別是協(xié)助同學自身形成對解決問題的獨立見解,探索估算戰(zhàn)略,培養(yǎng)同學的問題意識和估算意識。

本節(jié)課也存在一些遺憾之處:

1、是在同學對玩超速風車游戲時,四年級104名同學需要準備多少錢有爭議時,有的同學說將18×104看作18×100來估算,得出的結論是錢不夠;有的同學說將18×104看作20×100來估算,得出的結論卻是能買到票。對此,我只是引導同學去找到正確的答案,卻錯過了一次進一步挖掘錯誤的原因,從而將知識引向深入的機會。

2、課前,我設想:在導言后告訴同學,我們秋游時,無論坐車還是玩游戲都要注意平安,對同學進行平安教育。但是課堂上忘記了。

三年級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了解復式統(tǒng)計表的格式,能正確地填寫表格,并對表中數(shù)據(jù)進行合理分析。

過程目標:經(jīng)歷統(tǒng)計的全過程,體會復式統(tǒng)計表的產(chǎn)生及其優(yōu)越性,增強統(tǒng)計的意識和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統(tǒng)計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它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增強數(shù)學學習興趣。

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二年級已經(jīng)學習了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初步認識了單式統(tǒng)計表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已經(jīng)對統(tǒng)計表的結構填寫方法、對表內數(shù)據(jù)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礎。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引導學生對多張單式統(tǒng)計表進行合并,繪制出復式統(tǒng)計表。

教學重點:

認識復式統(tǒng)計表的結構,學會填寫復式統(tǒng)計表,并能對統(tǒng)計表作簡單分析。

突破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掌握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的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形成統(tǒng)計觀念。學會用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突破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真正投入到統(tǒng)計的全過程中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導入

1、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孩子們,學數(shù)學有用嗎?在哪兒有用?

生自由回答: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師:孩子們,最近課間活動時,我們班總喜歡鬧矛盾,出現(xiàn)一些不和諧的.現(xiàn)象。我在想,這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在課間活動時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為此我下了功夫,做了調查,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照片)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活動照片:

師:這是我拍的一些你們課間活動的照片。孩子們在干什么呢?

生觀察照片說說是些什么活動?

師:現(xiàn)在給你1分鐘思考:你最常做的是哪一項課外活動?

2.出示4張單式統(tǒng)計表。

師:有答案了吧,現(xiàn)在我想又快又清楚地知道我們班同學最經(jīng)常做的哪項活動,該采取什么方式進行調查呢?

生:全班舉手表決。

2、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填寫統(tǒng)計表。

3、解讀分析,制造沖突

搶答游戲:

(1) 課間看書的男生多還是閑逛的男生多?

(2) 看書的女生多還是跳繩的男生多?

(3)閑逛的男生多還是閑逛的女生多?

(4)課間男生最喜歡干什么?女生呢?

制造沖突:在剛才的搶答游戲中你有什么感受?

生:找條件很麻煩,

師:那怎樣解決?

生:合并成一張表

3.動手操作,解疑合探

小組合作完成,比比哪組最快。

學生展示合并過程,讓學生說清楚為什么可以這樣合并?(重復的地方去掉,更簡潔)

師: 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4合1的統(tǒng)計表,我們給他取一個名字叫復式統(tǒng)計表,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師板書:復式統(tǒng)計表

師:為什么取這樣的名字?

師小結板書:它把多張單式統(tǒng)計表合并復式統(tǒng)計表。

4、認識表頭

師:我們來看看這個新朋友,你覺得哪里不合理,你想怎樣改呢?

生說。引出表頭。

請學生大聲地介紹一遍表頭。

5、變式表格

師:現(xiàn)在我把這個復式統(tǒng)計表變個樣,你們還能看得懂嗎?誰來說說它的組成??磥?,他真的懂了,現(xiàn)在你們能這個表格填完整嗎?

生說,再填數(shù)據(jù)。

6、感受優(yōu)勢

師:現(xiàn)在我們再來回答剛才的問題:

(1) 課間看書的男生多還是閑逛的男生多?

(2) 看書的女生多還是跳繩的男生多?

(3)閑逛的男生多還是閑逛的女生多?

(4)課間男生最喜歡干什么?女生呢?

生再搶答,從而體會復式統(tǒng)計表的優(yōu)勢。

師:這樣觀察起來確實更方便了吧。這就是咱們復式統(tǒng)計表的優(yōu)點。

7、分析數(shù)據(jù)

現(xiàn)在我們就來解決課前提出來的問題:為什么我們班課間會鬧矛盾?

你們能讀出這些數(shù)據(jù)背后的信息?

生:少拍球,會有危險。少閑逛,多看書。

師:看來用數(shù)據(jù)說話比老師說十遍、百遍更有用。這也是我們統(tǒng)計的最終目的。

三、生活中的復式統(tǒng)計表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見過復式統(tǒng)計表嗎?

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師展示:生活中的復式統(tǒng)計表如課程表、比賽、成績

四、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金牌統(tǒng)計表

師:孩子們,這張復式統(tǒng)計表完整了嗎?

[根據(jù)回答依次出示:國家 屆數(shù)]

找數(shù)據(jù)及數(shù)據(jù)的意義

請問28表示什么意思?[點擊課件圈出28]

請問23表示什么意思?[點擊課件圈出23]

(3)快速搶答

a、[課件出示]中國獲得的金牌一屆比一屆多。

b、[課件出示] 俄羅斯獲得的金牌一屆比一屆少。

c、[課件出示] 每屆都是美國獲得的金牌最多。

(4)增加行與列

五、課堂總結

師:這節(jié)課,學得開心嗎?有收獲嗎?

三年級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掌握長度單位間的換算方法,學會根據(jù)進率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合作意識和主動參與、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掌握長度單位間的換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運用靈活多樣的換算方法準確、迅速地進行換算.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課件、投影片(或小掛板)

學生:每人準備直尺一把、7厘米長的一張紙條、1米長的繩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溝通

1.提問: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哪幾個長度單位?誰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說出來?(從大到小依次是:米、分米、厘米、毫米,或從小到大說.)

2.用手勢分別表示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長度.

3.填空(投影或掛板出示).

1米=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毫米

10分米=米 10厘米=分米 10毫米=厘米 1米=厘米然后問: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進率的?

二、操作體驗

1.教學例3

(1)獨立操作.

師:請每個同學動手量一量桌上的“紙條”長幾厘米.(教師事先給每個學生準備一個長7厘米的紙條)

學生動手操作,然后匯報.

(2)指導正確的測量方法.

強調:測量紙條的長度時先用紙條的左端對準0刻度,看紙條的右端對著直尺上的數(shù)幾,紙條就是長幾厘米.

(3)研究問題.

提問:把紙條的長度單位改用毫米做單位,該怎樣表示?

學生小組討論, 匯報交流(可能會有多種方法,只要正確教師要給予充分肯定.)

(4)質疑

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7厘米=70毫米)為什么?

明確:因為 1厘米=10毫米,7厘米就是7個10毫米;所以,7厘米=70毫米..(板書:7厘米=70毫米)

(5)追問:70毫米=厘米,該怎樣想?

借助線段圖進行講解.

明確:因為10毫米= l厘米,70毫米就是7個1厘米,所以,70毫米=7厘米.說明,一個關系式(如 1厘米=10毫米)正反兩個方面都可以用.

(6)練習:先填空,再說出思考過程.

2厘米=毫米 4分米=厘米 3米=分米

提問:通過上面的習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板書:

2.學習例4

(1)出示例4圖.

(2)提問:一張桌子高80厘米,把厘米改用分米做單位怎樣表示?

同桌同學討論,匯報交流.板書:80厘米=8分米

強調:因為10厘米=1分米,80厘米里面有 8個1分米,所以80厘米=8分米.

(3)練習,說出思考過程.

20毫米=厘米 60分米=米

50厘米=分米 300厘米=米

質疑:通過這幾道習題,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板書:

三、鞏固應用

1.6千米=米 4000米=千米

2.園林工人要在一條路旁植樹,每5米劃分一段.算一算,1千米的路要劃分多少段?

3.2千米=米 3000米=千米

4千米=米 6000米=千米

四、看書質疑,全課總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會了什么?(板書課題:長度單位的換算)

怎樣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

五、課外實踐作業(yè)

量出100米的距離,試走一下這100米要走多少步?用幾分鐘?

三年級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篇5

復習內容:

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求平均數(shù),小數(shù)的讀寫、簡單的加、減法。(課本第113頁的第5、第115頁的第9、10題,練習二十五的第5、10~12題。)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加強統(tǒng)計觀念的培養(yǎng)。

2、使學生能對數(shù)據(jù)進行簡單分析,根據(jù)分析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

3、進一步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會求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4、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的含義,掌握小數(shù)的讀寫法,并能進行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運算。

教學過程:

一、統(tǒng)計知識點

1、出示:某地區(qū)1994~20__年沙塵天氣情況統(tǒng)計表。

2、學生取出方格紙,按照統(tǒng)計表數(shù)據(jù)制作統(tǒng)計圖。

(1)教師出示圖例,引導學生制作。

某地區(qū)1994~20__年抄塵天氣情況如下圖,讀懂統(tǒng)計圖。

橫軸上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使學生明白橫軸上表示年份,縱軸表示沙塵的天數(shù))

(3)指導畫圖。

①縱軸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應該怎么表示?(使學生懂得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這不是確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

②學生嘗試畫圖,教師巡視輔導。

3、回答問題。

(1)從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從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塵暴)

20__年沙塵暴天氣最多達20天,近幾年沙塵暴天氣逐步增加。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2)算出這個地區(qū)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塵天數(shù)。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匯報答案,說出想法。

二、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

1、小數(shù)的讀法

教師:你們都認識這些數(shù)嗎?是什么數(shù)?

2.54 0.09 4006.57 5.6 7.089 123.59 800.9 22.709

(1)請學生讀出這些小數(shù)。

(2)你還知道哪些小數(shù)?說一說,讓同學寫一寫。

2、小數(shù)大小比較。

(1)出示兩組小數(shù)讓學生比較大小。

①1.02〇0.98元 0.69元〇0.7元 4分米〇3.8分米 l.2米〇 0.12米

②四名同學身高統(tǒng)計表(單位:米)

姓名王鳳李娟劉麗李芳

身高146150135148

(2)讓學生說一說想法和比較后的體會。

雖然學生根據(jù)小數(shù)的'含義進行,但是也可以讓學生明白一些簡便的比較方法,比如整數(shù)部分大的,這個小數(shù)就大;整數(shù)部分小的,這個小數(shù)就小。

3、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

2.5+4.3= 1.8+0.4= 1.1一0.4=

先計算,說一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三、課堂活動

1、練一練:課本第115頁的第9、10題。

2、課內外作業(yè):課本第117頁的第5、10、11、12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復習,你進一步知道了什么?

三年級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篇6

教材分析

1.對千米的認識;本節(jié)學習對長度的客觀認識:毫米、厘米、分米然后才是千米;本節(jié)內容在教材中與前面的毫米、厘米、分米相鄰長度單位的進率是10不同,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是1000,所以認識難度較大。

2.本節(jié)主要學習對千米長度的具體認識,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中的距離。

學情分析

1. 通過作業(yè)練習和復習課對學生的了解表明學生對前面學習的毫米、厘米、分米、米已經(jīng)完全掌握。

2. 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間的關系和實際長度,但千米和前面所學的長度單位之間進率較大且不能直接拿出1千米的實物,所以要多借鑒現(xiàn)實中的具體情境認知千米的觀念。

3. 本節(jié)學生主要的認知障礙是不能最直觀的認知1千米有多長。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千米的實際長度,學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觸,為了使學生對1千米的實際長度有一個初步的觀念,安排了一些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2、讓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本課是系統(tǒng)學習長度單位在小學階段的結束,學生能在已有知識對米的認識上,通過學習,找到米與千米的內在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滲透事物間相互聯(lián)系的觀點,發(fā)揮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實際操作中,增強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操作技能,發(fā)展實踐能力。

教學策略的選擇:

1、匯報課前實踐活動,試圖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如走、跑、看等),經(jīng)歷想象、推測等思維過程,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使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

2、通過錄象、照片,將學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比較長的長度引出千米。接著,再次展示錄象中1000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直接感受1千米。然后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距離大約是1千米,怎么估計或是計算的,從而在學習4個長度單位的基礎上構建出一個新的千米的長度單位,使學生在舊知的回顧中找到新理知識的連結點。

3、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結合圖片出示,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并讓學生自己嘗試解決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1千米的實際長度和千米的空間認識。

教學難點:千米的簡單換算。

三年級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篇7

一、學生整體學習數(shù)學情況分析

1、由于現(xiàn)在的家長都比較重視學前教育,因此班中大部分學生基礎較好,特別是計算技能方面比較強。

2、孩子們具有主動參與的意識,喜歡操作。

性強的學習內容。特別喜歡聲形并茂、具有動畫效果的課堂學習。

3、學習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較高,孩子們都能主動參與小組學習中去,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4、孩子們的理解能力和空間觀念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二、座位安排便于個別化教學,和學生合作學習

全班24人,以四人為一組,見圖,其中☆表示發(fā)言積極的學生,思維靈活的學生,◇表示思維反應較快,學習良好水平的學生,●表示自控能力較弱的學生,▲表示學習有困難,需要教師付出更多愛心和關注的孩子的座位。

三、課時教學目標

1、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正確辨別從不同位置(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通過觀察和想象,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

四、分層教學目標:

1、上限:通過學習能正確辨別從不同位置(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正確區(qū)分左右側面。能在頭腦中進行“虛擬地移位”,即假設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會看到物體的什么形狀。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有一定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像力。

2、下限:能正確辨別從不同位置(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教學難點:能在頭腦中進行“虛擬地移位”,即假設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會看到物體的什么形狀。

六、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課件、不同位置拍攝的玩具熊照片、吸鐵石

學具:教材、玩具小熊每組一只

七、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激發(fā)興趣

教師活動:

1、小朋友,我們班上的每一位小朋友你都認識了嗎?如果老師給你看一下我們班其中一位同學的照片,你能不能一下就叫出他的名字來呢?

2、咦!他是誰?猜一猜。不是說看一下就可以猜出他是誰了嗎?怎么有這么多答案呀?要不要老師給你們一點提示?

3、究竟和小朋友想的是不是一樣呢?好,接下來咱們就來揭開謎底

4、剛才小朋友們看得都特別仔細、特別認真。用眼睛仔細、認真地看就叫做“觀察”。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觀察物體》。

板書:觀察物體。

學生活動:

1、猜一猜回答,

2、一起數(shù),1、2、3。

3、照片中的學生站起來,向大家揮揮手

多媒體運用:

1、課件出示學生的背面照

2、課件出示兩張側面照

3、課件出示學生正面照

【設計理念】:

在課的一開始,我就運用多媒體逐一出示了班上某個小朋友的背面、側面以及正面的照片。利用小朋友的好奇新和好勝新,讓他們猜一猜,這個班上的同學是誰?在游戲似的過程中,讓學生初步感知盡管是同一個人,但因為方位的不同,所看到的結果也是不同的。

(二)小組活動,觀察學具

1、本位觀察

教師活動:

①今天老師還給大家請來了一群小客人,就在1號同學的課桌里,快點把它請出來!是誰呀?讓小熊面對著黑板坐坐好。今天這些小熊將和我們一起來學習,讓我們歡迎它們加入我們小組!

②提問:下面請你輕輕地告訴小熊,你坐在它的哪一邊?

從你這個位置上看到的小熊是什么樣子的呢?

③觀察好了,和同組的小朋友說一說:你坐在小熊的哪一邊?看到了它的什么?

④學生反饋,教師進行點撥

學生活動:

①有禮貌的和小熊打招呼。

②和同桌說一說

③大膽地和全班同學交流,我坐在小熊的哪邊,看到了什么?

④判斷同學回答的對與錯

⑤看到的都是小熊側面的學生起立

多媒體運用:

按學生的回答分別出示小熊前、后、左、右各面的照片。

個別化教學:

①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先嘗試回答

②請中等想、水平的學生發(fā)表意見,再請思維靈活的學生補充。

【設計理念】

讓學生進行本位觀察,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觀察玩具。通過第一次觀察嘗試,想讓學生學會仔細地觀察,流利地表達,并向學生介紹正面、側面和背面的知識。

2、換位觀察

教師活動:

①剛才我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分別觀察到了小熊的正面、側面和背面,下面大家想不想換個位置再來觀察呢?

②聽老師口令,請每組同學按照順時針方向(教師做手勢表示)走到小組的下一個位子上去。

③提問:現(xiàn)在你觀察到的又是小熊的哪個面?看到的樣子和剛才一樣嗎?

④反饋提問:咦,怎么不一樣呢?你們每個小組是不是原來的那個小熊呀?小熊沒變,為什么你們看到的結果會不一樣呢?其他同學認為呢?

⑤小結:是啊,我們換了位子,位置發(fā)生了變化,觀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的小熊的形狀也就(不一樣了)

學生活動:

學生起立,按順時針方向走到下個位置

和小組同學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思考回答:看到的結果為什么和剛才不一樣

個別化教學:

教師參與小組活動

中,聽聽學困生的回答,給予一定的指導。

【設計理念】

換位觀察,要求學生按順時針變換座位,再次對玩具進行觀察。這次觀察不僅要求學生說出看到玩具的哪個面,同時要思考,現(xiàn)在看到玩具的樣子和剛才看到的是否一樣?為什么?因為有了轉換位置的活動,學生很容易就能得出是因為改變了方向的緣故。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遞進,讓學生感知正確的、有序的觀察方法。

3、全面觀察

教師活動

①下面老師就給大家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你可以隨意地觀察小熊的每一個面,并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你分別觀察到了小熊的哪個面?

②師:你們剛才是怎么觀察的?誰愿意來介紹一下?

③師:我們請這組的四個小朋友一起來演示一下。說一說你觀察到了小熊的哪個面?你們覺得這樣能看清小熊的每個面嗎?

④師: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

師:轉給我們看看。你們覺得他們組的方法怎么樣?

其他小組也把小熊轉一圈,仔細觀察你看到的每一個面。

⑤師:看清楚了嗎?讓小熊面朝黑板坐好。下面來做看物體找位置游戲,看看誰的反應快。

老師這里有一些從不同位置拍攝的小熊照片,我任意點一張,你認為我是站在小熊的哪邊拍的,就快快站到小熊的哪邊,我們來比比看誰的反應快,好不好!

學生活動:

①小組活動、討論

②學生回答:如,我轉了一圈,觀察了小熊的……

我把小熊轉一圈,也可以看到它的每個面。

③參與游戲:看物體找位置

多媒體運用:

課件出示不同位置拍的小熊的圖片

個別化教學:

關注學困生活動、游戲時的表現(xiàn),給予及時幫助。

【設計理念】

全面觀察,讓學生想辦法如何能觀察到玩具的前、后、左、右四個面?明確觀察物體可以圍著物體轉一圈,也可以通過轉動物體來看到不同的面。在這一系列的觀察動中,我讓學生體驗一個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從片面到全面的觀察方法。

三、應用拓展,激勵創(chuàng)新

教師活動:

①書本練習:連一連

②觀察恐龍。

剛才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瞧,這三位小朋友在觀察什么呢?想一想,下面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請翻開書本67,把名字寫在每幅圖的下面。

③連線練習。觀察汽車

④做一做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我們熟悉的物體,比如:書本、鉛筆盒等等,你有沒有觀察過呀?瞧!這幾個小朋友把數(shù)學書疊在一起,組成了什么圖形?(長方體)那么他們分別看到了這個長方體的哪個面呢?請來連一連!(翻開書本67)(反饋)

⑤觀察查壺。

看樣子,小朋友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了,試試能不能幫這三個小朋友解決一下問題呢?這三個小朋友站在杯子的不同位置,他們看到的茶壺會一樣嗎?那他們看到的茶壺是什么樣的呢?(思考一會兒再出示)

(出示從前、后、左、右、上面看到的茶壺)是誰看到的?

⑥猜物品游戲。

這幾天,老師也去觀察了一些東西,還把它們其中的一個面拍了下來,(出示)你能猜出這些分別是什么東西嗎?

師:剛才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東西,為什么有的那么難認呢?(只看物體其中的一個面)

師:那我們在觀察物體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師:小朋友都說得非常好,觀察一個物體,我們應該從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全面地去觀察,這樣才能比較正確地了解這個物體的特點。

學生活動:

①學生進行練習,并說明理由

②從猜一猜活動中得出:觀察一個物體,我們應該從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全面地去觀察,這樣才能比較正確地了解這個物體的特點。

多媒體運用:

出示練習題

個別化教學:

學生獨立練習時,教師巡視,給學困生及時幫助。

1至4題,讓學困生先回答并說明怎樣想的,優(yōu)秀生進行補充。

【設計理念】

在練習的設計上,我安排了四個層次。首先完成課本內容的連線,這是多方位的一種對應練習。其次設計了觀察一個長方體的活動,把小組中同學的書本合放在一起,判斷形狀。第三,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位置與所見物體形狀的關系,出示了同一茶壺不同方位的四幅圖片,讓學生猜測觀察者是在茶壺的哪個方向觀察的,由此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最后,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設置了一組猜物游戲,只看一個面,讓學生來猜一猜是什么東西。通過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告訴學生,觀察物體,須全面才能見其真面目。

四、知識介紹,全課小結

教師活動

1、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玩得開心嗎?那么,你在玩的過程中學到了什么呢?四人小組互相說一說。指名說一說。

2、今天我們學會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同一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在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要留心觀察,做一個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們能做到嗎?

學生活動:

1、各自總結自己的收獲

2、先小組交流再全班匯報觀察物體的經(jīng)驗:我知道觀察物體要全面;我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改變觀察的位置或者轉動物體都可以看到不一樣的結果;我學會了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

板書

觀察物體

前 面 —— 正面

后 面 —— 后面

左 邊 —— 側

右 邊 —— 面

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全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