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教案是教師提高自己教學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教案在完成的過程中,教師務必要考慮文字表述規(guī)范,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防滲透球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防滲透球教案篇1
投出理性的一票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目標
1、識記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的含義。
2、理解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的優(yōu)缺點,珍惜選舉權的重要性。
3、運用生活實際說明制約選舉方式選擇的因素。
(二)能力目標
從具體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參與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政治參與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
選舉方式的選擇,選舉權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選舉方式的選擇
★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建議
本框題的問題涉及學生具體的-活動實踐,建議多引入、創(chuàng)設具體的政治活動情景等輔助學習、理解,增強學生的實際參與意識。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我國是人民-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政治權利,如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正確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這是本節(jié)內容要學習的。
(二)進行新課
四、-選舉面面觀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第15頁材料,同時思考所提出的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1、鏡頭一反映的是直接選舉,鏡頭二反映的是間接選舉,它們都是差額選舉的方式。2、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應該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要不斷提高參與-選舉的素質和能力,增強當家作主的主人翁責任感。
二、選舉方式的選擇
1、我國當前的選舉方式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說明我國當前有哪些選舉方式?
學生活動:思考問題,討論后作出進行點評。
(1)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
直接選舉:由公民直接投票選舉被選舉人的方式。
優(yōu)缺點:每個選民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信賴的人。但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情況下無法使用。
間接選舉:先由選民選舉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選舉產生上一級代表機關的代表或政府領導成員。
優(yōu)缺點:每個選民不能直接選擇自己信賴的人。但可以彌補直接選舉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情況下無法使用。
(2)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
正式候選人名額與應選名額相等,為等額選舉。
優(yōu)缺點:能比較充分的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但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選民的自由選擇,影響積極性。
正式候選人名額多于應選名額,為差額選舉。
優(yōu)缺點:能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選擇的余地,在被選舉人之間形成相應的競爭。但如果對競選活動不加以有效規(guī)范,容易造成虛假宣傳。金錢交易等。
可見。各種選舉方式都各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局限性。采取什么選舉方式,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要根據(jù)社會經(jīng)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文化水平等具體條件來確定。
2、選擇選舉方式的主要制約因素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6-18頁內容,結合我國并不同時期選舉方式的變化,了解制約選舉方式選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
(1)選擇選舉方式要根據(jù)社會經(jīng)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文化水平來確定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jīng)濟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眾的-素養(yǎng)不高,我國只在鄉(xiāng)鎮(zhèn)-代表選舉中實行了直接選舉。隨著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人們的-意識增強,政治參與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國將直接選舉的范圍擴大到縣級-代表選舉,并實行了差額選舉。
(2)選舉方式的選擇要體現(xiàn)國家性質,并與社會進步、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相適應。
我國是人民-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要采取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選舉方式。根據(j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面對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發(fā)展不平衡的實際狀況,我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采用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
三、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
教師活動:同學們看教材第18頁,說明為什么要重視自己的選舉權利?如何重視并使用好自己的選舉權利?
學生活動:閱讀思考討論
教師活動:總結講評。
1、行使選舉權的重要性
(1)行使好選舉權是公民政治參與能力的體現(xiàn),是公民政治素養(yǎng)高低的重要標志。
(2)選民參與-選舉的素養(yǎng),是影響選舉結果的重要因素。行使好選舉權,才能更好的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jīng)濟和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
(3)是否積極參與選舉,認真行使選舉權,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標志。
教師活動:那種“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的想法,是公-識不強、主人翁意識不強的表現(xiàn)。那么,怎樣才能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呢?請同學們根據(jù)上面的學習,談談自己的想法。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
教師點評:
2、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
(1)要不斷提高自己參與-選舉的素養(yǎng),端正參加選舉的態(tài)度,提高選舉能力,選出切實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
(2)要增強主人翁責任感和公民參與意識,積極參加選舉,認真行使自己的選舉權。
(3)要不斷提高政治參與能力,在理性判斷基礎上,鄭重投出自己的一票。
(三)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jié)內容講述了我國的選舉方式以及如何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的有關知識,懂得我國是人民-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應該增強主人翁責任感,自覺珍惜并運用好選舉權,以促進我國的-政治建設,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實例探究
[例1]下列選舉方式屬于間接選舉的是()
a.全班同學投票選舉自己的班長b.縣-代表選舉市-代表
c.某村村民選舉村委會主任d.某鄉(xiāng)鎮(zhèn)選舉本鄉(xiāng)鎮(zhèn)-代表
答案:b
[例2]制約選舉方式選擇的主要因素是:(1)物質生活條件(2)國家性質
(3)選民文化水平(4)候選人的結構構成()
a.(1)(2)b.(1)(3)c.(1)(2)(3)d.(1)(2)(3)(4)
答案:c
[例3]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的情況下,適宜采用的選舉方式是()
a.間接選舉b.差額選舉c.直接選舉d.等額選舉
答案:a
[例4]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一個重要尺度是()
f.享有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各方面的-權利多少
g.選民參與-選舉的能力高低
h.選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文化知識的多少
i.是否積極參加選舉,并認真行使選舉權
答案d
★課余作業(yè)
作業(yè):比較幾種不同的選舉方式
防滲透球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一個文明的小公民。
2.懂得安全乘車的基本規(guī)則,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3.能根據(jù)老師的提問,清楚、連貫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室用椅子模擬擺放成公共汽車。
2、道具:小動物的圖片、方向盤、胡須、布娃娃等。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導入活動師:小朋友,你們坐過公交車嗎?你們上車時會怎么做呢?今天呀有一群動物也來乘公交車了,我們來聽一聽他們是怎么坐公交車的!
1.教師講述故事《文明的小乘客》并提問:
(1)小動物們是怎么樣上車的?虎大哥上車時怎么做的?你認為它做得怎么樣?為什么?
(2)小花狗乘車時是怎么做的?你認為它做得怎么樣?為什么?
(3)雞大嬸乘車時不小心踩了虎大哥一腳,它是怎么做的?你認為它做得怎么樣?為什么?
(4)虎大哥乘車講文明嗎?虎大哥最后下車了嗎?為什么會下車呢?
2.教師組織幼兒自由討論。
(1)提問:你平時乘車時怎樣做的?除了故事中說的,乘車時還應該注意什么?
(2)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巡回傾聽。
3.教師引導幼兒集體討論,并根據(jù)討論結果,歸納和小結。
(1)乘坐公共汽車時,上車應主動投幣或刷卡。
(2)要從前門上車,后門下車。
(3)上車后要坐好或抓好扶手,不能在車上隨意走動,更不能將頭、手、身體的其他部位伸出窗外。
(4)一人一位,不要隨便占座位。
(5)要主動給老人、殘疾人、抱小孩的人讓座。
4.游戲:乘公交車教師用椅子擺成公交車的樣子,幼兒自選角色,如:司機、乘客、爺爺、 殘疾人等,一起玩"公共汽車"的游戲。
總結結束故事:
文明的小乘客嘀嘀嘀,森林巴士準備出發(fā)了。門一開,大家爭先恐后地往車上擠。哎呀,小松鼠的鞋擠掉了,小白兔的花衣服給扯破了,虎大哥仗著自己力氣大,把大伙推到一邊,連錢都不給就搶先上了車。小花狗著急地喊:"大家不要擠,排好隊,一個一個上!"大家聽了小花狗的話,排好隊,一會兒就都投幣上了車。
車上,狐貍大叔提醒大家:"沒有投幣的,請回來投幣噢。"大家都看著虎大哥?;⒋蟾缪b作沒聽見,扭頭看著窗外。
車開了,第一站停靠青草坡,山羊爺爺搖搖晃晃地上車了。狐貍大叔說:"請給老弱病殘和乘車需要幫助的人讓個座。"山羊爺爺走到虎大哥的面前,虎大哥趕緊閉上眼睛裝睡覺。坐在最后的小花狗站了起來:"山羊爺爺請到這兒來坐吧。"說著,扶著山羊爺爺坐下來。山羊爺爺樂呵呵地摸著小花狗的頭說:"你可真是個好孩子呀。"車子又停了一站又一站,車上的人越來越多。雞大嬸不小心踩了虎大哥一腳,忙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虎大哥卻蠻不講理對叫起來:"誰知道你是不是故意的,你把我的腳踩傷了,賠錢!"雞大嬸嚇壞了。小花狗不服氣了,說:"她確實不是故意的,車上人這么多,大家應該互相謙讓才是。"車上的動物們都同意小花狗的意見,批評虎大哥不文明。
一會兒,車停了,虎大哥灰溜溜地下車了。
活動反思:
如今幼兒乘坐公交車的機會變多了,但是在乘坐公交車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不文明的現(xiàn)象。為讓幼兒更好的了解乘車禮儀,增強文明乘車意識。因此設計此節(jié)活動《文明小乘客》。
在活動前部分,我創(chuàng)設了開車去郊游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緊接著提出了問題:小朋友:“你乘坐過公共汽車嗎? 跟大家說說吧等”,來引發(fā)幼兒對生活經(jīng)驗和已知經(jīng)驗的回憶再現(xiàn)?;顒又?,利用故事《我是文明小乘客》讓幼兒了解乘車的一般規(guī)則,在聽故事中的過程中,幼兒都能積極講述故事中所發(fā)生的事情,并能夠正確判斷故事中動物的行為對不對,為什么做的不對,從而知道做一個文明小乘客的基本禮儀。結合視頻幼兒進行討論并判斷遵守文明安全乘車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討論過程中部分幼兒能夠說出自己的乘車經(jīng)驗。幼兒了解了一些乘車文明禮儀后,考慮到社會活動需讓幼兒有親身體驗,激發(fā)幼兒情感,在活動的后半部分,幼兒進行操作和角色扮演,在操作環(huán)節(jié),因為時間的關系孩子操作時間較短,幼兒對于角色扮演非常感興趣,幼兒在游戲中體驗了做乘客的樂趣,并且能夠主動讓座,但是在扮演過程中孩子沒有分清上下車在哪里,也忘記上車投票等。
本次活動主要讓幼兒了解乘坐公交車的一般規(guī)則,能判斷并遵守文明安全乘車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在整個活動中,教學目標雖然得到了的落實,但是整個活動進行下來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反思如下:
1.由于在活動環(huán)節(jié)設置較多,老師進行的活動時間較長。
2.幼兒學習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充分體現(xiàn),教師說教部分較多,在后面活動中導致孩子的興趣性較低。
3.操作環(huán)節(jié)因前面環(huán)節(jié)較長,導致操作環(huán)節(jié)匆匆結束,提供的操作材料有一些不清楚,導致孩子無法判斷,操作材料提供有些復雜,提供的公交車可以刪去,缺乏意義。
4.最后的角色扮演環(huán)節(jié)因時間的匆促,導致交代不夠清楚,老師沒有做好一個觀察者,雖然孩子樂意參與游戲,但是老師并沒有更好的幫助幼兒明白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5.活動中設計的是以通過觀察故事、視頻進行提問方法,最后變成一問一答,缺乏開放性,導致呆板的說教,活動過程的趣味性減少。
因此通過此節(jié)活動并且通過專家的前期指導明白了一節(jié)好的活動需要進行反復推敲,找準其核心經(jīng)驗,考慮到幼兒的學情,老師在整個活動中只是一個引導者,以幼兒為主體,不是呆板的說教,在活動的設計中要考慮到實際需要,在活動的組織中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進行摸索。
防滲透球教案篇3
公民的義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道德義務含義,法律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關系;
能力目標:
增強對公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對履行道德義務重要意義的認識能力,提高踐行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明確履行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重要意義,明確忠實履行應盡的義務的要求;增強對國家、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的責任意識,做負責任的公民。
★重點和難點重點:
公民為什么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
★課前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填好教師事先發(fā)下來的調查表,目的是了解學生對有關義務知識的認識狀況;請學生總結自己升入中學以來履行過哪些道德義務,并寫成書面材料,共班級展評;將自己了解的三類行為,即法律鼓勵做的行為、法律要求做的行為、法律禁止做的行為,寫成書面材料,為參加教學活動做好準備
★教學方法:課前調查法;情感激勵法;小品表演法;設疑討論法
★授課過程導入新課:從活動“小明履行了哪些義務?”導入(幫助學生認識義務來自親情、道德、法律等各個方面,法定義務是必須履行的義務。)
1、請學生仔細閱讀圖文資料
2、經(jīng)過思考,分四組分別討論其中的一個方面,將相關內容分別填在表格中。
3、幾個學生介紹自己填寫的內容后,教師對此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4、小明的上述活動,分別履行哪方面的義務?哪項是法定義務?哪一項義務是我們必須履行的?
小結:我們在社會中生活,不僅享有憲法規(guī)定的各項基本權利,還要對他人、對社會履行相應的義務。這些義務來自親情、道德、紀律、法律等各個方面。其中,法定義務是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公民必須履行的。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強調)。對于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
朗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guī)定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探討一下關于公民的義務的問題
新授:公民的義務(板書)
一、我們的法定義務(板書)
(一)我們?yōu)槭裁匆男蟹ǘǖ牧x務。
案例分析:小珊應該納稅嗎?
1、小品表演
2、在思考,小組辯論(甲方認為小珊是未成年人不要納稅;乙方認為小珊是中國公民要依法納稅,這是公民的義務)基礎上,在班上交流見解。(辯論中論述精彩的學生加5分,參加辯論的加3分,獲勝團隊每人加1分)
3、教師小結(相關鏈接)
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因此,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我們每個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責任感,自覺履行應盡的義務。因為這還是愛國的表現(xiàn)。比如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義務。朗讀并請學生說說馬克思的話的意思。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R克思(相關鏈接)
(二)我國公民應履行哪些義務?
1、學生朗讀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的義務,教師作簡單分析。
2、除了上面談到的義務,我們還應該法律履行哪些義務?3、“只想享受權利,不想履行義務;想多享受權利,少履行義務”的認識正確嗎?為什么?(學生討論,教師適時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總結提問: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們要履行法定的義務,為什么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呢?(三點見書)
二、我們的道德義務(一)
道德義務和含義以及道德義務與法定義務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1、分析小龔的案例引出道德義務的含義。
2、廣義的義務,既包括法定義務,又包括道德義務。
3、公民履行道德義務的意義
4、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相關鏈接)
5、列舉各種義務讓學生分辨哪些是法定義務,哪些是道德義務?
(二)我國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內容
1、案例分析單先生的行為為什么受到人們的稱贊?(感受不能僅僅局限在拾金不昧上,引導學生擴展思路)
2、基本道德規(guī)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公民要履行很多的義務。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公民履行義務,是每個人責無旁貸。
防滲透球教案篇4
一、導入課題
前兩課,我們體會到手能傳遞幸福、友好、真誠、快樂……能帶給人們美好生活。又目睹了張迎善那雙特大號的、粗糙、有力的手。今天,我們來近距離研究一下自己的手。板書課題:手上的皮膚
二、出示目標:
1.通過學文,了解手上皮膚的特點和功能,增強對手的情感。
2.學習運用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初讀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課文,相互正音。
3.1分鐘識記生字。
4.瀏覽課文,找出課文中用來總說的段落。
四、品讀感悟
1.指名回答找出來的段落。并說說從中獲得的信息。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紹我們的手有許多有趣的地方。)
第六自然段。(說明手的用途多,手上皮膚的學問也多。)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質疑:根據(jù)前兩段的學習,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在大家自學前,我們先看金鑰匙又教給我們的新的學習方法,翻開書,齊讀?!残『诎宄鍪窘痂€匙〕
4.共同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此段,思考這段圍繞什么來寫的?(2)畫出指紋的特點及作用。(3)看一看自己的指紋有什么不同;你還知道指紋有什么作用?(4)匯報。
5.總結學習方法:(1)讀課文。(2)找中心句。(3)畫出指紋的特點及作用,用①②③標出來。
6.用同樣的方法,自選學習2、3、5三自然段中的一段,小組合作學習。
7.學生在匯報過程中,引導思考以下問題:
①第二段中處理的問題:你還知道哪些人雙手的特點?
②第三段中處理的問題:如果有人去看手相,你打算怎樣勸說?
③第五段中處理的問題:相互比一比指甲是否相同。
8.小結:看板書,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有關手上皮膚的知識呢?
師介紹方法2:想想每段寫的是什么,把各段的意思連起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板書總結文章結構順序:總——分——總
其實,在這課的學習中,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運用了列數(shù)字、假如等寫作方法。像這樣,通過列數(shù)字、舉例子、下定義的方法,向我們介紹一種事物的文章,叫說明文。)
五、拓展: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認為今后應該怎樣來保護手?
2.運用批注的方法自讀《手指》。
3.運用歸納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概括《手指》的主要內容。
六、總結:
人人都有兩只手,但靈巧的程度不一樣。手的靈巧在于手腦并用。勤動腦又勤動手,才能心靈手巧;動腦又動手,才能把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
防滲透球教案篇5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東南亞的范圍及包括的國家,掌握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東南亞地形、氣候的一般特點,及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在地形、氣候方面的差異。
2.通過指導學生使用地圖,分析東南亞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特點,提高學生的讀圖和分析圖的能力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綜合問題的能力。
3.通過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關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
教學重點
東南亞重要的地理位置,東南亞的地形、氣候特點。
教學用具
?東西半球圖》、《東南亞地形圖》、熱帶雨林氣候的天氣示意圖。
教學方法
講述法與談話法相結合。
教學提綱
第一節(jié)地理位置和自然環(huán)境
一、范圍、地理位置及國家
1.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聯(lián)系兩大洲、溝通兩大洋的“十字路口”
3.位于南緯10°至北緯25°之間
二、自然條件
1.地形: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馬來群島多火山、地震。
2.氣候:①熱帶雨林氣候②熱帶季風氣候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我們在學習東亞區(qū)域地理時,是從哪幾個方面認識東亞的?(范圍、地理位置、居民及自然條件和經(jīng)濟特點。)
引入新課我們今天學習東南亞的區(qū)域地理,仍然是從這幾個方面分析,找出它與東亞的差異,總結出東南亞區(qū)域地理特征。
學習新教材
一、范圍、地理位置及國家(板書)
[讀圖]讀《東西半球圖》,教師指圖明確范圍,在圖中找出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教師做簡單介紹。
[提問]從圖上看東南亞位于哪兩個大陸和哪兩個大洋之間?(從海陸位置看,東南亞在亞洲東南部,瀕臨太平洋和印度洋,正處于亞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從古至今一直是海上交通要道,馬來半島南面的馬六甲海峽,是通過這個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1.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聯(lián)系兩大洲、溝通二大洋的“十字路口”
[讀圖]讀“馬六甲海峽的航線”圖。教師介紹馬六甲海峽。
[提問]日本把馬六甲海峽為“海上生命線”,這是為什么?提示學生可參看“日本主要工業(yè)原料來源示意圖”回答。(日本的工業(yè)原料依賴于進口,需從亞洲、非洲等地進口石油、鐵礦石等,而馬六甲海峽是它必經(jīng)之地。日本向亞洲、非洲等地大量出口工業(yè)產品,同樣需經(jīng)馬六甲海峽,它直接關系到日本經(jīng)濟的發(fā)展。)
[讀圖]讀《東南亞政區(qū)圖》引導學生思考,東南亞地區(qū)和東亞地區(qū)所占緯度有什么不同?哪些國家位于赤道兩旁?(東亞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東南亞則位于南緯10°至北緯25°之間,絕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國位于赤道兩側。)指導學生從圖上找出東南亞包括的國家和地區(qū),參看課本附表,東南亞國家概況,做總結歸納。
3.位于南緯10°至北緯25°之間
東南亞的這種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對其自然環(huán)境有什么影響呢?
二、自然條件(板書)
1.地形
[讀圖]讀《東南亞地形圖》指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思考并回答下面的問題:總的看地形有什么特點?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有什么區(qū)別?(學生回答略)教師指圖介紹主要地形的分布。
[教師歸納]總的看東南亞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從中南半島看,(教師邊講邊繪中南半島山河示意圖,要求學生從圖上找出主要山脈及河流名稱)與我國西南部山水相連,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形勢。
[提問]這種山河大勢給當?shù)鼐用裆a活動帶來什么影響呢?(上游流經(jīng)山區(qū),地勢險峻,水流湍急,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為工農業(yè)生產提供動力。下游水流緩慢,兩岸形成沖積平原,土質肥沃,灌溉便利,為農業(yè)發(fā)展提供有利條件。)
[提問]在圖上找出中南半島上五個國家的首都,它們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點?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這一帶為沖積平原,自然條件優(yōu)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農業(yè)發(fā)達,人口稠密。)
[做一做]填寫課本第114頁表格。
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板書)
[提問]指導學生讀《東南亞地形圖》后問馬來群島與中南半島相比較,地形有什么區(qū)別?(同樣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嶇,而且多火山。如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有“火山國”之稱。)
[看景觀圖]指導學生看課本“坦博臘火山大爆發(fā)”圖。
[讀一讀]指定學生朗讀課本第115頁的“讀一讀”。
[提問]為什么馬來群島多火山?提示學生參看《六大板塊示意圖》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圖》,并注意與日本比較。
[教師歸納]馬來群島與日本群島一樣,也是位于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地殼不穩(wěn)定。所不同的是,馬來群島處于印度洋、太平洋兩大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
[提問]火山爆發(fā)會給當?shù)貛硎裁从绊??(一方面會帶來巨大的災難,另一方面火山噴出的火山灰富多種元素,也會使當?shù)氐耐寥婪饰?。?/p>
馬來群島多火山、地震(板書)
總的看東南亞的多山地形與其所在位置是分不開的。它不僅影響了東南亞的地形,也影響了東南亞的氣候,我們來分析一下本區(qū)氣候特征。
[提問]東南亞屬于哪個氣候帶?提示學生參看“世界氣候的地區(qū)差異”圖。(屬熱帶多雨地帶。)
[提問]這里的氣候有什么特點?指導學生看《世界年平均氣溫圖》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圖》(這里年均溫可達20℃以上,年降水量大部分在2000毫米以上。因此是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
[教師講述]但由于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所在位置不同,它們之間的氣候也存在差異,尤其在降水上,可以分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
2.氣候
①熱帶雨林氣候(板書)
[讀圖]指圖,明確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地區(qū)——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
[提問]這一帶緯度位置特點是什么?(赤道附近。)
[提問]這一帶每天的天氣變化過程怎樣?指導學生讀熱帶雨林氣候的天氣示意圖,請一學生按圖分析一天的天氣變化情況。(日出以后,氣溫逐漸升高,地面上的空氣受熱上升,天空云量逐漸增多;午后兩三點鐘,天空濃云密布,雷電交加,降下大量雨水;到傍晚云量減少,天氣轉晴。)
[提問]這里為什么會經(jīng)常產生這樣的天氣變化叱?提示學生可參考“降水的分布和變化”一節(jié)的內容。(馬來群島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氣溫高,氣壓低,同時四周為廣闊的海洋,水汽來源充足。日出后,地面空氣受熱上升,上升過程中溫度不斷下降,空氣中的水汽容易達到飽和而凝結成水滴,產生對流雨。)講課過程中,繪制上升氣流降水示意圖。
正是由于這里有充足的熱量和降水,所以可以生長終年常綠茂盛的森林,我們叫這種植物類型為熱帶雨林。并且這里的農作物全年可以播種,都能收獲。
②熱帶季風氣候(板書)
[讀圖]指圖,明確熱帶季風的分布地區(qū)——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
[提問]什么是季風氣候?中南半島的風向有什么變化?指導學生參看“亞洲東部一、七月的氣壓和風向”圖。(季風氣候是指在一年之內,隨季節(jié)不同,風向有規(guī)律的變。這里一月為東北風,七月為西南風。)
[教師講授]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吹東北風,是來自亞歐內陸的風,所以較干燥,降水少,形成旱季。6月到10月吹西南風,它來自濕熱的印度洋,所以降水很多,形成雨季。
[提問]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多雨,而熱帶季風氣候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教師補充]由于熱帶季風氣候一年有雨季、旱季之分,所以這里的農作物多在雨季播種,在旱季收獲。
復習鞏固按照板書,引導學生回憶本課所學的重點知識。
布置作業(yè)填寫課本第116頁[做一做]中表格;閱讀第116頁“讀一讀”。
防滲透球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亞洲的地勢特點、主要的地形單元.
2.亞洲的河流走向。
教學重難點
亞洲地勢特點,地形單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亞洲雄風》的mp3或動畫,引出課題:
第二節(jié):自然環(huán)境
二、新課講解:
(一)、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板書)
1、亞洲地形區(qū)的分布:
出示ppt,學生先看書,找出書中提到的地形單元,再看地圖找出相應的地形單元。
學生上講臺,指出要求的地理單元:(按地勢分為三組)
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
東西伯利亞山地、中西伯利亞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西西伯利亞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
問:我們是按什么順序找的?
總結:亞洲的地形復雜多樣
2、亞洲的地形特點:
出示ppt,問:
說說亞洲主要地形區(qū)的位置并依據(jù)高度表,說說它們的大致海拔?
找出死海和珠穆朗瑪峰,看看它們的海拔有多高?
總結:地勢起伏大
點擊“亞洲剖面圖”
總結:亞洲大陸沿北緯30°緯線地勢是中部高,東西部低
最后總結亞洲地勢特點:
地勢起伏大
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復雜多樣
點擊幻燈片中的“亞洲地理集錦”,學生看書,出示亞洲地形圖,總結“亞洲之最”
3、亞洲的主要河流:
學生看書,找出書中提到的河流:
學生上講臺找出河流:分為四組
黃河、長江、湄公河
恒河、印度河
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
塔里木河、阿姆河、錫爾河
在找的過程中,總結:
總結:
(1)流向
流向太平洋的有:長江、黃河、湄公河
流向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
流向北冰洋的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
最終不流入海洋的有:錫爾河、阿姆河、塔里木河
(2)看看它們的流向有何不同?
向南、向北、向東、向西
(3)亞洲河流分布有何特點?這種分布與地形分布之間的關系如何?
亞洲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狀分布。
因為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使大多發(fā)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向四周較低的平原、丘陵地區(qū)流。
(4)亞洲河流還有哪些特點?
亞洲地域遼闊,中部高、四周低,使許多河流源遠而流長。
活動:p9頁
1.歸納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找出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落基山脈、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分別指出它們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按照“相對一致、空間上連續(xù)”的原則,將北美洲按照地形劃分成西部、中部和東部三個區(qū)域,說出這三個區(qū)域主要的地形類型。
西部主要是山地,中部是平原,
東部是山地、高原。
(3)讀圖,指出北美洲大陸沿北緯40°緯線自西向東地勢的變化特點。
北美洲大陸沿北緯40°緯線自西向東地勢是西部高,中部低,東部較高。總體上呈現(xiàn)出東西部高,中部低的格局。
綜上所述歸納北美洲地形特點是地形多樣,地勢東西部高、中部低
活動:p9
2、以密西西比河為例,解釋北美洲的地形對河流流向的影響。
(1)在圖中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用箭頭標出它們的流向。
(2)分析這些河流的流向與地形的關系。
因為北美洲東西部為地勢較高的山地高原,中部是地勢較低的平原,南部地勢更低的平原,這使許多河流發(fā)源于東西部向中部流,匯集形成密西西比河,最終向南流入海洋。
防滲透球教案篇7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good manners,這是一個亙古及今且永恒的話題。但在我們這一單元中,good manners 都有些什么內容呢?中外文化中對good manners 的理解、體現(xiàn)有什么異同?我們該怎么做、做什么才能成為一個受人歡迎、具有good manners 的人呢?單元中十一個板塊的相關話題的設計及語言材料的選編無不緊緊扣著這個中心。從日常生活中看似雖小但能觸及心靈的情景及行為,如道歉、書面致謝;東西方餐桌禮儀;域外風俗禮節(jié)等,都作了詳盡的詮釋,所有這些為我們提供的不僅是充實的英語語言知識和綜合語言運用技能訓練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這一單元的整個過程也是他們陶冶情操、規(guī)范行為、發(fā)展心智的過程,這對他們身心的發(fā)展會產生較強的感染作用,有助于他們人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和跨文化意識的加強。
“熱身”(warming up)部分設計了學生學習生活中及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四幅畫面:上課遲到、打斷別人說話、排隊買飯時不小心雨傘戳著別人、商店里排隊付款一男士推開兩顧客從他們中間穿過,顧客生氣質問男士。讓學生學會道歉,學會講禮貌。這部分的目的是,引出中心話題good manners,幫助學生明白講禮貌會使我們人際之間關系和諧融洽,甚至會化干戈為玉帛;同時復習或學習一些致歉語和必要的答語。
“聽力”(listening)部分提供了一段兩朋友間的對話,一朋友不打招呼騎走了另一朋友的自行車,并且把它弄丟了。怎么辦?當然是道歉。這個聽力練習要求學生通過聽學會對發(fā)生了這種事情后的道歉表達和更高姿態(tài)的回響,使道歉者釋然。以此了解英語國家人士語言的得體性、思維的方式與習慣表達方法,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如 “i guess it wasn’t really your fault, was it?” , “ that’s ok. forget it. it was an old bike anyway.”
“口語”(speaking)部分提供的是三組文字情景,要求學生在前面“熱身”和“聽力”的基礎上,以雙人對話的活動形式體現(xiàn)情景,訓練學生在比較真實的情景中口頭表達能力和豐富他們有關道歉的語匯,包括詞和句型。充分展示具備good manners者解決問題、處理尷尬場面的風采。
“讀前”(pre-reading)部分設計了四個情景:1)at a dinner party, 2)greeting your teacher, 3)receiving your birthday present, 4)paying a visit to a friend’s house, 以小組活動的形式討論并寫下在中國文化中以上情景有禮有節(jié)的一些規(guī)矩,這一活動的目的是不僅要調用學生已有的直接和間接的體現(xiàn)good manners 的生活經(jīng)驗,加深對我們中國是文明禮儀之邦的認識,而且激活學生的思維,自然過度到下一步的 “reading”--- 西方文化、餐飲禮儀。
“閱讀”(reading)部分是一篇說明文。主要介紹了西方的餐桌禮儀,并在字里行間滲透著和中國餐飲文化進行比較。東西方文化交織在一起,充滿了跨文化交際的信息,體現(xiàn)了教材的國際性和民族性。
“讀后”(post-reading)部分的前三項任務是要求學生針對課文的理解完成的,可作為評價學生對文章理解的程度。如第一項:列出中西方餐桌上餐具及其擺放的位置;第二項:標出西方正式宴會上主要食物上桌的順序;第三項:判斷西方正式宴會上哪些就餐行為文明有禮,哪些行為顯得無禮粗俗。第四項是回答問題,是一道聯(lián)系中國實際的、開放性的一道問題:中國的餐桌禮儀也在變化嗎?舉例說說。可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目的在于讓學生對中西方餐桌禮儀的認同,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辯能力。
“語言學習”(language study)分詞匯和語法兩部分。詞匯部分有構詞法知識,前綴in-, im-, un-, non- 和練習部分詞匯的一篇與課文主題相關的短文。引導學生通過短文提供的生動語境培養(yǎng)自己理解和記憶單詞的能力。語法項目是定語從句,這是繼前面兩單元后第三次出現(xiàn),不屬新的語法知識。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第一次介入。語法第一部分提供的限制性定語從句和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的例句比較和說明,可供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兩種定語從句的不同形式和含義。第二部分著重檢驗學生運用兩種定語從句拓展句子的能力。
“綜合技能”(integrating skills)設計了一個很實用的寫作任務:寫感謝信。這個設計包括讀和寫。閱讀部分的內容是一封感謝信的范例;寫作部分的任務是:對老師的幫助、父母的關心支持、朋友的真誠、收到生日禮物等寫一封感謝信。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明白對他人的幫助心存感激,無疑是一種美德,一種素養(yǎng)。
“學習建議”(tips)部分提供了一些行為規(guī)范的名言警句,告戒學生隨時隨地講文明、懂禮貌,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
“復習要點”(checkpoint)部分簡要地總結了本單元的語法重點----限制性定語從句和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并且設計了一些最基本的語言練習,幫助學生自評。同時通過兩個問題引導學生對本單元所學的詞匯作一次小結。
二.課時安排:6 課時。
the first period: warming up and listening
the second period: speaking
the third period and fourth periods: pre-reading, reading and post-reading
the fifth period: language study
the sixth period:integrating skills
三.分課時教學計劃
the first period
goals:
to focus on talking about good manners as warming up and listening practice.
to learn to express apologies and responses to apologies.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good manners through various activities in class.
teaching procedures:
i. warming up
設計問題、語境,誘發(fā)學生打開話匣子,不作限制,更不當練習來完成。
1.以舊帶新,先入為主,根據(jù)學生自己的體驗和理解,列舉good manners 的事例。
2.知錯并向人道歉是good manners 的行為之一。引入道歉用語,借書中情景和額外補充的各種情景反復演練,使學生能將這些禮貌用語嫻熟地運用于生活之中。
(這些情景的提供,也為最后讓學生自己描述道歉場面作準備)
3.作為一個有禮貌的人,對他人的誠懇道歉怎么反映?說些什么讓道歉者心里釋然?(為下一步的聽力做個鋪墊)
4.你上次向人道歉的情景還記得嗎?對方是否是個講禮貌的人。請描述一下。
1. t: we like people with good manners. we don’t like people with bad manners.
well, what are good manners in your opinions? for example,
is it good manners to take your classmate’s bicycle without telling him?
of course it’s ( not) good manners to do…./ that….
group work: make a list of at least four things which are good manners in our daily life.
2. what should we do at least to be good manners if we do something wrong?
making an apology? and how to express your apologies? what expressions do you use to apologize?
(excuse me/ i’m sorry./ i am terribly sorry/ please forgive me...)
3. look at the four pictures in the text. complete the dialogues with proper word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s given.
4. here are some more similar situations. please make similar dialogues in pairs to drill the expressions of apologies.
situation one: you go to the teachers’ office to hand in your homework, but your teacher is talking with one of her colleague. you interrupt them.
situation tw you are late for the school gathering and all your classmates are waiting for you at the bus station. you explain that you had a flat tyre. your classmates forgive you and tell you not to worry.
situation three: when you are walking in the streets, you step onto someone’s toes and this person is a bit angry. he reminds you to be careful next time.
situation four: you are playing basketball and suddenly the ball hit someone passing by. the person is very angry with you.
5. in fact, if you can apologize probably after you do something wrong, others will still have a good impression of you. on the other hand, your proper response to an apology also shows you are a person with good manners.
well, what’s your response to the following apologies?
1) i’m sorry, sam. i stepped on your pen and broke it. i didn’t see it on the flo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t’s ok. i have another pen.)
2) i’m sorry, mr. tan, i didn’t complete my homework. i was not feeling well last nigh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e you feeling better now? you may hand in your homework tomorrow.)
6. do you think it good manners to make an apology to people in time if you have done something wrong? please describe the situation last time when you made an apology to others.
what did you say to express your apologies? what was the other’s response?
did he / she accept your apology? do you think him a person with good manners?
why (not)?
ii. listening
1. listening in sb.
遵循step by step 的原則,分聽前(pre-listening)、聽時(while-listening)和聽后(post-listening) 三步走,并設計各個步驟的任務型活動,使整個聽力目標明確,中心話題更為突出。
pre-listening: go over the six questions or sentences and guess in pairs if the persons in the listening have good manners or not. why do you think so?
while-listening: 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complete the six sentences.
post-listening questions:
has anything similar happened to you? what was the situation? how did you deal with it?
do you think you’re a person with good manners? in what ways?
2. listening in wb. p.115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ish the exercises in it.
the second period
goals:
to focus on oral practice --- speaking.
the students are to use the expressions of apologies and possible answers freely through some situations.
they are enabled to solve some simulating problems about good manners and bad manners.
teaching procedures:
i. elicit the expressions of apologies and possible answers through the situations which might happen to the teacher himself / herself.
the teacher is a bitl late for the class.
the teacher carelessly knocks down a student’s booksl on the table.
the teacher blames some student wrongly for not …l
1. t: i’m sorry. i didn’t mean to …. now i apologize for my …
s: oh, that’s all right.
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與學生交流,既是以身示范,又自如、貼切地呈現(xiàn)教材中提供的常用道歉用語和回答方式。
2. t: what do you think of me since i made an apology for what i did?
what if i didn’t apologize to you for what i did?
就老師的行為讓學生評說會更加激發(fā)學生說的興趣,還會使學生具備一定的good manners 的尺度標準。同時,為后面學生自己如何表現(xiàn)出文明禮貌、“問題”如何解決作準備。
3. t: what would you do i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so as to show you have good manners?
p.37l
ii. role-play: problem solving
鄰里之間的關系同樣體現(xiàn)出文明禮貌的程度。有矛盾、有問題,原因是什么?居委會怎么解決?這項模擬活動跳出了課文,拓展了訓練內容。要求學生將學過的表達方法與新的表達方法結合使用,對信息做各種合理的處理與加工,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活動。充分體現(xiàn)口語教學突出話題和功能的雙重要求。
survey and interview ab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neighbors.
in your group of four, one acts as a journalist, interviewing separately the other three who are neighbors about their relationship in between. each neighbor talks about their good or bad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other and tells the reasons for it. one or two of the neighbors have some problems, and they can’t get on well with each other. the journalist reports it to the neighborhood committee and they try to solve it.
我們中國人用自己的good manners的尺度標準,處理好鄰里之間的關系。世界其他各國對good manners 的尺度標準是否都一樣?
iii. discussion p.116
iv. conclusion: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standards of good manners. but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will appreciate those who are kind and helpful to others and the things that are beautiful and true.
the third and fourth periods
goals:
to get to know the western table manners.
to learn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about table manners.
to compare chinese table manners with western table manners.
teaching procedures:
i. pre-reading tasks:
其目的是激活學生已有的相關背景知識,啟發(fā)學生思維和想象,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很快融入課堂教學內容。如借助圖片或powerpoint, 以小組競賽的形式復習有關中外餐桌上食物、餐具的一些單詞;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重溫文明禮儀之邦的中國在待人接物、餐桌禮儀方面的獨特習俗;最后聚焦于西方的餐桌禮儀。三項任務一步一步地扣上下一步的閱讀內容。
防滲透球教案篇8
第一單元 蘇聯(lián)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一課 俄國十月革命
一、課程標準:
簡述俄國1917年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概況,了解世界歷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及其重大意義。
二、知識結構:
1、歷史條件
客觀:經(jīng)濟基礎——具備了帝國主義的特征,生產社會化提高
政治形勢——是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一戰(zhàn)加劇了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
主觀:階級基礎——無產階級革命性一、課程標準:
簡述俄國1917年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概況,了解世界歷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及其重大意義。
二、知識結構:
1、歷史條件
客觀:經(jīng)濟基礎——具備了帝國主義的特征,生產社會化提高
政治形勢——是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一戰(zhàn)加劇了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
主觀:階級基礎——無產階級革命性、戰(zhàn)斗性強
領導條件——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的正確領導
同盟軍——占全國人口大多數(shù)的農民支持革命
2、二月革命
時間:1917年3月
結果:-沙皇統(tǒng)治,形成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
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3、 革命準備
方針:《四月提綱》提出兩種不同性質革命的過渡
策略:先提出和平奪權,后組織武裝起義
準備:黨中央會議決定武裝起義
4、 十月革命
起義: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
性質: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結果:-臨時政府,建立工農蘇維埃政府
措施:對內——宣布平等,廢除特權,收歸國有,沒收土地
對外——簽訂和約,退出一戰(zhàn)
5、 鞏固政權
背景:國內——地主資產階級的叛亂;
國外——協(xié)約國的武裝干涉
措施:軍事——征兵制、組建紅軍,擊潰白軍;
經(jīng)濟——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全部國有;余糧征集;取消商貿;強制勞動
6、 歷史意義
國際:成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了一種新的社會制度;
鼓舞推動國際共運和民解運動;是世界現(xiàn)代史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