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心得體會可以讓我更深入地思考問題,發(fā)現問題的本質,寫心得體會其實也是提高我們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篇1
聽今天名師講的《漁歌子》了解到語文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聽名師講課心得體會《漁歌子》。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我有如下收獲:
一、設計好教學導語。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jié)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并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于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松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教育氣氛的關鍵要素。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激情”,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tài),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語文課難,要上好一堂語文課更難。經歷備課轉折一關的時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說,要設計好精而簡的導語,設計好嚴而松的課堂環(huán)境,還需要語文教師具備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學生的“心”,才能將課堂教學落于實處。語文課雖然難,但是也有收獲成果的樂趣。難并快樂著。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篇2
在通小校本培訓很榮幸能聆聽到李群教授的講座,她給人的感覺親切自然,語言富有魅力,專業(yè)術語信手拈來,但又絲毫不做作賣弄。她真誠地與我們交流,并沒有空洞地說教,而是通過一個個典型的故事與我們分享、分析,引領我們從中體悟“快樂”“樂觀”。真不愧是教授級別啊!
李群教授首先為我們講解的是“壓力”,她談到正確認識壓力,壓力產生的因素,壓力的影響等問題,我記住的一句話是“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睆娬{的是適當的壓力也會創(chuàng)造佳績的事實——我相信這句話,也相信生活中要不斷的給壓。
李教授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關于“樂觀”的,她引用馬?。惖酶衤摹秾W習樂觀》,在 “樂觀型解釋風格”中,李教授借曹操的樂觀來說明這個問題。“赤壁之戰(zhàn)”曹操大敗,逃回的路上,曹哈哈大笑。屬下不知為何,故疑惑問之:“主公,我們打了敗仗,為什么你還哈哈大笑呢?”曹操笑著回答:“勝敗乃兵家常事,我的失敗只是暫時的。”曹操的這種氣魄讓人折服,我們且不論這個歷史人物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個形象,但他的開朗和樂觀確實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我很喜歡李教授對教育的詮釋,她說“教育的目的是促進人的幸福”,“一個好老師的標準,是能從大家都認為的差生身上找到10個優(yōu)點”,她還說:孔子最欣賞的,不是子路的勇敢和帥才,不是子貢的外交和商務能力,也不是冉有的可以面南為王的謀略,而是顏回的“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高尚人文精神。
李教授說,樂觀是可以修煉的——在我們的心理銀行,每天都要存下資本——別人對你的好,你要敏銳地感受到;別人對你的不好,你要遲鈍地反應。偉大的“不可救藥的樂天派”蘇東坡,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貶,但苦中作樂,不斷創(chuàng)作,開荒種田,研制服飾,打獵引渠,無所不能;痛并快樂著,煩但不閑著,苦日子好過。。。
李群教授的講座深深地觸動了我,我們該怎樣做人,做個什么樣的人,做個什么樣的老師?我們的性格特征和價值取向都會極大影響孩子們的成長與發(fā)展。我們不僅要反思,更要行動!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篇3
很榮幸我聆聽了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趙德成教授為我們作了“讓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講座。趙教授淵博的理論知識,生動幽默的語言,貼近生活的實例講述,讓老師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認識了研究的含義,明確了研究的過程和方法。讓我們覺得“研究”不遙遠,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想研究,就可以成為研究者,同時也認識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不斷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才能在改進中成長,才能不斷促進自己專業(yè)發(fā)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趙博士語錄:
1、研究是運用科學方法探求問題答案的一種過程。
2、要有問題才能真正有研究。
3、研究從發(fā)現問題開始,然后提出研究假設。
4、每個人生來就是研究者。
5、提出問題后,不要急著讓舉手的學生回答,而要讓每一位學生能夠充分思考,等幾秒鐘后再回答。
6、課堂需要規(guī)矩,需要人文與法則并用。
7、讓教師學會自我反思是提高教師水平的根本和起點。
8、評教可以通過班主任找學生評價、然后自我反思;可以通過同年級學生不計教師名字評教;評教后反饋給個人等形式,保護教師的同時調動教師積極性,讓受評教師主動保持優(yōu)勢,反思不足、及時彌補。
9、評課要讓聽課人充分參與,寫出“你感覺最有收獲的地方”和“你覺得可以改進的地方”,把自己的聽課評價貼在黑板上,相互交流。
10、評課可以設計聽課意見表,寫出一個優(yōu)點、一個缺點、一個建議,并讓授課教師把意見貼在其教案后面。
最想干的三件事:
1、立足學校現狀,從教學實際出發(fā),“遠離浮躁、靜心研究教學”,找出問題,多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2、學會反思,并教給教師們通過自我反思提高自身素質。先從什么是好課堂的評價開始。
3、聽課、評課制度、作業(yè)檢查制度進行更好的完善,既能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又能讓教師專業(yè)知識、素質不斷提高。
總之,趙博士的報告讓我從內心深處感到震撼。他不是一個理論家,他是精心研究過教學的人,懂得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他的許多教學方法讓我感覺豁然開朗,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有待改進的太多太多,聽了他的報告,讓我感到真是需要學習,需要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用以指導自己的教學。我想在下一步工作中,我會靜下心來多學習、多傾聽、多反思,爭取使我校的教學工作提高一步。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篇4
當今時代,新知識層出不窮,知識更新周期不斷縮短,每個人都要加強學習、終身學習。新課程的實施,更對教師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施新課程尤其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觀和人才觀;注意學習有關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論書籍,從而能夠適應組織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需要。教師從根本上確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做一個終身學習者,是教師專業(yè)化、自主成長和提升自己人生質量的重要前提。
要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就要不斷地進行教育教學的`反思,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夠成功。教師要做一個善于研究的人,善于反思的人。經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養(yǎng)成對自己的教學與教育活動進行評價與反思的習慣,這是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基點。可以通過教學日記與教育筆記較好地記錄下教育反思的成果。
要做一名研究型教師,要學會寫教育敘事。記錄每一天、每一堂課教育教學得失,大家相互交流,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共同提高。堅持敘事對于一名教師的成長歷程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未必會給我們帶來實際的利益,卻是讓我們找到了講述自己工作過程中的喜怒哀樂。激情、困惑、收獲等的空間,以便盡早地吸取百家之精華,提高自身素養(yǎng)及能力。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意識到只有研究型的教師才能勝任教育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當然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研究型教師,對我來說任重而道遠。我將把參加這次培訓活動當做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學研究水平的契機,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養(yǎng),在成為研究型教師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不斷前進。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篇5
20xx年10月16日,我參加了教育學院組織的骨干教師培訓,有幸聆聽到錢志亮教授的講座《教師職業(yè)的基本邏輯》,他的個人素質,個人魅力非常值得我們做教師的好好揣摩,好好學習,錢老師的報告主題內容清晰,理論聯系實際,從遺傳學、心理學、倫理學、宗教學、儒家道家哲學、文字學等諸多方面論述了人的涵義,人的差異,人的教育等內容,這些問題不少都是老師們、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實際問題;他用幽默、睿智、富有哲理的語言,向我們娓娓道來生命的來之不易,從而引領我們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順理成章地導出——愛生,導出教育的原點是愛!由愛生而產生的責任。他的語言詼諧幽默,生動、活潑,幷善于運用各種方式與聽者溝通,錢老師的語言表達方式大家聽起來很舒服、很有感染力,他的論述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參與互動,把較深奧的教育方針、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學校文化及管理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能夠緊緊抓住我們的興奮點,吸引在場的每個人,時刻打動我們的心,講座內容更引發(fā)我深深的思考:在當今教育中我們應該做什么,用心走出自己生命的軌跡。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給學生正確的、飽滿的愛,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我們又有誰能真正做到了呢?有時我們也看不上班上的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有時對那些學習不好的學生也冷言冷語,聽了報告后,我會改變這種態(tài)度,我會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人都不是完美的。讓我們愛班級內的每一位同學如同愛我們自己!我們應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我們應珍惜這份“教育緣”,我們相遇不容易,正如錢志亮教授所說:“五百年修得擦肩過,一千年修來一回眸”。同時我們更應慶幸我們活著不孤單,我們的.身邊有好多陪伴我們的人,我們要感謝上蒼,讓那么多的學生來陪我,我們不但要善待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陪伴我們的人,呵護比我們弱小的生命,因為我們能夠因為教育而結緣,這是何等的榮幸。我們用我們教師博大的胸懷去包容他們、用理智去教化他們、用知識去武裝他們、用愛去感化他們,讓我們正視差異的存在!讓我們珍惜相遇的這份緣,讓我們關愛學生,讓他們快樂的成長。錢教授用他那大師的智慧、幽默和深刻的思考,無不啟迪著我們,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更要感激生存,敬畏生命!珍惜緣分,用心感動!傾心相助,激發(fā)潛能,促進發(fā)展!我們要把愛學生當做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當做教育藝術的核心。為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畫上完美的句號。
下面是我對建構有效課堂的幾點思考。
第一,充分做好上課前的準備。除了要做好體現教學內容的精細的備課,還要做好心理、形象方面的準備。這方面錢教授講了生動實際的例子,在某個班級,喜歡數學老師的學生數學成績較高,喜歡語文老師的學生語文成績相對較高。這就告訴我們教師的形象很重要,我們應該注意自身形象,盡量使自己讓學生看起來賞心悅目,同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這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潛在因素。
第二,抓住學生的感覺通道。錢教授主要展開講了視覺通道和聽覺通道兩個方面,深入細致地告訴我們如何確保學生的感覺通道的通暢。使我們一下子注意到很多平常教學中容易忽視的細節(jié)問題,比如學生對色彩的喜好與厭惡可能導致學習心理的千差萬別,甚至給我們講到人眼睛的虹膜色差造成的對光線的不同需求。使我們了解到學生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個體差異,都有可能影響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接收。
第三,回顧自己每節(jié)課的課堂效率。隨著錢教授深入淺出的科學理論指導,對有效課堂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與把握。在分析自己課堂效率的時候有了一些比較詳細的指標,比如是否絕大多數學生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掌握規(guī)定教學內容,比如看課皇冠網址堂是否兼顧優(yōu)差生,學生的參與程度等等。這樣就使我們在分析自己課堂效率的時候有章可循,盡快找到課堂的不足之處。
此外,有效課堂的評價以及好課的標準等方面,也為我們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在此目標的指引下,我們要潛下心來鉆研方法,分析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提升自己的素質,錘煉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打造自身獨特的教學魅力,才能真正構建屬于我們自己的有效課堂。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篇6
今天,偶然翻看到了2013年到清華大學培訓時寫的一篇隨筆,分享給朋友們一閱,文筆粗糙,歡迎指教。
清華大學校門
已是不惑之年的我首次踏入魂牽夢繞的中國文化高地清華大學,有幸參加了令人難忘的清華大學素質能力提升培訓班,經受了從未經過的高層次學習教育,學到了前所未有的豐富知識,更體會到了許多不到清華永遠體會不到的東西。當然,這對于清華而言,只是粗淺的不能再粗淺的一些認識。
——初識清華園。乘車緩慢進入清華大學,睜大的眼睛首先見到的是新校區(qū)和干部培訓區(qū),除了路邊“破易拉罐”、“鋼筋團”、“巨石”等一些頗具特色、簡單而略帶神秘的雕塑外,更多看到的是主樓、體育館、游泳館、運動場等現代化的建筑,和心目中的清華完全不是一個樣子。停車之后,帶著一絲困惑,在帶隊老師的引導下,步行對清華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參觀。突然,看到了標志性的清華老校門。這個在無數作品中見過的古老校門,已成為清華的象征,雖不甚高大,卻自顯威嚴和神圣。繞過校門,邁入清華園老校區(qū),一陣古樸而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每一座樓房、每一塊紅磚,都是一段悠久的歷史,一磚一瓦、一草一樹,還有那充滿神秘與智慧的日晷,無一不透著一股濃郁的書卷之氣和厚重的文化底蘊。轉過草坪,就是清華的圣地——水木清華和近春園,小橋流水、楊柳依依、荷塘月色,還有聞一多、朱自清的雕像。原來這才是夢中的清華園。
——清華的大樹。有人說,大學必須要有“大樹”,“有百年樹木的校園,方會是人才輩出的名?!?。走在清華,看到最多的就是大樹,處處體現著“水木清華”的百年樹木。據了解,清華校園內有1000多種樹木,最多的是柏樹、楊樹、松樹、銀杏樹和槐樹,兩三人合抱粗的大樹比比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幾條主干道路兩旁參天的毛白楊和偉岸的國槐。既襯托著清華歷史的滄桑和久遠,又彰顯清華文化的厚重與精深。正如曾任清華校長的梅貽琦先生的名言“大學者,非謂大樓之謂也,實在是有大樹之謂也”。那一棵巨樹身后,隱隱都有一位正在沉思的大師,讓人頓生敬仰之情。清華園的棵棵大樹,讓我情有獨鐘。
清華園老校門
——清華的自行車。清華大學的“大”,早有耳聞。但只有真正進入清華,才能有真實的感覺。清華大學校園占地356公頃,建筑面積168萬平方米,幾十個院系。在這么大的學校,無論是上課、上圖書館,還是就餐、就寢,如果全靠步行是難以招架的。有時一兩個人出去散步,在校園里轉好半天才找到住處。校園的“大”,催生了清華獨特的景觀:到處是一排排的自行車。剛進校園,帶隊老師就要求我們每人租一輛自行車。當時覺得“有哪必要嗎?”轉了半個下午之后,我們每個人都乖乖地租上了自行車。這小小的自行車,帶給了我們極大的便利,一般10幾分鐘可達每個教學樓,大半個小時能轉一遍校園。這小小的自行車,更讓我們尋回了青春年少的勃勃生氣,無論是哪個級別的領導干部,也無論是年齡大或年齡小的同志,都騎得風聲水起,意氣風發(fā)。甚至有許多人早上5、6點鐘起床,在校園里到處飛奔,甚至到校外、到北大、到圓明園采風。自行車,讓我們的身心得到了多年來未曾有過的愉悅,也讓我們找到了一種學生的感覺,使大家更好地融入到了自覺學習的氛圍。
校園景色
——清華的校訓、校風。清華作為中國大學的翹楚,其在科研和教育上的成就,自是不必多說。我感受頗深的是清華的校訓與校風。其校訓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源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有人說,這是全中國大學中最好的校訓。清華大學的校風,就是老校區(qū)禮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計時器――日晷上寫著的四個字:“行勝于言”。這些校訓與校風成為激勵一代代清華學子奮進、成長的人生座右銘。正是這樣的校訓與校風,使得清華擁有了與眾不同的魅力,也正是這樣的校訓和校風,使得清華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腳踏實地的優(yōu)秀學子,也使得清華永遠屹立在一流大學的前沿。
——清華的健康和活力。心目中,清華到處是實驗室與圖書館,每個人都有高度的近視鏡,每個人都在凝眉鉆研。清華教師和學子都是來自全國的精英。在校園散步,擦肩而過的每一位年輕人都可能是某個縣、某個市乃至某個省的學習狀元。每一個路邊騎自行車的、打太極拳的,甚至提著菜籃的老者,都可能是全國乃至全球某個學術領域的大師。對清華園里的每個人,我都心懷無比純潔的敬仰之心。然而,在清華學習的幾天,自己也感受到了清華學生的另外一面。清華是一個注重創(chuàng)新的大學,在幾個重要廣場和主干道,懸掛或擺放著學生開展各種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實踐活動的海報、啟示、項目,展示了清華學生學習、創(chuàng)新的志向和能力。清華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天地,夜晚的搖滾晚會令人眩目,各種類型的話劇演出充滿青春激情,各類小手工藝品展示了學生的創(chuàng)意和對生活的熱愛。清華是一個注重健康的樂園,在清華,體育不僅是一門課程,更可以說是一種信仰、校風和傳統(tǒng)。1957年,時任清華大學校長南翔提出了“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那是中國人仍被稱為東亞病夫的年代,如今這口號已成為清華的一種精神。清華園里見到最多的就是各類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等體育場地,早晨、中午、下午、晚上,到處可見鍛煉的學生和教師,清華大學在體育方面也走在了全國大學的前列。清華人熱愛運動,不僅是為了體育,更是一種精神,這充分體現在清華體育的開拓者與奠基人——馬約翰先生的一句格言中,“干!干!干!干到最后,永不放棄!”
水木清華
——清華的知識與思想。在清華的一周時間,學習活動安排緊張而豐富,先后學習了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管理、打造優(yōu)秀團隊與領導個人修養(yǎng)、政務關系與公文處理、語言表達藝術、公務禮儀、陽光心態(tài)、管理博弈分析等多個方面的知識。授課教師既有清華大學的專業(yè)老師,又有其他行業(yè)的專家客座教授。他們既有高層次的理論知識,更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亦有許多做事做人的智慧和感悟。通過幾天的學習,我們掌握了大量的知識信息,學到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領悟到了大師們的心靈智慧,也分享了他們的人生思想。清華學習的時間只有5天,學習的信息點和知識面總的來看不夠多,更多讓我們受益的,我想還是他們的經驗、智慧和思想。這將讓我們懂得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定位,為自己的人生加油,為自己的人生喝彩,這將讓我們終身受用無窮。
——清華的記憶。清華的日子是充實的,也是短暫的,幾天過后,一些記憶已經有些模糊。其實,清華的“大”、清華的“深”、清華的“美”,又豈是幾天的時間能夠體會的,即使是問起剛剛畢業(yè)的清華大學生,也未必能說得清楚??傊迦A是一個神秘的宮殿,里面藏著數不清的,挖不完的寶藏,有的可見,而更多的不可見。所以也無須遺憾學習時間太短了。“進入清華門,就是清華人”。這是在開班典禮上帶隊老師領我們宣讀的一句誓詞。當然,我們與清華的差距自是太大了,但如果我們每一個到清華學習過的人,只須記住清華的那份神圣和力量,理解哪怕是記得清華的校訓與校風,并能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中時刻警示激勵自己,就夠我們受用了,我想這更勝過對一些具體知識的了解。
您眼中的清華是什么樣子?歡迎關注、留言。