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演講稿參考6篇

時間:2024-07-13 作者:Mute 演講稿

通過演講稿,我們可以用坦誠的情感和真實的表達來打動聽眾,有了演講稿,我們可以更好地引起聽眾的興趣和關注,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道德的演講稿參考6篇,感謝您的參閱。

道德的演講稿參考6篇

道德的演講稿篇1

在這個社會上,維護我們的幸福而逐漸俗成的一些行為規(guī)范,叫做道德。對于我們青少年來說,我們不需要做些大事,我們先要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擁擠的公交車上,我們讓一讓座位;在紅燈面前,我們停一停腳步;在道路兩旁,我們彎腰撿起一片廢紙;在家里,我們替父母分擔一些煩惱。這些都是道德表現(xiàn),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做到的話,那么,中國就會變得更美好。

道德是一雙書,推開封鎖在心里的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麗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它孕育著無數(shù)純潔的心。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為規(guī)范,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準。有些人認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也很簡單,道德就是誠實守信用,不貪圖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有一天,一個富人去拜訪一位哲學家,請教他為什么自己有錢后變得越發(fā)狹隘自私了。哲學家將他帶到了窗前,問他:“向外看,告訴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說:“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學家又將他帶到一面鏡子前,問:“現(xiàn)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闭軐W家笑了一笑,說:“窗和鏡都是玻璃做的。區(qū)別只在于鏡子多了一點銀子。但是就是因為這一點銀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看到金錢而看不到世界了

道德的演講稿篇2

大家好,我是六年二班的程芷瑤,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什么?是誠實?是友愛?是善良?是謙讓?還是責任?這些詞匯都從不同角度詮釋著道德的含義。

道德就像我們手中的一把鑰匙,打開了曾經(jīng)封鎖心靈的窗戶;道德就像冬天一道七彩的陽光,透過窗戶,暖暖的照在純潔的心田。

道德是一顆感恩的心;廣西省15歲少女梁燕,從10歲起獨自照顧病癱在床的養(yǎng)父,每天五點起床,做飯、喂雞、幫養(yǎng)父洗臉搽身,放學后,還要挑水砍柴、編竹筐......

五年來,她用堅強、執(zhí)著,用辛勤、用感恩的心守護者養(yǎng)父,小學6年,她年年獲獎,多次被評為市、縣“三好學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因為父母賦予我們生命,養(yǎng)育我們成長;讓我們感恩老師,因為老師給予我們知識,教會我們思想;讓我們感恩社會,因為社會讓我們學有所用,意氣風發(fā)。

道德又是一種誠信;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誠實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前幾天我看到都市新聞中報道,一位60多歲的老爺爺,撿到一個手包,他為了尋找失主,找了一家超市和三個小區(qū),最后又騎車一個多小時,到了十幾公里外的小區(qū),將包物歸原主?!包S金有價,誠信無價”,讓我們學會誠信,做到誠信。道德其實又是一種習慣;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不難。比如:給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媽媽端一杯熱茶、公交車上給爺爺奶奶讓出一個座位、幫助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同學解答難題、把掉到地上的紙屑扔到垃圾桶、遇到紅燈不搶行、不隨地吐痰、不講臟話等等。“小行為,大道德。”一滴水中可看到世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學會道德,對生活保持微笑,生活會還以你微笑。泰戈爾說過:“播種思想,收獲行為;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人格;播種人格,收獲命運”。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道德的演講稿篇3

對于絕大多數(shù)同學來說,上課認真聽講,自習時安靜地看書,課后認真完成作業(yè),這都已經(jīng)成為習慣,這都非常好。但是,也許你還忽略了一種習慣——道德。

什么是道德?其實道德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東西,簡單的說,就是要明白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中國自古以德育人,以德為美,正所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說到底,道德也是一種習慣。

舉個例子,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菁菁校園中,常常會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像:雪白的墻壁上被鞋印沾污,洗手間里的水龍頭“不辭勞苦”的滴著水,投不中的垃圾被棄于桶外,耳旁時不時飄過幾句不太入耳的口頭禪……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為,我們要給予批評。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著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要做的有很多很多。比如:給老人讓座、隨手撿一張紙屑、愛護一草一木、遵守公共秩序、少幾句不文明的話、多一點文明禮貌、拭去那些輕蔑與浮燥、獻一份誠信與愛心,等等。

同學們,良好的習慣并不是天生的,完全可以通過后天來培養(yǎng)。道德的培養(yǎng)只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讓它也成為一種習慣,同學們就都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同學們,你們是我們民族的希望,只有你們將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傳承下去,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敗之地!

道德的演講稿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五(1)班的xxx同學。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痹谖已壑?,道德是至高無上的,所以我希望祖國的人民個個都是道德高尚的人。

從古代開始,我們中國人就非常崇尚道德,即使日月如梭,但我們沒有減輕對道德的重視。有道德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是要從生活的一點一滴積累的,大家想要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的話,就應該多多參與學校里的一些活動,或去聽聽道德的講座。

道德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曾經(jīng)封鎖在心靈里的窗戶;道德是一扇門,透過流動著美好的光芒;道德是太陽的光,孕育沉浸在純潔的心田。道德是做人的必要條件,如果我們能夠從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的開始,就會成為有道德品味的人。

道德來源于我們的心靈。做好事,并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表揚,得到怎樣的贊譽。而真正的道德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身邊每一個人的愛與關心,這就是道德。

在公交車上,有一個可樂瓶,誰也不想撿,但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公交車上全坐滿了,一個老奶奶上來了,你會怎么做;當你看到路邊的自行車倒了,你會怎么做?

生活中道德無處不在,你只要留心觀察身邊的所有事物,就能看到道德的存在。道德就是誠實守信用,不貪圖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道德就是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幫助他人渡過難關。

道德,是如此珍貴,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明天,肩負著祖國的未來,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成為祖國明天的棟梁!因此,我們應該一同去遵守,一起去行動!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讓道德的種子在我們心田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讓道德扎更在更多人的心里。同學們,讓我們都做個有道德的人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講完了!

道德的演講稿篇5

教師是一個活動中的一個基本要素。認識教師在教育過程以及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地位作用;認識教師的勞動特點及其應具備的素質(zhì),特點和條件;認識他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關系,對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質(zhì)量有重要的意義。

教師在教育中究竟處于什么樣的地位,起著什么樣的作用?我個人認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這是教育工作者應樹立的基本觀點。因為教師的特定活動對象是學生,他根據(jù)一定的社會委托,對學生身心施加某種影響,他跟學生的關系是據(jù)此而產(chǎn)生的。社會對受教育者的要求,主要通過教師來體現(xiàn),教師是一定社會教育方針、政策去培養(yǎng)人,使學生的身心朝著社會的要求方向發(fā)展,在教育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其次,教師術有專攻,受過專門的教育訓練,教師知之在先,知之較多,在知與不知的矛盾中教師處于矛盾的主導方面,教育計劃、大綱主要靠教師去組織實施。而學生則知之在后,知之較少,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對前人的文化成果,加以消化,進行一番取舍、組織、加工、轉(zhuǎn)化為學生的知識、能力和觀點,教師不僅用豐富的知識觀點哺育學生,還要教給學生獲得知識能力的正確方法,他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路者。美國的心理學家科克實驗證明:“學生的成優(yōu)劣與指導多寡成正比,指導越具體、細致,成績越優(yōu),缺乏指導,成績最差,各組的成績均因指導的增加而上升。”

第二,教師又是年青一代心靈的啟蒙者和塑造者。加里寧曾說過:“教育是什么意義?這就是影響學生們的心理和道德面貌,要在整整十年的學生期間內(nèi),從一定方向上影響學生地就是說,要把學生造就成人?!?/p>

兒童步入學校后,他的知識,智力的開拓和發(fā)展,道德觀、人生觀,個性的形成都與教師的啟蒙和塑造密切相關,不僅如此,教師對兒童的健康成長也有重要作用,教師是塑造學生心靈的工程師,是使學生健康成長發(fā)展的保健師,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者,這種建設者將直接影響到社會物質(zhì)文明的建設,正因如此,黨和國家對教師寄予莫大的希望。

此外,“凡是學生都感到自己是學生,都有一種‘向師性’,都會產(chǎn)生‘學生感’,他要學習,要聽教師的指揮。”這種屬性,在學生的學習、生活起著主導作用,這有客觀上也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但是教育起主導作用并不屬于教師說的算,教師可以包辦、代替,教師可以把學生當成“白紙”、“瓶子”、“罐子”,將前人積累的文化科學成果移植到他腦中去,因為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具有主動性、積極性的學生,肯定教師的主導作用并不意味著否定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相反,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精心培育的結(jié)果,所以,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是衡量教師主導作用的觀點的重要標志。

可見,無論從教與學的全過程看,或者是從認識的角度上看,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都起主導作用。這就是我們應樹立正確的教師觀,顯然那種認為教師應該放棄主導作用的觀點是錯誤的。

然而,教師主導作用的實現(xiàn),是有條件的,其主導作用能否發(fā)揮或發(fā)揮多大,與教師自身的業(yè)務水平、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客觀的工作條件密切相關。

教師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的作用,是和教育這一活動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關的。人類要把歷代長期積累的社會精神財富,包括文化科學知識、文學、藝術、社會思想、哲學思想等一代地傳下去,不能沒有教育,沒有教師,否則人類文化遺傳的傳遞就在中斷,人類社會也就無法延續(xù)和發(fā)展。

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和社會道德準則,行為規(guī)范的傳播者,他在人類社會有繼承和發(fā)展中啟著承先啟后的橋梁作用。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教師是過去歷史上所有高尚而偉大人物跟新一代的中介……他感到是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個活的環(huán)節(jié)”。人類由于有了這個環(huán)節(jié),才有光輝的未來。

道德的演講稿篇6

時光飛逝,轉(zhuǎn)瞬間,我已為人師十多年了。常常想起兒時的那首歌謠《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作為教師,您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yè)!作為教師,您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學生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一個孩子的心目中,老師是一個最親切、最智慧、最偉大的形象。我不是詩人,不能用優(yōu)美的詩句來謳歌我的職業(yè);我不是歌手,沒有動聽的歌喉來頌詠我的崗位。然而,我要在知識的寶庫里采擷如花的詞語,構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詩篇,我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優(yōu)美的贊歌。

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不僅是一名教師人品、學識、情感與親和力的表現(xiàn),實際上更多的是傾注了我們教師對祖國、對人類、對未來的熱愛。因為有愛,我們才能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和學生貼心。

但是教師的愛也不是盲目的,愛是一門藝術,我們不僅要能愛,而且要善愛。“愛”要一視同仁。在我的周圍王彩云老師是我們組年紀最大的,但他從不叫苦叫累,對待學生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從不打罵他們,遇到問題耐心說教;張景梅老師一直帶病堅持工作,病得厲害了,就到校門前的診所輸點滴,打完針接著到學校來上課批改作業(yè),我們看她可得厲害就勸他住院治療,但她不肯,我們知道他是舍不得他的一幫學生;學生沒有貧富之分,他們有一樣的智慧和熱情,有一樣被愛護的權利,我們應該用一樣的心去關愛他們。

“嚴在該嚴處,愛在細微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高爾基說:“只有熱愛孩子的人,才能配做一名合格的教師。”付出愛的過程是甜美的,付出愛的道路是艱辛的。我曾為學生不學習而大動肝火,曾為做通學生的思想工作而絞盡腦汁;曾為學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淚;曾為學生的感恩而深感安慰。我猶豫過、消沉過,有時候問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當看到學生們體會到老師的苦心奮起直追,成績進步時,當生病時看到學生關切的目光,聽到他們的問候時,這是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熱情,又充滿了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因為,為了學生,教師必然要注重和培養(yǎng)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會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言行,從而樹立起良好的師德形象。

總之,新課程對教師愛崗敬業(yè)的要求有很多、很大的不同。我們每個教師都要不斷地加強自身師德修養(yǎng),真正成為新時期合格的、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